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洲,全称为“阿非利加洲”,拉丁文的意思是“阳光灼热”。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地跨赤道南北,西北部的部分地区伸入西半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隅以狭长的红海与苏伊士运河紧邻亚洲。
非洲的历史悠久,是公认的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更有人类学家通过对全世界各民族的基因进行研究后认为——非洲是全人类生命的起源地。而正是这样一个母亲大陆自15世纪开始,因帝国主义罪恶和残酷的奴隶贸易和资源掠夺,生产力遭到了严重破坏,虽然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非洲国家陆续取得民族解放和独立,但伤痕累累的非洲仍然是当今世界上最贫穷落后的地区。
今天的非洲为了彻底摆脱贫困,正在积极地发展经济。截至2005年,非洲经济已经持续增长了11年,这种经济上的勃兴不仅给非洲人民带来了福祉,也给全世界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会与活力。
非洲——“世界原材料库”
非洲是资源极为丰富的大陆,它素有 “世界原材料库”之称。

非洲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世界上最重要的50种矿产中非洲至少有17种蕴藏量居世界之首。铂、锰、铬、钌、铱等有色金属的蕴藏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80%,磷酸盐、钯、黄金、钻石、锗、钴和钒等矿藏占世界总储量的一半以上。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大沙漠,虽然地表是“不毛之地”地下却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占世界总储量的12 %左右,铜主要分布在赞比亚与刚果(金),金主要分布在南非、加纳、津巴布韦和刚果(金),金刚石主要分布在刚果(金)、南非、博茨瓦纳、加纳、纳米比亚等地。非洲森林资源、水利资源、渔业资源极其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非洲大陆是世界上经济作物尤其是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和出口地区之一。非洲是世界粮食作物种类最多的大陆,有着悠久的农业发展史,但由于殖民主义者的长期统治、剥削和掠夺,非洲成为世界上粮食生产最落后的大陆,大多数非洲国家的粮食不能自给。虽然如此,但非洲的经济作物产量却极为可观,素有“可可之国”之称的加纳,其可可的出口量在世界上首屈一指;非洲的咖啡产量与出口量仅次于拉丁美洲而居世界第二位;油料作物花生和芝麻的产量仅次于亚洲;而非洲芝麻的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1/4,出口量占世界的2/3;长绒棉和超长绒棉的产量占世界的80%以上。此外非洲还有着丰富的剑麻、茶叶、油棕、腰果、甘蔗、烟叶、橡胶、除虫菊、丁香、椰子、香蕉等资源,以及一些非洲特有的作物,如乳香、没药、卡里特果、可拉果、阿尔法草等。
丰富的林地资源。非洲森林资源非常丰富,森林面积有7亿公顷,占整个世界森林面积的18.5%,仅次于南美亚马逊热带雨林区,属世界上第二大热带雨林区。非洲的植物至少有4万种以上,其中非洲谏、大绿柄桑等是举世文明的珍贵树种;乌木、红木和花梨木等属于贵重木材;柯巴树、荃皮栎、鸡翅木等是经济林木。非洲热带雨林区还有加蓬榄、艳榄仁、桃花心木、梧桐树、西非合欢、西非红豆、非洲毒箭木、非洲朴等树木。木材已成为一些非洲国家出口创汇的主要经济支柱。
可观的畜牧业资源。非洲的畜牧业与农业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非洲许多国家,特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位置十分重要,许多国家牧民的食物都来源于畜产品。非洲主要饲养的牲畜有牛、羊、骆驼、驴、马、骡等,其中有些牲畜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被人们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在非洲有近1000万头,约占世界的70%。山羊和驴的数量在世界上也占有很大比例。在纳米比亚草原上饲养着一种卡拉库 尔绵羊,人们赞誉它为草原上的“黑色宝石”,这是一种制作著名羔皮用羊。

得天独厚的渔业资源。非洲濒临大西洋和印度洋,内陆还有许多河流、湖泊、水库,因此渔业资源十分丰富。大西洋沿岸的摩洛哥、塞内加尔、纳米比亚、安哥拉是非洲著名的产鱼大国,其中,摩洛哥海域是世界著名的大渔场,至今仍盛产沙丁鱼和经济价值很高的比目鱼、章鱼、就鱼等软体鱼,每年捕捞量60万吨,是非洲第一大产鱼国,沙丁鱼出口量居世界首位。此外,维多利亚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产地之一,沿岸国乌干达湖泊面积广,发展渔业得天独厚,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年出口鱼类达1亿美元;乍得湖渔业资源丰富,所产“上尉鱼”有 “沙里王子”之称。
叹为观止的旅游业资源。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观,非洲都会让全世界的游人叹为观止。神秘莫测的金字塔、浩翰无垠的撒哈拉沙漠、气势磅礴的维多利亚瀑布、驰名世界的东非大裂谷、乞力马扎罗山上的赤道雪峰奇观、凶险刺激的野生动物园等无数自然景观每年都吸引着世界上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前来观光。自70年代中期以来,非洲旅游业稳步发展,现在每年到非洲的外国游客接近3000万人。埃及、南非、摩洛哥、突尼斯、肯尼亚、毛里求斯、津巴布韦、纳米比亚、乌干达等国是非洲的旅游大国。
各国竞相抢滩登陆
正因为非洲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原材料库”,具备了市场的成本优势,因此外国直接投资回报率一般要高于世界其他地区。据美国商业部最新统计,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外部直接投资回报率达24%—30%,大大高于发展中国家的16%—8%的平均回报率。所以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国家的目光,目前,世界各国与非洲的发展合作呈现出竞相“抢滩”的态势。

由于历史原因,欧洲一直在非洲市场保持着强于美国的凌厉攻势。目前,欧盟在整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市场占有40%,投资占其全球总投资额的32%,不仅如此,欧盟早在4年前就与南部非洲关税同盟(SACU)签订了《贸易、发展与合作协议》。协议规定,南非与欧盟在12年内相互开放市场,这就使得超过86%的欧盟出口商品免税进入了南非大市场。此外,为了巩固欧洲在非洲的有利地位,欧盟精心策划出的《对非战略文件》中公开打出了“非洲人自己治理非洲”的鲜明旗帜,不仅如此,欧盟日前还为非洲制订一项经济发展“总平面图”,目标是建设诸如交通、电信和铁路服务等跨非洲的基础设施网络。以非洲作为自己根据地的欧洲国家其挥师跃进的势头也很凶猛。英荷壳牌公司不仅是非洲最大的油储国尼日利亚的头号产油商,而且一直占据着其他国家与利比亚的绝大多数合作项目。法国道达尔等石油公司正在喀麦隆、乍得和加蓬大把撒金投银,其在安哥拉的项目将分别于2008年和2006年建成投产。而且,道达尔计划在今后5年内投资100亿美元用于尼日利亚石油上游生产和开发利用。
与欧盟相比,美国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市场只占了7.7%,投资仅占8%。这种尴尬的市场结果让美国很难接受。因此,加大对非洲的投资和贸易成为布什政府主攻非洲的重头戏。当然,美国在向非洲国家敞开大门时,也为自己的产品成功打开非洲市场提供了方便。在AGOA项下,美国对非洲出口在最近两年一直保持着15%的增长速度。美国与SACU成员国就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从3年前就已经开始,2005年美国对SACU的出口总额超过100亿美元,是该组织进口贸易的重要来源地之一。而一旦双方自贸区破题,美国将会在南非地区与欧盟展开一场更加激烈的市场争夺战。
作为全球第一大石油消费国,美国从非洲进口的石油占其全部进口比重的15%,而到2015年将提高到25%。正因为如此,美国能源部已拟定计划,美国每年对非洲石油产业投资要达到100亿美元。由美国政府直接推动和支持的美国石油公司正在非洲疯狂攻城略地。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公司投巨资铺设了一条长达1000公里左右的输油管道,将乍得的石油输往喀麦隆的大西洋沿岸;雪佛龙公司计划在今后5年内投资200亿美元,扩大其在非洲的石油生产能力;埃索公司在安哥拉获得的3个深海石油开采项目的总投资近百亿美元。在几内亚湾地区,美国石油勘探和开采活动已经覆盖20万平方公里,涉及近10个国家。
非洲的历史悠久,是公认的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更有人类学家通过对全世界各民族的基因进行研究后认为——非洲是全人类生命的起源地。而正是这样一个母亲大陆自15世纪开始,因帝国主义罪恶和残酷的奴隶贸易和资源掠夺,生产力遭到了严重破坏,虽然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非洲国家陆续取得民族解放和独立,但伤痕累累的非洲仍然是当今世界上最贫穷落后的地区。
今天的非洲为了彻底摆脱贫困,正在积极地发展经济。截至2005年,非洲经济已经持续增长了11年,这种经济上的勃兴不仅给非洲人民带来了福祉,也给全世界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会与活力。
非洲——“世界原材料库”
非洲是资源极为丰富的大陆,它素有 “世界原材料库”之称。

非洲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世界上最重要的50种矿产中非洲至少有17种蕴藏量居世界之首。铂、锰、铬、钌、铱等有色金属的蕴藏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80%,磷酸盐、钯、黄金、钻石、锗、钴和钒等矿藏占世界总储量的一半以上。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大沙漠,虽然地表是“不毛之地”地下却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占世界总储量的12 %左右,铜主要分布在赞比亚与刚果(金),金主要分布在南非、加纳、津巴布韦和刚果(金),金刚石主要分布在刚果(金)、南非、博茨瓦纳、加纳、纳米比亚等地。非洲森林资源、水利资源、渔业资源极其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非洲大陆是世界上经济作物尤其是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和出口地区之一。非洲是世界粮食作物种类最多的大陆,有着悠久的农业发展史,但由于殖民主义者的长期统治、剥削和掠夺,非洲成为世界上粮食生产最落后的大陆,大多数非洲国家的粮食不能自给。虽然如此,但非洲的经济作物产量却极为可观,素有“可可之国”之称的加纳,其可可的出口量在世界上首屈一指;非洲的咖啡产量与出口量仅次于拉丁美洲而居世界第二位;油料作物花生和芝麻的产量仅次于亚洲;而非洲芝麻的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1/4,出口量占世界的2/3;长绒棉和超长绒棉的产量占世界的80%以上。此外非洲还有着丰富的剑麻、茶叶、油棕、腰果、甘蔗、烟叶、橡胶、除虫菊、丁香、椰子、香蕉等资源,以及一些非洲特有的作物,如乳香、没药、卡里特果、可拉果、阿尔法草等。
丰富的林地资源。非洲森林资源非常丰富,森林面积有7亿公顷,占整个世界森林面积的18.5%,仅次于南美亚马逊热带雨林区,属世界上第二大热带雨林区。非洲的植物至少有4万种以上,其中非洲谏、大绿柄桑等是举世文明的珍贵树种;乌木、红木和花梨木等属于贵重木材;柯巴树、荃皮栎、鸡翅木等是经济林木。非洲热带雨林区还有加蓬榄、艳榄仁、桃花心木、梧桐树、西非合欢、西非红豆、非洲毒箭木、非洲朴等树木。木材已成为一些非洲国家出口创汇的主要经济支柱。
可观的畜牧业资源。非洲的畜牧业与农业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非洲许多国家,特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位置十分重要,许多国家牧民的食物都来源于畜产品。非洲主要饲养的牲畜有牛、羊、骆驼、驴、马、骡等,其中有些牲畜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被人们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在非洲有近1000万头,约占世界的70%。山羊和驴的数量在世界上也占有很大比例。在纳米比亚草原上饲养着一种卡拉库 尔绵羊,人们赞誉它为草原上的“黑色宝石”,这是一种制作著名羔皮用羊。

得天独厚的渔业资源。非洲濒临大西洋和印度洋,内陆还有许多河流、湖泊、水库,因此渔业资源十分丰富。大西洋沿岸的摩洛哥、塞内加尔、纳米比亚、安哥拉是非洲著名的产鱼大国,其中,摩洛哥海域是世界著名的大渔场,至今仍盛产沙丁鱼和经济价值很高的比目鱼、章鱼、就鱼等软体鱼,每年捕捞量60万吨,是非洲第一大产鱼国,沙丁鱼出口量居世界首位。此外,维多利亚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产地之一,沿岸国乌干达湖泊面积广,发展渔业得天独厚,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年出口鱼类达1亿美元;乍得湖渔业资源丰富,所产“上尉鱼”有 “沙里王子”之称。
叹为观止的旅游业资源。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观,非洲都会让全世界的游人叹为观止。神秘莫测的金字塔、浩翰无垠的撒哈拉沙漠、气势磅礴的维多利亚瀑布、驰名世界的东非大裂谷、乞力马扎罗山上的赤道雪峰奇观、凶险刺激的野生动物园等无数自然景观每年都吸引着世界上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前来观光。自70年代中期以来,非洲旅游业稳步发展,现在每年到非洲的外国游客接近3000万人。埃及、南非、摩洛哥、突尼斯、肯尼亚、毛里求斯、津巴布韦、纳米比亚、乌干达等国是非洲的旅游大国。
各国竞相抢滩登陆
正因为非洲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原材料库”,具备了市场的成本优势,因此外国直接投资回报率一般要高于世界其他地区。据美国商业部最新统计,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外部直接投资回报率达24%—30%,大大高于发展中国家的16%—8%的平均回报率。所以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国家的目光,目前,世界各国与非洲的发展合作呈现出竞相“抢滩”的态势。

由于历史原因,欧洲一直在非洲市场保持着强于美国的凌厉攻势。目前,欧盟在整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市场占有40%,投资占其全球总投资额的32%,不仅如此,欧盟早在4年前就与南部非洲关税同盟(SACU)签订了《贸易、发展与合作协议》。协议规定,南非与欧盟在12年内相互开放市场,这就使得超过86%的欧盟出口商品免税进入了南非大市场。此外,为了巩固欧洲在非洲的有利地位,欧盟精心策划出的《对非战略文件》中公开打出了“非洲人自己治理非洲”的鲜明旗帜,不仅如此,欧盟日前还为非洲制订一项经济发展“总平面图”,目标是建设诸如交通、电信和铁路服务等跨非洲的基础设施网络。以非洲作为自己根据地的欧洲国家其挥师跃进的势头也很凶猛。英荷壳牌公司不仅是非洲最大的油储国尼日利亚的头号产油商,而且一直占据着其他国家与利比亚的绝大多数合作项目。法国道达尔等石油公司正在喀麦隆、乍得和加蓬大把撒金投银,其在安哥拉的项目将分别于2008年和2006年建成投产。而且,道达尔计划在今后5年内投资100亿美元用于尼日利亚石油上游生产和开发利用。
与欧盟相比,美国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市场只占了7.7%,投资仅占8%。这种尴尬的市场结果让美国很难接受。因此,加大对非洲的投资和贸易成为布什政府主攻非洲的重头戏。当然,美国在向非洲国家敞开大门时,也为自己的产品成功打开非洲市场提供了方便。在AGOA项下,美国对非洲出口在最近两年一直保持着15%的增长速度。美国与SACU成员国就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从3年前就已经开始,2005年美国对SACU的出口总额超过100亿美元,是该组织进口贸易的重要来源地之一。而一旦双方自贸区破题,美国将会在南非地区与欧盟展开一场更加激烈的市场争夺战。
作为全球第一大石油消费国,美国从非洲进口的石油占其全部进口比重的15%,而到2015年将提高到25%。正因为如此,美国能源部已拟定计划,美国每年对非洲石油产业投资要达到100亿美元。由美国政府直接推动和支持的美国石油公司正在非洲疯狂攻城略地。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公司投巨资铺设了一条长达1000公里左右的输油管道,将乍得的石油输往喀麦隆的大西洋沿岸;雪佛龙公司计划在今后5年内投资200亿美元,扩大其在非洲的石油生产能力;埃索公司在安哥拉获得的3个深海石油开采项目的总投资近百亿美元。在几内亚湾地区,美国石油勘探和开采活动已经覆盖20万平方公里,涉及近10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