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孩子的注意力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shenmeme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过:“天才,首先是注意力。”孩子若没有足够的注意力,会影响学习的品质和效果;相反的,对任何事若能专心、投入地学习,不仅学习品质佳,相对地,学习成果也会高人一等。由此可见注意力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解密注意力
  注意力是指一个孩子能将焦点或意志集中在某一件事物或游戏上,而不被外界刺激所干扰的能力。每个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的长短不一,一般而言,会随着年龄、发展情况及个别差异而有所不同,年龄愈长,注意力持续的时间也会相对地增加。此外,孩子本身的个性特质、学习环境的安排及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也是影响注意力的重要因素。
  
  幼儿注意力的特点
  幼儿对事物的注意是不随意的、被动的,是由刺激物本身的特点所引起的,缺乏目的性。概括起来有4个特点:
  ◇注意的目的性
  幼儿还不能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注意,很容易受到无关事物的干扰,致使原来的任务不能完成。比方说,幼儿很可能一会儿玩这个玩具,一会儿又要另一个,将玩具扔得满地都是。
  ◇注意的稳定性
  幼儿持续注意的时间很短,很容易转移注意的对象。研究显示,幼儿年龄越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越短:一般2岁为6~7分钟,3岁为9分钟。
  ◇注意的细致性
  3岁以下的幼儿只注意表面的、明显的事物轮廓,不注意事物较隐蔽的、细微的特征,还不太注意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比方说,若让3岁以内的幼儿比较两个相似图形区别在哪里,他就还不能说出来。
  ◇注意的分配性
  3岁以下的幼儿不可能同时注意很多的事物。如果妈妈指着大楼说:“宝贝,你看!”爸爸又几乎同时指着小鸟让幼儿看,那幼儿很可能什么也注意不到。
  
  幼儿缺乏注意力的原因与对策
  幼儿对手上的玩具或从事的活动缺乏注意力,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对于孩子,特别是3岁以前的孩子,不能过分苛求孩子保持很长时间的注意力,父母应先分析孩子缺乏注意力的原因,然后以平和的心态,科学地、逐步地、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对活动本身缺乏兴趣
  对策:尊重孩子,让孩子自己选择玩具。只有孩子自己选的,才是孩子喜欢的,孩子才有可能专心地去玩。对于一些幼儿初次尝试的游戏,父母也可以进行引导,比如拿出做好的手工“引诱”幼儿:“宝宝,看这个小包包多可爱,我们等会也做一个好吗?”
  ●学习的内容过深或过浅
  对策:结合孩子生长的敏感期提供适合孩子身心发展所需求的内容和学习方法。如,1岁的孩子我们可以让他玩“塞球”、“插葫芦娃”,培养手眼协调的能力。
  ●家庭环境的影响
  如家里人口多、住房紧张、父母脾气急躁;家庭气氛压抑,父母整天争吵不休等。
  对策: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在家时,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说话时声音要轻一些,并尽量让孩子自己探索玩具的玩法。
  ●每次提供的玩具过多
  对策:每次提供给孩子的玩具不宜过多,两三样即可。
  ●健康状况不佳
  对策:在孩子身体不适,如困倦、生病的时候,不要让孩子玩得太久,注意多休息。
其他文献
每逢新学期开始的时候,老师总会发现有些学生精神饱满,有些却无精打采。为什么会出现截然不同的两种状态呢?原因很简单,就看孩子的假期生活过得如何。如果孩子的假期生活丰富多彩,井然有序,充实而有意义,开学后自然会以一种良好的情绪和精神状态投入学习。反之,假期生活单调沉闷、空虚而乏味,开学后自然会无精打采和疲惫不堪。因此,家长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协助孩子度过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暑假。    制定暑假生活计划
从婴儿的第8个月起,母亲的母乳开始减少,有些母亲的奶量虽然没有减少,但质量已经下降。此时,许多母乳喂养的妈妈便开始考虑给宝宝断奶了。从婴儿生育机理上看,8~10个月也是断奶的最佳时期。但是,断奶过程并不简单,处理不好不但会让宝宝无法适应断奶期的生活,而且容易产生断奶综合症。    断奶期的主食:  婴儿的肠胃消化功能较差,刚断奶后还不能和正常儿童一样进食。所以,断奶期的婴儿饮食需要特别调理,因为这
在日常生活中教幼儿说英语,是幼儿学英语的捷径。我在日常生活中教小孙子元元学说英语,摸索出了一些经验,与大家一起共享:    日常礼貌用语双语化    我国在儿童中推广学用“请、您好、再见、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表示对他人的尊重、关心、热情、谦让,这是一项很好的举措。元元刚会说话,我就用心教他学说这些用语,并同时英语化。他不仅听我教,还听英语录音,很感兴趣。2岁时,与人见面就能用英语问好:“Ho
我家小女,乳名妹妹。称之为妹妹,是因尚有一子,称之为哥哥。  妹妹自幼性格开朗、活泼,与小朋友相处宽厚,不太跟人计较。她生活自理能力较强,做事有板有眼,在幼儿园经常给老师当小帮手。去年,妹妹将满6岁到了入学年龄,无奈她生日在11月底,比规定入学截至日期晚了三个月,因而不能入学。  我看妹妹跟大孩子、小孩子都相处融洽,学东西也不慢,各方面看起来都比同龄孩子成熟,就动了让她提早上学的念头。公立学校管得
儿童对世界的最初认识源于父母,家庭教育的影响让人刻骨铭心。对教育职责的漠视,教育理念的偏颇自然容易导致家庭教育失败。  过度关爱:  孩子自理和生存能力差   落落是家里三代单传的独苗苗,被爷爷奶奶视为掌上明珠,被爸爸妈妈视作心肝宝贝。在家里,这位“小王子”总是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结果,都快10岁的人了,连衣服如何穿、牙膏怎么挤都不知道。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环境的改善,许多小时
案例  自从做了父亲后,袁爸爸特别注重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或许是爸爸的早教方针起了作用,儿子小袁聪明伶俐,3岁就能做简单的加减法,在点读笔的帮助下不仅能讲故事,还学会了拼音、英文和不少唐诗。一时间,小袁成了让爸爸脸上增光的“神童”。  正当袁爸爸为自己的早教成果沾沾自喜时,升入小学后的小袁却好像突然变“笨”了,数学一团糟不说,英语单词也背不利索了,学什么都特别慢。袁爸爸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但加
  
  
适度和适量原则:在孩子的挫折教育中,设置的挫折情境必须有一定难度,能让孩子产生挫折感;但又不能太难,让孩子感到自己无论如何都无法完成,产生自卑感,从而彻底否定自己。所以,难度应该是基于孩子的能力,孩子通过一定努力就能完成的。同时,孩子一次面临的难题也不能太多,否则会损伤其自信心和积极性,使孩子产生严重的挫折感、恐惧感,最后丧失兴趣和信心。  事后说明原则:挫折教育的根本在于让孩子明白生活的真相,应
母亲曾养过一段时间的鸡,每到小鸡快孵出来的时候,蹲在鸡窝旁边,就能听到此起彼伏清脆敲击的声音。母亲告诉我,那是里面的小鸡开始啄蛋壳了。  我亲眼看到白色蛋壳一点点露出小洞,一只嫩黄的尖嘴不停地啄着,蛋壳碎掉一半,湿漉漉的小鸡从洞口挣扎着挤出来。才出壳的小鸡很难看,身上稀稀拉拉粘着几根毛,抖抖索索犹如古稀老人。奇怪的是只需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再去看它们时,一个个竟然一夜之间完成了华丽的转身,披上了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