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风电发展 重在规范

来源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linli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是风电转折年,这不仅体现在风电场大规模脱网等事故高发上,还体现在风电企业业绩全面下滑,更体现在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各种政策的集中、连续出台和重新审视思考上。
  其实,风电产业目前面临的技术、质量、产能、政策、电力体制等瓶颈在2005年风电产业发展之初就已预测到了,只是高速的发展暂时掩盖了这些问题,现在,这些问题到了必须要解决的时刻,解决好则风电继续快速发展,解决不好,则会失去发展的内在动力。
  对风电来说,“十一五”时期是把比较容易的事干了,“十二五”时期才是真正要解决难题的时候,并且是根本上的解决,发展模式、电力体制、电价等方面将会触动各强势集团的利益,改革难度可想而知。
  
  风电2011年关键词
  
  2011年5月5日,国家电监会通报了三起风机大规模脱网事故及原因:2011年2月24日,甘肃中电酒泉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桥西第一风电场因一个开关间隔的电缆头故障绝缘击穿,造成三相短路,导致包括这个风电场在内的10座风电场的274台风电机组因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在系统电压跌落时脱网,引起系列反应,致使本次事故脱网风机达598台, 损失电力占到事故前酒泉地区风电电力的54.4%,造成西北电网主网频率由事故前的50.034赫兹降至最低49.854赫兹。
  此外,2011年4月17日,甘肃瓜州、河北张家口的风机脱网事故均造成了较严重的后果。
  
  2011年5月31日,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布,由其自主研发的中国首台6兆瓦风电机组日前在其江苏盐城综合产业基地正式出产。这是目前中国单机容量最大的风电机组。
  这台机组取名为“华锐风电SL6000系列风力发电机组”,可广泛应用于陆地、海上、潮间带各种环境和不同风资源条件的风场。机组叶轮直径长达128米,增加了扫风面积,提升了捕风能力,大大提高了风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同时可适应-45摄氏度的极限温度,并通过了62.5米/秒的极限风速测试。
  
  
  《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出台
  2011年7月15日,国家能源局与国家海洋局联合制定并出台了《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细则的出台,旨在进一步完善海上风电建设管理程序,促进海上风电健康有序发展。根据该细则,海上风电规划应与全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相一致,符合海洋功能区划、海岛保护规划以及海洋环境保护规划。要坚持节约和集约用海原则,编制环境评价篇章,避免对国防安全、海上交通安全等的影响。
  
  国家能源局连发18项风电行业标准
  2011年8月5日,国家能源局召开能源行业风电标准化工作会议,批准《风力发电机组振动状态监测导则》等17项能源行业风电标准(2011年第5号公告文件),加上之前发布的《大型风电场并网设计技术规范》,2011年11月份起有18项风电“行标”正式实施。
  
  《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规范风电规模和速度
  2011年8月25日,国家能源局发布《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明确,省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的风电场工程项目,要按照报国家能源局备案后的风电场工程建设规划和年度开发计划进行。风电场未按规定程序和条件获得核准擅自开工建设的,不能享受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的电价补贴,电网企业不接受其并网运行,违规擅自开工建设的项目一经发现,省级以上能源主管部门将责令其停止建设,并依法追求有关责任人责任。
  
  2011年9月29日,湘电风能公告称:今年以来,由于稀土价格的暴涨,制约了公司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的批量生产,为了应对市场变化,公司迅速作出了研发电励磁风力发电机新产品的决定。近日,公司首台电励磁风力发电机型试验在国家风力发电机试验中心获得成功,各项数据均达到了设计要求,这标志着公司在风电产业领域又一重大结构性突破。
  
  三季报风电整机业绩集体下滑
  2011年年三季报显示,排名前三甲的整机制造商华锐风电、金风科技各项指标降幅较大。华锐风电营业收入83.9亿元,同比减少27.3%,净利润9.01亿元,同比下降48.51%,每股收益0.45元。华锐风电预计,2011年全年累计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50%以上;金风科技表现更加惨淡,其三季报显示,公司净利润6.15亿元,同比下降了59.85%。
  世界排名第一的丹麦维斯塔斯公司也未能幸免。维斯塔斯将其2011年营收预期从最初估测的79亿欧元下调至64亿欧元,并将其运营利润率预期值从最初的7%降至4%左右。
  
  2011年11月21日,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王骏在《中国能源报》发表署名文章《新能源发展探析》,该文引发了业界对风电发展的重新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可以作为2011年风电新闻的头条,因为文中论述了新能源发展的核心问题,即电力体制改革、电价形成方式、经济技术特性、新能源发展模式等,为新能源发展指明了方向。
  
  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翻番至8厘/度
  2011年11月30日,国家发改委宣布,自2011年12月1日起,上调销售电价和上网电价,其中销售电价全国平均每千瓦时涨3分钱,上网电价对煤电企业上涨每千瓦时2分6,对居民实行阶梯电价制度。同时,本次调整还将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标准由现行每千瓦时0.4分钱提高至0.8分钱。
  
  风电转型 势在必行
  
  近年来,我国风电规模迅速增长,我国风电装机规模已成为世界第一。在迅猛的扩张速度下,风电产业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风电开发与电网规划衔接问题、风电并网与消纳问题、风电并网后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等。这是因为风电产业扩张太快,原本应该在产业成长中逐步解决的矛盾与问题,在短时间内集中爆发。
  目前暴露的种种问题表明,风电大规模高度集中的快速发展模式并非是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因此,要建设风电强国,必须要切实转变风电发展方式。
  首先,要从追求“数量”转为追求“质量”,更加注重风电发展质量,要制定严格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当前风电管理相关部门正从风机设备本身技术先进程度、风电场并网技术和管理水平等方面提高进入风电产业的技术门槛。在风机设备本身技术方面,2011年8月初,国家能源局审定通过了18项风电标准,其中就不乏对风电机组制造方面的技术要求,表明国家对于风电设备制造质量要求更加严格和规范。要强调风电开发与电网、其他电源和电力负荷发展的协调性,保持均衡的风电开发节奏。
  其次,在关注装机规模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增加风电发电量。风电装机规模的大小并不能直接表示出风电发展能够实现的节能减排效果和电量的多少,决定风电发电量的因素主要包括风资源质量、风电场的设计建设水平、风电机组的技术性能、风电机组的可用率、风电“弃风率”等。因此,要提高风电发展质量,必须从单纯追求装机容量向追求风电发电量转变,这需要风电全产业链共同努力,从风资源的勘测、管理到风电场规划建设,再到风电场运行管理与维护,以及电源结构优化和电网建设,都要同步进行建设和提升。
  第三,要积极做好分散式风电、低速风电建设。在距离负荷中心较近、风资源适合的地区开展一定程度的分散式风电开发,分散接入低电压等级电网,是对我国当前风电开发方式的有益补充。这种风电开发方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分散式风电距离负荷中心近,且容量较小,适宜就地消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需求;二是分散式风电技术对开发、制造和使用低速风电机组、高海拔风电机组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助于拓宽我国风电设备制造领域;三是分散式风电开发有助于实现风电项目的融资多样化和便捷化;四是靠近负荷中心的分散式风电场有助于带动当地就业。
  最后,要充分发挥近海风电的重要作用。现阶段,“向海洋进军”已成为很多国家风电发展的方向。这是实现我国风电技术跨越式发展,实现对风电发达国家技术赶超的最佳平台。我国近海风能资源丰富区主要集中在江苏、福建、山东和广东等地,距离电力负荷中心很近,具有距离消纳市场近的空间优势。考虑到现阶段海上风电技术尚未成熟、成本较高,“十二五”期间,应坚持以一定的市场规模支持优势企业实现技术突破,加速形成完整产业链。
  总而言之,经过近年来“爆发式”的快速发展,我国风电发展急需开展阶段性总结,制定更加明确、可行的发展战略。未来我国风电发展应更加强调速度与质量、规模与效益的协调统一,重视集中大规模资源与靠近负荷分散资源的协调开发,统筹两类风能资源——陆上风能资源与海上风能资源的开发。只有这样,我国风电发展才能真正既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风电发展规律,才能加速实现我国由风电大国向风电强国的转变。
  
  2012中国风电向何处去
  
  2012中国风电未来究竟向何处发展,给我们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首先,风电大规模非并网使用将是未来风电发展的一大趋势。因为现如今风电并网步伐明显落后于风电装机速度,再加上风电不稳定性和间歇性给电网带来巨大挑战,所以寻求风电大规模非并网使用是消纳未来风电的一大趋势。“大规模非并网风电”项目,是国家973计划能源领域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风能项目,2007年在科技部的力撑下立项。国家973计划风能项目首席科学家、江苏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顾为东表示,“非并网风电”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非并网风电”是顾为东的独创,就是指大规模风电的终端负荷不再是电网,也与蓄电池配套的小型独立运行供电系统不同,而是将风电直接输送到一些高载能的企业。
  其次,风机制造专业化是未来中小企业生存之道。根据相关资料显示,2009年中国风电设备供应商前三名新增装机容量在全国新增装机容量中所占比为华锐风电25.3%、金风科技19.7%、东方电气14.7%,三家总和为59.75%,再加上国外风电企业10.8%的装机总量,留给国内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微乎其微。本来中小企业已经存在生存困境,2010年3月工信部发布的《风电设备制造行业准入标准》(征求意见稿)对于风电整机制造企业设立的高门槛更是给身处困境的中小企业雪上加霜。对于风电设备行业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中国风能协会副理事长马学禄指出,风电行业是“巨人的游戏”。我国民营资本聚集度与国有资本不能同日而语,民营资本要参与巨人竞争难度很大,因为确实投入大、风险高。所以小企业必须走专业化的道路,在某个生产环节掌握领先技术,通过技术创新把自己在该环节打造成相对强势的地位。
  再次,智能电网建设是未来中国风电挣脱“镣铐”的希望。当前,中国“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之中,业内专家指出,风电若要获得长足发展,智能电网的配套建设已成一大前提,智能电网将成为新能源资源新的发送、调配平台,从而打破风电发展面临的电网制约瓶颈。与传统电网相比,智能电网具有更为强大的兼容性,为风电的健康发展,创造了更大的可能。而一旦智能电网建成,国家将通过政策鼓励家庭和企业安装小型高效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并支持消费者购买或出售绿色电力。也就是说,智能电网可供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及时接入电网,介入过程还可以自行控制。我国规划2020年智能电网全面建成,智能电网建成虽值得期待,但仍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其他文献
摘要:儒学从它的产生、发展到结束经历了整个封建社会,儒学对当今社会的影响仍然是很深厚的。儒学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原因主要包括:一是政治转轨变型的需要;二是统治者治民愚民的需要;三是儒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儒学 霸权汉武帝   儒家思想是由春秋时期的孔子创立的,到西汉时,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并且一直延续了整个封建社会。    一、政治转轨变型的需要    
星xīnɡ期qī天tiān,老lǎo师shī给ɡěi我wǒ们men布bù置zhì了le作zuò业yè,不bú是shì数shù学xué和hé语yǔ文wén试shì卷juàn,而ér是shì要yào我wǒ们men参cān加jiā一yí次cì环huán保bǎo行xínɡ动dònɡ。  我wǒ和hé几jǐ个ɡe小xiǎo伙huǒ伴bàn决jué定dìnɡ,在zài我wǒ们men所suǒ住zhù的de小xi
7月5日 晴  仙人掌的叶子有些同学不知道在哪里。我告诉你们,它的刺就是叶子。因为仙人掌的老家在沙漠,沙漠水很稀少,所以它只能在地下吸收很少的水分,因此它的叶子越缩越小,最后只能变成刺了。  一天,我看着它,很想知道它的刺是怎么回事。于是,我鼓起勇气,用手轻轻地摸了一下仙人掌,感觉有一点扎,爸爸突然从背后大声说:“别摸!”我受了惊,手一抖,刺扎进了肉里,好厉害的仙人掌啊!  仙人掌会开花,我却没见
3月12日 晴  假如我是大树,烈日炎炎的夏日,我撑起绿色的大伞,给人们带来一片凉爽。秋天,我的落叶能给土地当肥料。我呼出的气体可以净化空气,让人们生活得更加舒适。我还为鸟儿们开辟了栖息、玩耍的地方。  假如我是小鸟,早晨我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告诉小朋友该起床了。到了放学时陪小朋友们玩耍,分享他们一天的快乐,带着小朋友们飞向梦想的蓝天。  假如我是天空,植物干旱时我会对雨姐姐说:“雨姐姐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