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多糖制备方法的研究

来源 :食品与发酵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41466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芦荟叶片中果胶和钙盐含量较高等特点,通过比较2种不同的工艺路线,确定了2步沉淀与超滤相结合制备芦荟多糖(AP)的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所得AP纯度达75.01%,色泽较浅,实验消耗较少.
其他文献
通电加热技术不同于传统杀菌加工技术,它在加工连续流体食品特别是含颗粒食品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及发展潜力.文中介绍了含颗粒液态食品通电加热加工特性及影响通电加
应用单因子比较和正交设计法研究了栀子蓝色素发酵生产条件.通过优化试验,得到了最优摇瓶蓝色发酵生产条件.将该优化条件在16 L自动发酵罐放大生产,栀子蓝色素产量较初始条件
采用两水平部分因子实验设计(FFD)研究了产弹性蛋白酶菌株的种子培养基各组分对菌体生长的影响,并找出主要影响因子为牛肉膏、酵母膏,二者都在99%的概率水平上对菌体生长有正
在已筛选出产海藻糖合酶菌株--恶臭假单胞杆菌的基础上,研究了该菌株最佳发酵培养基.恶臭假单胞杆菌H76的最适碳源为麦芽糖和葡萄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和酵母粉,无机盐为MgSO4
研究了芦荟凝胶冷冻干燥粉生产工艺.采用低温加工工艺,利用生物技术缩短加工时间,利用复合抗氧化剂有效抑制产品加工过程中的氧化褐变,利用大孔树脂去除芦荟凝胶中的苦味物质
从粮食样品中分离并筛选出1株可同时产生α-淀粉酶(FAA)和葡萄糖氧化酶(GOD)的黑曲霉菌株.经试验表明,该菌株在适宜的条件下可稳定产生FAA 200 u/mL以上,GOD 1.5 u/g以上.产
研究了橄榄油加工新工艺,对橄榄油的质量控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出油效率平均达84.7%,产品质量完全达到国内和国际特级初制橄榄油标准,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该工艺技术成熟、可靠
采用紫外线对黄色短杆菌TV12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变,根据代谢控制发酵原理,定向筛选出具有目的遗传标记的高产缬氨酸突变株TV235,其L-缬氨酸的产量较出发菌株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以山楂的果实、果渣为原料,经过酵母菌、醋酸菌2次发酵后,最终得到醋酸体积分数为4.5%~5.2%的山楂果醋.研究表明,用葡萄酒活性干酵母对山楂汁发酵后得到的果酒,在醋酸菌的最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