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高分辨地形图技术对人胃电活动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正常人胃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特征。

方法

选择2016年1月1日至2月29日需行腹腔镜手术的非胃部病变患者,应用高分辨地形图(HRM)技术,在其手术前采集麻醉状态下的空腹胃电慢波信号,计算慢波参数,绘制胃电时间活化地图和速度矢量图等,得到胃不同部位的胃电活动时空特征。两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正常胃电起搏区位于胃体中上段近大弯侧,胃体电活动沿胃长轴向胃窦传播,贲门和胃底部均未记录到慢波信号。胃各部位慢波频率一致,平均值为(2.61±0.11)周期/min。与胃体相比,胃电起搏区慢波波幅高[(4.19±0.73) mV比(1.67±0.89) mV]、波速快[(7.24±1.37) mm/s比(4.94±0.20) m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89、4.95,P均<0.01)。胃窦慢波波幅亦高于胃体[(3.21±0.49) mV比(1.67±0.89) mV],波速也较胃体快[(6.44±0.82) mm/s比(4.94±0.20) m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5、4.95,P均<0.05);胃窦慢波波幅较胃电起搏区低[(3.21±0.49) mV比(4.19±0.73) m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P<0.05),而波速比较[(6.44±0.82) mm/s比(7.24±1.37) m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正常人胃电起搏区位于胃体中上段靠近大弯侧,产生慢波并主导全胃电节律。胃各个部位的慢波波幅和波速具有梯度性。HRM技术作为一种成熟、可靠的研究方法,可用于观察胃电活动的时空特征,为胃电异常的研究提供可能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食管癌高发区河南省食管腺癌、Siewert Ⅰ型食管胃交界部腺癌(AEG)和Barrett食管的发病和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的152例食管腺癌、70例Siewert Ⅰ型AEG和149例Barrett食管患者的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方式。对食管腺癌和Siewert Ⅰ型AEG患者行电话随访,Barrett食管患者行电话和内镜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
目的探讨浙江籍汉族人群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Tim)-3基因多态性与UC的关系。方法收集391例UC患者和573名健康体格检查者。采用改良多重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检测Tim-3(rs1036199和rs10515746)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Tim-3基因多态性分布差异及其对患者疾病部位和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运用Haploview 4.2软件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RE)大鼠内脏传入神经的敏感性和酸离子敏感通道1(ASIC1)可能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取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60只,建立动物模型。将60只大鼠分为开腹对照组20只和RE组40只。对两组大鼠行常规食管病理活组织检查,通过1,1′-二(十八烷基)-3,3,3′,3′-四甲基吲哚羰基花青高氯酸盐示踪法定位食管特异性DRG神经元并进行全细胞膜片钳检测。用蛋白质印迹
期刊
目的通过小鼠结肠炎模型研究丹参多酚酸在治疗肠黏膜炎性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将60只C57BL/6J小鼠分成急性对照组、急性模型组、急性药物干预组、慢性对照组、慢性模型组、慢性药物干预组,每组10只。采用右旋葡聚糖硫酸钠造模,药物干预组小鼠在造模同时予丹参多酚酸盐腹腔注射。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NOD样受体家族包含pyrin结构域蛋白3(NLRP3)、接头蛋白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
目的分析不同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社会心理特征的差异。方法纳入2011年8月至2015年7月就诊的210例符合罗马Ⅲ标准的FD患者,分成单纯餐后不适综合征(PDS)组(69例)、单纯上腹痛综合征(EPS)组(74例)和PDS重叠EPS组(67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生活事件量表(LES)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进行评估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
目的探讨病理活组织检查提示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病理出现升级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ESD术前病理活组织检查诊断为胃黏膜LGIN患者的完整病例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SD术后病理出现升级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326例ESD术前病理活组织检查诊断为胃黏膜LGIN的患者,其中244例(74.8
期刊
目的评价突变阻滞扩增系统(ARMS)联合实时荧光PCR技术快速检测胃黏膜中H.pylori对克拉霉素耐药性的可行性。方法150份体外H.pylori培养阳性胃黏膜样本来自2013年1月至8月根除H.pylori治疗失败的H.pylori阳性患者。采用基于ARMS的实时荧光PCR检测这些样本中H.pylori相关耐药基因的突变类型,并测序验证其准确性。采用药物敏感试验(E-试验法)确定H.pylor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