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型探微】
全命题作文是一种最传统的形式,它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它有利于直接体现作文的意图,避免写作偏向某一方面;它有利于使作者的思想迅速集中,在较短的考试时间内完成写作要求。全命题作文是各类作文的根,它在避免宿构、统一评分标准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所以近年来,全命题作文的出题比例呈大幅上升趋势,2011年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在笔者收集到的60多道中考作文题目中,全命题作文竟有36道。
从内容上看,命题作文近年来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倾向:或贴近学生生活关注个体成长,或启迪学生思考人生哲理,或引导学生聚焦社会热点……丰富多样的命题,给考生的作文选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命题形式有两种:一是单纯以题目出现,前后没有提示或导语,限制较少,审题上没有障碍;二是以“材料(提示语)+命题”的形式出现。
【应试策略】
在写命题作文时,不要看到题目就忙于动笔,要养成动笔之前想周全的习惯。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一、细审题眼,把握题意
审题时最重要的是咬文嚼字,抓住题眼和重点,才能有效地防止离题。如2011年江苏南通卷的作文题目“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所界定的范围有相对的限制性。一是时间性。时间是“那一刻”,是一段很短的时间,所以不能写成一天或几天的事情。二是主体性。不容置疑,“我”是事件的主体,也是事件的见证者、感受者、受益者,所以写作时要着眼“我”的体验,抒写“我”的感受。题目中的“春暖花开”,意为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形容春景的美好,也比喻从逆境进入顺境,事情得以顺利发展。很显然,在“我的世界”里更强调的是其比喻意,它更应该是指一种发自“我”心底的温馨与感动、温暖与阳光、放松与释然、微笑与风景……
二、匠心别具,选材求新
众多考生同题而作,唯有采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策略,选用新鲜的材料,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如对于2011年山东临沂卷“守护诚信”这个题目,有一考生将选材的目光对准近年发生的诚信方面的时新素材:“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乌兹别克斯坦的网球选手伊斯托明,有一个关键球本来不该得分,结果裁判误判他得分,这样他就可以赢得全场的比赛而进入决赛稳获亚运会银牌。但是,伊斯托明却主动纠正了裁判的错误。本来体育竞技,争的就是一个输赢,而他首先考虑的是诚信和公正。虽说他的这个举动差一点让他输掉最终的比赛,但是他的诚实守信却让亿万观众久久敬仰。”考生取材于时新热点,文章自然容易引起阅卷人的情感共鸣。
三、包装精美,构思新巧
俗话说得好:“佛靠金装,人靠衣装。”写作时完全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选择与文题以及内容最符合的形式来包装,如分列标题、故事新编、日记书信、童话寓言、戏剧小品等,增加文章亮点,给阅卷者一个惊喜,使你的文章脱颖而出。如对于2011年湖北襄阳卷“一言一行总关情”,一位考生是这样“包装”的:
开篇设计题记“总有一句话,拨弄心弦;总有一行动,温暖心田;总有那些人,永记一生”,点明题旨,引领全文。行文中设计五个段落,除首尾外,中间采用三个排比段,巧妙设置了三个字数相同的小标题“脚步抚摸三春晖”、“眼泪香烟更护花”、“蝴蝶信纸若比邻”,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最后首尾呼应。
四、锤炼语言,突出个性
语言是文章的外衣,是情感的载体。作文中若能有灵动出彩的语言,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定能让阅卷老师心旷神怡,喜出望外,也必会让你的大作脱颖而出。一般来说,可运用精选词语、巧用句式、善用修辞等方法锤炼语言,力求个性表达。如2011年湖南益阳卷“微笑”中有一个考生用“吼”、“抛”等几个动词,将初中毕业生内心的巨大压力展示得淋漓尽致,用“愣”、“思”、“扬”等几个动词,将班长阳光的心态与美好的思想,刻画得极为逼真;而该考生加进的一“抛”一“笑”两个细节,令文章大为增色。又如2011年重庆卷“善良的魅力”中有一个考生开头写:“善良如歌,悦耳婉转扣人心弦;善良如花,美丽幽香沁人心脾;善良如诗,韵美意深动人心扉。善良的魅力,足以倾倒众生。”这段文字运用排比修辞,既增加了语言的气势,又铺陈了文章的内容,使表达更具有感染力。
真题回放((2011年安徽卷)
十五六岁,正值花季。我们率真,我们自信,我们积极进取,我们充满希望。在与亲人、同学、老师的交往中,在获取知识、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明白,生活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笑,也有忧伤。我们学会了理解和分享,懂得了感恩和担当……在这个年龄,我们正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篇章。
请以“在我们这个年龄”为题,写一篇文章。
佳作展示
在我们这个年龄
窗外的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碧绿的树叶轻轻地摇曳,树上的鸟儿在欢快地歌唱,一幅如此美丽的画卷在我的思绪里缓缓打开,随着风儿飘向远方……
那一份关爱
夏天的晚上,屋子里非常沉闷,空气热烘烘的。风扇慵懒地晃动着身子,摇出一股燥热的风。稍微一动,我就浑身冒汗。已经是夜晚10点多了,万籁俱寂,一盏台灯的光线如水般洒在我面前的书桌上。
“记着,别忘了把牛奶喝了。”我正在卧室里看书,妈妈悄悄地推开门,轻轻地把一杯牛奶放在桌角,又一次叮嘱。
“嗯,知道了,你去睡吧。”看着妈妈惺忪的眼睛,我有些于心不忍。
“好的,宝贝,晚安!”妈妈轻手轻脚地退出房间,又轻手轻脚地关上了门。
望着眼前纯白的牛奶,我对着妈妈的背影做了一个鬼脸,脸上绽放出天使般的笑颜,然后,迫不及待把牛奶一饮而尽。“哇,真爽!”那杯清凉的牛奶,仿佛顺着流动的血液充满了我的全身。
在我们这个年龄,我收获了无私的关爱。
那一份自信
“又没及格!”我独自坐在教室一角,伤心的泪水不争气地滑落下来。此时我心潮如澎湃之水跌入谷底。我该怎么办啊!为什么明明努力了,却总是不如人意?
“唰”,考试卷被我撕掉了一角。“别撕了!”语文老师面带微笑向我走来:“不要灰心,相信自己。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斗志!”老师的声音总是带着无尽的慈爱。我的心境,此时平静了下来,看着老师亲切的笑容,心中又充满了自信。他随手递给我一本资料,仔细地在上面画出重点,并给我讲解书上的题目。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的语文成绩突飞猛进。
在我们这个年龄,我收获了宝贵的自信。
那一份感动
真倒霉,车骑到半路链条突然掉了,眼看黑暗即将吞噬整个大地……正当我愁眉不展时,一位好心的哥哥雪中送炭,主动为我修理了自行车。修完之后,他那雪白的运动服上已沾有点点污迹。我一谢再谢,他却只是笑笑离开。望着路灯下好心哥哥远去的背影,我忽然感动了,感动在这和善的友爱中……
在我们这个年龄,我收获了真挚的感动。
雨点透过窗户,洒在我的脸上。一阵微风吹散了我的思绪。我想,在我们这个年龄,无论风吹雨打,我都会带着那些关爱、自信与感动,用行动书写人生的篇章,用成功诠释生命的意义!
满分理由
这篇考场佳作从身边熟悉的生活中选取材料,有血有肉,令人感动。文章巧妙采用小标题的形式,三个片段并列成文,结构清晰,首尾呼应。文章主题突出,细节描写也较为详细,而且又有景物的映衬,特别是加进了自我独特心灵体验的描写,值得大家借鉴与学习。
全命题作文是一种最传统的形式,它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它有利于直接体现作文的意图,避免写作偏向某一方面;它有利于使作者的思想迅速集中,在较短的考试时间内完成写作要求。全命题作文是各类作文的根,它在避免宿构、统一评分标准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所以近年来,全命题作文的出题比例呈大幅上升趋势,2011年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在笔者收集到的60多道中考作文题目中,全命题作文竟有36道。
从内容上看,命题作文近年来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倾向:或贴近学生生活关注个体成长,或启迪学生思考人生哲理,或引导学生聚焦社会热点……丰富多样的命题,给考生的作文选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命题形式有两种:一是单纯以题目出现,前后没有提示或导语,限制较少,审题上没有障碍;二是以“材料(提示语)+命题”的形式出现。
【应试策略】
在写命题作文时,不要看到题目就忙于动笔,要养成动笔之前想周全的习惯。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一、细审题眼,把握题意
审题时最重要的是咬文嚼字,抓住题眼和重点,才能有效地防止离题。如2011年江苏南通卷的作文题目“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所界定的范围有相对的限制性。一是时间性。时间是“那一刻”,是一段很短的时间,所以不能写成一天或几天的事情。二是主体性。不容置疑,“我”是事件的主体,也是事件的见证者、感受者、受益者,所以写作时要着眼“我”的体验,抒写“我”的感受。题目中的“春暖花开”,意为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形容春景的美好,也比喻从逆境进入顺境,事情得以顺利发展。很显然,在“我的世界”里更强调的是其比喻意,它更应该是指一种发自“我”心底的温馨与感动、温暖与阳光、放松与释然、微笑与风景……
二、匠心别具,选材求新
众多考生同题而作,唯有采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策略,选用新鲜的材料,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如对于2011年山东临沂卷“守护诚信”这个题目,有一考生将选材的目光对准近年发生的诚信方面的时新素材:“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乌兹别克斯坦的网球选手伊斯托明,有一个关键球本来不该得分,结果裁判误判他得分,这样他就可以赢得全场的比赛而进入决赛稳获亚运会银牌。但是,伊斯托明却主动纠正了裁判的错误。本来体育竞技,争的就是一个输赢,而他首先考虑的是诚信和公正。虽说他的这个举动差一点让他输掉最终的比赛,但是他的诚实守信却让亿万观众久久敬仰。”考生取材于时新热点,文章自然容易引起阅卷人的情感共鸣。
三、包装精美,构思新巧
俗话说得好:“佛靠金装,人靠衣装。”写作时完全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选择与文题以及内容最符合的形式来包装,如分列标题、故事新编、日记书信、童话寓言、戏剧小品等,增加文章亮点,给阅卷者一个惊喜,使你的文章脱颖而出。如对于2011年湖北襄阳卷“一言一行总关情”,一位考生是这样“包装”的:
开篇设计题记“总有一句话,拨弄心弦;总有一行动,温暖心田;总有那些人,永记一生”,点明题旨,引领全文。行文中设计五个段落,除首尾外,中间采用三个排比段,巧妙设置了三个字数相同的小标题“脚步抚摸三春晖”、“眼泪香烟更护花”、“蝴蝶信纸若比邻”,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最后首尾呼应。
四、锤炼语言,突出个性
语言是文章的外衣,是情感的载体。作文中若能有灵动出彩的语言,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定能让阅卷老师心旷神怡,喜出望外,也必会让你的大作脱颖而出。一般来说,可运用精选词语、巧用句式、善用修辞等方法锤炼语言,力求个性表达。如2011年湖南益阳卷“微笑”中有一个考生用“吼”、“抛”等几个动词,将初中毕业生内心的巨大压力展示得淋漓尽致,用“愣”、“思”、“扬”等几个动词,将班长阳光的心态与美好的思想,刻画得极为逼真;而该考生加进的一“抛”一“笑”两个细节,令文章大为增色。又如2011年重庆卷“善良的魅力”中有一个考生开头写:“善良如歌,悦耳婉转扣人心弦;善良如花,美丽幽香沁人心脾;善良如诗,韵美意深动人心扉。善良的魅力,足以倾倒众生。”这段文字运用排比修辞,既增加了语言的气势,又铺陈了文章的内容,使表达更具有感染力。
真题回放((2011年安徽卷)
十五六岁,正值花季。我们率真,我们自信,我们积极进取,我们充满希望。在与亲人、同学、老师的交往中,在获取知识、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明白,生活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笑,也有忧伤。我们学会了理解和分享,懂得了感恩和担当……在这个年龄,我们正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篇章。
请以“在我们这个年龄”为题,写一篇文章。
佳作展示
在我们这个年龄
窗外的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碧绿的树叶轻轻地摇曳,树上的鸟儿在欢快地歌唱,一幅如此美丽的画卷在我的思绪里缓缓打开,随着风儿飘向远方……
那一份关爱
夏天的晚上,屋子里非常沉闷,空气热烘烘的。风扇慵懒地晃动着身子,摇出一股燥热的风。稍微一动,我就浑身冒汗。已经是夜晚10点多了,万籁俱寂,一盏台灯的光线如水般洒在我面前的书桌上。
“记着,别忘了把牛奶喝了。”我正在卧室里看书,妈妈悄悄地推开门,轻轻地把一杯牛奶放在桌角,又一次叮嘱。
“嗯,知道了,你去睡吧。”看着妈妈惺忪的眼睛,我有些于心不忍。
“好的,宝贝,晚安!”妈妈轻手轻脚地退出房间,又轻手轻脚地关上了门。
望着眼前纯白的牛奶,我对着妈妈的背影做了一个鬼脸,脸上绽放出天使般的笑颜,然后,迫不及待把牛奶一饮而尽。“哇,真爽!”那杯清凉的牛奶,仿佛顺着流动的血液充满了我的全身。
在我们这个年龄,我收获了无私的关爱。
那一份自信
“又没及格!”我独自坐在教室一角,伤心的泪水不争气地滑落下来。此时我心潮如澎湃之水跌入谷底。我该怎么办啊!为什么明明努力了,却总是不如人意?
“唰”,考试卷被我撕掉了一角。“别撕了!”语文老师面带微笑向我走来:“不要灰心,相信自己。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斗志!”老师的声音总是带着无尽的慈爱。我的心境,此时平静了下来,看着老师亲切的笑容,心中又充满了自信。他随手递给我一本资料,仔细地在上面画出重点,并给我讲解书上的题目。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的语文成绩突飞猛进。
在我们这个年龄,我收获了宝贵的自信。
那一份感动
真倒霉,车骑到半路链条突然掉了,眼看黑暗即将吞噬整个大地……正当我愁眉不展时,一位好心的哥哥雪中送炭,主动为我修理了自行车。修完之后,他那雪白的运动服上已沾有点点污迹。我一谢再谢,他却只是笑笑离开。望着路灯下好心哥哥远去的背影,我忽然感动了,感动在这和善的友爱中……
在我们这个年龄,我收获了真挚的感动。
雨点透过窗户,洒在我的脸上。一阵微风吹散了我的思绪。我想,在我们这个年龄,无论风吹雨打,我都会带着那些关爱、自信与感动,用行动书写人生的篇章,用成功诠释生命的意义!
满分理由
这篇考场佳作从身边熟悉的生活中选取材料,有血有肉,令人感动。文章巧妙采用小标题的形式,三个片段并列成文,结构清晰,首尾呼应。文章主题突出,细节描写也较为详细,而且又有景物的映衬,特别是加进了自我独特心灵体验的描写,值得大家借鉴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