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631炭疽噬菌体裂解蜡样芽胞杆菌的发现和鉴定

来源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mi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AP631炭疽噬菌体裂解蜡样芽胞杆菌的发现和鉴定.方法 通过革兰氏染色、菌落形态特征、噬菌体裂解试验、青霉素敏感试验、溶血试验、生化试验和蛋白质毒素结晶试验对炭疽疫点现场分离的5株菌进行蜡样芽胞杆菌的鉴定,通过PCR扩增、小白鼠毒力测定试验和MLST基因检测等方法对该5株菌和本实验室保存的3株被AP631炭疽噬菌体裂解的蜡样芽胞杆菌进行毒力和基因测定.结果 确定了8株可被AP631炭疽噬菌体不完全裂解的蜡样芽胞杆菌.从疫点采集分离的5株菌青霉素敏感试验阴性,炭疽毒力基因PCR扩增阴性,排除了炭疽芽胞杆菌;蛋白质毒素结晶试验染色试验为阴性,排除了苏云金芽胞杆菌;根据溶血试验和生化反应等一系列鉴别实验鉴定为蜡样芽胞杆菌.8株菌的MLST基因检测发现5株菌有新的等位基因位点或ST型.结论 本研究首次证明我国使用的炭疽芽胞杆菌诊断AP631噬菌体可以不完全裂解部分蜡样芽胞杆菌,存在非特异性裂解现象,提示在今后使用噬菌体鉴定炭疽杆菌时,对于外环境分离到的可疑芽胞杆菌,特别要注意关于噬菌体不完全裂解的问题,这将为炭疽诊断标准的正确制订提供新的认识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为研制更有效的预防家畜D型产气荚膜梭菌肠毒血症的疫苗,本研究采用D型产气荚膜梭菌标准菌株增菌培养,经自制产毒培养基高效产毒,制备成D型产气荚膜梭菌氢氧化铝类毒素疫苗和
为研究重组大肠杆菌肠毒素融合蛋白LTA192-STa13的免疫原性,本研究将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eltA和estA基因定点突变后构建融合基因,进行重组蛋白LTAR192G-STaG13Q的表达.利
目的:研究蛹虫草多糖对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0、500、250、125、62.5μg/mL 5种浓度的CMP40和CMP50分别加入到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培养体系中进行研究,培养24、48 h
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是一类微管蛋白稳定剂,临床上广泛应用于乳腺癌、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及部分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治疗,并且被证实具有突出疗效,但其所致外周神经毒性仍然对患者
根据进膜水质特点分析和膜系统的膜污染分析,系统归纳总结了一套废水回用膜系统污染的分析鉴定方法,并对进膜水质的各项分析测试指标对监测和剖析膜污染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从
利用主效可加互作可乘(AMMI)模型、双标图以及稳定性参数Di对黑龙江省6个寒地水稻高产区的8个寒地水稻品种的数据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垦粳1号最稳定,龙粳21、龙粳23在
基于QR法的基本原理和主要优点,建立了一套新的适用于剪力墙结构分析的位移函数,其中x方向采用新构造的3次B样条基函数,y方向则首次采用一般幂级数代替板条函数、正交函数等
研究了20%甲维·茚虫威悬浮剂于2地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试验效果。结果表明,20%甲维·茚虫威悬浮剂150、180 g/hm2处理药后19 d,在江苏睢宁县试验点对稻纵卷叶螟的保叶效果为71.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原因未明且多发的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1].研究发现滑膜成纤维细胞、Thl/Th2细胞及其分泌细胞因子的失衡与RA的发生息息相关[2].
期刊
@@
对不同地质产状类型天然铁氧体的电磁参数测量结果发现,岩浆岩型(A型)天然铁氧体的电磁参数明显区别于其他类型铁氧体,是一种可用于微波吸收材料的天然矿物.该矿物经选矿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