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折叠蛋白反应通路持续过度激活在白质消融性白质脑病发病中的作用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yrabb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EIF2B3突变的少突胶质细胞是否存在对内质网应激(ERS)的不耐受,检测未折叠蛋白反应(UPR)通路的变化,为了解白质消融性白质脑病(VWM)的发病机制提供线索。

方法

本研究利用转染EIF2B3野生型或突变型c.1037T>C全长cDNA慢病毒载体的人类少突胶质细胞系,Thapsigargin对其进行ERS诱导后,通过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实验反映细胞增殖活力,检测凋亡相关分子Caspase-3剪切体的表达反映细胞凋亡水平,来验证野生与突变细胞对ERS的耐受性,并比较二者在基础状态及ERS诱导后不同时间点UPR激酶样内质网激酶(UPR-PERK)通路各分子指标的变化。

结果

1.EIF2B3突变型少突胶质细胞对ERS不耐受,表现为ERS刺激后凋亡的增加和活力的显著下降。2.EIF2B3突变型少突胶质细胞存在UPR通路的过度激活。3.基础状态下UPR-PERK通路分子磷酸化α亚基的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P-eIF2α)、激活转录因子4、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HOP)和生长抑制DNA损伤基因34(GADD34)的水平不同程度高于野生组。4.ERS刺激24 h后,凋亡相关的UPR分子(CHOP和GADD34)和抑制蛋白翻译的P-eIF2α在野生型细胞中表达下降,而在突变细胞中持续高表达。

结论

EIF2B3突变的人少突胶质细胞对ERS不耐受,这种不耐受与突变细胞存在UPR-PERK通路的过度持续激活,引起凋亡性的细胞死亡相关。减轻突变细胞的内质网负荷或稳定UPR的过度激活有望对疾病进展起到干预作用。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书和育人不能脱离,必须联系在一起。教书就是要搞好教学工作,育人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学生在毕业时
期刊
传接球技术是篮球运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技术,也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传接球技术的提高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Passing the ball technology is an indispensable basket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