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从香菱其人看红楼悲剧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wnLoad0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岛大学文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摘要】:摘要:香菱是《红楼梦》里颇有趣味又含义深远的一个角色,以往大家在谈到香菱时会谈到她的学诗精神抑或反射的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的形象,或者香菱本身的悲剧命运,殊不知,曹雪芹安排这样一位人物其實影射了《红楼梦》整个的悲剧走向。《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文学巨著,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唯一的一部悲剧小说,它的悲剧意蕴不同于西方悲剧美学,而是创造了一种独属于那个时代背景的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无可奈何的悲剧,而香菱如同线和针,将《红楼梦》的这种悲剧确乎而又隐晦的串联起来了。而香菱其人无不体现出这种悲剧意蕴。
  关键词:香菱;出身;性格;矛盾;命运;悲剧意蕴
  香菱在红楼女儿国中不算主角,在《红楼梦》“十二钗”中也只能排在副册,但香菱作为《红楼梦》第一个出场、最后一个退场的不幸女,自英莲始,以香菱终,她是整个《红楼梦》悲剧走向的重要线索。
  香菱是谁?实际上,香菱在《红楼梦》第一回就出现了。香菱本名英莲,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的乡宦甄家甄士隐的女儿,因元宵夜被人贩子拐走,后被卖入薛家,改名为香菱。而这个甄士隐,取谐音“真事隐”,即把真事隐去,留下“假语存”(贾雨村)。士隐,据周汝昌先生考证,出自《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费而隐。《礼疏》云:遭真事隐去也。值乱世,道德违费,则隐而不仕。是则“真废物”、“真事隐去”言外意也。[1]在书中香菱及其父的甄家,原是乐善好施书香门第,书中写:“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这户在当时当地算是“名门望族”的家庭(族),却在一次元宵灯会后,丢失爱女(英莲),家中失火,甄家败落,后甄士隐寄居岳父家受欺,最终在仙人指引下出家。
  看香菱,她在甄家原为养尊处优的大小姐,本名“英莲”,取谐音“应怜”,伟大的小说家总是怀着一颗悲悯之心,英莲就是被命运玩弄的悲剧,也是四大家族众多女儿悲惨命运的缩影。香菱一生颠簸,三次易名。香菱的三次改名本就不同于红楼中的其他女儿,从英莲(应怜)到香菱(相怜)再到秋菱(求怜),总不脱一个“怜”字,而这个“怜”字,也是曹雪芹最想对《红楼梦》里的众女表达的。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二回借冷子兴之口、贾宝玉之言表达了这样一种看法:“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女人是水,水润物细无声,水也最易流失消逝,水不像泥污浊且坚硬,但水与泥混淆,便会变成泥,但泥中掺入水,仍然会是泥,所以对待女子應温柔珍惜,应好好“怜惜”,这个“怜”就是伴随香菱一生的关键字,同时也是大观园里所有女儿一生命运的关键字。无论黛玉宝钗,是“原应叹息”还是秦可卿等人,这些女儿的一生都经历着从“应怜”到“相怜”再到“求怜”的过程,并且伴随着家族的兴盛衰亡。黛玉年小丧母,理“应怜”惜,至贾母府中寄人篱下,与宝玉相惜“相怜”,贾府渐衰,宝黛爱情走入绝境,黛玉“求怜”不得,葬花喻人,香消玉殒;宝钗年小失父,身患热毒,该是好好怜惜的女儿,入住大观园,与十二钗其他女儿相怜相处,宝钗不同于黛玉,深谙世故,“人谓藏愚,自云守拙”,却至后来将命运奉于别人之手,与宝玉成婚,也是无人再怜,求也无所求;红楼十二钗,虽命运不同,却都逃不了悲惨的结局,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里贾宝玉梦遇“薄命司”,里面的图册判词清楚的写了“十二钗”每一位女儿的命运结局,最后都沦落到“求怜”或不得的境地。这些女儿时运的转变,也在香菱名字的更改中有着微妙的体现。周思源先生曾挖掘香菱三个名字之间转换的丰富内涵,他指出:“菱与莲虽然都生于水中,但是莲的根茎扎于泥里为藕,茎伸出水面开出荷花,所以判词说‘根并荷花一茎香’,暗示她就是英莲。而菱虽然也是水生植物,却并不扎根于泥,暗示香菱已经失去父母。”还称“造成香菱生命短促的原因是薛蟠取了夏金桂之后,‘香菱’又被迫改成‘秋菱’,菱为夏末秋初开花,秋季结实,一年的生命周期就要结束了。”[5]“十二钗”的女儿们要么年轻早逝要么孤独无依,就如同这离了根的秋菱,临近终日。
  香菱的三次易名看似是偶然的,但影射的女儿国女儿们的命运却是必然的。这种必然便是来自于贾王薛史(家亡血史)四大家族的衰败,而这众家族的衰败也已在开头一回目里透出线索,此线索便是上文提到的甄家衰落。甄士隐一家的遭遇可算得上是贾府的缩影,甄士隐去谐音“真事隐”不光在于“隐”,更在于“真”,而贾府的“假”便是与“真”相对的。在书中还有另一个“甄府”,却极少有正面的出场,甲戌本侧批曰:“甄家之宝玉乃上半部不写者,故此处极力表明,以遥照贾家之宝玉,凡写贾家之宝玉,则正为真宝玉传影。”[7]从这两条脂批我们似乎可以看出,曹雪芹已经定下了这样两条相对照的写作思路,也即“甄宝玉”即使“贾宝玉”,写贾家就是写甄家,这两家实际是一家。而甄士隐家道的衰落是如何影射贾家及其他三大家族的衰败呢,简单来说一是“倒了的靠山”二是“人际的离叛”三是“家的毁灭”。第一回中讲甄士隐家虽不富贵,但也被推为望族,算是一大家了,但“只是一件不足:如今年已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唤作英莲,年方三岁。”且“甄士隐秉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可见在甄士隐、甄家眼里,最为珍贵的便是他的小女英莲,而元宵佳节后,英莲被家人霍启(祸起)抱去赏花灯而丢,英莲丢了,甄士隐一家最珍贵的、唯一的心灵依靠没了,是甄家的祸起之时。而观贾王薛史四大家的衰落正是源于各家的靠山落败,元妃死,贾家失势,“一损俱损”其他的三家也接连遭祸。再看甄家的英莲丢了,霍启便跑了逃亡他乡,后三月十五日,葫芦庙炸供,一不小心一把火将甄家烧了个精光,而那时甄家的家丁已经走的走,伤的伤,甄士隐只能携妻及几个丫鬟投奔岳父家,但岳父的精明欺骗,甄士隐的不明稼穑使他愈加贫穷,贫病交加,最终某日随了一个跛足道人而去。甄士隐的离去,甄家算是落了。而他的衰落,除了心中依靠的丢失(英莲),再就是外在原因:周围人的疏远、离去和背叛;那把火的毁灭。再观后来的四大家族,靠山一倒便是他们的衰落开始,而后续由四大家族盛极一时树大招风而引来的嫉妒和背叛使家族内外人心不聚;王熙凤的专横跋扈、放高利贷、错造冤案使贾家被其他掌权者抓住把柄进行排挤;四大家族其弟子的无所作为,日益亏空家族产业,辉煌一时的四大家族实际已变成空壳。这才是家族真正的毁灭,不来自于外在而是内在的腐败。而甄士隐家因火而毁的火的意向,实际上是对后来四大家族“引火上身”的伏笔,世间能摧毁事物的东西太多,而瞬间化无的莫过于无情的“火”。一把大火也许是由几个小火苗而引起的,像第一回中所述“……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
  参考文献:
  [1].周汝昌. 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M]. 桂林:漓江出版社, 2010.
  [2].清·曹雪芹. 脂砚斋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M].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6.
  [3].石中琪. 浅议顾颉刚在新红学创立中的贡献[J]. 红楼梦学刊, 2008, (2): 138-148
  [4].周思源. 周思源正解金陵十二钗[M]. 北京:中华书局, 2005.
  [5].吕启祥, 林东海主编. 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
  [6].朱淡文. 香菱爱薛蟠[J]. 红楼梦学刊, 1998, (4).
  [7].祝秉权. 百味红楼:红楼梦分回品赏[M]. 四川:巴蜀书社, 2006.
其他文献
(陆军军官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1)  【摘要】:笔者在阐述了韩非“明君”思想中明君所必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的基础上,探讨和分析韩非明君思想对培养和提高新时期军队领导干部的气势。  【关键词】:韩非;领导;军队管理  君主是国家正常运作和发展的发动者及推动者,承担着繁重的一个国家的组织领导和管理工作,君主的领导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管理成败。韩非认为英明的君主应该具备的优秀的性格品质和博
期刊
(聊城大学文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摘要】:网络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打破了旧有的信息传播格局,媒介融合成为必然趋势。全球化与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给传媒行业从业人员各方面能力素质和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立足于此,以媒介融合环境下媒体从业人员面临的新形势为出发点,对传媒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论述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和技术能力,为传媒行业从业人员提供建议和警醒。 
期刊
(重庆通信学院,重庆 400030)  【摘要】:“冷暴力”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关于婚姻家庭的研究中,百度百科上认为“冷暴力”是暴力的一种,其表现形式多为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和漠不关心,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目前冷暴力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家庭冷暴力,多指夫妻双方产生矛盾时,漠不关心对方,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懒于做家务等行为;二是职场冷暴力,即上司或群体用非暴力的
期刊
(贵州民族大学研究生院,贵州 贵阳 550025 )  【摘要】:公司的设立与成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处在公司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设立是发起人出于设立公司的共同意思表示而着手公司的筹建的法律行为;成立是以取得国家工商登记机关颁发的营业执照的行政行为。公司设立是公司成立的必经阶段,在公司设立阶段,发起人需要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为公司的设立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目前关于此问题的研究和学说较多,本文进行了
期刊
(聊城大学文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摘要】: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媒体迅速发展,已融入我们日常生活中,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密切相关。随着新媒体日益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力愈来愈大。本文针对新媒体的发展现状,主要介绍了新媒体和微博的定义、新媒体特征以及新媒体和微博的未来发展趋势,并以微博为例,阐释了新媒体对社会的经济方面发展造成积极影响以及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新媒体;微
期刊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摘要】:在当今时代,电影作为一个审美载体,是具有导演独特审美风格的特殊存在。电影《埋伏》通过讲述了一个有关于“埋伏”的故事,展现了不同于其他很多电影的审美风格。  【关键词】:埋伏;审美风格;小人物  读图时代不可阻挡地到来了。在这样一个以图像为主要传播媒介的时代里,电影成为了非常重要的载体,看电影、评电影成为了很多人的惯常体验。审美风格指的是
期刊
(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摘要】: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主要认为视听语言是电影艺术的一种表现手段,简单来说就是利用视听刺激的有序安排向受众传播某种信息的一种感性语言,包括影像、声音、剪辑等方面内容,而电影的影像又包括镜头、色彩等。电影的视听语言是导演向观众表达个人意愿、表现影片主题的重要手段,因此,对影片进行视听语言分析,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电影的深层主题,还可以使我们有效
期刊
(聊城大学文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医院所处的舆论环境变得非常的复杂。新媒体时代医院如何化解舆论危机,如何在危机中自救,本文阐述了新媒体语境下医院危机事件特点,提出新媒体语境下医院危机事件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医院;危机事件  一、新媒体医疗实践概述  医院是社会矛盾集中爆发的窗口,也是危机事件多发地。近年来,医疗卫生行业始终处在社会舆论监督的风口
期刊
(青岛科技大学,山东 青岛 266000)  【摘要】:数字出版物是近几年在电子出版物和网络出版物成熟的基础之上诞生的新的出版形式,因其自身所借助的载体不同,这三种类型的出版物都各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衡量其三者之间的关系,對于正确认识数字出版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电子出版;网络出版;数字出版;关系  在人类漫长出版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水平的不断进步,出版物的信息载
期刊
(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天津 301900)  【摘要】:计算机音乐制作在我国发展速度很快,但仍存在很多不足。本文首先介绍新媒体音乐制作技术的基本情况,接着分析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的发展现状与不足,并结合新媒体环境下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的实例运用,提出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音乐制作;新媒体;发展  前言  声音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可以称其为感觉媒体,属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