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活动计划,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对发展幼儿的自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感到自身有价值,能对周围世界做出贡献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有自信心的人敢于探索世界,去做他想做的事,以乐观态度迎接生活。易于合作、被伙伴追随、与教师很好相处的幼儿能够充分认识自己,具有十足的自信感。相反,一个经受着不堪局面,没有几个好朋友的重点中学的孩子也会感到自己无吸引力,不可爱,从而降低了自信心。教师和家长应该明确地懂得如何在现实的基础上培养孩子良好的情感,正是这些良好的情感奠定了幼儿健康的自信心的基础。
一、教师削弱幼儿自信心的做法
1.通过比较和竞赛刺激幼儿把事情做好
“老师看看今天谁的衣服穿得最快。”“杨杨积木放得多么小心,你为什么不能像她那样?”使用比较和竞赛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对教师来说,十分容易,然而却存在着不利因素。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一个幼儿“取胜”。也许他的自信心在比较和竞赛中得到提高,但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因为,他的自信心的获得是建立在其他幼儿不愉快之上的,在整个过程中会遭到其他孩子的不满。
2.过多地帮助和保护幼儿
教师为幼儿做得太多会不自觉地削弱幼儿的自信心。例如:幼儿打水时,担心水会倾洒出来,急急忙忙跑过去,扶住水桶;幼儿午睡起床,不假思索地逐个为他们穿衣穿袜。这样做的确可以节省时间,确保工作顺利,教师也忙得不亦乐乎,然而,更恰当的方法是让幼儿给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使幼儿体验到独立做事的喜悦。
3.斥责幼儿
幼儿善于发挥他们所听到的别人对自己的议论。有时,议论是直截了当的,一个教师不耐烦地对幼儿斥责道:“快点儿,你总是慢腾腾的!”或者:“你怎么这样不听话?”于是其他幼儿会立刻学者老师的口吻:“你真不乖,不知把东西分给别人。”诸如此类的言语含有攻击的意味,足以使受训斥的幼儿认为,他不被人喜欢,没有多少价值,因而不再继续努力。这样的做法会刺伤幼儿的感情,强化消极的自我意象。
二、发展幼儿自信心的策略
1.以绝对积极的态度关注幼儿
建立良好的师幼、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这是奠定幼儿自信心基础最有效的方法。不加批评地关注幼儿的能力来自对幼儿的信任,幼儿会从教师的态度中敏锐地感觉到教师对他们向正确方向成长充满信心。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替代这种对幼儿的信任和信心。
2.恰如其分地认可和表扬幼儿
教师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表扬幼儿是有效力的,同时,还应鼓励幼儿为彼此取得的成绩而高兴。这要求幼儿具有慷慨大度的精神,这种精神来自幼儿内部的自信心,它使每个幼儿确信,他的才能随时会得到赏识。幼儿没有取得成功,给予鼓励同样是必要的,因为,此刻他们特别需要别人的安慰。本来他们内心是想把事情干好的,结果却失败了,这时,教师应该说:“我看到了,你做这件事情非常努力,我为你高兴。尽管没有成功,你已经尝试着干了。”“有些事情一时是很难学会的,对吧?”
3.尊重幼儿
尊重的基本方法是让幼儿选择。当幼儿面对大量可选择的内容时,教师应说:“你们选择是重要的,我相信你比我更了解自己。”向幼儿征求意见,认真倾听他们的回答,也会使幼儿感到来自教师的尊重。
尊重幼儿,并以此保持幼儿自信心的另一表现是不当着别人的面羞辱幼儿。执行必要的纪律时,要尽可能不引起别人的注意。任何使幼儿难堪的做法都是不尊重幼儿也不利于自信心的发展的。
4.帮助幼儿获取能力
让幼儿选择,尽可能独立做事,给他们体验主人翁角色的机会,这是培养能力的一个方法。任何时候都应合情合理、尽可能地让幼儿自己选择决定,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增强主人翁意识。教师可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使他们体验成功。也许某个幼儿善于组合智力图片,也许某个幼儿具有一种特殊技能,而幼儿园不可能开设这项技能课,但是,只要承认他们这一特长,并很好地给予发挥,是可以丰富周围幼儿生活的。例如:一个女孩子喜欢刺绣,并能绣几种图案,另外几个幼儿愿意向她学,就应支持他们的想法。
创造性活动为幼儿体验能力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因为在创造性活动这个范围内有数不胜数的适合不同幼儿能力和特点的活动。幼儿会从中取得多数活动的成功,从而大大加强了自信感。(作者单位:江西省金溪县保育院)
责任编辑:徐 璐
感到自身有价值,能对周围世界做出贡献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有自信心的人敢于探索世界,去做他想做的事,以乐观态度迎接生活。易于合作、被伙伴追随、与教师很好相处的幼儿能够充分认识自己,具有十足的自信感。相反,一个经受着不堪局面,没有几个好朋友的重点中学的孩子也会感到自己无吸引力,不可爱,从而降低了自信心。教师和家长应该明确地懂得如何在现实的基础上培养孩子良好的情感,正是这些良好的情感奠定了幼儿健康的自信心的基础。
一、教师削弱幼儿自信心的做法
1.通过比较和竞赛刺激幼儿把事情做好
“老师看看今天谁的衣服穿得最快。”“杨杨积木放得多么小心,你为什么不能像她那样?”使用比较和竞赛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对教师来说,十分容易,然而却存在着不利因素。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一个幼儿“取胜”。也许他的自信心在比较和竞赛中得到提高,但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因为,他的自信心的获得是建立在其他幼儿不愉快之上的,在整个过程中会遭到其他孩子的不满。
2.过多地帮助和保护幼儿
教师为幼儿做得太多会不自觉地削弱幼儿的自信心。例如:幼儿打水时,担心水会倾洒出来,急急忙忙跑过去,扶住水桶;幼儿午睡起床,不假思索地逐个为他们穿衣穿袜。这样做的确可以节省时间,确保工作顺利,教师也忙得不亦乐乎,然而,更恰当的方法是让幼儿给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使幼儿体验到独立做事的喜悦。
3.斥责幼儿
幼儿善于发挥他们所听到的别人对自己的议论。有时,议论是直截了当的,一个教师不耐烦地对幼儿斥责道:“快点儿,你总是慢腾腾的!”或者:“你怎么这样不听话?”于是其他幼儿会立刻学者老师的口吻:“你真不乖,不知把东西分给别人。”诸如此类的言语含有攻击的意味,足以使受训斥的幼儿认为,他不被人喜欢,没有多少价值,因而不再继续努力。这样的做法会刺伤幼儿的感情,强化消极的自我意象。
二、发展幼儿自信心的策略
1.以绝对积极的态度关注幼儿
建立良好的师幼、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这是奠定幼儿自信心基础最有效的方法。不加批评地关注幼儿的能力来自对幼儿的信任,幼儿会从教师的态度中敏锐地感觉到教师对他们向正确方向成长充满信心。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替代这种对幼儿的信任和信心。
2.恰如其分地认可和表扬幼儿
教师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表扬幼儿是有效力的,同时,还应鼓励幼儿为彼此取得的成绩而高兴。这要求幼儿具有慷慨大度的精神,这种精神来自幼儿内部的自信心,它使每个幼儿确信,他的才能随时会得到赏识。幼儿没有取得成功,给予鼓励同样是必要的,因为,此刻他们特别需要别人的安慰。本来他们内心是想把事情干好的,结果却失败了,这时,教师应该说:“我看到了,你做这件事情非常努力,我为你高兴。尽管没有成功,你已经尝试着干了。”“有些事情一时是很难学会的,对吧?”
3.尊重幼儿
尊重的基本方法是让幼儿选择。当幼儿面对大量可选择的内容时,教师应说:“你们选择是重要的,我相信你比我更了解自己。”向幼儿征求意见,认真倾听他们的回答,也会使幼儿感到来自教师的尊重。
尊重幼儿,并以此保持幼儿自信心的另一表现是不当着别人的面羞辱幼儿。执行必要的纪律时,要尽可能不引起别人的注意。任何使幼儿难堪的做法都是不尊重幼儿也不利于自信心的发展的。
4.帮助幼儿获取能力
让幼儿选择,尽可能独立做事,给他们体验主人翁角色的机会,这是培养能力的一个方法。任何时候都应合情合理、尽可能地让幼儿自己选择决定,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增强主人翁意识。教师可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使他们体验成功。也许某个幼儿善于组合智力图片,也许某个幼儿具有一种特殊技能,而幼儿园不可能开设这项技能课,但是,只要承认他们这一特长,并很好地给予发挥,是可以丰富周围幼儿生活的。例如:一个女孩子喜欢刺绣,并能绣几种图案,另外几个幼儿愿意向她学,就应支持他们的想法。
创造性活动为幼儿体验能力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因为在创造性活动这个范围内有数不胜数的适合不同幼儿能力和特点的活动。幼儿会从中取得多数活动的成功,从而大大加强了自信感。(作者单位:江西省金溪县保育院)
责任编辑:徐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