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5分钟、30分钟、60分钟……排队等待进入场馆已经成了上海迪士尼乐园开幕后的常态,虽然相信这并非沃尔特·迪士尼对这片梦想之地的最初设定。自从1955年第一家由沃尔特亲自督造的迪士尼开幕以来,这个有着大耳朵的可爱老鼠显然已经长成了无敌浩克,特别在2005年罗伯特·艾格接掌CEO之后,迪士尼帝国终形成。各地迪士尼乐园早已垄断了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主题乐园的前三名,以今年刚发布的TEA/AECOM 2015年全球主题公园和博物馆报告(TEA/AECOM 2015 Theme Index and Museum Index))来看,或许只有大阪环球影城得以突围成功。去年大阪环球影城凭借新落成的“哈利·波特景区”带动超高人气,在入园人数上成功打败东京迪士尼海洋乐园,而包括奥兰多的环球影城以及中国珠海的长隆海洋世界(第13名)、中国杭州宋城(第17位)也正以双位数的增长幅度在爬升席位。
但即便如此,东京迪士尼依然获得了收益上的上涨,这主要得益于迪士尼去年在门票上的新举措,过去几年东京迪士尼将门票提高了35%,并且减少了一些年票的使用时间,官方说法是希望通过这样的举措能使迪士尼乐园的高峰时间显得不那么拥挤。尽管如此,迪士尼乐园在海外的经营情况还是未尽如人意,除了还能在门票和提高纪念品售价上获得收益的东京迪士尼乐园,经济持续低迷影响着的巴黎迪士尼乐园一直没什么起色,而辛苦的还要算上香港迪士尼乐园。除了入园人数减少9%之外,香港迪士尼酒店的入住率也从93%降低到了79%,这不得不让人担心2017年即将开业的新酒店问题,按照计划,这个酒店将拥有750个房间。迪士尼总部希望香港迪士尼乐园能在东南亚和印度获取新的市场,在过去一年,内地游客的入园人数从48%降低到了41%,拥有上海迪士尼43%股份和香港迪士尼48%股份的迪士尼公司似乎并不寄望内地市场的强势回归。实际上从他们的角度来看,香港迪士尼乐园的最大问题可能是空间实在太小,建得又实在太慢。年底,钢铁侠景区将会在香港迪士尼乐园开放,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吸引漫威粉。在建造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这几年时间里,《冰雪奇缘》《星球大战》以及漫威系列电影已经让这家公司赚得盆满钵满,而包括冰雪奇缘、漫威这些显然很有吸引力的代表人物形象已悄然进入乐园,不仅如此,刚上映不久的《疯狂动物城》主角兔子朱迪和狐狸尼克也已经出现在“米奇童话”巡游花车上。
不过真正的漫威迷们从不满足这样,在国外,他们一早就漫威形象为什么不能进入迪士尼乐园发起了无数质询——他们要的并不是仅是在场馆摆个姿势的真人版“美国队长”,而是更具有实际意义的漫威景区。明面上的说法是漫威形象在主题公园的使用早已被环球影城获得,但事实上这个事情要复杂得多。毕竟迪士尼刚刚宣布“星球大战景区进入美国两个迪士尼乐园”的计划——在空间有限的迪士尼乐园里,没有各种所有权问题、出道更早、粉丝年龄跨度更大的星球大战显然更适合在这方面提前一步。而除了星球大战之外,《玩具总动员》《冰雪奇缘》,甚至《阿凡达》都将在迪士尼世界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虽然漫威系列电影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赚足了目光,但所有人都必须清楚地了解一点,迪士尼宇宙显然比漫威宇宙要大得多了。
靠什么赚钱?
根据迪士尼2015年财报,全年收入524.65亿美元。按全球人口73亿来算,人均花费7.2美元。
迪士尼靠什么赚钱?很可能靠一张电影票就可以了。漫威是迪士尼的其中一台印钞机:漫威系列电影一直在赚钱,看上去赚得还不少,这个事情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这几年我们在电影院看的大片总有几部出产自迪士尼,当我们在手机上按下支付、买下电影票的同时便已经在为迪士尼的帝国添砖加瓦。
但电影的成功毕竟只是一时的,谁都知道拍电影有时候就好像赌博,虽然迪士尼靠着收购漫威(2009年,42.4亿美元)和卢卡斯影业(2012年,40.6亿美元)这种拥有超级IP的公司将风险降到最低,但看看对手华纳兄弟,8部《哈利·波特》,全球票房78亿美元,但也有拍完的一天。
赚钱的方法当然不止一种。
事实上,迪士尼最凶悍的吸金利器一直是旗下的媒体网络(Media Network)部门,2015年财年,这个部门贡献了44%的营收,部门包括了著名的ESPN、ABC家庭以及1983年创办的迪士尼频道等。为了购入ABC(美国广播公司),迪士尼也是在1995年斥巨资,足足花了190亿美元。比购买皮克斯(2006年,74亿美元)、漫威和卢卡斯影业加在一起都要多。有了全美三大电视网之一的ABC电视网,迪士尼得以跻身全球传媒巨头行列。
ABC手上不仅有超级碗和奥斯卡颁奖典礼等直播权,还出产过许多著名剧集,比如《迷失》《绝望主妇》《实习医生格蕾》《摩登家庭》等等;而ESPN更是全球最大的体育赛事平台,吸金能力更强。媒体部门的收入主要来自广告和有线电视的订阅服务,这几年传统电视台虽然依然还能赚钱,但不得不面临越来越昂贵的电视转播权以及观众数量下滑的现状,而艾格也表示希望媒体部门能同其他部门有更紧密的合作,并通过互联网和云技术将内容“不仅在国内,也发行全球”。
事实上迪士尼近期的一些收购行为似乎都与媒体部门不明朗的未来有关,这在今年上半年已有所展现:去年10月,ESPN 和 NBA 签订了新的转播合同。从 2016/2017 赛季开始,ESPN 单在 NBA 这项赛事上的年支出就高达 14.7 亿美元,远远高于此前转播协议约定的 4.85 亿美元。这也是华尔街对这家擅长运作IP的公司发出的最大质疑——根据迪士尼披露的数据,ESPN 的订阅人数从两年前的 9900 万下降到 9200 万,DisneyXD 频道的订阅数减少了 400 万,ABC Family 的订阅数也减少了 500 万。在ESPN这里可能就是个好例子,毕竟人们看的是NBA而不是ESPN,即便你是全美最大的体育频道又如何?
迪士尼游轮更像是一个移动的迪士尼乐园。
但即便如此,东京迪士尼依然获得了收益上的上涨,这主要得益于迪士尼去年在门票上的新举措,过去几年东京迪士尼将门票提高了35%,并且减少了一些年票的使用时间,官方说法是希望通过这样的举措能使迪士尼乐园的高峰时间显得不那么拥挤。尽管如此,迪士尼乐园在海外的经营情况还是未尽如人意,除了还能在门票和提高纪念品售价上获得收益的东京迪士尼乐园,经济持续低迷影响着的巴黎迪士尼乐园一直没什么起色,而辛苦的还要算上香港迪士尼乐园。除了入园人数减少9%之外,香港迪士尼酒店的入住率也从93%降低到了79%,这不得不让人担心2017年即将开业的新酒店问题,按照计划,这个酒店将拥有750个房间。迪士尼总部希望香港迪士尼乐园能在东南亚和印度获取新的市场,在过去一年,内地游客的入园人数从48%降低到了41%,拥有上海迪士尼43%股份和香港迪士尼48%股份的迪士尼公司似乎并不寄望内地市场的强势回归。实际上从他们的角度来看,香港迪士尼乐园的最大问题可能是空间实在太小,建得又实在太慢。年底,钢铁侠景区将会在香港迪士尼乐园开放,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吸引漫威粉。在建造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这几年时间里,《冰雪奇缘》《星球大战》以及漫威系列电影已经让这家公司赚得盆满钵满,而包括冰雪奇缘、漫威这些显然很有吸引力的代表人物形象已悄然进入乐园,不仅如此,刚上映不久的《疯狂动物城》主角兔子朱迪和狐狸尼克也已经出现在“米奇童话”巡游花车上。
不过真正的漫威迷们从不满足这样,在国外,他们一早就漫威形象为什么不能进入迪士尼乐园发起了无数质询——他们要的并不是仅是在场馆摆个姿势的真人版“美国队长”,而是更具有实际意义的漫威景区。明面上的说法是漫威形象在主题公园的使用早已被环球影城获得,但事实上这个事情要复杂得多。毕竟迪士尼刚刚宣布“星球大战景区进入美国两个迪士尼乐园”的计划——在空间有限的迪士尼乐园里,没有各种所有权问题、出道更早、粉丝年龄跨度更大的星球大战显然更适合在这方面提前一步。而除了星球大战之外,《玩具总动员》《冰雪奇缘》,甚至《阿凡达》都将在迪士尼世界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虽然漫威系列电影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赚足了目光,但所有人都必须清楚地了解一点,迪士尼宇宙显然比漫威宇宙要大得多了。

靠什么赚钱?
根据迪士尼2015年财报,全年收入524.65亿美元。按全球人口73亿来算,人均花费7.2美元。
迪士尼靠什么赚钱?很可能靠一张电影票就可以了。漫威是迪士尼的其中一台印钞机:漫威系列电影一直在赚钱,看上去赚得还不少,这个事情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这几年我们在电影院看的大片总有几部出产自迪士尼,当我们在手机上按下支付、买下电影票的同时便已经在为迪士尼的帝国添砖加瓦。
但电影的成功毕竟只是一时的,谁都知道拍电影有时候就好像赌博,虽然迪士尼靠着收购漫威(2009年,42.4亿美元)和卢卡斯影业(2012年,40.6亿美元)这种拥有超级IP的公司将风险降到最低,但看看对手华纳兄弟,8部《哈利·波特》,全球票房78亿美元,但也有拍完的一天。
赚钱的方法当然不止一种。
事实上,迪士尼最凶悍的吸金利器一直是旗下的媒体网络(Media Network)部门,2015年财年,这个部门贡献了44%的营收,部门包括了著名的ESPN、ABC家庭以及1983年创办的迪士尼频道等。为了购入ABC(美国广播公司),迪士尼也是在1995年斥巨资,足足花了190亿美元。比购买皮克斯(2006年,74亿美元)、漫威和卢卡斯影业加在一起都要多。有了全美三大电视网之一的ABC电视网,迪士尼得以跻身全球传媒巨头行列。
ABC手上不仅有超级碗和奥斯卡颁奖典礼等直播权,还出产过许多著名剧集,比如《迷失》《绝望主妇》《实习医生格蕾》《摩登家庭》等等;而ESPN更是全球最大的体育赛事平台,吸金能力更强。媒体部门的收入主要来自广告和有线电视的订阅服务,这几年传统电视台虽然依然还能赚钱,但不得不面临越来越昂贵的电视转播权以及观众数量下滑的现状,而艾格也表示希望媒体部门能同其他部门有更紧密的合作,并通过互联网和云技术将内容“不仅在国内,也发行全球”。
事实上迪士尼近期的一些收购行为似乎都与媒体部门不明朗的未来有关,这在今年上半年已有所展现:去年10月,ESPN 和 NBA 签订了新的转播合同。从 2016/2017 赛季开始,ESPN 单在 NBA 这项赛事上的年支出就高达 14.7 亿美元,远远高于此前转播协议约定的 4.85 亿美元。这也是华尔街对这家擅长运作IP的公司发出的最大质疑——根据迪士尼披露的数据,ESPN 的订阅人数从两年前的 9900 万下降到 9200 万,DisneyXD 频道的订阅数减少了 400 万,ABC Family 的订阅数也减少了 500 万。在ESPN这里可能就是个好例子,毕竟人们看的是NBA而不是ESPN,即便你是全美最大的体育频道又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