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和谐发展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NO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享有教育大国的美誉,历来重视人才的培养,很多古代教育家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学方法,并最终形成了完整的传统教育体系。因此,更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要注重对优秀传统教育思想的学习和研究,才能建立起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正确的教学思想。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广泛深入的应用,现代教育向传统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国的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将怎样达成和谐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探索的事情。
  
  一、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相互作用
  
  1.传统教育的精髓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1)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就是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针对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使受教育者各得其所,各尽其才。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是这方面的典范。他很善于发现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不同情况进行教学,发挥学生的特长,弥补学生的不足。这对目前的教育体制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
  2)渗透诱导 ,开启智慧之门。启发诱导是一种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其教学形式和方法丰富多彩。古代思想家孟子很注重启发式教学,强调教师只能对学生启发诱导,而不能包办代替。在现代教育中教师应善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引导学生,但不能牵着他们走;为他们开个头,却不亲自带他们到终点。朱熹也认为,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既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又要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正是启发式教学的精髓之所在。
  3)学习思考,同步进行。学习和思考这两个环节应该密切联系起来,既重视学,又重视思。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朱熹认为,学思结合是学习成功的保证。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凡学习比较好的学生,都懂得学思结合,既注重原理的学习,又懂得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最终达到掌握知识,把知识化为自己的东西。现代教育应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使思考成为一种能力,更好地促进学习。
  前人为我们留下了非常宝贵的教学经验,它对于今天的教学实践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代教育植根于丰富的民族文化传统,是由传统教育发展而来的。教育发展过程中势必会出现对传统的扬弃。要把教育传统中合理的东西保留并加以发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为教育的发展创新服务。
  2.现代教育对传统教育的发展
  现代教育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发展,主要有:1)教育形式已从单向教学,向着多方式多手段发展。以往的教学形式大多是教师在固定的场所,利用简单的工具对学生进行单向灌输式教学。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传授知识的手段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今发展到立体化教学,从根本上改变了单向死板的局面。 2)教育模式已从封闭式的校园教育向着开放式的社会教育转变。长期以来,形成规模的教育只出现在校园中,现在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每个人需要不断学习才能胜任自己的岗位,这就使社会教育成为趋势和必然。 3)教育思想吸收西方国家的长处。随着全球化和许多大的跨国公司的形成与发展不仅加强了国家间的经济合作,教育思想也得到了广泛传播。我国现代教育在其影响下开始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并积极采取措施,调动各方面的有利因素建立和完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教育体系。
  
  二、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共同使命
  
  教育是整个社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和其他体系一样共同组成人类社会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几千年前,教育就以其独特的魅力散发着光彩,它开启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之门,使知识、技术、思想、文化一代又一代地传承并发扬光大。就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作用来看,二者都是为人类社会发展服务的,无论是传统教育主张的“治国平天下”,还是现代教育强调的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都是响应时代的召唤,服务社会服务国家。另外无论是传统教育的口传心授还是现代教育的立体式教学都是对文化、科技等的传承、传播和发展,从而推动社会进步。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都是时代的产物,也在反作用于孕育它们的时代,而这种反作用才是教育最大的光彩所在,教育该是推动时代进步的原动力。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李雪姣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