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英语教学技能培训的借鉴与反思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zhu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教学技能培训是一个对学员进行模块项目训练,使学员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集中掌握某种教学技能技巧,从而提高教学能力的小规模教学活动。笔者就亲身经历谈谈洛桑技能培训在实施模式、方法和效果等方面的特点,以期为国内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培训提供借鉴。
  【关键词】洛桑师资培训 教学技能培训 特点分析
  一、 前言
  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简称洛桑)院师资培训(Training of Qualified Learning Facilitator)是该学院对其全球合作认证学院提供的封闭式师资培训,由洛桑酒店管理学院高级顾问及师资培训讲师授课,为期15天左右,学期结束并通过考试的学员将获得由该学院颁发的“合格教师”认证证书。培训涉及教学基本技能、教师行为规范、商务礼仪等方面,其中教学技能培训为核心内容。本文将就洛桑培训的核心内容——教学技能培训进行研究,对该项培训的特色进行分析,提炼突出优势并指出缺陷不足,从而达到促进国内英语教学技能培训的运用和发展的目的。
  二、洛桑教学技能培训(简称洛桑培训)的优势
  1.精细化。
  (1)组织形式。所谓培训组织的精细化,是指洛桑培训要达成培训目的,整个组织工作都必须符合洛桑培训的“细微”特点,不能有所逾越。具体来说,就是培训时间、人数、空间和设备等都要控制在“精细”的范围之内。前文指出洛桑师资培训为期两周,其中,三分之二的时间用来进行教学技能培训,每项教学技能的培训时间只有一天。除时间精确外,洛桑会将每期培训的学员人数严格控制在15人左右,要求培训始终在教室进行,每位学院必须携带笔记本电脑。
  教学实践环节也体现出组织的精细化和微型化。为检验学员的学习效果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技能学习后,学员将参加专门的教学实践活动——角色扮演。学员将以小组为单位模拟真实课堂,每组3-4人,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它引入了现代哲学与科学的“实证分析”方法,认为教学技能不仅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且可以分解、控制,并进行强化训练和操作。
  为体现精细化特点,达到学员易于掌握教学技能的目的,培训分为教学技能介绍→技能示范与观摩→确定目标、内容→教学实践(角色扮演)→评价与反馈(培训师评价、小组评价、自我评价)→综合技能训练6个步骤。
  (2)目标内容。洛桑培训方法从简单的单项教学技能入手,使技能受训的目的性更明确。每次教学训练都针对学员个人集中讲解或训练单项教学技能,训练目的明确,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学员是中心,发展是建立在学员个人现有基础上的。
  培训目的十分明确,即培训单项教学技能。对照每类教学活动所适于实现的目标,将课堂教学技能分解为:讲解技能、提问技能、导入技能、结束技能、强化技能、板书技能、组织技能、应变技能、电教技能,并分别予以强化训练。每项教学技能虽然在行为方式上有某种共性,但在功能上是针对某项分解目标的,从而使纷繁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成许多容易掌握的、具体而单一的技能,并对每一项技能提出训练目标,在短时间内对学员进行训练,以提高学员的教学技能。
  (3)评价反馈。这是洛桑培训模式最成功、最关键的环节,它能直观、迅速地反映出讲课者在教学行为中的长处与不足,从中吸取教益,增长教学经验。在技能示范与观摩后,学员会扮演教师角色参加真实教学场景模拟的试验,接受培训师和其他学员的评价。反馈评价有两个作用,一个是使学员能正确估量自己的教学效果。另一个是使参与的全体学员通过点评学会课堂教学的评价方法。
  2.互动性强。洛桑培训中,每个学员都有登台展示自己的机会。所谓参与化主要是指“教学实践”环节,通过对真实教学场景的模拟,学员对真实课堂情况的实战体验,使学员去感知、分析自身的行为,促进学员间的相互学习,达到强化正确的操作行为并使不正确的行为得到抑制消退,从而加快了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过程。在互动性强的评价反馈阶段,学员不但能主动学习他人的优秀示范,还能清晰地意识到自身的优缺点,并根据自己的优势创造性地提出新的教学方案。因此,学员能积极、热情地参与到教学技能的培训活动中,教学效果明显。
  其次,参与性还表现在它是一种“以学员为主体,以实践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洛桑采用的是“微型教学”(Micro—teaching)模式,始终把学员作为能力发展的主体,始终把实践置于教学各环节的中心地位;通过“技能学习”到“技能实践”到“技能评价”再到“技能改进”的教学过程,实现了“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3.实践化。洛桑培训注重学生的能力训练,教学技能理论学习后,进入教学实践环节,学员以组为单位自主选择一项简单的生活技能进行课堂模拟演示。组内分别有人扮演“老师”和“学生”。其中,一对一授课的模拟课堂称为“One-On-One”,一对多授课称为“One-On-Many”。经过一天的准备,学员将在实践方式领略做老师的滋味,也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教学技能是否应用起来得心应手,何处有待改善;同时可以听取同组扮演“学生”的学员对自己所授课优缺点的评议;整个教学模拟过程都是在为学员提供良好的课堂体验和实践的机会,这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学员对培训课程学习的兴趣。
  4.及时化。及时化特点贯穿于技能培训的各个阶段。技能介绍和示范阶段,学员要在每天课程结束后花大量的时间对当天所学内容及时巩固和消化;培训师每天上课前要花半小时进行测验,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教学实践和评价反馈阶段,学员被分为若干小组进行角色扮演,讲课人为受观察小组,听讲人由指导教师和其他学员组成。还原真实教学场景,实现实时教学过程,近距离现场操作,学员全方位观察。角色扮演结束后,要求听讲人和讲课人及时给予反馈和自我评价,最后由培训师做总结评价。通过对教学实践的评议,学员对教学技能有更深刻的了解,使自己对其中一些问题变得更加敏感,从而可以有效地改进。教学实践课上,学员有着相同的目的,在别人上课时,他们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讲课人教学行为的优劣,教学技巧和方法的成败,为自己的教学提供样板。及时有效地反馈教学信息,有利于形成直观的调整空间。此种及时性的教育技术手段,不仅给学员提供了愉快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促进其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三、 洛桑教学技能培训存在的问题
  洛桑培训的突出优点对提高学员的教学技能和激发学员的自主学习有切实的帮助,但笔者在切身的培训体验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宏观性、系统性差。
  (1)忽视单独技能训练与整体教学的关系。洛桑培训把教学技能分割成若干个部分进行训练,随着教学培训的深入,发现这种技能的分解大大降低了教学本身的功能,这种技能的分解使教学技能之间的连贯性被人为肢解,技能训练和认知结构、感情因素的发展缺乏同步,但宏观的综合教学活动又不便于此种微型教学模式的开展和实施。当人们致力于分项教学技能的训练时,往往会容易简化教学活动的影响因素,但单项技能的习得并不等于综合技能的掌握;因此,开展单项技能训练的同时,根据学员的掌握情况,必须将相关的单项教学技能综合,进行交叉综合训练,这样有利于加强学员对教学行为的整体把握。
  (2)教学实践与教案设计脱节。洛桑培训中,将教案的设计放在教学实践之后,显然违背了正常的教学规律,不利于整体教学实践的开展。将这两项技能培训的顺序颠倒,势必会影响之后的培训环节。教学是一项有计划有目的地活动,教案是教师教课的预设方案及程序,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洛桑在教案设计单项技能培训中,只是简单的讲解教案格式方面的细节注意事项,并没有对教案内容和设计等核心内容给予指导,大大忽视了教案在教学活动中的领导地位。
  2.标准性和真实性差。教学技能评价的复杂性较高,尚无固定的标准。学员在模拟课堂中的评价多流于形式。培训师和其他学员由于受面子、分数和其他因素的干扰很可能出现评价不真实的现象,导致评价的主观性较大。由于学员没有机会观看到自己的表现,不能直观地了解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也就不能对自己的模拟教学进行系统的反思,最终影响了技能的训练效果。提高培训效果的重要途径即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能更加全面客观地发挥教学评价体系的作用。在评价的操作上,运用定量计算和定性方法做出判断,这种评价的执行性、操作性才会更强,不仅能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使他们明确自己打到的目的的具体情况,另一方面在没有压力、激发学生热情的前提下纠正问题,学生易于接受。定量分析与指导教师的定性分析相结合,改变评价的单一性,体现教学的整体性和艺术性。
  3.时效性差。培训内容集中、时间短,技能实践过程短暂,教学实践机会少,不能做到每个学员都有角色扮演和被点评的机会;缺乏反复练习,容易忘记,应对技能实践环节进行影音记录,方便实践者自我观察和评价;学时短,许多技能未进行示范,只是简单的举例,一带而过,加之要训练的教学技能繁杂,有的学员还没有完全掌握,该项技巧的讲解已经结束了,没有很好地起到培训技能的作用,也会加重学员的紧张焦虑和心理压力。建议在增加培训时间和技能实践机会的同时,可将教学实践留作作业学生课下完成,全程录像,可作为资料保留,每组都有机会展示并接受点评。此外,在观看声像记录时或点评时,还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必要的提示、指导,需要强调的内容可以用暂停、重放等进一步说明。
  4.理论性差。教学技能培训缺乏理论指导,缺乏相关的技能理论学习。洛桑培训第一阶段是“技能介绍”,此阶段只涉及技能基本概念和使用技巧的简单介绍,并没有对教学技能进行理论讲解和分析,学员只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教学理论的形成通常与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密切相关,并以知识的掌握为基础,因此,在技能训练前,都应学习相关的理论原理与方法原理,如有关教学设计思想,教学目标分类,教学技能分类,教学评估等,通过学习理论,不仅解决怎样做的问题,还要解决为什么这样做的问题,以防止简单的模仿。还应重视指导学员备课和相关的技能训练理论学习,以提高教学效率。
  四、 总结
  实践证明,洛桑培训是一个简化了的,细分的教学,是一个设定的、有控制的实践系统,它使学员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它着眼于“细微”,立足于“反馈”,起始于“分解”,结束于“综合”。它的目标明确、过程细致、参与性强、运作规范、反馈及时,可使学员的教学技能在短时间内有明显的提高,对教师专业化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要重视现行培训中的问题,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光磊.谈双教双学法在师范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05,(15).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洪岗.微型教学——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3,(3).
  [4]吴乃域.中学课堂教学技能与教学技能培训[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7.
  【资金项目】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
  作者简介:田秋月(1982.11-),女,河北保定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语言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作为一门文科的学习,相较于理科而言,记忆的规律和技巧对于学生来说更为重要。对于不同的高职英语题型或学习内容,记忆的编码方式会有所不同。所以,掌握科学的记忆编码方式,研究学生记忆的规律和对抗遗忘的良策对于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至关重要。本文在记忆理论基础上,研究其对高职英语教学具体的实践指导。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联系课堂课后的英语学习,对高职英语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记忆编码
【摘要】有效教学是一种提倡教学效果、教学效用、教学效率三者并重的教学观。当前中职英语教学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更注重教学有效性。本文在总结有效教学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提高中职英语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措施与方法。  【关键词】中职英语 有效性教学 措施  一、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中职英语的教学逐渐从“以知识立意”转向“以能力立意”。侧重在培养学生基本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着重强调培养学生运
【摘要】批判性阅读,也叫评判性阅读,是个性化阅读的主要策略。文章以牛津译林初中英语的几个阅读教学案例为例,谈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阅读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批判性阅读 有效阅读  批判性阅读,以预知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前提、以质疑、解疑为主线、以培养创新思维、探究式阅读为终极目的。下面,结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几个小案例,针对批判性阅读这一话题,谈谈批判性阅读在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移动信息技术已经被应用到高职院校的教学当中,手机移动技术的作用在课堂上得到了重视和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以手机蓝墨云班课APP为例,分析了现代移动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中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并提出了应用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此为据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移动信息技术 蓝墨云班课 公共英语课程教学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现代移动信息技术的应
【摘要】文章探讨了如何将“雨课堂”软件应用于教学,以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扩大“雨课堂”软件的影响力。  【关键词】“雨课堂”软件 混合式学习  一、引言  目前,很多课堂都面临着“低头族”的难题,学生不听讲玩手机的现象让不少老师感到担忧。教师与手机抢夺学生的注意力,已变成了一个世界性的教育问题。  麦可思调查显示了学生对于手机应用于教学的期待。65%大学生希望将手机应用于课堂
【Abstract】As the researches on offensive words focus more attention on people in the symmetric power context and ignores dynamic contexts, it causes a lack of systematic analysis on the mechanism of t
【摘要】“信达雅”是严复在1898年《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的观点,即“译事三难:信达雅”,其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验证,是最具影响力的翻译理论和原则。本文首先对“信达雅”的提出环境以及学术界的争论进行了研究,然后研究了“信达雅”的基本思想以及其在现代的运用,其受到很多学者的推崇,成为指导我国翻译的基本理论。接着研究了“信达雅”的原意与现意,其产生受到一定的历史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并且受到译者文学思想
【摘要】非语言交际是整个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相互补充,缺一不可,重视语言交际,忽视非语言交际,智能是一种不完全的交际。本文从跨文化的角度,探讨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之间的关系,非语言交际的分类,特点及功能。从而更充分地体会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表达的复杂而丰富的含义,以达到更好的交际效果。  【关键词】跨文化 语言交际 非语言交际  对于非语言交际这一概念,西方学者给出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应用,其对于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新课改的实施让课堂艺术光彩四溢。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一改往日死气沉沉的气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而这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当属课堂教学导入环节。  【关键词】高中英语 导入 策略  在高中英语教学来说,课堂导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在课前对导入
【Abstract】Among Hemingway’s remarkable short novels with distinctive writing style, Cat in the Rain is one of the most outstanding one, which represents some social status of the time when Hemingway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