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湿粘结技术对全酸蚀粘结剂粘结强度和杂化层形态的影响

来源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fter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水湿粘结和乙醇湿粘结操作技术对即刻粘结强度和粘结耐久性的影响。方法:利用乙醇湿粘结、水湿粘结技术和全酸蚀粘结系统Single Bond 2(SB)以及Prime Bond NT(PB)制备牙本质片粘结试件。微拉伸实验检测即刻粘结强度;并测试老化处理(100 g/L次氯酸钠液浸泡2 h)后的粘结强度,扫描电镜观察各组杂化层的微观形貌。每项实验用5个粘结试件。结果:与水湿粘结技术相比,乙醇湿粘结技术可获得与PB组相似(P>0.05)或者比SB组更高(P<0.05)的即刻粘结强度;老化处理后的粘结强度显著高于相应的水湿粘结组(SB组和PB组)(P<0.05);乙醇湿粘结试件的杂化层清晰完整、质地均一。结论:乙醇湿粘结技术可提高全酸蚀粘结剂的牙本质粘结强度和粘结耐久性,获得界限明确、质地均一的杂化层。
其他文献
<正> 两耳垂肩的刘玄德曾被吕布骂作“大耳儿”,髯长二尺的关云长曾被献帝赞为“美髯公”。这一骂一赞确也说明吕布与献帝很善于抓人物的肖像特征。诚然,这功绩应归于罗贯中
现代汉诗与民生问题之间具有一种密切的关联。长期以来,诗人在抒写民生主题时都采取一种居高临下的抒情姿态,因而影响了诗歌的艺术效果。直到晚近的诗歌,由于诗人调整了自身
<正>经过半个世纪的考古调查与发掘,在我省闽南地区(包括泉州、厦门、漳州三市)发现的多达数百处的古代瓷窑遗址, 其年代上迄南朝,历经唐、宋、元、明、清,反映了这一地区陶
会议
自我国加入WTO以来,经济体制不断改革,许多国外建筑企业开始涌入我国,我国建筑市场呈现国际化发展趋势,这就对我国建筑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我国建筑企业想要在竞争激烈的
本文运用经济学及生态旅游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在对长白山生态旅游经济发展调查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进行了相关研究和分析。论文主体分为四部分:首先,对生态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