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服务学习是一种经验教育模式,服务者(学生)通过参加服务活动促进自身的学习与发展。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按照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和专题活动四个模块分别开展服务学习项目活动,同时通过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建立服务学习的导学体系及良性互动机制。服务学习项目的设计与实践对于激发学生自主管理、自觉学习、自我探索的内在动力及社会责任感将会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 高职教育;服务学习项目;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社团活动;专题活动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14-0040-04
一、服务学习项目设计的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战略的实施,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求培养出的人才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和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同时要求培养出的人才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高尚品行,具有脚踏实地、勇于担当的品格和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精神。
从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实践来看,目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倾向:一是在课程设置上强调专业课程的比重,弱化人文素质教育;二是采取以课堂、校园和教师为中心的封闭教学模式,没有形成以学生为主体、面向社会的建构型教育模式。高职院校必须尽快结束这种忽视品格、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职业素养等方面培养的现状,积极探索促进高职人才全面发展的新课程体系和育人模式。
服务学习(service-learning)是一种经验教育的模式,服务者(学生)通过参加服务活动获得的体验促进自身的学习与发展[1]。通过学校和社会的合作,将服务与学习联系起来,学生参与到有组织的服务行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同时提高与同伴和其他社会成员合作交流、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综合素质及培养社会责任感[2]。学习借鉴美国服务学习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设计具有本土特色的服务学习项目,对于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服务学习项目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服务学习项目设计的目标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职业理想、职业目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为重点,以激发学生自主管理、自觉学习、自我探索的内在动力及社会责任感为着力点,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服务学习项目设计的原则是:坚持服务实践与课堂学习相结合,服务内容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将服务学习项目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及人才培养过程,分类分层次加以推进;考虑学生基本要求及多样化发展目标,科学设置学习项目,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努力使服务学习项目落到实处。
三、服务学习项目的设计思路
实施以立足学校为重点,以服务社区和社会为补充的半开放学习模式。以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其服务学习项目按照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和专题活动四个模块分别展开。
(一)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项目指服务者通过参加与专业课程密切联系的实践活动,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学会运用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专业实践项目可以是教学助理、行政助理、科研助理以及参加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等。
教学助理:以帮助课程主讲教师整理、分发教学资料;整理实验实训设备;传递通知、文件以及管理网络课程教学平台等为主要工作内容。根据服务者工作完成情况,采取自评、主讲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工作考核,表现合格者可以获得1~2个服务学习项目学分。
行政助理:以帮助学校行政部门完成行政会议的通知与记录;文件资料的打印、登记、发放、存档;报刊杂志的收发;来访人员的接待;电话的接听、记录;传真的收发、登记;人事档案的建立、管理;协助进行专项活动的准备、筹备等为主要工作内容。根据服务者工作完成情况,采取自评、使用部门评价、服务对象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工作考核,表现合格者可以获得1~2个服务学习项目学分。
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并通过结题验收可获得服务学习项目学分。一般情况下,项目主持人记3个学分,其他人员(不超过3人)每人记1学分。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选题范围可以是有关指导教师科研与技术开发(服务)课题中的子项目;开放实验室、实训或实习基地中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与训练项目;发明、创作、设计等制作项目;专业性研究及创新项目,创业计划与职业规划创新项目或其他有研究与实践价值的项目。学校聘请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教师及行业企业专家组成工作委员会,负责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申报评审、中期评估和结题验收工作。
(二)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学习项目采取社会服务、社会调查等形式。
社会服务:以关心社会民生、关爱弱势群体、承担公共责任、参与社会共建为主题,以在学校和社区(社会)提供服务为主要形式,学生利用课余、假期从事校内外社会公益活动、志愿服务、支教、普法宣传与法律服务、挂职锻炼、农村或城市社区服务等社会服务活动,突出体现公益性、志愿性。社会服务由学校团委、学工处以及相关单位提供指导,各二级学院、系、部统一规划,定期公布本单位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的项目及项目运行计划,并具体组织实施。一般情况下,參加社会服务活动累计满20学时的学生,经考核合格后可获得服务学习项目2学分。
社会调查:围绕当前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开展,参加不少于30小时的社会调查,撰写不少于3000字的社会调查报告,经考核合格后可获得服务学习项目1学分。社会调查报告的内容可以是对某一问题的调查总结、感想体会、收获认识、看法评论,或是解决某一问题的意见和建议。社会调查的选题指南由学校教务处根据学工处、团委、思政部的意见,统一公布。在时间上,可以利用寒暑假开展,也可以利用周末进行。在地点上,可以是学校周边、家庭所在地附近,也可以深入到城市与农村的基层单位、工厂、社区、重点工程项目等。 (三)社团活动
学生社团特指在自愿基础上为发展共同兴趣爱好、实现共同志愿而自由组合,经过学校团委登记、备案,在学生会指导下,按照章程开展自主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学生以社团成员的身份参加社团活动不少于30小时,可以获得服务学习项目1学分。
(四)专题活动
专题活动指参加各类科技创意、学术活动、文化活动、体育活动及其他创意实践活动以及校内外组织的艺体竞赛、专业竞赛活动。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专题活动不少于10小时,可以获得服务学习项目1学分;或在艺体竞赛、专业竞赛中获得奖励,根据获奖级别认定学分。一般情况下,学术科技创意类活动或创意实践活动限于创意作品的创作者、开发者、创办者或主要组织者;学术活动限于科研项目或工作坊研究项目、完成学术论文等的主要承担者;文化活动限于文化作品的创作者、文艺活动的演出者、主要组织者及服务人员;体育活动限于运动会、体育比赛等由学校、学院(部)组织的体育活动的运动员、比赛者、主要组织者及服务人员等。
四、服务学习项目的组织和实施
为推进服务学习项目的实施,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建立由分管教学院长负责,教务处牵头,团委、学生处、科技处、宣传部等行政职能部门及各二级学院、系、部协同配合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部门协调、全员参与”的工作运行机制。
(一)职责分工
教务处负责对服务学习项目设置、组织、学分认定与考核要求、质量控制等作出基本规定,并作为教学管理机构,按照简化流程、便于操作、灵活多样、注重实效,兼顾学生基本要求与多样性发展目标的要求,归口负责为学生参与服务学习项目搭建平台。团委、学生处、科技处、宣传部等行政职能部门及各二级学院、系、部负责研究和设计服务学习项目,制定项目管理及实施细则,明确考核要求,落实各类人员的责任,具体推进服务学习项目的实施。
(二)项目申报
服务学习项目设置采取立项申报制,学院各教学部门、职能部门以及学生组织、学生社团都可以申请开设服务学习项目。教务处组织服务学习项目评审会议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及遴选并及时予以公布,供各单位、学生组织和学生社团参考。
进行服务学习项目申报时,项目申报部门必须按要求填写《服务学习项目申报表》,明确项目类型及项目管理部门。所有申报的服务学习项目还必须有项目实施方案及管理细则,内容包含工作目标、工作内容、组织实施方式、学分认定办法、考核依据、安全措施及质量监控手段等。
(三)项目学习
参与服务学习项目的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从学校公布的项目列表中选择符合自己学习与发展需求的服务学习项目,选定后按项目管理要求进行注册,填写《服务学习项目注册表》。完成注册手续后,根据不同项目的管理要求,完成服务学习项目并接受检查与考核。经考核合格后,由学生本人向教务处递交签署考核意见的《服务学习项目注册表》及相关学习记录,获得认定的学分。《服务学习项目注册表》一般包括学生信息、服务学习项目信息、项目学习记录等内容,特殊项目及专门项目使用指定文本格式,按指定要求完成学习记录及考核。
(四)服务学习记录本
每年九月份,新生第一学期入学注册时,即可获得由学校统一设计并发布的《服务学习记录本》,在学期间经注册认证后参与的所有服务学习项目,由学生本人记录在《服务学习记录本》上。各二级学院、系、部每学年组织一次对服务学习学分的审核与认定。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管理制度规定,学生在学期间(第1、2、3、4、5、6学期)应获得不少于8个服务学习项目学分。超出部分可用以替换跨专业公共选修课学分,最多替换4学分。
五、推进服务学习项目的具体措施
开展服务学习项目是高职院校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大胆探索和改革,在实施过程中,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积极开发和建设高水平的服务学习项目及精品、示范服务学习项目[3]。
一是积极推进服务学习项目开发。成立服务学习项目指导委员会,负责指导和协调服务学习项目开发、审定服务学习项目设置的基本原则与办法。项目指导委员会一般由教学单位代表、职能部门代表、学生代表组成;其中,学生代表的构成不应少于1/3,可适当聘请家长代表和其他社会人士作顾问。在服务学习项目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服务学习项目开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打破专业(二级学院、系、部)壁垒及职能部门管理界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满足学生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学习与发展的空间。
二是建立面向全体学生的导学体系。建立专业教师、辅导员、共青团、学生组织、学生社团、学生干部、高年级学长等共同参与的导学体系,对学生进行详细的服务学习项目导学讲解,让学生了解相应的学分设置和参加要求,指导学生根据个人情况合理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服务学习项目。导学体系适当引入社会力量,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家长中聘请相关人士担任指导。
三是建设服务学习项目的良性互动机制。改变以教师和学校为中心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鼓励、支持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服务学习项目的设计、组织、交流、分享、总结和考核,适当让家长参与进来,合理优化与统筹服务学习项目的各方资源。注重学生的反馈,及时动态调整服务学习项目内容。
四是建设精品及示范服務学习项目。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全面审视现有的服务学习项目,按照“教师指导、学生自主,资源整合、培育品牌,提升水平、扩大内涵”的原则,通过精品、示范服务学习项目建设计划,扶持一批精品及示范服务学习项目,增加对更广大学生有吸引力、有时代性、有实效性的服务学习项目,形成一些特色鲜明、学生欢迎、社会认同的品牌服务学习项目。
五是建立基于信息技术的服务学习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及学分认定系统,逐步实现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学分认定,保障服务学习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郝运.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13-26. [2]赵希斌,邹泓.美国服务学习实践及研究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1(8):35-39.
[3]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學部.关于学生自主发展课堂的人才培养改革方案(试行)[EB/OL].http://fwxx.bnuz. edu.cn/displaynews.asp?NewsID=6016,2012/3/19.
On the Design and Practice of “Service-learning Projec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Case of Jiangs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Economic
关键词 高职教育;服务学习项目;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社团活动;专题活动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14-0040-04
一、服务学习项目设计的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战略的实施,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求培养出的人才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和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同时要求培养出的人才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高尚品行,具有脚踏实地、勇于担当的品格和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精神。
从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实践来看,目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倾向:一是在课程设置上强调专业课程的比重,弱化人文素质教育;二是采取以课堂、校园和教师为中心的封闭教学模式,没有形成以学生为主体、面向社会的建构型教育模式。高职院校必须尽快结束这种忽视品格、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职业素养等方面培养的现状,积极探索促进高职人才全面发展的新课程体系和育人模式。
服务学习(service-learning)是一种经验教育的模式,服务者(学生)通过参加服务活动获得的体验促进自身的学习与发展[1]。通过学校和社会的合作,将服务与学习联系起来,学生参与到有组织的服务行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同时提高与同伴和其他社会成员合作交流、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综合素质及培养社会责任感[2]。学习借鉴美国服务学习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设计具有本土特色的服务学习项目,对于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服务学习项目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服务学习项目设计的目标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职业理想、职业目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为重点,以激发学生自主管理、自觉学习、自我探索的内在动力及社会责任感为着力点,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服务学习项目设计的原则是:坚持服务实践与课堂学习相结合,服务内容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将服务学习项目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及人才培养过程,分类分层次加以推进;考虑学生基本要求及多样化发展目标,科学设置学习项目,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努力使服务学习项目落到实处。
三、服务学习项目的设计思路
实施以立足学校为重点,以服务社区和社会为补充的半开放学习模式。以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其服务学习项目按照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和专题活动四个模块分别展开。
(一)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项目指服务者通过参加与专业课程密切联系的实践活动,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学会运用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专业实践项目可以是教学助理、行政助理、科研助理以及参加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等。
教学助理:以帮助课程主讲教师整理、分发教学资料;整理实验实训设备;传递通知、文件以及管理网络课程教学平台等为主要工作内容。根据服务者工作完成情况,采取自评、主讲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工作考核,表现合格者可以获得1~2个服务学习项目学分。
行政助理:以帮助学校行政部门完成行政会议的通知与记录;文件资料的打印、登记、发放、存档;报刊杂志的收发;来访人员的接待;电话的接听、记录;传真的收发、登记;人事档案的建立、管理;协助进行专项活动的准备、筹备等为主要工作内容。根据服务者工作完成情况,采取自评、使用部门评价、服务对象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工作考核,表现合格者可以获得1~2个服务学习项目学分。
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并通过结题验收可获得服务学习项目学分。一般情况下,项目主持人记3个学分,其他人员(不超过3人)每人记1学分。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选题范围可以是有关指导教师科研与技术开发(服务)课题中的子项目;开放实验室、实训或实习基地中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与训练项目;发明、创作、设计等制作项目;专业性研究及创新项目,创业计划与职业规划创新项目或其他有研究与实践价值的项目。学校聘请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教师及行业企业专家组成工作委员会,负责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申报评审、中期评估和结题验收工作。
(二)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学习项目采取社会服务、社会调查等形式。
社会服务:以关心社会民生、关爱弱势群体、承担公共责任、参与社会共建为主题,以在学校和社区(社会)提供服务为主要形式,学生利用课余、假期从事校内外社会公益活动、志愿服务、支教、普法宣传与法律服务、挂职锻炼、农村或城市社区服务等社会服务活动,突出体现公益性、志愿性。社会服务由学校团委、学工处以及相关单位提供指导,各二级学院、系、部统一规划,定期公布本单位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的项目及项目运行计划,并具体组织实施。一般情况下,參加社会服务活动累计满20学时的学生,经考核合格后可获得服务学习项目2学分。
社会调查:围绕当前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开展,参加不少于30小时的社会调查,撰写不少于3000字的社会调查报告,经考核合格后可获得服务学习项目1学分。社会调查报告的内容可以是对某一问题的调查总结、感想体会、收获认识、看法评论,或是解决某一问题的意见和建议。社会调查的选题指南由学校教务处根据学工处、团委、思政部的意见,统一公布。在时间上,可以利用寒暑假开展,也可以利用周末进行。在地点上,可以是学校周边、家庭所在地附近,也可以深入到城市与农村的基层单位、工厂、社区、重点工程项目等。 (三)社团活动
学生社团特指在自愿基础上为发展共同兴趣爱好、实现共同志愿而自由组合,经过学校团委登记、备案,在学生会指导下,按照章程开展自主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学生以社团成员的身份参加社团活动不少于30小时,可以获得服务学习项目1学分。
(四)专题活动
专题活动指参加各类科技创意、学术活动、文化活动、体育活动及其他创意实践活动以及校内外组织的艺体竞赛、专业竞赛活动。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专题活动不少于10小时,可以获得服务学习项目1学分;或在艺体竞赛、专业竞赛中获得奖励,根据获奖级别认定学分。一般情况下,学术科技创意类活动或创意实践活动限于创意作品的创作者、开发者、创办者或主要组织者;学术活动限于科研项目或工作坊研究项目、完成学术论文等的主要承担者;文化活动限于文化作品的创作者、文艺活动的演出者、主要组织者及服务人员;体育活动限于运动会、体育比赛等由学校、学院(部)组织的体育活动的运动员、比赛者、主要组织者及服务人员等。
四、服务学习项目的组织和实施
为推进服务学习项目的实施,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建立由分管教学院长负责,教务处牵头,团委、学生处、科技处、宣传部等行政职能部门及各二级学院、系、部协同配合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部门协调、全员参与”的工作运行机制。
(一)职责分工
教务处负责对服务学习项目设置、组织、学分认定与考核要求、质量控制等作出基本规定,并作为教学管理机构,按照简化流程、便于操作、灵活多样、注重实效,兼顾学生基本要求与多样性发展目标的要求,归口负责为学生参与服务学习项目搭建平台。团委、学生处、科技处、宣传部等行政职能部门及各二级学院、系、部负责研究和设计服务学习项目,制定项目管理及实施细则,明确考核要求,落实各类人员的责任,具体推进服务学习项目的实施。
(二)项目申报
服务学习项目设置采取立项申报制,学院各教学部门、职能部门以及学生组织、学生社团都可以申请开设服务学习项目。教务处组织服务学习项目评审会议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及遴选并及时予以公布,供各单位、学生组织和学生社团参考。
进行服务学习项目申报时,项目申报部门必须按要求填写《服务学习项目申报表》,明确项目类型及项目管理部门。所有申报的服务学习项目还必须有项目实施方案及管理细则,内容包含工作目标、工作内容、组织实施方式、学分认定办法、考核依据、安全措施及质量监控手段等。
(三)项目学习
参与服务学习项目的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从学校公布的项目列表中选择符合自己学习与发展需求的服务学习项目,选定后按项目管理要求进行注册,填写《服务学习项目注册表》。完成注册手续后,根据不同项目的管理要求,完成服务学习项目并接受检查与考核。经考核合格后,由学生本人向教务处递交签署考核意见的《服务学习项目注册表》及相关学习记录,获得认定的学分。《服务学习项目注册表》一般包括学生信息、服务学习项目信息、项目学习记录等内容,特殊项目及专门项目使用指定文本格式,按指定要求完成学习记录及考核。
(四)服务学习记录本
每年九月份,新生第一学期入学注册时,即可获得由学校统一设计并发布的《服务学习记录本》,在学期间经注册认证后参与的所有服务学习项目,由学生本人记录在《服务学习记录本》上。各二级学院、系、部每学年组织一次对服务学习学分的审核与认定。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管理制度规定,学生在学期间(第1、2、3、4、5、6学期)应获得不少于8个服务学习项目学分。超出部分可用以替换跨专业公共选修课学分,最多替换4学分。
五、推进服务学习项目的具体措施
开展服务学习项目是高职院校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大胆探索和改革,在实施过程中,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积极开发和建设高水平的服务学习项目及精品、示范服务学习项目[3]。
一是积极推进服务学习项目开发。成立服务学习项目指导委员会,负责指导和协调服务学习项目开发、审定服务学习项目设置的基本原则与办法。项目指导委员会一般由教学单位代表、职能部门代表、学生代表组成;其中,学生代表的构成不应少于1/3,可适当聘请家长代表和其他社会人士作顾问。在服务学习项目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服务学习项目开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打破专业(二级学院、系、部)壁垒及职能部门管理界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满足学生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学习与发展的空间。
二是建立面向全体学生的导学体系。建立专业教师、辅导员、共青团、学生组织、学生社团、学生干部、高年级学长等共同参与的导学体系,对学生进行详细的服务学习项目导学讲解,让学生了解相应的学分设置和参加要求,指导学生根据个人情况合理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服务学习项目。导学体系适当引入社会力量,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家长中聘请相关人士担任指导。
三是建设服务学习项目的良性互动机制。改变以教师和学校为中心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鼓励、支持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服务学习项目的设计、组织、交流、分享、总结和考核,适当让家长参与进来,合理优化与统筹服务学习项目的各方资源。注重学生的反馈,及时动态调整服务学习项目内容。
四是建设精品及示范服務学习项目。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全面审视现有的服务学习项目,按照“教师指导、学生自主,资源整合、培育品牌,提升水平、扩大内涵”的原则,通过精品、示范服务学习项目建设计划,扶持一批精品及示范服务学习项目,增加对更广大学生有吸引力、有时代性、有实效性的服务学习项目,形成一些特色鲜明、学生欢迎、社会认同的品牌服务学习项目。
五是建立基于信息技术的服务学习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及学分认定系统,逐步实现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学分认定,保障服务学习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郝运.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13-26. [2]赵希斌,邹泓.美国服务学习实践及研究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1(8):35-39.
[3]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學部.关于学生自主发展课堂的人才培养改革方案(试行)[EB/OL].http://fwxx.bnuz. edu.cn/displaynews.asp?NewsID=6016,2012/3/19.
On the Design and Practice of “Service-learning Projec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Case of Jiangs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Econom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