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之我见

来源 :教学世界·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shi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抛弃“教师一统天下”的传统教学观念,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
  就我们数学教师而言,应尽快转变观念,由传统型教师向新型教师转换。我们应充分考虑数学的学科特点,以及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人合作的良好品质,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的教学方式
  
  数学新课程的教学方式是广大教师关心的问题,新课程强调了探究式教学,那是否就意味着数学教学要以探究式为主呢?笔者不感苟同,数学新课程之所以强调探究式教学。那是因为过去我们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探究。但这绝不意味着要以探究式教学为主。一般来说,高中学生要探究出某个数学问题或者定理,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而这绝不是能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就得到解决,高中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前人的知识与方法,任何脱离知识基础的探究都是盲目的。应该承认,讲授式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它不能和“填鸭式”教学简单地划上等号。讲授式教学也有其优越性,当代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关于讲授教学法的研究很好地说明这一点。新课程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其关键在于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因此,教师首先要有强烈的探究意识。有些教学内容或问题适宜学生探究的,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去探究;开展一些课外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体会到发现的乐趣与学习的魅力,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有些时候,教师适时地对某个数学问题或知识点作拓展。甚至是一句话,也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新课程中的数学强调数学化、数学情境,作为教师要有一堆数学情境,有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经验。数学教育提倡在情境中解决问题,教师要学会创设情境,把教科书的知识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一堂生动活泼的具有教学艺术魅力的好课犹如一支婉转悠扬的乐曲,“起调”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终曲”余音绕梁。其中“起调”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在起始阶段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进入数学的殿堂,展开思维的翅膀,开启智慧的大门。
  (二)准确定位新增加内容
  高中数学课程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对于这些新增内容,不少教师普遍感到难教。一方面,这些新内容不像老教材内容那样轻车熟道,另一方面,对新内容的标准把握不透。新内容是课程改革的亮点,它具有时代感,贴近社会生活,所以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把握标准进行教学。例如,对导数内容,不应只是要求学生掌握几个求导公式,进行简单求导训练,而应首先通过实际背景和具体应用的实例,如通过研究增长率、膨胀率、效率、密度、速度、加速度、电流强度、切线的斜率等反映导数应用的实例引入导数的概念,引導学生经历从平均变化率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知道瞬时变化率就是导数。通过感受导数在研究函数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体会导数思想及其内涵,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导数的背景和思想,使学生认识到,任何事物的变化率都可以用导数来描述,要避免过量的形式化的过程练习。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数学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数学来源于实践而又应用于实际生活。新课程中突出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生活化”,使数学的学习更加贴近实际、现实,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同时,新课程中更强调将数学语言、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广泛地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真正进入到“处处留意数学,时时用数学”的意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入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努力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我有关,与实际生活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用数学,我能用数学。
  如讲到人教版高中数学第一册(上)“反函数”这一节内容时,学生思维往往容易出现“混乱”,搞不清为什么有的函数有反函数,有的函数没有反函数。这时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知道映射是函数,反函数作为一种函数,也必须符合函数的定义,从而推导出在定义域和值域间只有一一映射的函数才有反函数。于是在习题2.4中求y=(x≤0)反函数时能否把条件x≤0去掉,结论当然是不能,如果去掉,则给一个y值时,就不是一个x值与其对应,不是一一映射,就没有反函数。上课提问时,应要求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有条理性和完整性。我们要指出学生回答中的漏洞所在,不严密的回答可能会造成哪些不同结果。如有的学生在回答“三垂线定理”时说:“一条直线如果和平面的一条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就存在问题。因为他没有说这条直线是否在射影所在的那个平面α内,若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这个结论就是错误的。正确的应是“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它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是一个长期艰难的探索过程,需要广大教师积极地参与,更需要我们不盲目迷信任何一种固定教学模式,希望我们的教学方式能日新月异,能带给学生最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人生犹如一条漫长的道路,在这段道路中,有平坦的大道,也有崎岖的不路;有灿烂的鲜花,也有密布的荆棘;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悲伤。总之,走在这条道路上,有时会听到掌声,有时也会流下泪水……  人生不如意常有,没有经受过挫折的心灵怎么能坚强地面对复杂人世的风风雨雨!而不具备坚强品质的人格则是不完整的人格,缺乏韧性的生命更是容易脆弱的。有人说:“少不经磨难是一种悲哀。”那么,从另一种意义上说,给学生失败
期刊
一、学习新课程的认识    在新世纪的课程改革中,普遍强调儿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在实践中增强合作、探究和创新能力,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这些方面对于未来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是至关重要的,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这些将深刻地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从而体现学生学
期刊
背景:或许是为了寻求刺激,或许是为了追赶时髦,或许是为了扮演“酷相”,抑或是为了排遣愁绪烦恼,也可能是受旁人怂恿,高三下学期的三、四月份,虽然是临近毕业,处于冲刺高考的攻坚阶段,可是一部分男生变成“瘾君子”:嗜烟如命。置学校的严令禁止而不顾,想方设法地抽上一口;或躲在食堂旁,或躲在寝室里,甚至躲在厕所里。为了防止这种恶习的蔓延,学校加大了管理力度,派出专人暗中查访,一经查实,学校政教处将给予严肃的
期刊
新生开学三天,一直在军训,一大早小燕同学就晕倒在操场上,我着急地把她扶到阴凉处,看着她苍白的脸,我很郁闷。这个学生来自山村,报到时感觉她很能吃苦的样子,再说根据以往军训的经验,军训到第三天,学生基本都适应了,晕倒的会明显减少。她前两天没事,怎么第三天坚持不住了。我急忙配合校医给学生吃药、喝水,一会儿,学生缓过来了。  我问她:早上吃饭了吗?她只坐着哭,无论我怎么问,什么话也不说。没办法,我只好叫来
期刊
中学时代是一个人从儿童走向成人的重要阶段。这是一个充满依赖与独立,幼稚而矛盾的复杂时期,许多东西和事情都是第一次接触和经历,纷繁的世界常使他们目不暇接,难以适应,也常常使他们要承受多种精神负荷。人生的每一步对他们来说可能都是考验,他们在这诸多的考验中长大和成熟。面对考验,他们并不一定都能够跨越过去,出现心理问题是极为正常的。因而,在当今社会形势下,关注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成为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如何
期刊
作文素材来源于生活,同时,作文又去反映和表现生活。因此,从教学这个角度来讲,让学生深入社会、感受生活,以获取丰富的材料资源,是作文训练的有效途径。这也是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深刻感受到的。  有一年的“五一”假期,学校以此为契机,让学生接触社会,感受生活,开展了一次以“八荣八耻”荣辱观教育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其要求是,借假期回乡之机,以作文采风的形式,让每一个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去观察、发现和体验,搜
期刊
现在我们农村学校的规模基本上是小班化的现象。几年来“如何在农村学校培养出更加出色的人才”这一问题进行了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我们把着眼点放在教育过程中的认知和情感意志的结合上,注意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留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尽可能地提供给学生更加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以“一切为了关心学生,为学生负责,给学生同等的权利,使他们得到最好的发展”为理念,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通过各种教育教
期刊
新课标要求中学生必须具备课外阅读的能力。课外阅读是中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增长智慧、提高素养,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加强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是全面贯彻新课标要求、提高学生素质、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需求。然而,当前中学生课外阅读状况并不尽人意,表现在大多数学生不爱读书,有些学生喜欢读科幻小说、散文随笔、卡通漫画、童话等,也有相当部分学生的心思
期刊
换位思考,指在处理遇到的问题时,改变自己的角色,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去考虑问题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独生子女已成为我们的教育对象的主体。这一点不容忽视,因为独生子女生活的环境和他们成长的历程对他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成了家庭的中心,几代人围着他们转,犹如众星捧月。这种生活养成了他们的自我中心意识,因而他们极少为别人考虑什么。鉴于此,我们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帮助他们,引导他们,使他们养成换位思考
期刊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学好语文不仅要多读,更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学生学会“悟”!让阅读不仅能带给学生乐趣,也能让学生获得比阅读的内容本身更高的价值。  在当今教育过程中,重要的不是知识量,而是思考力。因此,开发学生的思考力,俨然已成为最重要的课题。在开发思考力的方法中,最受重视的理論是“读书过程论”。亦即怎样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具有思考力、想象力,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具备了这些阅读的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