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漂浮导管(Swan-Ganz导管)自1970年由Swan和Ganz等发明问世后[1],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为救治心血管危重患者开辟了新途径[2],它是继中心静脉压(C V P)之后临床监测的一大新进展,是作为评估危重病人心血管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重要指标,是现代重症监护病房不可缺少的监测手段。我国重症监护起步较晚,漂浮导管监测在8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但在我国发展较快,虽然近年来无创心功能监测技术不断完善提高,但以漂浮导管作血流动力学监测其“金指标”的地位仍未动摇[3]。做为观察冠状动脉移植手术后行Swan-Ganz导管监测,对观察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的指标,了解心排血量(CO)在围术期变化的规律,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