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在传播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作用

来源 :数字化用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owerof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的传播活动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关注。在我国多元化民族文化共生共荣的环境下,对于少数民族自尊自信的鼓励,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认同,将是现代媒体传播活动不能绕过的现实和问题。媒体与民族文化传播研究不仅有助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而且能汇聚全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力量,加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在这个数字化的新媒体时代下,电视媒体与小众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电视媒体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中正在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本文我们将对少数民族文化和当代媒体传播做出思考和讨论。在此请教于各位专家、同行,希望共同交流、进步。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传播 媒体 联系 作用 交流
  一、前言
  现代社会信息传播方式众多,而电视无疑还是大众传播中的主导媒介。电视媒体正在逐步改变着我们的习惯和生活,而这在少数民族地区则表现的更为明显。受到电视媒介的影响,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程度和形式正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电视媒介不仅在加速着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为我国各个民族之间在文化上的沟通和交流创造着便利的条件,促进着文化的大融合和大繁荣。特别是近些年以来,一些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正在积极的融入到这种大趋势中,发挥媒体的力量来保存和传播本民族的文化。发掘和研究媒体在文化传播,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有着很大的社会意义和实践意义,在当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在此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少数民族文化的特征和它的传播方式。
  二、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
  文化的定义极其广泛和复杂,包括一个地区的生活方式、风俗人情、历史地理、价值观念、文学艺术等等。少数民族的文化指的是他们在自己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具有环境适应性、形态多样性、认同全族性、分布立体性、传承神秘性等特点。在古代,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播方式主要有战争掠夺、双方使节互访、互市贸易等方式,进入近代以后,传播主要通过纸质印刷和电子媒体等方式,各民族之间还经常出现盛大的节会活动,这也是传播文化的重要机会。总之,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具有地域性、群众性、民族性、多样性、政府宣传性的传播特点[1]。
  新旧交替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文化发展的内在特质。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必须要适应所在的社会环境,必须要适应媒体数字化的发展趋势。首先,媒体的传播可以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高时效性。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受到时空的限制,而媒体传播则可以打破这一限制,使人们随时随地的可以感受到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其次,媒体的传播可以将少数民族文化实现全国性和全球性的迁移。少数民族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但却较为封闭,媒体可以带领少数民族文化进入一个开放性的文化视野中去;再次,媒体可以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向个人性和多元化转变。通过数字音乐、数字电视、数字游戏等方式实现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寓教于乐等多种形式的展示。
  三、电视媒体在传播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作用
  根据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和归纳思考,总结出电视媒体在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中表现为如下三点:
  (一)电视媒介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融合速度在加快
  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电视技术的进步和国家对电视硬件设施建设的投入,电视媒体在少数民族地区有着较为坚实的基础。以笔者所在地为例,国家为了保障偏远的少数民族乡村能够看上电视,早在2003年就推出了具有地区特色的工程技术方案,它以村镇为单位,每7户组成一个单元,共用一套电视信号接收机和卫星接收天线,这样信号成本就节约了,政府再通过各种方式为买不起电视的农户提供各种补贴,保证了电视信号覆盖到每家每户。只要少数民族通过的重大节庆活动或是过新年,通过信号传输,很快就能在中央台看到,这其中的建筑、饮食、服饰、传统歌舞都将成为传播民族文化的重点。
  (二)电视媒介发展和保护了少数民族文化
  电视媒介包含有色彩、动作、声音、形象等信息,这将弥补以往平面媒体传播所缺乏的画面感,从而在主动性和效果上都有很大的提升和帮助。如在对纳西族文化的传播中,《丽水金沙》歌舞剧借助于电视媒介走向了省外和国门,《印象丽江》不仅在电视屏幕上反复播出,而且被制成了光碟,长期保存下来,培养了纳西族人民的民族文化自豪感,促进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民族史诗大剧《木府风云》从央视8套到央视1套,该剧在短短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持续引发收视热潮,创下国内“一剧两登央视黄金档”的荧屏纪录,《木府风云》的高收视、好口碑,是在新起点上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是“云南文化”在全国产生的又一重要影响。纳西族的大众文化正在通过电视这个平台,以广告、新闻、流行歌曲、电视文艺、影视剧等多种形式加以包装,产生着更大更好的效果。
  (三)电视媒介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趋向长效和聚合
  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居住地偏远,地理环境封闭,纸质媒体并不一定能够到达,而电视信号就可以到达,并且有些少数民族的群众文化水平较,而电视简单操作,易学易用,这都保证了它传播的长效性[2]。近几年来,部分电视台跟踪报道纳西族的三朵节、“祭祀”仪式及纳西族民俗婚礼等,这都展现了纳西族人民的风情和勤劳、善良的民族形象,这些形象不断聚合,都会最终影响整个民族文化的传播。
  四、结语
  在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民族文化传播对国家形象建构、国家发展的意义愈来愈凸现的背景下,凸显民族特色,张扬民族文化,电视媒介已经成为了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工具。我们要把握时机,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的新闻传播工作,正确科学的利用这一工具,使少数民族文化在受众心中生根、发芽,促进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展现一个多民族文化的新面貌、新形象,进一步在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上下功夫,以崭新的新形象。
  参考文献:
  [1]杨尚孔,白郎. “纳西文化转型与应对”讨论会实录[J].“国际纳西学学会通讯”第七期 ( 35) .
  [2]李庆林. 传播技术塑造文化形态一种传播文化的視野[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 7) .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赋予了工会维护、建设、参与、教育这思想职能,其中维护最为关键。随着烟草商业企业各种关系的不断变化,烟草工会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方法、内容也
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等心脏间隔类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传统治疗方法为外科开胸手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应用封堵器经皮介入治疗间隔类缺损在国内外广泛开展起来,近中期随访效果良好。2007年国内学者在国内外率先开展经胸微创封堵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并取得成功,短时间内在国内外迅速推广开来。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封堵器均为以镍钛合金丝为主体支架、内衬阻流膜而成。越来越多的随访资料显示,有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