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san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rcuria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眼内二期植入Artisan晶状体的有效性、可预测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因各种眼外伤行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二期植入Artisan晶状体的病人.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前及术后的裸眼及矫正视力,屈光度,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术中术后并发症.随访时间(26.3±3.6)个月.结果 平均眼轴(22.46±0.47) mm,手术经历时间15~36 min,平均(17.3±4.4) min.术中有12例病人人工晶状体近水平放置,4例病人斜向放置.所有病人术后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提高,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等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的有6例,0.3及以上者13例,0.2者2例,0.1者1例.手术预留屈光度为轻度近视(-0.5 D),术前与术后6个月屈光度对比,球镜屈光度:术前(+10.2±1.09)D,术后:(-0.63±0.44)D(P<0.05);柱镜屈光度(绝对值),术前:(1.84±1.56)D,术后:(1.97±1.69)D(P>0.05).4例斜向放置病人术后平均球镜屈光度为-0.75D.柱镜屈光度(绝对值),术前1.94 D,术后1.75 D.术前角膜内皮细胞计数(2377.4±279.74)个/mm2,术后1年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均数为(2265.7±258.65)个/mm2,损失率为4.7%;术后2年平均为(2244.4±249.32)个/mm2,第2年损失率为0.94%.并发症:2例病人少量前房出血,3例病人一过性角膜水肿,3例病人术后低眼压(<8 mm Hg),其中1例病人伴视物晃动感,上述并发症均于1周内恢复.未观察到其它并发症.结论 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二期植入Artisan晶状体有效性、预测性良好,2年随访有较好安全性。

其他文献
此文旨在阐述社会网络概念、交往模式及社会交往中的几种特殊类型特征的基础上,针对传染病传播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尝试运用社会网络理论方法 对艾滋病预防控制提出思考和建议。
目的 探讨新疆维吾尔族人群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临床转归及HBV不同复制状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方法对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组)、46例HBV携带者(携带组)、42例HBV感染后自然恢复者(恢复组)、80名健康献血员(对照组)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分型比较,并比较HBV不同复制状态下DRB1多态性的分布频率及其差异.结果 HBV感染后恢复组与
目的 了解甲型H1N1流感(pH1N1)疫苗和季节性流感疫苗(SIV)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和疫苗接种前后的血清抗体水平变化,评价流感疫苗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方法 760例符合要求人群随机分为pH1N1疫苗免疫组(VH组,460人)和SIV免疫组(VS组,300人),分别接种pH1N1疫苗和SIV,观察接种不良反应;应用微量血凝抑制试验(HI)方法对人群接种前、后进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760名疫苗接种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常见的海洋微生物,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食源性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引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主要为甲壳类、软体类、海鱼类等食品.海水温度、盐度以及金属离子浓度会影响海洋中副溶血性弧菌的菌数水平,生熟食品交叉污染逐渐成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主要危险因素,对海产品是否处理得当及人群自身的免疫力都会成为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的因素.通过教育改变消费者行为是预防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有效方法,控制
据WHO报道,2011年5月中旬德国发生一起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感染暴发疫情,此后疫情相继在欧洲各国被报道。截至2011年6月8日,已报告760例与此次暴发相关的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病例,死亡19例,EHEC感染2149例(不含HUS患者),死亡8例。经初步查明,此次疫情是由食用被0104:H4血清型EHEC污染的食物所致,感染人群以20岁以上成年人为主,女性多见,引起各国的关注。
期刊
目的 探讨血浆中miR-199a/b-3p表达水平是否可以应用于肝癌的筛查.方法 采用realtime PCR方法及统计学方法分析肝癌患者(90例)和健康人(50例)的miR-199a/b-3p水平,分析肝癌手术前后(44例)miR-199a/b-3p表达水平,肝癌不同分期血浆中miR-199a/b-3p表达水平的差异,以及miR-199a/b-3p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存活期的相关性.结果 肝癌患者
角膜真菌感染是真菌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结果,真菌对角膜组织的破坏与宿主免疫反应的相关关系是决定疾病转归的关键因素.本文对真菌性角膜炎中,眼表组织对真菌的免疫识别、免疫反应以及免疫逃避等免疫学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期刊
目的 比较评价新鲜羊膜移植与自体角膜缘移植在翼状胬肉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翼状胬肉患者42例48眼。分为羊膜移植组及角膜缘移植组,每组24眼。分别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和自体角膜缘移植。术后随访12~19个月,观察翼状胬肉复发率。结果 羊膜移植组6眼(26%)复发,角膜缘移植组3例(13.6%)复发。在初发性胬肉治疗中两组分别有3眼(20%)、2眼(14%)复发;在复发性胬肉治疗中两组分别有
期刊
本文收集首诊于眼科的原发性空泡蝶鞍综合征(PESS)12例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和方法  2002年4月至2006年5月因眼病首先就诊于眼科的PESS患者12例.男3例,女9例;年龄33~65岁,平均49岁.主要症、枕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偏盲.均无明显周身及内分泌障碍症状及体征.影像检查:所有病例均行MRI鞍区冠扫检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