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教学实践的反思与建构研究

来源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hy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国教育教学的改革过程中,积极心理学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教育教学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积极心理学有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塑造积极的心理情绪,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积极心理学引入教学中可以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有利于教学实践的反思与建构,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和教师间建构良好的关系。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教学实践;教学反思;建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11-0087-02
   教学是一个多层次、多理论、多方面的过程,更是在以心理活动为背景的基础上的认知与情感的结合。积极的、良好的学习动机、态度、情感有利于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另外,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可以调节学生的情绪,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缓解学习中的紧张状态,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把教学内容、手段和教学方法与积极心理学相结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与学生沟通,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在课后及时地进行反思与建构,力争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实施的与学生互动的双边教学实践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需要学生等多种相关因素的协调。随着网络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心理问题,如焦虑、厌学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并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还需要教师对目前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与建构。在当代心理学研究中,积极心理学在研究人们的心理品质和开发个人潜能方面有着非常强大的优势,更加注重教学实践过程中个人美德、品德的培养。因此,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教学实践的反思与建构有利于建构一个更加积极的、幸福的课堂[1]。
   一、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教学模式给传统教学带来的挑战
   积极心理学融入教学实践是一种新的教学思想,这种思想不断地影响着传统的教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更加贊同把积极心理学引入教学中,这对于学生的学习会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也为教师的教学带来新的挑战。
   (一)积极心理学给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挑战
   教师教学模式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部分的教师都是在传统教学的思想下成长起来的,在教学过程中还是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完全转变观念,还需要教师的积极探索。从本质上看,传统的教学是不利于积极心理学的运用的,因此,教师要转变原来课堂学生只能被动地听的传统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发挥创新、批判精神,创造出更有利于教学的课堂氛围。
   (二)积极心理学给传统教学管理带来的挑战
   积极心理学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更加有利于教学管理。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教学实践过程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实施教学,进行课程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接受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运用积极心理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这一过程,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营造一个更有利于学习和管理的课堂环境。积极心理学的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变化较大,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也更加灵活,教师在课堂的管理方面也需要有相应的变化[2]。
   二、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教学实践的反思
   通过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受智力方面的影响,还有多方面的非智力方面的因素,如动机、情绪、性格、爱好等,这些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有较大的影响。积极心理学与教学相结合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心理、智能、情感等因素对教学的影响,找到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具体来看,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容易被忽视
   教学是多层次、多目的的教学实践活动,是需要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的双边教学活动,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学习情绪是很难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如果教师没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也不可能对学习产生任何的兴趣,引导性、自发性学习也无从谈起。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引导、注意对学生情绪的把控和学习过程的体验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教育是学生完善自我,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为重要的途径,而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体力、智力各方面的能力也是现代教育和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过程整体上趋于应试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着非常确定的目标,所有的教学过程基本都围绕这一目标进行,从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动机、人格等方面的培养。
   (三)没有架起师生关系的桥梁
   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起到较为重要作用,其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成长。现代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但由于教学和科研的压力,教师忽略了师生关系,导致师生关系被淡化,慢慢趋向于工具化,师生之间没有架起有效的关系桥梁。
   三、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构建教学模式
   通过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可以更加深入地探讨积极心理学本身的价值,把积极心理学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从学生的性格、学习情绪、师生关系方面着手,建构起一种更为有利的教学环境。
   (一)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
   学生在学习中有良好的学习体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因此,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教学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仍以应试教育为主要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大部分学生不会有较为积极的学习心态,而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式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有利于转变学生的消极心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在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努力加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认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积极心理学,引导学生在一种健康的、欢快的、自主的学习环境下学习。事实上,学习的过程不应该是被动的、消极的,应该是自主的、欢快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尝试,找到可以迅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关注学生学习的心理和学习过程,让学生对学习有更大的热情[3]。    (二)促进学生积极人格的养成
   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只是教师讲授知识的简单过程。教學过程应该是健全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培养学生积极人格的过程。因此,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进行教学实践,应该更加注重教学过程,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人格培养,加强学生的德育、智育的培养,努力实现学生的积极型人格的养成。教学不应只看重知识的传授,还要积极落实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积极开展积极心理学研究,把积极心理学逐步渗透到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之形成积极的人格。积极心理学的应用不应该只是教师单方面努力,学校也应该全面推进其发展。学生积极人格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也有利于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形成良性循环。学校和教师也要积极行动起来,发挥主导作用,共同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健全的人格[4]。
   (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教学顺利完成的必备条件,更是学生获得良好学习环境的保障,可见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学生获得良好学习环境的必要条件。积极心理学的引入可以帮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特点,构建积极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可以让教与学的关系变得更加丰富,从只关心学生的学习到关心学生的心理,与其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桥梁。也就是说,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应该只是建立在表面上,而应该是更加积极的关系,学生可以向教师“倾诉”“表达”,教师也可以通过对学生的了解,深入到学生的情感世界中,表达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心。通过积极心理学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构建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5]。
   总体来看,教学实践过程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方式。积极心理学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实践反思与建构,在这一过程中促进学生积极型人格的形成。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自我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内在潜力与人格优势得到充分激发,同时尽可能地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积极、愉快的体验,并最终让学生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拥有幸福能力的人。
  参考文献:
  [1]刘朝辉.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负性情绪的影响——自我效能感与心理韧性的中介和调节作用[J].体育学刊,2020,27(5):104.
  [2]苗瑞.高职院校学风建设中的教育心理现象分析[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40(9):132.
  [3]高中华,徐燕.教师情感激发大学生创造力及对企业管理者启示[J].现代企业,2020(8):137.
  [4]宫羽,毛富强,夏雨薇,等.心理安全感在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亲社会倾向间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1,29(1):146.
  [5]王怡.基于心理资本理论的大学生挫折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3):93.
  编辑∕陈晶
其他文献
摘 要:为把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命的丰富内涵,利用SWOT-AHP战略决策模型对“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策略进行研究。首先通过SWOT对当前“互联网+”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其次构建新时代视域下“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的层次结构,并采用AHP对其进行权重分析;最后确定选择提升策略,为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创
摘 要:民航院校是我国民航高等教育的主力军,研究如何在民航职业类英语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从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要实施民航职业类英语课程思政,解决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的问题,可以通过精准把握思政元素内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途径来实现。  关键词:课程思政;民航职业类英语;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文章首先阐述了关务新规背景下的上海市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报关实务”建设的基本理念与指导思想,接着从课程标准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重新整合、课程框架的合理构建、融媒体教材的开发、教学流程的科学设计、教学资源的创建、课程评价的落地等方面,全面分析了“报关实务”课程校企双元研发路径,最后展示了作者将教学资源用于线上线下“报关实务”课程两轮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的应用成果。文章的研发与实践成果对国内职业
新时代劳动教育成为了高等学校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而劳动教育课程是推动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主要载体.当前,学生劳动意识不强、劳动教育内容不明晰、劳动教育课程不系统等问题对高校劳动教育的推进产生了阻碍.因此,高校应当把握课程教学中的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从课程内容、课程设置、课程考核等方面完善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
摘 要:文章结合黑龙江文化的特色,从生态学视角研究了黑龙江文化外译过程中的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其中,语言维强调的是对语言形式做适应性转换;文化维是指从文化层面做适应性转换;交际维要求译者关注原文的交际意图。在这三个维度下进行适应性转换,可以以最佳的表达方式传播黑龙江文化,准确地道地弘扬黑龙江文化,使黑龙江文化走向世界。  关键词:黑龙江文化;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  中图分类号: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需要更多高质量的人才。因此教育部提出了“以本为本”,培养高质量本科人才。“高等数学”课程是理工类和管理类学科的专业基础课,是相关后续课的基础,提高“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质量尤为重要。文章通过新冠肺炎疫情特殊时期实际教学经验,以及充分的调研,对比传统的在教室中教师板书讲解式课堂教学,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线下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方法,目的是提高“
摘 要:为了方便程式语教学,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文章以建构主义为指导,研究了语料库资源在英语程式语教学中的应用,介紹了程式语及语料库的概念,概述了利用语料库开展语言教学的相关研究,分析了语料库的类型并给出了大学英语教学常用的语料库资源。在此基础上,对语料库的探索性检索和验证性检索进行了介绍,给出了两种检索技巧在程式语教学中的应用案例,为英语教师开展程式语教学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语料库;程式语
摘 要:专业工程认证工作的推进,有利于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工程教育质量,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行业及社会发展需求。文章以黑龙江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分析行业发展需求及行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为中心,制定分解可衡量的毕业要求,构建支撑毕业要求的课程体系,明确课程目标并修改课程大纲,建立产出导向的评价体系及持续改进闭环体系。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工程认证;工程
摘 要:同一主题下的语言输出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在词汇运用、词块运用方面的差异及学习者词汇、词块运用的特征能有效揭示二语教学成果及存在的问题。文章以同一主题下英语专业学习者口头作文与本族语者新闻采访为语料,应用语料库研究方法研究了在同一主题下英语口语输出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在词汇运用、词块运用的各自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学习者运用的词汇在广度上明显低于本族语者,词块运用数量上却超过本族语者,存在词
摘 要:针对现如今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选题、指导和答辩等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如毕业选题观念陈旧、学生和教师的重视程度较低、指导教师精力投入不足、软硬件设施配备不齐全和毕业设计过程疏于管理等,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分别从召开毕业设计动员大会、科学选题、建立严格的导师遴选制度、加强对毕业设计的过程控制和管理、增强校企合作、严格把控毕业答辩环节等角度,提出了解决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问题的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