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头上访的副省级干部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岁末,一位老人因为一项特别的举动红遍网络,他亲历过战火,经历过苦难,如今走到人生边上,他却在为别人的苦难而奔走,而疾呼。12月17日,89岁高龄的云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杨维骏坐着政府专配用车,用两辆面包车将12名失地农民代表送进云南省政协,他以如此举动为失地农民开道上访。
  作为一名退休的副省级官员,年届耄耋却如此挺身而出,为民请命,此事在网络迅速传播,杨维骏被网友称为“最可爱官员”。
  杨维骏老人的行动到底是多管闲事还是仗义执言?在百姓与官员之间似乎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意见。
  事情发生的第二天,云南省政协老干部处处长带人来到杨维骏家,对他开着公车带村民上访的事进行质疑,杨维骏与他们辩论2个小时,他说,“我替老百姓说话,胸怀坦荡问心无愧,谁给我施压我也不怕。 ”
  杨维骏出生于1922年3月,历任民盟云南省委秘书长、副主任委员和中央委员,是云南省第五、六届政协副主席,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1994年,杨维骏从领导岗位退下来,1998年正式办理离休手续,但他并没有颐养天年。杨维骏透露,他因为多次向省委省政府递交群众的信访材料,有人托人转告他“再瞎管闲事,小心灭口”,但他从不退缩。
  杨维骏曾经写过一首诗,题目叫《自勉》,“政坛千古幻风云,多少丹心照万民;今为正纲违显贵,甘遭坎坷不甘驯”,被他写来挂在墙上以自勉。“以丹心照万民,甘造坎坷不甘驯”,这也成为他从政以来的座右铭。
  2010年,杨维骏让女儿为他开了一个博客,就叫“直言”,“我将我的观点发在博客上,希望更多的官员、学者和群众都能来参与讨论,为国家的民主和经济的发展献计献策”,杨维骏说。
  对于一些人认为杨维骏“倚老卖老”的声音,他很淡然,“在位的时候,遇见这种农民我还是会了解情况,确定是政府或某个部门的责任我依然会专车开道亲自为其请命,占着官位不为民办事那是对人民犯罪。”
  被杨维骏以“专车”待遇送去上访的村民来自昆明市西山区福海社区韩家湾村,他们此次上访是为了反映耕地和宅基地被征收后,征地补偿没有发放到位,安置房也没着落,多次上访但毫无进展的遭遇。
  村民介绍,在韩家湾村,有8个自然村组面临拆迁,1700亩耕地要被征用,房屋在年初被限期拆除,而政府没有出示征地手续,每亩25万元的征地款也未发放,安置房至今没有下落。
  12月17日,韩家湾村的400多位村民到社区街道办,要求政府出示土地征用与拆迁的相关手续,遭到拒绝。
  杨维骏得到这一消息后,从云南省政协老干部处借调一名工作人员,并乘坐专车赶到现场。
  到达现场后,杨维骏找人拍照、摄像取证,并带着村民去省政协,“政协能监督政府,没有我带路,农民肯定进不了大门。 ”
  23日上午,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杜筑华约杨维骏当面商谈,杨维骏说,“他们态度很诚恳。 ”
  在商谈中,杨维骏提出几个问题,第一,征用土地合不合法?第二,耕地置换实施了没有?第三,赔偿兑现了没有?第四,补偿标准合不合理? 杜筑华表示,“我们能解答的都做了答复,有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调查。有些涉及其他职能部门的事,我们要求西山区国土分局向区政府汇报,希望引起地方政府重视并协调妥善解决。”
  上访原本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受法律保护,如今却走入一个怪圈,平民以上访践行权利之路几乎断绝。上访更加成为基层官员的一个梦魇,各地官员以“灭火”之姿态面对百姓上访,围追堵截,无所不用其极。
  国务院法制办12月16日公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稿)》全文,再度就“新拆迁条例”立法征求公众意见。根据意见稿,行政强制拆迁将取消,须由政府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在此之际,杨维骏的行动似乎为拆迁、上访等话题画上一个别样的注解。
其他文献
孩子得了湿疹,家长拿着湿疹药膏时,却百般纠结:既想让孩子的湿疹能尽快消退,又担心药膏中的激素会给孩子的身体带来不良影响,还真是左右为难啊!  很多小宝宝都会长湿疹,但对于湿疹的治疗,家长的“配合度”似乎不太高:看到医生开的湿疹药膏里有激素,往往不太敢用,总想找到不用激素治疗湿疹的方法,所以,看到下面这些家长支的着儿,不免心动,想要试试:  ● 在药店买来维生素E胶囊,用里面的油抹在湿疹处,一觉醒来
在王琦看来,作为全国6家青蒿治疗疟疾的基地之一,高邮的贡献在于,用临床数据确定青蒿能够抗疟,对消灭疟原虫有效。  10月5日,瑞典卡洛琳斯卡医学院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85岁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并成功提取青蒿素。  屠呦呦在获奖感言中表示,“青蒿素研究获奖是当年研究团队集体攻关的成绩,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也标志中医研究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是一种认可,这
“大气十条和水十条发布以后,还需要观察一下效果,总结经验,因此要等到合适的时机再出台土十条。”  11月29日,在第四届环境保护年会暨中国环境治理高峰论坛上,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唐珂表示,土十条即将推出。而早在几个月前的7月11日,在“土壤与生态环境安全——国际土壤年在中国”高层论坛上,环保部生态司司长庄国泰同样表示,土十条即将出台。  拖延近半年,依然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足以看出土十条制定之复杂。
近二十多年来,中关村凭借历史积累和国家政策支持,一直担当着中国高科技经济发展策源地和制高点的角色。然而,伴随着第二轮互联网发展热潮的兴起,中关村已经渐渐失去了在“中国最新一轮财富创造”进程中的领先地位,反被后起之秀们挤到了一个极为尴尬的位置上。  “中国硅谷”的辉煌还能延续多久?这个问题已不是媒体炒作的噱头。面对中关村持续3年的低迷业绩,很多曾经驻守中关村的经销商、高管和股东们开始陆续“出走”。当
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目标,到去年十八届五中全会“美丽中国”被首次纳入五年规划,3年来,生态文明被提至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3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国内国际场合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这些论述不仅是其个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也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念。  中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家住平房,门前有一片菜园。外婆没上过学,不懂之乎者也的大道理,当然也不懂什么叫科学健康饮食。  当春风吹绿了原野,燕子飞回家门的时候,外婆就一一找出她上一年收获的各种瓜菜种子,并开始翻地,规划她的小菜园:栽多少西红柿?栽多少茄子?又种多少芹菜、香菜、黄瓜等等……还会特意为爱吃西红柿的我,多栽几颗西红柿。  我也常常帮忙。外婆每种好一种蔬菜,我就用小桶拎来水,一颗一颗,仔细地
今年底,我调研了3个地级城市,就地方“十三五”规划初稿进行座谈。调研中,我观察了几个主要经济数据,这组数据对盘点新常态下的各地经济走势,将2015年基层的问题及时形成理性认识,具有参考价值。  一是完成全年任务目标难度很大。从今年前三季度看,三市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外贸进出口增速分别低于设定目标。其中一市,5个经济指标分别低于设定目标0.3 、1.3
2015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最后一年,也是承接下一个五年规划的关键一年。回顾2014年可以发现,许多长期未能撼动的制度壁垒在这一年被打破。招考改革赋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户籍改革让人们看到了“不以出身论待遇”的希望,土地改革释放出农地入市信号,央企高管限薪、养老金并轨改革则更加体现了制度设计的公平内涵。2015年无疑肩负着进一步深化这些改革目标的使命。  随着2015年地方两会的陆续召开,一
“他问得很仔细,除问我北京自来水的水位、自来水是不是偏碱性,还详细地询问了水厂制水工艺特点。”  “雾霾尚未散去,总书记已经走来。”去年2月25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发布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的消息。  当天,习近平先后走访了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平安大街东不压桥、雨儿胡同、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第九水厂、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和首都博物馆。  对环境的治理,可以说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注的问题,而对于当
穿衣打扮慢过渡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一条保健防病的谚语,意思是劝人们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刚见冷就穿得太多,适当地捂一点或冻一点,对于身体的健康是有好处的。春季,气温刚转暖,不要过早脱掉棉衣。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俗话说“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过早的脱掉棉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