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入,股票期权制度也正在慢慢成长起来,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 国资本市场上充斥着许多像巨额违规担保、公司财务造假、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等丑闻。因此,本文在关注股票期权制度的优点的同时,也论述了它本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股权激励 财务状况 影响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一、股权激励制度在中国的发展
伴随着上世纪90年代股权激励在全世界的兴起,股权激励制度在我国也开始出现。我国最早是在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引入了股权激励制度。
(一)我国企业推行股权期权激励制度的现实紧迫性。
虽然股权激励在我国企业中先后出现,但因为种种历史原因,我国企业比较着重制度安排。在目前我国《公司法》的条件限制下,实施股权激励制度的许多障碍还没有完全克服,要实行股权激励制度的创新还存在一定的政策风险。但因为下面的原因,中国企业进行股权期权激励制度创新势在必行,所以对股权期权激励的研究在未来还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跨国公司实行人力资源本土化战略。自从中国加入国际世贸组织以后,跨国公司不断的调整战略,主要是运用两大法宝:构建市场网络和猎取核心人才来制胜中国市场。
第二、上市公司已经在这方面开始实践。上世纪90年代得中期,许多非上市公司在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探讨中,纷纷讨论了公司经营者的持股和公司职工持股的方法,以此来解决传统制度下的代理成本高与经营效率低下的问题。这些制度的革新明显取得了优势,更快速的从上市公司特别是从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中获取人力、加快发展,这在生物医药产业及信息产业尤为显得突出。
第三、激励制度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中小型企业尚未建立股权期权激励,不但存在“五十九岁”现象,更让企业烦恼的是“三十九岁”现象,三十九岁是最容易出现跳槽现象的年龄,但这年龄的核心人才的流失,对企业的影响最大。另外一方面股权期权激励制度具有很高的“退出成本”与“犯错成本”,兼有促进和降低道德风险的双重作用,因而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推行股权期权激励制度的优势分析。
股权期权激励对提高我国企业综合管理能力有积极作用。股权期权激励是一种创新的、按生产要素的分配的有效的公司治理形式,它对员工进行中长期激励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详细来讲,在我国现阶段,股权期权激励有以下主要作用:
第一,能够一定程度化解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冲突,使其利益一致,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第二,能有效避免经营者和优秀员工之间的短期不利行为。第三,充分激发经营者和优秀员工的才能,使其更好的为企业服务。股权期权激励是一种还没有概念化的高额报酬方式式,经营者和员工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后才能获得。第四,有利于企业代理成本的降低。在委托代理关系下,作为财产的委托人的所有者,首先必须支付给代理人一定的代理成本,包括红利、薪金等显性成本。第五,有利于人才的吸纳。企业的竞争即的人才竞争,我们必须用强有力的措施,吸引招揽方方面面的人才。推行股权期权激励计划就是其中措施之一,充分发挥人才的价值,最大程度地吸引对我国企业有用的与世界接轨、具有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二、我国实行股票期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我国企业推行股票期权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缺乏股票期权激励所需要的股票来源。
目前我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为知悉证券交易信息的知情人员,不得买入或卖出所持有的本公司股票;而二级市场是我国股票期权制度发挥激励作用的重要场所,这样就没有一个合规的操作空间。所以,股票来源问题成为在我国企业中经营者股票期激励机制实施的一大障碍。
2、股票期权设计上没有规范的指导。
在股票期权设计的时侯要考虑下列方面: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获益人,即股票期权的授予对象,股票期权的行权期,并且要确定股票期权的执行价格、股票期权的数量、授予时机、考核体系、行权方法等多方面问题。
3、我国税法上没有相关的优惠政策。
在许多发达国家的税法中都对如何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有比较规范的税收政策, 这使得税收的优惠能够在企业和个人中得到实现,这有利于股票期权机制的推行。但在我国,现行的税法并没有这方面的优惠政策,而且还规定了经营者在行使股票期权时,有要被征收个人所得税的三个环节,这就减少了经营者的实际收入,加大了激励的成本,不利于股票期权的推广和实施。
4、我国市场体系还不健全。
一个相对健全的市场体系是实施股票期权的保证,在不完善的市场条件下, 经营者是很难预期自己的股份收益,期权的激励效果就难以发挥。证券市场的不健全、股票市场上股价的波动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公司的经营状况背离证券二级市场价格,股票价格不能够准确地反映企业的价值。经营业绩好的企业,股票却下跌,经营业绩差的企业,股票价格却大幅上涨,这种情况不变化,股票期权激励制度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我国推行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对策。
1、建立健全有关的法律法规。
股票期权有规范性很强的特点,是和健全的证券法、公司法及税法等有关法律的一项配套制度。首先, 尽快制定和出台有关“企业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相关的管理法规,规范该制度的各个方面, 使该制度在具体实施中各个事项有一个一致标准;其次, 在《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的修改中,要充分考虑实行股票期权制的内在要求,完善和补充有关的条款。
2、建立严格科学的经营者业绩考察体系,使激励作用得到最大发挥。
股票期权机制是建立在对经营者的经营能力评价之上的,有效的业绩评价体系是保证股票期权激励效果得以体现的重要因素。建立一套能够综合评价企业未来发展潜力,科学、合理、全面地反映经营者努力程度和经营效果的考评指标,是实行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重中之重。经营者业绩评价的体系中应包括:上级主管部门、行政和工商税务等政府部门,也必须包含各种专业的,例如:金融、会计、审计等独立的机构, 来保证公司经营状况考核的准确性、科学性;不但要应用财务指标,也要考虑企业发展的相关非财务指标,体现企业潜在的竞争能力和对经营者的长期激励效果。
3、经营者股票期权的激励对象一定是真正的经营者。
目前,行政任命是我国很大一部分国有企业的经营者的任命方式,他们没有经过市场的检验,还缺少危机意识,这是与经营者股票期权的本质要求相悖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深化改革国有企业,实现政企分开,实现经营者的任命主要由党政任命到主要由市场筛选的转型, 形成竞争性的、公正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企业经营者筛选制度,促进经营者队伍快速健康成长, 确保有经营能力的人才成为经营者, 按照“党管干部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确定标准发展经营者队伍,保证股票期权激励机制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作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投资系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投资)
参考文献:
[1]王 毅,陈毅贤,黄建宏.股权期权激励机制的理论与实践探讨.改革与战略.2006年第4期.
[2]颜延、张文贤.我国推行股票期权制度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2009年第3期.
[3]颜延.关国股票期权会计理伦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财经研究.2007年第7期.
[4]纳敏.对我国企业推行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认识与思考.当代经济.2007年第7期.
[5]方慧.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确认问题研究.会计研究.2003年8月.
[6]郑丹华,涂云友.对新会计准则中股票期权费用化的思考.中国管理信息化(会计版).2007年3月.
关键词 股权激励 财务状况 影响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一、股权激励制度在中国的发展
伴随着上世纪90年代股权激励在全世界的兴起,股权激励制度在我国也开始出现。我国最早是在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引入了股权激励制度。
(一)我国企业推行股权期权激励制度的现实紧迫性。
虽然股权激励在我国企业中先后出现,但因为种种历史原因,我国企业比较着重制度安排。在目前我国《公司法》的条件限制下,实施股权激励制度的许多障碍还没有完全克服,要实行股权激励制度的创新还存在一定的政策风险。但因为下面的原因,中国企业进行股权期权激励制度创新势在必行,所以对股权期权激励的研究在未来还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跨国公司实行人力资源本土化战略。自从中国加入国际世贸组织以后,跨国公司不断的调整战略,主要是运用两大法宝:构建市场网络和猎取核心人才来制胜中国市场。
第二、上市公司已经在这方面开始实践。上世纪90年代得中期,许多非上市公司在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探讨中,纷纷讨论了公司经营者的持股和公司职工持股的方法,以此来解决传统制度下的代理成本高与经营效率低下的问题。这些制度的革新明显取得了优势,更快速的从上市公司特别是从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中获取人力、加快发展,这在生物医药产业及信息产业尤为显得突出。
第三、激励制度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中小型企业尚未建立股权期权激励,不但存在“五十九岁”现象,更让企业烦恼的是“三十九岁”现象,三十九岁是最容易出现跳槽现象的年龄,但这年龄的核心人才的流失,对企业的影响最大。另外一方面股权期权激励制度具有很高的“退出成本”与“犯错成本”,兼有促进和降低道德风险的双重作用,因而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推行股权期权激励制度的优势分析。
股权期权激励对提高我国企业综合管理能力有积极作用。股权期权激励是一种创新的、按生产要素的分配的有效的公司治理形式,它对员工进行中长期激励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详细来讲,在我国现阶段,股权期权激励有以下主要作用:
第一,能够一定程度化解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冲突,使其利益一致,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第二,能有效避免经营者和优秀员工之间的短期不利行为。第三,充分激发经营者和优秀员工的才能,使其更好的为企业服务。股权期权激励是一种还没有概念化的高额报酬方式式,经营者和员工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后才能获得。第四,有利于企业代理成本的降低。在委托代理关系下,作为财产的委托人的所有者,首先必须支付给代理人一定的代理成本,包括红利、薪金等显性成本。第五,有利于人才的吸纳。企业的竞争即的人才竞争,我们必须用强有力的措施,吸引招揽方方面面的人才。推行股权期权激励计划就是其中措施之一,充分发挥人才的价值,最大程度地吸引对我国企业有用的与世界接轨、具有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二、我国实行股票期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我国企业推行股票期权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缺乏股票期权激励所需要的股票来源。
目前我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为知悉证券交易信息的知情人员,不得买入或卖出所持有的本公司股票;而二级市场是我国股票期权制度发挥激励作用的重要场所,这样就没有一个合规的操作空间。所以,股票来源问题成为在我国企业中经营者股票期激励机制实施的一大障碍。
2、股票期权设计上没有规范的指导。
在股票期权设计的时侯要考虑下列方面: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获益人,即股票期权的授予对象,股票期权的行权期,并且要确定股票期权的执行价格、股票期权的数量、授予时机、考核体系、行权方法等多方面问题。
3、我国税法上没有相关的优惠政策。
在许多发达国家的税法中都对如何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有比较规范的税收政策, 这使得税收的优惠能够在企业和个人中得到实现,这有利于股票期权机制的推行。但在我国,现行的税法并没有这方面的优惠政策,而且还规定了经营者在行使股票期权时,有要被征收个人所得税的三个环节,这就减少了经营者的实际收入,加大了激励的成本,不利于股票期权的推广和实施。
4、我国市场体系还不健全。
一个相对健全的市场体系是实施股票期权的保证,在不完善的市场条件下, 经营者是很难预期自己的股份收益,期权的激励效果就难以发挥。证券市场的不健全、股票市场上股价的波动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公司的经营状况背离证券二级市场价格,股票价格不能够准确地反映企业的价值。经营业绩好的企业,股票却下跌,经营业绩差的企业,股票价格却大幅上涨,这种情况不变化,股票期权激励制度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我国推行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对策。
1、建立健全有关的法律法规。
股票期权有规范性很强的特点,是和健全的证券法、公司法及税法等有关法律的一项配套制度。首先, 尽快制定和出台有关“企业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相关的管理法规,规范该制度的各个方面, 使该制度在具体实施中各个事项有一个一致标准;其次, 在《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的修改中,要充分考虑实行股票期权制的内在要求,完善和补充有关的条款。
2、建立严格科学的经营者业绩考察体系,使激励作用得到最大发挥。
股票期权机制是建立在对经营者的经营能力评价之上的,有效的业绩评价体系是保证股票期权激励效果得以体现的重要因素。建立一套能够综合评价企业未来发展潜力,科学、合理、全面地反映经营者努力程度和经营效果的考评指标,是实行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重中之重。经营者业绩评价的体系中应包括:上级主管部门、行政和工商税务等政府部门,也必须包含各种专业的,例如:金融、会计、审计等独立的机构, 来保证公司经营状况考核的准确性、科学性;不但要应用财务指标,也要考虑企业发展的相关非财务指标,体现企业潜在的竞争能力和对经营者的长期激励效果。
3、经营者股票期权的激励对象一定是真正的经营者。
目前,行政任命是我国很大一部分国有企业的经营者的任命方式,他们没有经过市场的检验,还缺少危机意识,这是与经营者股票期权的本质要求相悖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深化改革国有企业,实现政企分开,实现经营者的任命主要由党政任命到主要由市场筛选的转型, 形成竞争性的、公正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企业经营者筛选制度,促进经营者队伍快速健康成长, 确保有经营能力的人才成为经营者, 按照“党管干部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确定标准发展经营者队伍,保证股票期权激励机制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作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投资系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投资)
参考文献:
[1]王 毅,陈毅贤,黄建宏.股权期权激励机制的理论与实践探讨.改革与战略.2006年第4期.
[2]颜延、张文贤.我国推行股票期权制度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2009年第3期.
[3]颜延.关国股票期权会计理伦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财经研究.2007年第7期.
[4]纳敏.对我国企业推行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认识与思考.当代经济.2007年第7期.
[5]方慧.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确认问题研究.会计研究.2003年8月.
[6]郑丹华,涂云友.对新会计准则中股票期权费用化的思考.中国管理信息化(会计版).200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