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管道的护理体会

来源 :健康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n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管道的护理。方法:对40例血液透析病人实施置管前后的护理,导管局部感染的护理,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干预的护理,预防管道滑脱的护理,心理护理,血栓形成与栓塞的护理。结果:本组40例血液透析管道置管患者中留置导管7~62天,置管后出血4例,占10%,经局部压迫止血后,出血停止。血流不畅或血栓形成3例,占7.5%;感染2例,占5%,1例因意识模糊自行拔管,占2.5%。其余患者全部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结论:血液透析病人血液透析管道置管后易出现并发症,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关键词】血液透析;血液透析管道;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08-0188-01
  血液透析是临床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替代疗法之一,稳定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建立血液透析通路是一种简便、有效、重要的技术,血液透析管道置管患者会出现并发症,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必须加强血液透析管道的护理。现将我院对血液透析管道留置管道的患者进行护理经验总结,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40例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频次为每周2~3次。男性30例,女性10例;年龄36~76岁,平均年龄(61.5±9.5)岁;疾病类型:慢性肾小球肾炎15例,高血压肾病11例,糖尿病肾病5例,狼疮性肾炎3例,急性肾功能衰竭6例。颈内静脉置管22例,股静脉置管10例,长期导管8例。临时导管为血透专用双腔导管,留置时间最短7天,最长62天。
  1.2护理
  1.2.1置管护理(1)置管前的护理:护士向患者讲解血液透析管道置管的目的、操作中配合方法和可能出现的问题,消除其紧张和顾虑,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置管前置管部位的皮肤清洁,备皮,更衣,护士应主动和患者交流沟通,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2)置管后的护理:血液透析导管作为血透患者的血管通路,不宜作他用如抽血、输液等,感染与医务人员无菌操作不规范,导管及穿刺部位皮肤消毒处理不到位,置管时间长,多次置管操作破坏皮肤黏膜屏障,导管开口暴露时间长等有关,另外患者免疫力低下,个人卫生状况差,其他部位存在感染病灶也是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做好置管前置管部位的清洁,医生置管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血透护士在血透前后加强导管的无菌处理,病房护士每日换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格消毒置管周围皮肤。
  1.2.2导管局部感染的护理
  血液透析管道导管出口部感染,导管口周围皮肤或隧道表面皮肤呈红、肿、热,并有脓性分泌物溢出,应予局部定时消毒,更换敷料,或遵医嘱予口服抗生素,一般炎症可消退。血液扩散性感染,患者血透开始15min~1h左右,出现畏寒、全身颤抖,发热,应首先考虑留置导管内感染,即导管感染细菌繁殖致菌血症或败血症的可能。临时导管医生一般予拔管,并将留置导管前端剪下做细菌培养,合理应用抗生素。
  1.2.3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干预的护理
  护士应反复对血液透析管道置管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让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出汗时及时用干净的毛巾擦干,避免汗液流入置管口,洗澡时用保鲜膜保护管理,勿淋湿穿刺口敷料,保证导管口清洁干燥,敷料淋湿及时更换,让患者及家属重视和掌握置管护理的重要性,穿、脱衣服时注意保护留置导管,以免把导管拉出引起出血。睡眠时宜平卧或键侧卧位,避免导管折叠、扭曲、移位、压迫导管,防止导管脱出。
  1.2.4预防管道滑脱的护理
  护士应做好血液透析管道预防管道滑脱的护理:①尽量减少导管局部活动范围并妥善固定,贴胶布时根据血液透析患者的解剖位置,给予患者最大的活动范围,以免血液透析患者活动时,牵拉皮肤不适或胶布脱落,引起感染,严重时血液透析患者睡眠不清醒时,感觉不舒适不经意的拔出导管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给血液透析患者造成伤害。给予血液透析患者头部和腿部相应的活动度,患者舒适,拔管,管道滑脱的机会就减少。②定期检查评估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如血红蛋白、白蛋白.体重指数等,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10%需要干预。③如导管发生脱落告知血液透析患者及家属立即将包扎导管的敷料压于置管口处行压迫止血,不能将脱出部分导管回送血管内,立即到医院处理。
  1.2.5心理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因病情较重,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血液透析管道血管通路严重的依赖,影响美观,患者往往会出现恐惧、紧张、焦虑、自感感等精神症状。护士向血液透析管道患者讲解置管的目的、方法、置管过程中的配合,可能遇到的问题等,使患者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消除紧张恐惧情绪。血液透析留置长期导管的患者,护士向血液透析患者及家属指导保持导管无菌状态的重要性,让患者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敷料干燥、清洁,如潮湿立即更换,并告知注意事项。
  1.2.6血栓形成与栓塞的护理
  血液透析管道留置导管因使用时间长患者高凝状态,肝素用量不足或管路受压扭曲等则易引起血栓形成。首先检查以明确是否扭结,如果不能回抽,报告医生,遵医嘱予尿激酶10万u加0.9%氯化钠注射液5~10ml,用20ml注射器抽出此药液,从被阻塞的导管回抽,利用负压作用使尿激酶停留在管腔内约15~20min。反复3次后可达到溶栓作用,本组有2例患者经过此方法溶栓后,能達到血流量250ml∥min以上。
  2结果
  本组40例血液透析管道置管患者中留置导管7~62天,置管后出血4例,占10%,经局部压迫止血后,出血停止。血流不畅或血栓形成3例,占7.5%;感染2例,占5%,1例因意识模糊自行拔管,占2.5%。其余患者全部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
  3讨论
  血液透析是治疗肾衰的一种重要手段,是血液透析患者赖以生存的生命线,血管通路是保障血液透析成功的必备条件。血液透析患者因自身血管条件差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给患者留置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或动静脉内瘘未成熟可以使用前,给患者留置临时血透导管。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常见的并发症为血流不畅感染、血栓形成和导管脱落等,是决定静脉留置导管寿命的主要因素。因此医护人员应向血液透析患者及家属进行反复宣教,保持导管无菌状态的重要性,对血液透析患者及家属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宣教,是保证患者正常血液透析的关键。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价值,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8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与舒适护理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舒适护理组心理功能质量与躯体功能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且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00%,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的82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实训基地于1998年开始建设,2006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几年来,在省教育厅的直接领导和指导下,学院不断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特别是借
【摘要】目的:研究为四肢创伤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对术后疼痛度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96例患者,按照手术先后顺序进行分组,为参照组(n=48)开展常规护理,为实验组(n=48)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二组患者的术后疼痛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术后第3d、5d、7d时的VAS评估值均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为四肢创伤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度,有助于骨折愈合。  【关
《美穴地》是贾平凹富有地域文化气息而又独特的土匪小说系列中的代表作。在小说中,贾平凹再次将他的立足点放在民间,立足边缘:一方面,他以边缘者的叙事策略来处理、看待与评说;另一方面,在他作品中的人物都是些边缘性的小人物。这主要表现在边缘化的叙事策略,边缘化的审美价值立场。通过边缘叙事策略,贾平凹将小说的叙事焦点拉回到了人性,回归到审美文化的本身,从人性的复杂来把握人的命运,展示边缘人的世俗生存状态。特
随着中国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职业教育工作的重点正在从量的扩大逐步转向质的提高.从20世纪末开始,课程的改革已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热点问题.近几年来,
【摘要】目的:分析观察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疾病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了我院在2018年1-12月所接诊,在心血管疾病接受治疗的心血管患者共计66名,把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3名。在对照组采用一般心血管疾病常规的护理模式,对观察组则是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最后对两个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自我管控、护理满意度三方面的内容进行数据收集。结果:进行优质护理模式护理后的患者,在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当代商业化写作视域下,文学具有了商品与审美的二重属性。商业化写作对当前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和大众阅读选择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作者和读者的自我意识在商业化写作格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