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医护协作救治妊娠合并嗜血综合征患者一例

来源 :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史摘要

患者,女性,35岁,胚胎植入后34 3周,乏力、发热2周,控制不佳4 d。既往有胚胎移植史,有高血压病史。

症状体征

体温波动于39℃~41.5℃,血压130~140/75~85 mmHg(1 mmHg=0.133 kPa),患者精神萎靡,一般情况差,头痛但无意识障碍,全身皮温高。专科体格检查:腹膨隆,胎位LOA,先露头,胎心160次/min,宫高30 cm,腹围95 cm,估计胎儿体重3100 g,无宫缩。

诊断方法

根据体温波动变化,实验室检查结果回报,以及痰培养、骨髓穿刺结果,结合既往胚胎植入病史及脾大,考虑妊娠合并嗜血综合征。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给予退热及促胎肺成熟治疗,持续心电监护及胎心监护。考虑患者不明原因发热,不除外宫内感染可能,入院当天急诊在椎管内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分娩一活男婴,后转NICU进一步诊治。根据多学科协作诊治意见,术后予以抗感染、补液、营养支持、保肝、补血、升纤维蛋白原、补充白蛋白、地塞米松等对症治疗,考虑嗜血细胞综合征诊断成立,加用依托泊苷、甲强龙等对症治疗。

临床转归

经过上述治疗、手术、护理,体温逐步下降,血象变化好转明显,患者一般情况好,血压控制可,体温波动可,后期随访未见明显异常。

适合阅读人群

产科;急诊科;重症监护室;感染科;药学科;护理

其他文献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45岁,1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疼痛不适,呈间断性胀痛,伴有恶心、发热、咳嗽等伴随症状。阴道流量大频多,自行服用宫血停、阿奇霉素无明显好转。于当地医院进行超声、CT检查后发现腹腔肿物,现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来本院就诊,既往无腹部疾病病史。症状体征腹胀腹膨隆,右侧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Murphy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肝浊音界存在,肠鸣音3~5次/分,病理反射未引出。诊断方法实验室检查显示CA-125809.5U/ml(参考值0~35U/ml),空腹血糖6.0mmol/L。18F-氟脱氧
病史摘要例1,女性,30岁,健康体检行妇科检查时发现宫颈赘生物。例2,女性,37岁,因异常子宫出血前往门诊复查。症状体征例1患者平素体健,无异常症状。例2患者因自觉子宫出血遂行检查。诊断方法例1患者通过妇科检查发现宫颈赘生物。例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发现宫颈处息肉样肿物。治疗方法对两例患者行肿物切除术。临床转归患者恢复良好,至今未复发及转移。适合阅读人群病理科;妇科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12岁,因"发现背部隆起不对称2年余,加重半年"为主诉就诊我院。症状体征幼年时存在下肢行走不稳症状,未进行治疗。2018年背部出现隆起,2019年下肢行走不稳症状及后背部隆起明显加重,全脊柱X线片示脊柱侧凸。腰背部侧弯;骨盆向左侧倾斜,四肢纤细,双下肢肌力4级,双足背伸肌力3级,肌张力正常。左侧腰背部隆起,右侧跟腱挛缩,腹壁反射、双膝腱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诊断方法行走不稳,右侧跟腱挛缩;下肢肌力减退;左侧腰背部隆起,骨盆左倾,全脊柱X线摄影示脊柱侧凸(Cobb角96.5°);
病史摘要64岁男性,因阵发性胸骨后疼痛就诊。诊断方法胸部CT示:主动脉弓周围可见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后行纵隔镜下纵隔肿物活检,钳取部分肿物,送常规病理检查。镜下可见肿瘤细胞呈片状分布的横纹肌样,可见核分裂像。免疫组化染色:SMARCA4阴性,AE1/AE3及Syn弥漫阳性,CD56和viment部分阳性,CD34、SALL4、TTF-1、CK5等均为阴性;分子检测发现SMARCA4突变。最终诊断为SMARCA4缺失的胸部未分化肿瘤。治疗方法患者随后接受了1个疗程化疗。临床转归患者健在,胸部CT大致如前,未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56岁,2020年11月14日因反复发热1周于入院,伴呼吸急促,胸闷。2周前阴囊曾被衣服拉链夹伤,有皮损。经肺泡灌洗液宏基因组下一代测序发现恙虫病东方体DNA序列数14,确诊为恙虫病。症状体征患者因反复发热1周就诊,伴呼吸急促,胸闷。2周前阴囊曾被衣服拉链夹伤,有皮损。体格检查:双肺呼吸音粗,左下肺可闻及明显湿性啰音。肝区有叩击痛,阴囊处可见圆形表浅溃疡。诊断方法患者呼吸急促,胸部CT提示双侧多肺叶浸润,低氧血症,并出现肝肾功能损害,阴囊部位有皮损,肺泡灌洗液宏基因组下一代测序回报找到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64岁。在诊断为早期乳腺癌(分子分型为三阴型)后,给予新辅助化疗,达到临床完全缓解(cCR)后行手术治疗,之后行辅助化疗以及放疗。1年后出现肝、脑、淋巴结、骨转移。淋巴结及肝转移灶穿刺病理证实为乳腺癌转移,分子分型转变为HER2阳性型。症状体征患者精神可,ECOG评分1分,饮食、大小便基本正常,全身无明显压痛,肝脾未触及明显肿大。诊断方法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均正常。增强CT显示多发淋巴结及骨转移。ECT骨扫描显示全身多发骨质代谢活跃,考虑骨转移。头部MRI提示多发脑转移。左锁骨上淋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23岁,因体检超声示肝脏占位至本院肿瘤科就诊,首诊时已存在远处转移,无法行根治性手术。病灶范围大,不宜行局部放疗。通过全身积极抗肿瘤治疗,获得较好治疗效果,达到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存质量的目的。症状体征患者乏力。体格检查显示KPS评分90分,心肺腹检查无异常。诊断方法2019年3月12日在CT引导下行腹腔内肿物穿刺活检术,活检病理:(腹腔内肿物)结合免疫组化及形态学考虑淋巴上皮瘤样癌。治疗方法一线药物紫杉醇 顺铂;二线药物特瑞普利单抗 吉西他滨 奈达铂;三线药物特瑞普利单抗 安罗替尼;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因"口服农药后咽腹痛、气促6h"入院,服用量原液约200~300ml。症状体征服毒后出现咽部、胸骨后烧灼样疼痛及腹疼,伴气促、声音嘶哑、恶心呕吐,呕吐物含血性及红色样液体。查体可见声嘶,咽部充血明显,口腔黏膜可见破溃出血,咽部软腭及悬雍垂见有血肿,约2.5cm×2.5cm大小,双肺可闻及少许湿性啰音。诊断方法病史及临床资料。治疗方法清除毒素(全肠道灌洗、水化利尿、血液灌流),合理氧疗,抗感染及器官功能支持。临床转归治疗7d后转出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未遗留后遗症出院。适合阅读人群急诊科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50岁,因"咳嗽2个月,咳痰伴血丝1个月余"入院。外院胸部CT示:右肺多发斑片状阴影,右肺门增大,纵隔淋巴结肿大,抗感染治疗无效。症状体征两肺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肺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Ⅱ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诊断方法胸部增强CT提示右肺动脉主干及分支充盈缺损,考虑肺动脉栓塞,但仔细阅片,充盈缺损密度不均匀,疑为非血栓栓塞,遂行PET/CT检查,结果显示右肺动脉主干及右上肺动脉起始段内密度略低,FDG代谢增高,考虑恶性病变可能,全身其余部位未见明确恶性高代谢征象,考虑原发血管恶性病变。外
病史摘要患者年轻女性,G0,有生育要求。因月经失调17个月就诊。黄体酮及人工周期治疗未行经,改用芬吗通治疗有效。有压力增大、体重减轻史。症状体征继发闭经;BMI18.8kg/m2。诊断方法达必佳试验。治疗方法口服芬吗通。临床转归芬吗通(2/10)治疗至今,规律行经,周期约24~25d。适合阅读人群妇产科;妇科内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