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养猫达人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y24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报与北京城市广播《城市文化范》联动《城市文化范》FM107.3/AM1026每天7:30-9:00播出
  “老猫房上睡一辈传一辈”,说的是很多习性都是传下来的,也是很多人回忆老北京风貌的一个景色。从古至今养猫都有哪些故事?从宫廷到民间、从文人到市井,又有哪些和猫有关的风雅趣事?《城市文化范》“老北京的玩儿”系列节目邀请北京民俗协会理事、著名的相声演员韩硕等嘉宾,说说古今养猫的事儿。
  唐、宋以猫入诗画
  猫画始于隋唐,鼎盛于宋。隋唐时期,驯养的家猫开始频繁见诸于文献记载以及诗文中,而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唐代笔记小说《朝野佥载》中有这样的记载:荆州长史薛季昶有天夜里梦见一只猫伏卧于堂上,巨猫的头向外。薛季昶第二天就问擅长占卜的张猷,张猷告诉他,猫本来是“爪牙”的意思,而伏在那里表示要负责“阃(kun)外之事”(意思就是城郭外的事情,表示军事重任),因此“君必知军马之要”。果然没过多久,薛季昶便“除桂州都督岭南招讨使”。唐代诗人李商隐也写下了“鸳鸯瓦上狸奴睡”的诗句,这说明在唐代,猫广泛生活于家庭之中。在这一时期的画中也开始出现猫的形象,比如《唐人宫乐图》中,在宫女围坐着的木桌下就趴着一只懒洋洋的猫。
  不过关于宫廷贵妇养猫,还有一个著名的记载。《旧唐书.后妃传》中说:唐代第三代皇帝高宗日益宠爱昭仪武氏,也就是后来的武则天,皇后王氏和良娣萧氏感到不安,于是请巫师咒杀昭仪武氏,武氏知道后就把两人“令二妪骨醉”,萧氏大骂:“愿阿武为老鼠晋作猫儿,生生扼其喉。”此后宫中禁止养猫。这则故事说明,至少在初唐,家猫已经养在后宫,并月是贵妇们的消遣宠物。
  宋朝买猫可贵了
  宋代,越来越多的猫不再用于捕鼠,而是成为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的“伴侣”。陆游在《岁未尽前数日偶题长句》中提到:“榖贱窥篱无狗盗,夜长暖足有狸奴。’他晚上睡觉的时要猫来暖足。当时猫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陆游的《赠猫》就说了一猫难得:“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惭愧家贫策勋薄,寒无毡坐食无鱼。”诗中的“裹盐”是古代习俗,主人向邻居或商贩讨要猫崽时,往往要用相对贵重的盐和小鱼来交换;而“狸奴”,是古人对猫的昵称。值得一提的是,陆游写了很多首“咏猫诗”,可见他十分爱猫,据说他养了不少狸奴。相比唐代,宋代擅画猫的画家更多,比如毛益的《蜀葵戏庙图》、李迪的《蜻蜓花狸图》《狸奴小影》及《秋葵山石图》、苏汉臣的《秋庭戏婴图》等。
  明代皇帝设立了“猫儿房”
  明代豢养宠物猫达到了巅峰状态。明朝皇帝嘉靖可以说是史上最大的猫奴了,据说它为猫专门建了“猫儿房”,并派御前近侍来伺候它们,还总是和一只叫“霜眉”的猫形影不离。最夸张的是,霜眉跑到哪个后妃的宫门口,嘉靖就睡到这后妃屋中。后来霜雪死了,嘉靖皇帝对这只备受恩宠却天命不永的猫给予了“忠无不酬”“生荣死恤”的待遇。传说,嘉靖下令用金子给爱猫制作了一个棺材,将它安葬在万寿山北坡,还为它御笔题碑命名“虬龙墓”。
  奇葩的猫名字
  明代宫内养猫成群,皇上还给猫起了不少别致的名字,如“铁衣将军”“丹霞子”等。古人在给猫起名字时脑洞也是非常大,比如四足全白的黑猫叫“踏雪寻梅”,白肚白足的黑猫叫“乌云盖雪”,白尾黑猫叫“墨里藏针”,黑猫白嘴叫“衔蝶”……
  有文化的古人也爱自己起名,像骆宾王的舅舅张博养了7只貓,分别叫东守、白凤、紫英、怯愤、锦带、万贯……后唐琼花公主养了两只猫,一只是白色嘴巴附近有深色的花纹,起了个名做“衔蝉奴”;还有一只白尾黑猫,叫作昆仑妲己,很有修仙范儿。
  老北京文人养猫
  中国近代有很多文人雅士都选择了养猫。老舍也是名副其实的“爱猫族”,他的一生中养过很多猫咪,他养猫并把猫写进自己的作品里,课本里的《猫》就是最典型的的一篇。文中描述的正是老舍的家猫,其形象在老舍的笔下栩栩如生,挚情跃然纸上,可见作者爱猫至深。
  钱钟书也是顶级“猫奴”。林徽因和钱钟书曾经都住在清华园,他们是邻居。林徽因家里也养了一只猫,这两家的猫还经常一起耍,有时候也会打架,钱钟书家的因为弱小总是处于下风,顶级猫奴钱钟书怎能坐视不管?杨绛曾经这样写道:钟书为这件事情特地准备了一个长竹竿,无论多冷的天气,只要他听到了花花儿的叫声,不顾严寒立刻从暖和被窝里出来,拿起竹竿帮自家猫打架。
  齐白石也有一幅特别有名的画猫图,名叫《油灯猫鼠》,一只老鼠在高处偷吃灯油,在下面的一只黑猫抬头望着半空中的老鼠。最有趣的还是白石老人的题字:“昨夜床前点灯早,待我解衣来睡倒。寒门只打一钱油,哪能供得鼠子饱。值有猫儿悄悄来,已经油尽灯枯了。”画中用老鼠和猫的对峙,刻画出齐白石当年的生活状态。齐白石还画过猫和蝴蝶的图,这也是传统的中国文人喜欢的题材,意思就是“耄耋”。
  此外,季羡林、冰心、丰子恺等文人艺术家,都和猫有着不解之缘。
其他文献
集结全球各地矢口名华语电台共同创建的“流行音乐全金榜年度盛典’旧前在京舉行启动仪式。歌手陆虎、周深、王心凌到场助阵,现场揭晓了2018年度20大金曲及2018年度最受欢迎系列入围名单,同时启动票选并公布投票方式。  歌手周深已经三次助阵2018流行音乐全金榜“音乐面对面”系列活动。他透露,自己近期正在筹备个人第二张专辑,歌曲曲风采用“美声+流行”的形式,并自称属于“音乐大招”,希望将如此呈现的作品
期刊
本报讯(记者 白鸽)即将于3月28日全國上映的悬疑电影《海市蜃楼》近日在北京举行了首映礼,导演奥里奥尔·保罗再度来华与影迷观众近距离交流互动。该片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进口,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译制。  首映礼一开始,保罗就大秀中文,不仅用中文说“大家好,我是导演保罗”,还亲切地问道:“吃了吗?”逗笑全场。和“萌萌的”导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海市蜃楼》更加烧脑的剧情。时空反转
期刊
奥斯卡金像奖佳片  《波西米亚狂想曲》:重温经典传奇  《波西米亚狂想曲》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进口,毕夏电影发{于有限责任公司发行,上海泽制厂译制,拉米·马雷克、露西·宝通、格威利姆·李、本·哈迪、约瑟夫·梅泽罗等人联合主演,影片于3月22日在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3100家加盟影院放映,以2D/中国巨幕/IMAX/Dol-byAtmos/DolbyCinema多制式呈现,卡拉OK版将首次在中国内地大宝
期刊
2019年,北京交通广播22:00推出一档美食节目—《八九不离“食”》,以传播中华美食文化为宗旨,主持人“掌勺的”夏小八—夏铭、“跑堂兼收银的(前台)”熊丽—熊小九、掌柜的—“王食”,三人联袂主持,有捧的,有逗的,还有“腻缝”的,别具特色。嘉宾美食家霍权、全聚德面点厨师长张景宇女士、孔乙己集团创意总监陈庆给人的印象都很深刻。片花“好饭不伯晚,良缘不伯迟。若问厨房事,八九不离‘食”’,也突出了节目特
期刊
电视剧《丁大命》正在北京电视台影视频道播出,近日,北京电视台“欢聚一堂”系列社区活动携该剧演员林家川、朱锐等人走进香河北里社区,与观众交流创作心得。《丁大命》由上海三胞景璨文化传播中心(有限合伙)、南京三胞君坤影视有限公司、东阳横店林和平影视工作室共同出品,林和平编剧、导演,林家川、朱锐、退嘉、白鸽、李思博等人主演。  林和平“举贤不避亲”  《丁大命》以解放前期为背景,讲述了在共产党、国民党和土
期刊
酱肘子、红烧肉、艾窝窝、五色水饺……日前,玉桥东里社区举办了“百家宴品出幸福味”主题活动,居民以所在的社会组织为单位,纷纷献上自己的拿手菜,并分享了每道菜背后的故事,最终通过“民主测评”的方式,评选出了“最具特色奖”“最高颜值奖”“最佳美味奖”等。  当日时近中午,在玉桥街道东里社区的活动室内,饭菜喷香,只见一条长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指南针文明引导志愿者服務队”“五老带六小工作室”“幸福楼门工
期刊
1月10日19:35文艺《星夜故事》播出  说到老北京的地标,什刹海、苜都剧场、电报大楼等承载了几代人的共同回忆。  谢园是首都剧院的“铁杆粉丝”,素以“人来疯”著称的他,在节目现场大过戏瘾,上演一人多角的经典话剧《茶馆》。现在担任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的他,与张铁林、张丰毅是同班同学。令人惊讶的是,谢园并不如外表一般淘气,反而是78级表演系公认的高才生。上学时,老师向学生们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电影。谢
期刊
2017年,由北京市文联与北京电视台共同推出的大型电视文艺纪录片《文化记忆》历时半年的拍摄,完成了第一季五位人物的拍摄制作播出:《守住民俗的根与魂—刘铁梁》《纸砚有戏妙笔无私—孟繁禧》《让交响乐“流行”起来—谭利华》《向世界直播中国—陈维亚》和《戏纵今古剧透人生—郭启宏》。节目播出后取得了非常好的反响。之后,在2018年,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举行的“记录新时代—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电视节目展评展播活
期刊
朗诵者如何准确理解作品?  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有争议的朗诵方式。  比如朗誦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应该用什么心态去朗诵?有人认为海子完成这个作品不久就出了意外,这首诗一定是悲伤的、矛盾的、复杂的心态。其实,海子把这首诗留给后人,我们为什么不能用正能1去理解呢?海子弟弟查曙明先生对我说过,海子曾经是大学的美学教授,海子内心的大美境界,集中反映在了这首诗中。  再比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借喻
期刊
本报讯(记者 白鸽)由孙周执导,艾伦、王智、鲁诺领衔主演,任达华、金士杰、潘斌龙主演的电影《人间·喜剧》将于3月29日全国上映。电影名虽带“喜剧”二字,但风格独特的它更注重对平凡生活的刻画。在还原生活辛酸又甜蜜的简单样貌同时,将生活的无奈包裹在喜剧外衣中,让每一个看过的普通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收获不同的感悟。  近日,影片在京举办“生活不易,人间有戏”主题媒体发布会,同时发布终极海报。现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