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人多地少,人均占有资源相对紧缺,必须走节约资源、集约经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而设施农业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提高了水土及光热资源利用率,是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阐述了我国设施园艺的发展现状,论述了设施园艺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园艺产业;设施园艺;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设施园艺生产是一个巨大的工程,现在我国设施园艺产业处在全面调整、提高的关键时刻,本文对我国设施园艺产业发展所该采取的举措和政策进行讨论。
一、、我国设施园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正确的规划引导
我国设施园艺规模已很大,但无权威性发展区划,也没有出台省级以上发展计划。缺少统筹规划引导,发展方向不清晰,各地的发展设施园艺随意,市场定位和设施功能不精,某些设施园艺生产基地规划设计不科学,水电路不配套等。
2、在春季和冬季安全生产的隐患比较大
目前我国设施园艺存在生产安全隐患,盲目追求超大型大棚,棚室修理更新不及时,采光保温设计不科学。那些采光保温设计不合理的温室,就是低温冷害频繁发生的根本原因。
3、过量施肥加剧连作障碍
过量施肥加重设施园艺连作障碍的问题普遍存在。土壤连作障碍主要体现在土壤酸化、养分和生态失衡,次生盐渍化等。
4、低温高湿使病害发生严重
因我国设施园艺生产推崇的是节能栽培技術,大棚里夜温低、湿度高为普遍状况,同时农户健康栽培防病意识弱,加重大棚环境的低温高湿状况,导致灰霉病、霜霉病等低温高湿病在设施蔬菜生产上呈严重态势。
二、我国设施园艺产业发展对策
1、改革管理体制,组建园艺管理部门
设施园艺业发展出现诸多的问题和发展水平处于低迷状态的原因,首先是我国缺乏设施园艺产业职能部门管理及农业体制不合理。生物、工程、环境3大学科与领域技术与产品不可缺少。避开设施园艺产业盲目发展及重复建设,指引我国的设施园艺产业协调的持续发展。
2、强化冬春安全生产
首先,要尽快审议已有的园艺设施标准,制定完善设施园艺标准体系框架,启动制定修订程序,优先进行节能日光温室标准制定修订,明确分区域的优型结构指标体系,尽早发布实施。其次,要认真做好科学规划工作,在坚持向优势区域聚集的原则下,按照产地环境条件优良、目标市场明确、区位优势显著和气候适宜等进行统筹规划布局;按照构架坚固、性能优越、造价合理的要求和最新发布的棚室国家准规划设计当地的设施园艺产业;规划设计完成后,应组织业内专家评审,并按照评审专家提出的意见修改完善后组织实施。第三,要按照差别激励原则,尽快梳理完善各地各级扶持发展设施园艺产业的政策措施,通过实行有差别的财政补贴政策,加大对按照优型架构标准新建和改造棚室、及时进行棚室修缮更新的补贴力度,并坚持严格按标准验收合格后兑现补贴金,鼓励发展优型棚室,减少“巨型”棚室和低劣棚室,促进设施园艺生产者按照安全使用限期进行棚室修缮更新,最大限度地消除设施园艺安全生产隐患。
3、综合治理连作障碍
一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坚持定期化验土壤,确定合理的目标产量,按照推荐配方施肥,鼓励施配方肥,克服过度施肥。每667m2基肥施入量畜禽粪要控制在5m3以下,当土壤EC值达到栽培作物发生生理障碍临界点时停止施肥。二是坚持合理轮作,最好是定期与玉米等大田作物轮作,有条件的定期实行水旱轮作。三是坚持施用生物有机肥或利用夏季休闲期种植苏丹草、甜玉米、豆科作物等,对土壤进行生物修复。四是利用夏季进行高温闷棚或采用热水灌注法进行土壤消毒。五是采用嫁接换根及其他健康栽培措施,增强蔬菜作物的抗性。六是增施禾本科秸秆肥,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缓冲性能。
4、预防低温高湿病害
低温高湿病害,是由于棚室内夜温偏低,空气湿度达到过饱和,导致作物茎叶表面结露形成露珠或水膜,病菌孢子借助露珠和水膜萌发侵染。防治的关键是要将棚室气温控制在露点温度以上。我国防治设施园艺作物低温高湿病害也应立足于提高棚室夜温,防止露点温度的出现或有效推迟其出现的时间。发展轻简增效设施园艺轻简增效,是我国现代农业也是设施园艺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5、利用市场调节,加强园艺的宏观管理
我国的设施园艺基本分成3种形态:第一种是现代化的科技园区,由政府兴办,一大二公,其中问题不言自明;第二种是农民自己的设施产业,目前占我国设施园艺产业的主流,农民自己经营,市场调节,无系统生产、服务与销售机制;第三种是私人投资的设施园区,经营方式拥有一定竞争力,但是经受行业外部混乱软环境之苦,同样无法对付设施园艺产业发展面对的设施材料、设备、生产项目及品种选择、调研市场信息、产品销售渠道开展等问题。3种形式各行其道,处于一种盲目的发展。面对设施园艺产品的国际国内庞大市场,应把效益作中心,制订金融及税收政策,逐步促进生产的规模化、栽培的专业化、产品的品牌化发展,推进产业化进程。
6、加强技术和人才培养
政府应建立完善的技术服务和培训体系,结合教育和科研单位、企业多角度多层次,经广播、书籍和网络等各类方式,大大普及设施园艺的知识。切实加强培训设施园艺生产者的技术,培训一批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合格要求的人员,形成对不同层级生产者的技术指导,提高设施园艺生产者的管理和技术水平,使广大农户看见、学到,加速了新技术、新产品等推广应用。
7、完善国家相关政策
(1)政府的投资政策
政府关注的各种项目中,应争取获得设施园艺产业的发展资金。各级政府每年要安排一定数量的农发基金用于发展设施园艺,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设施园艺的积极性,促进设施园艺小区向规模化发展。应优先安排从事设施园艺产业的科研、新技术和新品种的试验,示范与推广工作经费。优先解决例如技术推广、植物防病、土壤施肥等紧急的实际问题。加强对设施园艺的技术教育,培养拥有一定设施园艺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新型农民。
(2)税收政策
虽然我国设施园艺已经形成了产业,但它
还是初级阶段,所以,在税收政策上应对设施园艺行业的提供尽可能的优惠政策,促进我国设施园艺产业更好发展。各类检查站、收费站优先放行运输园艺产品的车辆,减半收取在高速公路上运输园艺产品时的路桥费,用这些作法确保畅通运输园艺产品的绿色通道,为设施园艺的发展壮大提供方便。
8、完善技术服务,确保设施园艺产业健康发展
一是建立抓好科技服务体系。相关部门把工作重点延伸到设施园艺产业技术服务上来,落实技术措施和技术指导人员,做好农民技术培训,组织好种子、种苗供应。二是按照市场需求安排品种和茬次。坚持依托国内市场,通过对全国各大市场和产地的深入了解分析,选择种植品种,安排好上市时间,提高经济效益。根据赤峰地区特点和市场需求,主推了设施“两优五化三控”集成配套技术(即“二优五化三控”技术:推广优良品种和优型棚室结构;高效化茬口技术、集约化育苗技术、标准化栽培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和棚室管理机械化;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棚室环境调控技术和抗土壤连作障碍调控技术),蔬菜标准化生产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使农民建设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极大地解决。
9、完善土地流转,推动设施园艺产业发展
土地调整是关系设施园艺产业规模发展的关键因素,对此各地采取多种方式(如反租倒包、农户互调、直接租赁等)加快土地流转。加大政策宣传和引导,提高对土地流转重要性的认识,正确处理好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与推进土地流转之间的关系,调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户从事设施园艺产业的积极性,土地流转对促进设施园艺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意义。应从健全农村服务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加快产业化发展等方面促进土地流转,支持设施园艺产业健康发展。
结束语
设施园艺作为我国的一项新型产业,它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也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些都是正常现象。而且,设施园艺在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是我国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转变的重要途径,并将成为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将为世界设施农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郭世荣,孙锦,束胜等.我国设施园艺概况及发展趋势[J].中国蔬菜,2012.
[2]中国人民银行赤峰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对赤峰市设施农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0.
[3]宝音,张晓辉,吴红艳.赤峰市设施农业发展中的土地流转问题研究[J].理论与研究,2010.
关键词:园艺产业;设施园艺;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设施园艺生产是一个巨大的工程,现在我国设施园艺产业处在全面调整、提高的关键时刻,本文对我国设施园艺产业发展所该采取的举措和政策进行讨论。
一、、我国设施园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正确的规划引导
我国设施园艺规模已很大,但无权威性发展区划,也没有出台省级以上发展计划。缺少统筹规划引导,发展方向不清晰,各地的发展设施园艺随意,市场定位和设施功能不精,某些设施园艺生产基地规划设计不科学,水电路不配套等。
2、在春季和冬季安全生产的隐患比较大
目前我国设施园艺存在生产安全隐患,盲目追求超大型大棚,棚室修理更新不及时,采光保温设计不科学。那些采光保温设计不合理的温室,就是低温冷害频繁发生的根本原因。
3、过量施肥加剧连作障碍
过量施肥加重设施园艺连作障碍的问题普遍存在。土壤连作障碍主要体现在土壤酸化、养分和生态失衡,次生盐渍化等。
4、低温高湿使病害发生严重
因我国设施园艺生产推崇的是节能栽培技術,大棚里夜温低、湿度高为普遍状况,同时农户健康栽培防病意识弱,加重大棚环境的低温高湿状况,导致灰霉病、霜霉病等低温高湿病在设施蔬菜生产上呈严重态势。
二、我国设施园艺产业发展对策
1、改革管理体制,组建园艺管理部门
设施园艺业发展出现诸多的问题和发展水平处于低迷状态的原因,首先是我国缺乏设施园艺产业职能部门管理及农业体制不合理。生物、工程、环境3大学科与领域技术与产品不可缺少。避开设施园艺产业盲目发展及重复建设,指引我国的设施园艺产业协调的持续发展。
2、强化冬春安全生产
首先,要尽快审议已有的园艺设施标准,制定完善设施园艺标准体系框架,启动制定修订程序,优先进行节能日光温室标准制定修订,明确分区域的优型结构指标体系,尽早发布实施。其次,要认真做好科学规划工作,在坚持向优势区域聚集的原则下,按照产地环境条件优良、目标市场明确、区位优势显著和气候适宜等进行统筹规划布局;按照构架坚固、性能优越、造价合理的要求和最新发布的棚室国家准规划设计当地的设施园艺产业;规划设计完成后,应组织业内专家评审,并按照评审专家提出的意见修改完善后组织实施。第三,要按照差别激励原则,尽快梳理完善各地各级扶持发展设施园艺产业的政策措施,通过实行有差别的财政补贴政策,加大对按照优型架构标准新建和改造棚室、及时进行棚室修缮更新的补贴力度,并坚持严格按标准验收合格后兑现补贴金,鼓励发展优型棚室,减少“巨型”棚室和低劣棚室,促进设施园艺生产者按照安全使用限期进行棚室修缮更新,最大限度地消除设施园艺安全生产隐患。
3、综合治理连作障碍
一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坚持定期化验土壤,确定合理的目标产量,按照推荐配方施肥,鼓励施配方肥,克服过度施肥。每667m2基肥施入量畜禽粪要控制在5m3以下,当土壤EC值达到栽培作物发生生理障碍临界点时停止施肥。二是坚持合理轮作,最好是定期与玉米等大田作物轮作,有条件的定期实行水旱轮作。三是坚持施用生物有机肥或利用夏季休闲期种植苏丹草、甜玉米、豆科作物等,对土壤进行生物修复。四是利用夏季进行高温闷棚或采用热水灌注法进行土壤消毒。五是采用嫁接换根及其他健康栽培措施,增强蔬菜作物的抗性。六是增施禾本科秸秆肥,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缓冲性能。
4、预防低温高湿病害
低温高湿病害,是由于棚室内夜温偏低,空气湿度达到过饱和,导致作物茎叶表面结露形成露珠或水膜,病菌孢子借助露珠和水膜萌发侵染。防治的关键是要将棚室气温控制在露点温度以上。我国防治设施园艺作物低温高湿病害也应立足于提高棚室夜温,防止露点温度的出现或有效推迟其出现的时间。发展轻简增效设施园艺轻简增效,是我国现代农业也是设施园艺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5、利用市场调节,加强园艺的宏观管理
我国的设施园艺基本分成3种形态:第一种是现代化的科技园区,由政府兴办,一大二公,其中问题不言自明;第二种是农民自己的设施产业,目前占我国设施园艺产业的主流,农民自己经营,市场调节,无系统生产、服务与销售机制;第三种是私人投资的设施园区,经营方式拥有一定竞争力,但是经受行业外部混乱软环境之苦,同样无法对付设施园艺产业发展面对的设施材料、设备、生产项目及品种选择、调研市场信息、产品销售渠道开展等问题。3种形式各行其道,处于一种盲目的发展。面对设施园艺产品的国际国内庞大市场,应把效益作中心,制订金融及税收政策,逐步促进生产的规模化、栽培的专业化、产品的品牌化发展,推进产业化进程。
6、加强技术和人才培养
政府应建立完善的技术服务和培训体系,结合教育和科研单位、企业多角度多层次,经广播、书籍和网络等各类方式,大大普及设施园艺的知识。切实加强培训设施园艺生产者的技术,培训一批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合格要求的人员,形成对不同层级生产者的技术指导,提高设施园艺生产者的管理和技术水平,使广大农户看见、学到,加速了新技术、新产品等推广应用。
7、完善国家相关政策
(1)政府的投资政策
政府关注的各种项目中,应争取获得设施园艺产业的发展资金。各级政府每年要安排一定数量的农发基金用于发展设施园艺,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设施园艺的积极性,促进设施园艺小区向规模化发展。应优先安排从事设施园艺产业的科研、新技术和新品种的试验,示范与推广工作经费。优先解决例如技术推广、植物防病、土壤施肥等紧急的实际问题。加强对设施园艺的技术教育,培养拥有一定设施园艺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新型农民。
(2)税收政策
虽然我国设施园艺已经形成了产业,但它
还是初级阶段,所以,在税收政策上应对设施园艺行业的提供尽可能的优惠政策,促进我国设施园艺产业更好发展。各类检查站、收费站优先放行运输园艺产品的车辆,减半收取在高速公路上运输园艺产品时的路桥费,用这些作法确保畅通运输园艺产品的绿色通道,为设施园艺的发展壮大提供方便。
8、完善技术服务,确保设施园艺产业健康发展
一是建立抓好科技服务体系。相关部门把工作重点延伸到设施园艺产业技术服务上来,落实技术措施和技术指导人员,做好农民技术培训,组织好种子、种苗供应。二是按照市场需求安排品种和茬次。坚持依托国内市场,通过对全国各大市场和产地的深入了解分析,选择种植品种,安排好上市时间,提高经济效益。根据赤峰地区特点和市场需求,主推了设施“两优五化三控”集成配套技术(即“二优五化三控”技术:推广优良品种和优型棚室结构;高效化茬口技术、集约化育苗技术、标准化栽培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和棚室管理机械化;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棚室环境调控技术和抗土壤连作障碍调控技术),蔬菜标准化生产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使农民建设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极大地解决。
9、完善土地流转,推动设施园艺产业发展
土地调整是关系设施园艺产业规模发展的关键因素,对此各地采取多种方式(如反租倒包、农户互调、直接租赁等)加快土地流转。加大政策宣传和引导,提高对土地流转重要性的认识,正确处理好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与推进土地流转之间的关系,调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户从事设施园艺产业的积极性,土地流转对促进设施园艺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意义。应从健全农村服务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加快产业化发展等方面促进土地流转,支持设施园艺产业健康发展。
结束语
设施园艺作为我国的一项新型产业,它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也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些都是正常现象。而且,设施园艺在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是我国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转变的重要途径,并将成为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将为世界设施农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郭世荣,孙锦,束胜等.我国设施园艺概况及发展趋势[J].中国蔬菜,2012.
[2]中国人民银行赤峰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对赤峰市设施农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0.
[3]宝音,张晓辉,吴红艳.赤峰市设施农业发展中的土地流转问题研究[J].理论与研究,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