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内镜下改良全椎板成形术(EMTL)的手术操作方法和经验,并探讨其治疗症状性腰椎管狭窄的早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接受EMTL治疗的22例腰椎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矢状面前后径、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疗效由术前及术后1年的腰痛和下肢痛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进行评价。
结果22例患者中男8例,女14例,年龄(59.3±9.6)岁;所有患者均患有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跛行距离(339±130)m。术前DR、CT、MRI显示有8例患者伴有椎体滑脱/不稳。术后1年腰痛和下肢痛VAS、ODI、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痛VAS、下肢痛VAS、ODI评分、JOA评分的平均差异(95%置信区间)分别为5.0(4.3,5.6),4.1(3.3,4.8),38.6(35.7,1.5),-14.2(-16.2,-12.2),均较术前有明显恢复。术中出现1例硬膜损伤,术后复查见1例回植椎板未牢固融合,未见其他并发症发生。
结论EMTL治疗症状性腰椎管狭窄的疗效确切,可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和满意度,且操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