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目标的思考与实践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YouNeverCha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育教学活动的导向在于对教学目标的制定,而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与核心。以科学的观念去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直接关系着教学效率与整体性教学课程目标的实现。以新课标教学理念为基础,结合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目标,并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提出个性化的发展目标,已成为教学改革中亟需探讨的问题。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之中应将教学目标渗透入每一个环节之中,包括课堂教学、知识掌握、温习与检测等等。而教学目标的设定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从实际出发,特别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手段。
  关键词: 教学目标;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在现代教学理念之中,教学目标的确立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甚至已然成为教学活动的核心内容。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化,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之中的导向作用被日渐放大,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对教学目标的设立已经成为教师必须加以重视的内容。
  一、 教学目标及其意义
  教学目标的设立可以细化到课堂教学目标确立这一环节上,从基础的教学活动之上来明确教师该教什么、如何教,学生该学什么、怎么学,以及最后对教学成果的检测与验收。
  具体来说,所谓教学目标就是以学习的手段,来保证学生应当学到什么、应当掌握什么,在知识、能力、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方面又该得到怎样的提升。那么从这个层面来考虑,课堂教学目标就应当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基础、方向以及归宿,也是教学成果测评的一个参考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有一定限制作用,而这个限制作用是良性的,它对优化教学结构与教学方法起着一个导向性的作用。在完成一个学习任务之时,一个有着明确
  学习目标的学生在学习效率、学习成果之上要远远胜过没有学习目标的学生。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之中,许多教师缺乏教学设计的意识,同时也不重视对教学目标的设立,对新课标的教学标准与要求缺乏认识,存在着重教材而轻理念的现象,在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以生搬硬套的方式将知识点强行灌输给学生。
  正是由于教学目标的缺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陷入被动,在需要掌握重点知识时,由于教学内容失去目标导向性而呈现出苍白、空泛、模糊化,导致学生并不能牢固掌握。
  因此,在新课标理念下深入研究教学目标的设立与实施,是现今教师所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立与具体实施方法
  (一) 建立以教学目标为核心的初中思想品德课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基础,而学生则是课堂教学基础,教师在设立教学目标之时,充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为每个学生创造合适的学习条件为首要目的。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基于学生日常生活,引导与培养思想品德发展进步为主要目的的素质性课程。从课程标准上来看,思想品德课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感情态度、价值观念进行了整合,实现了“知识导向”向“品德导向”的转移。综合来看,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任务是呈立体而多样化的,所以教学目标的设立应当与教学任务保持相对一致,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针对教学内容的侧重进行相应的调整。
  另外,对教学目标的设立应当遵循体系化、细节化、层次化的原则,其具体内容大概是以下几点。首先,教学目标必须与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标的要求保持一致;其次,教学目标必须与地方教育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再次,教学目标必须以班级内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再者,教学目标的设立必须在有相对难度的情况下,具备可实现性;最后,教学目标的设立必须具备科学性、合理性、明确性。
  三、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立必须结合实际,因材施教
  教学目标是一个多样化、多方面、多层次、多内涵的结构体系。一般来说,在设立学习目标之前,教师首先要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充分的了解,结合教学对象以及可利用的教学设备进行分析,做到三个“明确”:明确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水平;明确教学内容的范畴;明确该以何种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去实现教学目标。
  教师在理解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意义后,必须对班级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生活状况进行深入了解,并以此为依据,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实现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德育功能。
  此外,教师必须结合社会生活实际与时事热点,关注国内外时势变化,并筛选出其中可以与课程内容结合的内容。以这样方式制定出来的教学目标既保证其现实意义也保证了其科学性。
  四、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目标的实际操作步骤与实例
  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立必须具有科学性,其必须考虑的要素包括:新课标要求、教材与教参,学生实际情况与生活情况、认知水平,国内外时事、社会热点等等等等。综合以上这些内容,那么课堂教学目标设立的具体步骤应该如下:
  研究课标内容与教材内容→以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并联系社会时事热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学习→将教学内容提炼、简化为态度情感、价值观念等思想品德因素传递给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与完善,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从教学实例来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标中明确要求学生应当理解生命来源于父母,应对父母抚养自己所付出的辛劳表达感激之情,同时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的孝悌美德,做到孝顺父母和尊老爱幼。那么从初中教材内容出发,结合班级内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课堂教学目标与相应内容。
  首先,让学生陈述家庭关系与家庭特点,建立一个大概的认知,在这个基础之上,教师再以简单的语言进行阐述,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生命是源于父母。接着对家庭关系进行引申,带出中华民族孝悌之义的传统美德。最后以孝悌之道對学生循循善诱,让学生懂得孝顺父母,尊老爱幼既是法定义务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具体体现。由此,完成教学目标的整体实现。
  五、 结语
  当然,以上内容以及关于教学实例的整理都是笔者的一家之言,而具体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之中,必须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与班级情况,做到以教学目的推动教学内容的深化,进而推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丽卿.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目标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23):61-63.
  [2]吕彬.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目标的思考与实践[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36).
  [3]付根生.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目标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8):00142.
  [4]董丽.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10.
  作者简介: 陈伟,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英语作为世界语言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近几年来,我国兴起了“英语热”,英语教育事业也在快速发展着。但是随着英语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很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倘若不能够很好地去解决将会破坏英语教学的生态。就拿高职英语而言,高职英语视听说模式作为高职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锻炼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在日常教学中应当得以重视。但是,高职英语听说课程同样存在着许多弊端,笔者
摘 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具备思考的习惯,只有善于思考和发现,才能真正提高自我学习的意识,做到积极主动学习的习惯,在潜移默化中思考和寻找问题所在,主动探索和发现,培养自身的数学意识。为此,高中数学阶段,教师需要从各方面出发,帮助学生培养问题意识,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成长。  关键词:问题意识;高中数学;培养  一、 前言  随着新课标的发展,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只有主动
摘 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走”的陶行知先生给我们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教育思想,陶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本文试图从陶老先生的生活教育着手,让孩子们亲近作文,喜欢作文,热爱作文,建议让孩子们回归生活,贴近自然,亲自实践,细心观察,让孩子从内心出发,抒发自我的真实想法,让孩子们的作文发光发亮。  关键词:细心观察;回归生活;抒发自我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
摘要: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有所谓的“问题学生”,我们大多数教师采取的是忽视、冷落,认为这些“问题学生”不值得爱,其实这些学生是最需要爱的。曾经看过这样一句有趣的名言:“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好人,而爱别人不爱的孩子才是教师的崇高境界。”错过学生的一个教育机会,没准就错过学生的一辈子。笔者通过自己班上两名“问题学生”的转变,充分感受到了教师的教育责任比教学责任还要重大。  关键词:问题学生
摘要:ipad是一种继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之后的移动终端学习工具,由于它体积小,性能高,功能齐全,携带方便,移动灵活,已成为中小学生移动学习的重要工具。本文从运用ipad与传统学具相结合,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运用ipad深度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运用ipad呈现学生思考过程,实现了思维可视化,培养提高了学科思维能力几个方面,阐述ipad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关键词:ipad
摘要:良好的习惯是能伴随孩子一生并能督促其不断改变命运的基石。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的课外阅读从阅读数量升级到阅读质量,阅读广度发展到阅读深度,养成爱读书、会读书的好习惯,让孩子受益终身。  关键词:课外阅读;良好习惯;培养  叶圣陶老先生早就教诲我们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要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的课外阅读从阅读数量升级到阅
摘 要:大语文教育思想主张语文课堂教学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与学生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接受全面整体的培养与训练。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本文探讨了互联网对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利用网络展开微写作训练这一话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大语文;微写作;中学语文;人教版  二十一世纪是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QQ、微信、
摘要:初一新生是由小学迈入中学的开始,学生的数学学习也会产生很大的变化。如何让学生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本文从学生角度出发,阐述了三个方面的观点。  关键词:给予;思考;表达;合作  初一是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的起点,但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一个转折点。他们客观上存在着很多不适应,比如,很难适应初中数学思维方法。如果不能引导初一新生站稳这一起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下降。那么,结合学生的学情和心理特征
摘 要:对于数学教学而言,需要重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立足其原有知识经验水平,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寻求教学模式的创新,实现对问题本质和规律的理解,切实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效课堂;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案例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
摘 要: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质疑和惊奇开始的。”质疑是思维的开端,也是创造的基础。特别是在职业教育越来越受社会重视的今天,培养中职学生质疑问难意识在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上更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作为中职学校重要的文化基础课之一,对学生质疑问难意识的培养,从而使数学教学服务于专业就有着更为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中职;质疑问难;应用能力  学习数学、应用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