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mear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人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经历浅谈一些在作文教学上的感悟。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联系我的教学经历和实践,我觉得应从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鼓励学生说真话,文本积累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作文教学 激发表达欲望 说真话 文本积累 修改讲评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而想像作文更是难中之难,小学生大都有“恐作症”,老师也常常为此头疼不已。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现就结合我多年的语文教学经历谈一谈在作文教学上的一点感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中,我感觉到大部分学生以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文。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深感作文教学工作的艰巨与困难。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联系我的教学经历和实践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作文教学不能流于形式,要精心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作文教学难,首先难在学生没有原始的,基本的想它、爱它的欲望、冲动和兴趣;其次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所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显得尤为重要。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的形式方法多种多样。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有源头才有活水,生活就是作文之源,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就需要学生的作文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素材,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懂得作文就是用笔描绘生活,要引导学生勇于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去发现,去探究。真实的情感最能打动人心,真实的感受是学生写作的第一手材料,既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又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能使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情地释放出来。例如:学生在劳动课上通过参加劳动,亲身经历了劳动的辛苦和劳动场面的热火朝天后,我安排了一篇写劳动课的作文,学生就能把在劳动中看到的、听到的、做到的、想到的、体会到的情景描写得十分真实、生动、感人,就能把劳动的激烈场面写得真实具体。星期天学生参加了家里的收割麦子的劳动,有些学生就把他们的劳动经历和感受写进作文里,有写劳动辛苦的,有写生活不易的,感恩父母的,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实感,着实让人感动,让人觉得孩子们突然长大了、懂事了。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了、感受了,写出真情实感是不切实际的。如果把写作当做是多彩生活的一个延续,那么就会焕发出写作的无穷的动力。学生写作的内容一定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针对学生的经验和兴趣,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2 鼓励学生说真话,表真情。
  
   叶圣陶语“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让学生用自己的手,写自己的生活,这才能充分表达他们真实的情感;不落套话。一次,我举行了以“我思念XXX”的主题班会,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用几句话描述出来。同学们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要去.广东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跟身旁,她出去我跟着,她睡觉我伴着,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生怕她即将离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发现妈妈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门,我连头也没梳,散着发就在后面追,我边追边喊,妈妈也边跑边抹泪。到了夜晚,我觉得房子里空荡荡的,怎么也睡不着,只好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闻闻她留下的体味。”这样的描写最感人,学生也能说真话,实话。
  
  3 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再造想象。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课文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材料,也是学生写作的典型范例。教师可充分利用课文资源,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练习改写、续写、扩写等想象性作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再造想象途径,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想像能力。
   例如《凡卡》一文,当凡卡满怀希望地把信寄出去后,爷爷能收到吗?爷爷在乡下会怎样想念凡卡呢?小凡卡后来的命运又会如何呢?让学生大胆去想象,续写出符合事情发展的故事,这样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激活了学生想象的火花。
   另外,还可以根据文中的插图进行补充或扩写。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的插图,邱少云被烈火烧身时的巨大痛苦,是通过作者的心理活动侧面描写的,那么邱少云的心理感受会怎样呢?可引导学生观察他的神态、动作进行想象。
  
  4 重视作文的修改讲评。
  
   学生作文不是作家的创作,也不能写一次就完事,要让学生明白无论作文水平有多高,一次性完成作文,肯定会有漏洞,会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必须要反复修改。要知道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正所谓“文章不厌千回改,精雕细凿始成金”。所以,教师对作文的批改讲评是作文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环,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讲评,肯定他们在作文中的优点和成功的地方,指出他们在作文中的不足与失误。另外,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教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苏霍姆林斯基曾在《给老师的建议》中指出:“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学习的欲父望。”如果学生能品尝到作文成功的喜悦,他就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也会产生对下一次成功的期待。
   以上就是我在作文教学上的一些理解和感悟。相信教师只要在新课标新理念的沐浴下,引导学生立足于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再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给他们表达的自由和空间,宽容每个个体的个性,一定会改变不愿意写作文的局面,每个人都会乐于作文,乐于表达,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生活、体验生活的一部分。再也不把作文当做负担去对待了。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于学生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文章例话》.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01)
  2 苏霍姆林基.《给老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08)
其他文献
“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这个班主任很优秀;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这个班主任基本合格;可是,如果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那么这个班主任无疑是失败的。”这是衡量班主任工作的一个标准。班主任这一角色,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每个学生;班主任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影响到我们学生的一生;班主任无意间的一个动作,也许能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根据我多年来做班主任的体会,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1
期刊
低年级阶段,字、词、句的训练是重要任务。字词教学除了有一定的数量之外,还必须注意质量,也就是说,对字、词,学生不仅会认、会写,还要理解意思、学会运用。同时,字词教学还要与课文内容的教学相结合,因为任何一篇文章总是由字、词、句组成的,课文的思想内容总是体现在字、词之中的。因此,字、词教学得好,既能突出课文的思想内容,又能在理解这些思想内容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对所学字、词加深理解和加强记忆。此外,要重视
期刊
中学体育课程改革自2001年起实施以来,已经走过了六年的时间,这期间,体育课堂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体育课程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冷静下来,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从而影响了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发展。    1 关于新课程标准理念的理解和认识问题     国家颁布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应该成为课程改革的精神“核心”所在。然而,对于课程改革理念的片面理解,
期刊
【摘 要】 市民是中国城市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社会阶层,老舍先生以其善于描写市民生活,塑造他们的形象的突出成就牢固地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四世同堂》所提供的市民画面及所塑造的市民阶层的人物形象却更为开阔、丰富、深刻的多。通过创造这些广泛的市民形象及描写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和生活环境,更集中、鲜明地揭示了那个充满血与泪、铁与火的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中的市民社会阶层的生活画面。  【关键词】 《
期刊
初三毕业班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就结合我校近几年来初三数学总复习教学,谈谈具体做法和体会。    1 打好基础-提高能力-建立自信,制定复习计划    1.1 扎扎实实打好基础。  1.1.1 重视课本,系统复习:初中数学基础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两方面。现在中考命题仍然以基础知识题为主,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
期刊
案例一:悉闻某校发生失窃,丢失影碟机、放像机等价值1000多元的物品,经调查,结果让人大跌眼镜,窃贼竟是本校两个五年级学生。   案例分析:由以上案例,我们不难看出,现今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已成了一个迄待解决的大问题。自己学校教育出来的孩子竟至来偷自己学校的东西,让人不寒而栗。就像一个孩子偷娘自家的东西一样,自家的东西都可以偷,还有谁家的不敢偷?不能偷?小至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单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期刊
对于现在的初中学生来说,数学的学习是很困难的。因为不会学习,所以不喜欢。加上基础差,又不愿意下工夫弥补自己知识漏洞,这样欠帐越来越多,于是学习无趣,更加厌学。初中年龄段的学生,思维发展迅速,性格定型加快,是幻想的年龄。表现出心理状态不稳定,情绪波动大,逆反心理严重,外界的诱惑、干扰会乘虚而入。作为教师决不能放弃对他们的思想、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指导,要让学生学会“冷静”、“自抑”,从而把充沛的精力
期刊
在语文课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是相对的。相对于传统的语文教学而言,在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教学,学生有比较多的主动权;相对于教来说,学生在学习方面有比较多的主动权。但是,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并不是对学生撒手不管。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是一个统一体。如果我们把初中语文教学比做演戏,那么学生就是演员,老师就是导演。学生的学习是老师精心设计的,是在老
期刊
新课程改革指出:新课程改革建构的主导不是学科知识的给予,而是学生能力的发展——建立的足以学生为本的发展观。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把促进学生发展作为一切教育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以人文关怀为终极目标。这就是说,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才能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高度关注,有兴趣去关心现实问题,主动探究问题,也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提
期刊
多少年来,我们的课堂教学,由于教材方面的影响,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学生不感兴趣,致使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知识的学习过程,缺少生活的气息,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用“活”教材,让数学走进生活,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之共识。那么,如何用“活”教材,让数学走进生活呢?笔者听了涞源县坛山小学董涛老师执教的“比例尺”一课,深受启发,愿就其中两个片断,谈一些想法。    1 片断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