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调控聚束蛋白与喉部鳞状细胞癌侵袭转移的相关性

来源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yrabb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喉部鳞状细胞癌(LSCC)中miR-调控聚束蛋白表达与LSCC侵袭转移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学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68例LSCC例患者。男37例,女31例。平均年龄为59.5岁,年龄范围为30~80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及Western blot法检测miR-调控聚束蛋白在68例LSCC中蛋白水平的的表达,经单因素分析miR-调控聚束蛋白表达与LSCC侵袭转移的关系。

结果

miR-调控聚束蛋白在正常喉黏膜中的阳性率为0,在喉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阳性率为40.0%(8/20),在LS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7.6%(46/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调控聚束蛋白阳性表达在有无颈淋巴结转移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调控聚束蛋白在LSCC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性。

结论

miR-调控聚束蛋白表达与LSCC侵袭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联合艾地苯醌对癫痫患者睡眠状况及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Bcl-2蛋白(Bcl-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山西博爱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1例癫痫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单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单药治疗组42例,男27例,女15例,年龄(31.12±5.08)岁,年龄范围为23~75岁;联合治疗组39例,
目的 探讨与副鼻窦沟通的眼眶病变的临床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断的副鼻窦病变40例(40眼)术前均行CT检查,6例行X线检查、7例行MRI检查,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 上颌窦源性10例,筛窦21例,额窦7例,蝶窦2例.40例中良性病变31例,恶性病变9例.眼眶CT扫描结果显示良性病变边界清楚光滑,密度均匀,呈膨胀性骨质吸收破坏.恶性病变CT表现为边界不清,形状不规则,可见侵蚀性骨质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