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对于全面发育迟缓患儿通过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同期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结果:2组患儿入组时精细动作、粗大动作、社交能力、语言能力、以及适应性方面的DQ值均较低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精细动作、粗大动作、社交能力、语言能力、以及适应性方面的DQ值上升幅度均大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通过对全面发育迟缓患儿运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儿神经、运动、语言及智力等各方面的发育。
关键词:全面发育迟缓;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患儿;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2-228-01
全面发育迟缓是指患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表现出的发育速度放缓、顺序异常等情况,临床发病率高达6~8%[1]。通常正常情况下儿童可以实现正常发育,然而受到家族遗传因素、宫内发育不良、染色体异常以及慢性疾病等因素影响,容易对儿童正常生长发育产生影响,从而诱发全面发育迟缓[2]。此类患儿在运动、语言、以及社会交往等各方面的能力均与其他健康儿童存在较大差异,该疾病的发生对于患儿的键康成长带来较大影响,与此同时也给家庭与社会增加了巨大的负担。为了改善患儿的发育迟缓现象,以下将探究通过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1资料以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本院70例全面发育迟缓患儿,依据护理干预差异性分组,即观察组:35例,男/女:18/17;年龄9个月~5岁,均值為(2.2±0.3)岁。对照组:35例,男/女:19/16;年龄7个月~5岁,均值为(2.4±0.2)岁。2组临床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即加强患儿的病情监护,严格遵医嘱给予相应的药物护理,同时加强患儿家长的健康知识宣教等;同期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如下:(1)感知觉训练:1)视知觉:在患儿的早期阶段,通过运用具有鲜艳颜色的玩具以及卡片等来吸引患儿关注度,之后通过对玩具及卡片等进行左右移动,从而帮助扩大其视觉感知区域。随着训练的不断开展,确保患儿能够完成左右迫视力物体,并可随物体移动而左右移动;2)触觉:通过应用触觉球等相关物品使患儿在接触不同物品的过程当中来提升其指尖等相关肢体部位具有的感觉;3)听知觉:在距离患儿耳朵大约15厘米左右,应用具备不同频率、音质和音量的声源,来对患儿实施干扰约三到五秒一次,期间需间隔两秒左右之后继续进行干扰,从而提升患儿对于各种声音具有的敏感度。观察患儿能够准确的感知具体声源以后可以尝试变化声源位置,也可通过更改音量大小来提升患儿的听知觉;(2)记忆力训练:在患儿进行记忆力训练的过程中,应该和患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在训练早期需要引导患儿对日常用品和家人等进行识别,之后不断扩大患儿的记忆力训练内容,同时在训练期间要不断调动患儿的视觉触觉和听觉,通过运用差异化的记忆通道来帮助提升训练效果[3];(3)语言训练:在进行语言训练的过程中,需要鼓励并引导患儿进行眼睛的对视和交流,在此期间可以给予患儿一些爱抚行为来帮助提高其对于身体触觉具有的感知能力。也可选择患儿比较感兴趣的玩具以及日常事务等,来帮助引导其参与到交换游戏中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
1.3评价标准
2组患儿均于干预前后利用Gesell发育评估表对其五大功能区的发育商(DQ)进行评估,包括患儿的精细动作、粗大动作、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能力以及适应性,其中各DQ值≥85分代表该项能力的发育情况正常。
1.4统计学方法
涉及数据以SPSS19.0分析,数据标准差以(
±s)描述,组间数据t、χ2检验,P<0.05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组患儿入组时精细动作、粗大动作、社交能力、语言能力、以及适应性方面的DQ值均较低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精细动作、粗大动作、社交能力、语言能力、以及适应性方面的DQ值上升幅度均大于对照组,且P<0.05。
3讨论
儿童全面发育迟缓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与体质量、患儿窒息以及早产等因素均是影响儿童语言、精神和运动等正常发育的相关危险因素[4]。采取有效的护理和干预措施来帮助改善患儿的发育迟缓,能够降低患儿智力低下以及脑瘫等疾病发生风险,同时对于提升我国人口整体素质等均具有重要价值。对于小儿来说尚处于脑发育的关键阶段,并且发育速度相对较快,特别是患儿的神经系统还处于较高的发育水平。在该阶段患儿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相对活跃,并且也是患儿突触等进行发育的重要阶段,通过进行有益的外界刺激,有利于促进患儿脑袋适应能力的提升,并且患儿年龄越小,大脑代偿能力也相应越好,所以此时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脑部更具可塑性[5]。所以通过开展早期的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儿的发育效果,更有利于促进其语言、运动、肢体和智力等方面的发育和改善。本次研究中针,对观察组患儿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分别从感知觉训练、记忆力训练以及语言训练等不同层面进行患儿的康复训练指导[6]。从对比结果来看,观察组患儿经护理干预后在精细动作、社交能力、适应性以及语言能力和粗大动作等方面的QD值改善情况好于同期对照组。提示,通过积极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全面发育迟缓患儿的总体护理价值,可更有利于促进患儿的发育和成长。
综上所述,通过对全面发育迟缓患儿运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儿神经、运动、语言及智力等各方面的发育。
参考文献
[1]齐小杰.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17):3091-3092.
[2]蒋宁宁.康复护理干预对精神发育迟缓患儿的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30(05):502-503.
[3]张桂芳,海敬,尚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8,25(09):1223-1224.
[4]石琳.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8,29(08):1030-1032.
[5]张璞.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08):1507-1508.
[6]詹淑琴.社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影响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05):680-681.
关键词:全面发育迟缓;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患儿;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2-228-01
全面发育迟缓是指患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表现出的发育速度放缓、顺序异常等情况,临床发病率高达6~8%[1]。通常正常情况下儿童可以实现正常发育,然而受到家族遗传因素、宫内发育不良、染色体异常以及慢性疾病等因素影响,容易对儿童正常生长发育产生影响,从而诱发全面发育迟缓[2]。此类患儿在运动、语言、以及社会交往等各方面的能力均与其他健康儿童存在较大差异,该疾病的发生对于患儿的键康成长带来较大影响,与此同时也给家庭与社会增加了巨大的负担。为了改善患儿的发育迟缓现象,以下将探究通过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1资料以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本院70例全面发育迟缓患儿,依据护理干预差异性分组,即观察组:35例,男/女:18/17;年龄9个月~5岁,均值為(2.2±0.3)岁。对照组:35例,男/女:19/16;年龄7个月~5岁,均值为(2.4±0.2)岁。2组临床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即加强患儿的病情监护,严格遵医嘱给予相应的药物护理,同时加强患儿家长的健康知识宣教等;同期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如下:(1)感知觉训练:1)视知觉:在患儿的早期阶段,通过运用具有鲜艳颜色的玩具以及卡片等来吸引患儿关注度,之后通过对玩具及卡片等进行左右移动,从而帮助扩大其视觉感知区域。随着训练的不断开展,确保患儿能够完成左右迫视力物体,并可随物体移动而左右移动;2)触觉:通过应用触觉球等相关物品使患儿在接触不同物品的过程当中来提升其指尖等相关肢体部位具有的感觉;3)听知觉:在距离患儿耳朵大约15厘米左右,应用具备不同频率、音质和音量的声源,来对患儿实施干扰约三到五秒一次,期间需间隔两秒左右之后继续进行干扰,从而提升患儿对于各种声音具有的敏感度。观察患儿能够准确的感知具体声源以后可以尝试变化声源位置,也可通过更改音量大小来提升患儿的听知觉;(2)记忆力训练:在患儿进行记忆力训练的过程中,应该和患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在训练早期需要引导患儿对日常用品和家人等进行识别,之后不断扩大患儿的记忆力训练内容,同时在训练期间要不断调动患儿的视觉触觉和听觉,通过运用差异化的记忆通道来帮助提升训练效果[3];(3)语言训练:在进行语言训练的过程中,需要鼓励并引导患儿进行眼睛的对视和交流,在此期间可以给予患儿一些爱抚行为来帮助提高其对于身体触觉具有的感知能力。也可选择患儿比较感兴趣的玩具以及日常事务等,来帮助引导其参与到交换游戏中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
1.3评价标准
2组患儿均于干预前后利用Gesell发育评估表对其五大功能区的发育商(DQ)进行评估,包括患儿的精细动作、粗大动作、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能力以及适应性,其中各DQ值≥85分代表该项能力的发育情况正常。
1.4统计学方法
涉及数据以SPSS19.0分析,数据标准差以(
2结果
2组患儿入组时精细动作、粗大动作、社交能力、语言能力、以及适应性方面的DQ值均较低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精细动作、粗大动作、社交能力、语言能力、以及适应性方面的DQ值上升幅度均大于对照组,且P<0.05。
3讨论
儿童全面发育迟缓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与体质量、患儿窒息以及早产等因素均是影响儿童语言、精神和运动等正常发育的相关危险因素[4]。采取有效的护理和干预措施来帮助改善患儿的发育迟缓,能够降低患儿智力低下以及脑瘫等疾病发生风险,同时对于提升我国人口整体素质等均具有重要价值。对于小儿来说尚处于脑发育的关键阶段,并且发育速度相对较快,特别是患儿的神经系统还处于较高的发育水平。在该阶段患儿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相对活跃,并且也是患儿突触等进行发育的重要阶段,通过进行有益的外界刺激,有利于促进患儿脑袋适应能力的提升,并且患儿年龄越小,大脑代偿能力也相应越好,所以此时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脑部更具可塑性[5]。所以通过开展早期的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儿的发育效果,更有利于促进其语言、运动、肢体和智力等方面的发育和改善。本次研究中针,对观察组患儿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分别从感知觉训练、记忆力训练以及语言训练等不同层面进行患儿的康复训练指导[6]。从对比结果来看,观察组患儿经护理干预后在精细动作、社交能力、适应性以及语言能力和粗大动作等方面的QD值改善情况好于同期对照组。提示,通过积极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全面发育迟缓患儿的总体护理价值,可更有利于促进患儿的发育和成长。
综上所述,通过对全面发育迟缓患儿运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儿神经、运动、语言及智力等各方面的发育。
参考文献
[1]齐小杰.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17):3091-3092.
[2]蒋宁宁.康复护理干预对精神发育迟缓患儿的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30(05):502-503.
[3]张桂芳,海敬,尚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8,25(09):1223-1224.
[4]石琳.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8,29(08):1030-1032.
[5]张璞.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08):1507-1508.
[6]詹淑琴.社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影响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05):680-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