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育中的文化自觉问题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_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些年,从“文化走出去”与“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可以看出,开放合作和交流成为国家战略的关键概念,而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国际影响力,而外语教育应发挥优势,调整设置来适应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綜合分析高校英语教育中的文化自觉问题,并从授课者、学习者、教学方式等方面分析原因,尝试从实践上提出提高文化自觉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基本隐喻;场面调度;电影
  【作者简介】聂淼,湖北医药学院。

一、文化自觉问题研究现状


  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概念,即“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高校外语教育的文化自觉既包含对外来文化的批判性接受,更基本的是对母语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在认知中西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有效地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
  国外对于文化自觉问题的宏观研究由来已久,主要是研究资本主义工业化过程中人类文化发展暴露出来的文化冲突和文化危机而逐渐产生的理性审视、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外语教育中的文化自觉问题,一些学者包括Vivian Cook(维维安·库克)也进行了相关探讨,她认为学习者通过第二语言的学习提高对于母语意识,重新建构对于自身及其所处社会的认知,并最终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国内相关研究大多数从文化自觉理论解读、文化自觉与社会发展、文化自觉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等角度出发,涉及中国外语教育的论述较少。从丛、蒋亚瑜、刘世文等等学者主要针对我国英语教育中存在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赵彦春提到了外语教育中的文化自觉的欠缺,王菲在其文章中对大学英语教材中英美文化取向突出,本土文化、非英语国家文化边缘化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曾敏在其博士论文中对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另外不少学者为了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程度和认同感,编写了各类的中国文化推介的书籍和线上课程,比如侯香浪、何明霞主编的《中国文化英语教程》,顾卫星,叶建敏的《中华文明与地方文化英文导读》等等,外研社还结合了慕课形式推出了《英语畅谈中国文化》课程。可以看出近年来文化研究已经成为外语教育中的热点问题,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外语教育中的文化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成功颇丰,但对于外语教育中的文化自觉问题研究者和成果比较少。《外语教学》2017年发表的两篇相关文章:袁小陆等人的《外语教育中的文化自觉培养现状与归因研究》和张珊的《中国外语教育的文化自觉》从文化自觉的概念出发分析了现代外语教学中的文化自觉地现状和从学习者角度查找原因,但未涉及有效地解决措施并且未考虑到授课者的因素。试图在此研究基础上,综合分析高校英语教育中的文化自觉问题,并从授课者、学习者、教学方式等方面分析原因,尝试从实践上提出提高文化自觉性的有效途径。

二、研究意义


  教育部2017最新版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基础目标的教学要求提到大学生应“在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交流时,能够观察到彼此之间的文化和价值观差异,并能根据交际需要运用有限的交际策略”。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对其文化的根本规定性认识不清: 英语教育中西方文化的覆盖范围与含量远远不足以反映西方文化的全貌,而中国文化则长期处于失语状态。
  从理论上,研究大学英语教育中的文化自觉问题为外语课程的时代建构提供了良性保障。大学英语课程的发展有着文化传承的原动力,以中国文化的演进为实质过程,以中华民族的自我教育为导向,方才能够彰显英语教育的文化功能,探索英语教育发展的新方向;通过对高校英语教育中文化自觉的内涵、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剖析,对英语教育中的文化困惑进行审视和反思,明晰责任,拓展了语言文化教学研究空间。
  从实践上,在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提升英语教育中的文化自觉有助于授课者和学习者认清自己的文化处境和社会使命,主动应对多元文化冲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扩大大学英语教学的文化影响力,进而增强高校的文化软实力。

三、大学英语教育中的文化自觉问题研究


  首先是探究大学英语教育中的文化自觉内涵、特征及意义,厘清其背后的理论框架。(文化哲学是英语教育文化自觉问题研究的本体基础;跨文化交际理论是研究的认识基础,双语现象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研究的方法源泉)。
  其次针对高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和高校教师,对中国传统文化及西方文化基础知识的掌握现状、中国传统文化表达英译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对中西文化批判认识能力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主要选择测试题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测试内容力求多元、全面和适宜难度,问卷调查包含培养目标、授课方式和内容、教材中文化内容、测试评价标准、教师中国文化素养及其对待西方文化立场等方面进行,体现文化自觉培养的成效和不足,深刻剖析其背后的原因。通过收集分析、整理归纳相关文献,把握大学英语教学和文化自觉研究的现状和问卷从在校大学生,高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的文化自觉培养现状和教师的中国文化素养及其对待中西方文化的态度等方面进行初步的调查,对调查结果采用Likert 5 级量表收集数据,录入Excel表格,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
  最后是针对大学英语教材和英语等级考试,从价值观取向、文化立场、文化背景、中国文化的推介等方面梳理大学英语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并对全国大学生英语等级考试中的文化评价方式进行定性分析,探究文化自觉培养的成效与不足,最终提出有效对策。
  大学英语教学应注重培养学习者文化自觉意识,将英语教育中的文化元素的价值提升到应有的地位和高度。大学英语教育的文化自觉是指英语教育应对其目的语文化有自知之明,在教育过程中彰显他们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特色及发展趋势,更应该加深对母语文化的认知,并对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和共向具有深刻的自觉,才能培养受教育者对中西方文化的通约,形成多元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母语文化基础上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真正实现中国文化的“走出去”的目标。大学英语教育中尚未完全确立文化教学的意识,也没有明晰文化教学的理念,仍然是纯粹知识和技能的追求。因此对学生文化自觉培养现状的考察应涵盖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测试,也应包含对学生西方文化基础知识的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及中西文化批判认识能力的考察。另外,高校英语教育中的文化自觉研究亟待从授课方式、授课内容、教材中文化含量、测试评价方式、英语教师个人中国文化素养等方面找到科学的原因和解释。基于查找原因的基础上,针对英语教育中的文化自觉培养,从渗透母语文化、明确中国文化教学细则、课内课外教学材料调整、开设中国文化相关课程、增强英语教师主体文化素养、强化跨文化交际策略等方面提出可能的解决之道。除此之外,挖掘目的语文化精髓,解释内隐的现代西方文化精神中的优秀部分也是教学实践中的应对之策。

四、结语


  研究大学英语教育中的文化自觉性,探究学习者和教授者的文化自觉意识,涵盖大学英语教材和测试中的文化内容分析,并完善培养策略。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作为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并列的课程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弥补中国文化在外语教育中的失语与不足,提高他们的中国文化推介能力;另外,提高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自觉性,可以提高教师对中西文化的批判性认识,加强中国文化英语表达水平。结合外语教育中的文化自觉的内涵设计测试题目,并全面对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和教师针对文化自觉培养内容进行调查,用科学的分析工具找出原因,并结合文本分析力求找到有效的对策,这可以高校英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的教学活动和实践提出一些反思和举措,也为相关后续的研究提出一些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
  [2]Cook, V. J.. Basing teaching on the L2 user[J]. Educational Linguistics,2005.
  [3]王烈琴.全球化背景下的语言观及其对国家语言教育政策的影响[J].外语教学,2013(5):61-64,69.
其他文献
【摘要】根据合作学习理论,妥善利用人际互动可对教学产生积极影响。小组活动可适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场景,教师可根据具体教学主题和内容选择合适的小组活动类型,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组活动;大学英语教学;实现路径  【作者简介】陈韵如(1992-),女,汉族,四川遂宁人,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空中乘务学院,助教,英语翻译硕士,研究方向:英语翻译。一、合作学习理论与小组活动  合作学习理
【摘要】试卷讲评课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课型之一,本文就一节试卷讲评课进行案例分析,探讨提高英语试卷讲评课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策略,以有效开展高中英语试卷讲评课。  【关键词】试卷讲评课 策略 小组合作 主体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英语试卷讲评课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让学生对一个阶段内学习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找出错误形成的原因,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好的学习经验,拓宽思路,提高
一、浅析探究式教学的内涵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探究式教学的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更为广泛,效果也日益显露了出来,其用英文表示为“Inquiry Teaching”,其中“inquiry”一词的意思就是“探究、审查、追究”等。而探究式教学是目前教师们较为青睐的一种科学、高效、先进的教学模式,其实质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不再以讲授、灌输为主,学生也不再是一味的被动接受,而是围绕教学内容通过具体的问题,
【摘要】《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中充斥了大量中国底蕴浓厚的对封建制度的描写以及诗词歌赋、文字游戏。同时,《红楼梦》也以独具中国特色的修辞使其语言具有独到的中国美学。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和开放,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于中国的文化感兴趣,《红楼梦》的翻译也因此始终受到关注。本文试以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译本,对其中用典、对偶、双关、委婉语几个修辞方面的翻译进行浅析。  【关键词
【摘要】英语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正确的阅读策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展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注重教学策略的实施,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关键词】语言基础;阅读方法;阅读技巧  【作者简介】常效文,甘肃省通渭县第二中学,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摘要】公示语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正确、规范的中英文公示语翻译,不仅对外国人有很大帮助,更体现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本文基于功能对等理论和公示语翻译原理,对西安赛格购物中心的公示语做以分析,希望唤起公众对正确、规范翻译的认识。  【关键词】公共语翻译;功能对等;汉英翻译  【作者简介】李冬瑞(1996-),女,汉族,陕西西安人,长安大学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逐步发展和高中英语教学的不断改进,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学习英语的实际需求,新的社会需求要求学生在提升英语的同时也要获得英语核心素养上的提升。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英语教学则是从如何提升学生的综合英语素质与能力的角度出发,将英语教学落脚于实际应用上,这是其区别于传统英语教学方法的关键所在。本文介绍了当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
【摘要】自全国大学英语四级题型改革以后,翻译部分比重、难度都加大,因此,翻译教学也随之调整,实行线下线上相结合,课堂上讲翻译理论和方法,课下结合“批改网”APP进行翻译实践。本文基于“批改网”所得数据,分析学生常见的语法错误,并对症下药,找到解决办法。  【关键词】CET4;批改网;策略  【作者简介】王琴,成都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一、题型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四级翻译考察重点  2013年12月大学英
【摘要】科学地设计和布置初中英语课后作业。本文从目前英语课后作业布置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科学有效地布置初中英语课后作业的方法。并以(2011版)外研版七年级下册中为例,阐述课后作业布置的方法和实践过程。  【关键词】初中英语;作业设计;有效性  【作者简介】张晓娜,商洛市初级中学。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教学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还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英语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摘要】雷切尔·卡森以其代表作《寂静的春天》成为人们熟知的生态文学作家,生态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研究思想在当前自然生态环境遭受急速恶化的发展背景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海之滨》作为雷切尔·卡森的又一代表作,该作品中蕴含的生态意识值得人们深究,对人们认识和探讨美国文学中的生态意义和精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对雷切尔·卡森《海之滨》中蕴含的生态意识进行了探索,以期为相关研究者们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