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分析(附463例报告)

来源 :北京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m80201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的临床特征,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9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川崎病患儿463例,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患儿的临床特征进行总结.结果 在463例患儿中,男女比例为1.8∶1,年龄2个月至10岁,≤3岁占比为67.4%;发病季节以春、夏季为主(70.6%);不完全川崎病97例(20.9%);确诊前平均发热(6.8±1.2)d,其他症状出现频率次序为口腔黏膜改变(98.3%)、肛周脱皮(97.8%)、球结膜充血(92.0%)、淋巴结肿大(91.4%)、指(趾)端脱皮(81.2%)、皮疹(80.3%).实验室检查中,CRP升高、血沉增快、白细胞升高、贫血、血浆白蛋白降低、肝功能异常、尿检异常发生率分别为96.1%、94.8%、92.0%、62.6%、54.6%、26.6%、27.0%.共计87例合并冠状动脉病变,其中21例(4.53%)存在动脉瘤,不完全性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完全川崎病(35.1%比14.5%,p<0.05).结论 川崎病临床表现有时不典型,不完全川崎病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较高,出现结膜充血、肛周脱皮、口唇皲裂应注意不完全性川崎病的诊断,实验室检查结果并无特异性发现.
其他文献
吗啡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阿片类镇痛药物,在围术期疼痛管理及癌症疼痛治疗等方面有重要意义.但随着在临床广泛应用,吗啡耐受的问题日渐凸显.研究发现,吗啡耐受与阿片受体脱
目的:分析miR-15和miR-29a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DR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8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155例(155眼)2型糖尿病(DM)患者,根据是
硫具有理论比容量高(1675 mAh g-1)、成本低、且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在未来储能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硫正极导电性差、在充放电过程体积变化大、中间产物聚硫化物易溶于电解液等缺点,限制了其商业化应用。本文以导电性好的碳材料、氧化物等为载体,以柔性网络结构的导电聚合物和金属骨架化合物为包覆材料,构建三明治结构的硫正极复合材料,结合电化学测试和微观结构表征,阐明性能优化的潜在机制。(1)采用模
学位
为了避免传统Sn-Pb焊料中铅可能对人体和环境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寻求可替代传统Sn-Pb焊料的合金体系迫在眉睫。其中,Sn-Ag系和Sn-Zn系合金以其优良的力学性能和适宜的熔点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