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精讲点拨”的方法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xu36966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真正优秀的教师都具备“精讲点拨”的本领,这是他们千锤百炼成就的内功。“质疑”的方法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够无师自通的,它需要老师具体方法的指导点拨。
  【关键词】精讲点拨;难点质疑;审美享受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所提出的四大课程基本理念之一。正因为如此,许多老师对“精讲点拨”心存芥蒂,好像一谈“精讲点拨”,就有妨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新”之嫌,尤其是公开课上往往担心听课老师因“老师讲得多”而一票否定一堂精心准备的课,连必要的“精讲点拨”也首鼠两端,顾忌重重,甚至弃之不用。其实,“精讲点拨”是一种教师有所作为的教学策略,切不可当讲不讲、当点不点、当拨不拨。
  一、质疑的方法需要“精讲点拨”
  事实上,真正优秀的教师都具备“精讲点拨”的本领,这是他们千锤百炼成就的内功。“质疑”的方法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够无师自通的,它需要老师具体方法的指导点拨。
  1.教给学生抓住课题质疑的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题来质疑,因为课题往往能提供行文的线索,概括文章内容,或体现文章的思想内核,它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比如《蘑菇该奖给谁》《谁的本领大》等课文本身就是一个最好的设问。在教学《猴子种果树》一课时,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猴子种了哪些果树?”“最后有没有收获果实?为什么?”课题中往往有“题眼”,抓住课题质疑,应该着眼于题眼来激发兴趣。如《夜晚的实验》,题眼在“夜晚”,可以质疑:“为什么是在夜晚做的实验?”
  2.教给学生抓住关键句段质疑的方法。抓关键句段引导学生质疑,能“触一发而动全身”。比如教学《骑牛比赛》一课时,当学到“骑手说:‘小姑娘,你不知道,我曾经从牛背上摔下来上千次!’”这个关键句时,教师点拨学生根据这个句子提几个“为什么”,循着老师的引导,学生分别提出“为什么骑手在比赛时没有从牛背上摔下来呢?”“为什么骑手从牛背上摔下来上千次还要继续练习呢?他不怕疼吗?”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答,十分轻松地使学生了解了文章“坚持不懈,迎难而上终会成功”的主题思想。
  3.教给学生抓住重难点质疑的方法。在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处引导学生质疑,可叩开学生的思维大门,达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例如《奶奶的白发》一课,重难点是让学生体会到长辈们无私的付出,课文中祖孙俩的对话无不揭示了这一点。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先认真朗读对话,然后大胆提问。“白发是自己长的,奶奶为什么说是爸爸和‘我’给的呢?”“听了奶奶的话,‘我’为什么低下头,没有吭声?”“奶奶的白发还会变黑吗?”等疑问使课堂充满活力,引人入胜。教师在交给方法的同时,帮助、引导学生筛选、提炼重点问题,使学生的质疑完成由表及里、由深入浅的思维飞跃。这样,学生就在自己的质疑中攻克了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4.教给学生抓住“反常”处质疑的方法。文中常有一些看似不好理解或是有些反常之处,教师可以适当归纳出一些关于“反常处”的常见的质疑类型,以便学生提高质疑水平,发展思维能力,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如《在大海中永生》“鲜花伴着骨灰”一句,正常理解应该说“鲜花拌着骨灰”,这里为什么要用“伴”?有什么好处?再如《雨后》这篇课文中,学生问道:小哥哥摔了跤,嘴里说“糟糕——糟糕!”可为什么脸上却显现出兴奋和骄傲呢?小妹妹轻轻地小心地跑,为什么心里却希望自己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呢?学生就能从矛盾中感受人物鲜明的个性,结合自己的生活来体验理解童年的快乐。
  二、在学生“愤”“悱”之处需要“精讲点拨”
  有人说,“老师有两种:一种是在你的背后轻点一下,便可使你直上云霄;另一种是在你的头脑里装满沉重的东西,使你无法前行。”这句话道出了一个优秀的教师需具备良好的点拨的能力。课堂上,对学生的观点,老师要及时作出引导,对表述不当、感悟不深刻或价值观偏离等问题,要及时点拨,在学生回答40%的基础上,给个梯子让它达到80%。
  我们总是从错误走向正确,走向成熟,错误是一个人探求真理的标志。学生犯错更是不可避免。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作为教师,要本着“以生为本”的原则,在课堂上尊重、理解出错的学生,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和谐发展;在课堂上要用自己智慧的眼睛发现学生身上闪光的东西,运用转化角度的方法评价学生,悦纳学生的错误,呵护他们、激励他们,不断为课堂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请看贾志敏老师执教的《程门立雪》的片段,让学生给生字组词。
  师:好,接下来谁给“尊”字组词
  生1:尊,尊敬的尊
  生2:尊,遵守的尊
  (众生顿时哄堂大笑)
  师:(神情自若,微笑)他并没有错,他还没把话说完呢!
  师:(望着生)是遵守的尊,去掉……
  生:(顿时领悟)遵守的遵,去掉走字底,就是尊敬的尊。
  师:(面对笑的学生,风趣)你们刚才笑得太早啦!
  (掌声)
  在这个片断里,学生答错了,可贾老师的一句“他还没把话说完呢!是遵守的尊,去掉……”不但让这位二年级的学生找回了自尊与自信,发展并维系了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也激发全班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把学生明明白白的错误转换了一个角度,使学生说出了正确的答案,而且还为自己的正确而快乐着。这看似一种“荒谬”的做法,却给学生营造出安全、宽松的学习氛围。这种艺术化的处理方法足以看出精点妙拨的魅力所在。
  其实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新”并不排斥老师的“精讲点拨”这个环节,语文老师应积极打造自己的语言功底,不能忽视自己“精讲点拨”的功力。于漪老师说:“语文课要上得美,优美的语言伴着精湛的思想流入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美的世界里徜徉,从而获得审美享受。”
  ( 责任编辑:郭颖)
其他文献
【摘要】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一直是每个初中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本文在借鉴参考资料以及结合自己的实践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一些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国家教育的要求,然而由于我国应试教育长期存在,使得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冲突。培养学生的
【摘要】在新课改进程中,一些语文课走入了形式化的误区,形式大于内容,看似热闹实则虚空。本文试从课堂导入、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课堂提问、课件运用四个方面分析语文课堂中存在的一些形式化现象,以期帮助语文课摒弃浮华走出误区。  【关键词】语文课堂;形式化;误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然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华美乐章,“民主、平等、和谐
本文用固态粒子烧结法制备多孔氧化铝陶瓷,研究了烧结制度对多孔陶瓷的空隙率、孔径、硬度及热变型等的影响,制得了具有较高孔隙率(44%~60%)和一定孔径分布和强度的多孔氧化铝
【摘要】传统的作文评改,老师是错了位的主角,他们终年精耕细作,可学生仍无所获。真正有效的作文评改,教师应在学生的习作园地里“指点江山”,让他们去“激扬文字”。  【关键词】作文评改;自改;互改;师改;交流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老师,都知道这样一条真理——“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于是,对优秀作文,老师便添枝加叶,画龙点睛,以供学生仿效;对一般作文,老师便评头
目的:探讨不同清洗方法对腹腔镜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掌握最佳的清洗方法。方法:选择使用后的腹腔镜器械200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件。对照组采用手工清洗方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