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莲都区黄村乡农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fal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促进乡村振兴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兴旺发展,对黄村乡农业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未来农业发展的展望。
  关键词:黄村乡;农业;发展现状;展望
  黄村乡位于丽水市区东偏北方向,距市区20km。东面和北面与缙云县相接,南临紫金街道和青田的舒桥乡,西连岩泉街道,乡境总面积100.8km2,辖11个行政村,62个自然村。全乡总人口11510人,其中农业人口11235人,农业总产值7526万元。2018年黄村乡被评为丽水市生态农业精品示范乡镇。
  1  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1.1  白茶产业
  近年来,黄村乡借助高海拔优势,大力发展高山茶产业。据统计,全乡茶叶种植面积达120hm2,茶叶类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种植户达545户。年产茶青150t,产值约1650万元。黄村乡主动邀请省级科技特派员,市区技术人员开展栽种技术指导,促进白茶品质提升。黄村乡齐协茶叶专业合作社2017年成功注册了“上鄭、三杉”两个茶叶商标。目前,黄村乡有小型茶叶加工厂4家,茶叶加工成品卷形茶、扁茶、红茶为主。
  1.2  高山蔬果产业
  围绕省、市、区“精品果业”的总体发展目标,重点抓好结构调整和品质提升,充分发挥全乡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发展生态精品高山蔬菜。其中代表性的有郑根付家庭农场。郑根付家庭农场位于上郑村,荣获丽水市高山生态精品茄子称号,也是丽水市生态精品现代农业示范家庭农场。年产茄子4000kg、西瓜0.6万kg、玉米1500kg、长豇豆350kg、冬瓜2500kg等。目前,黄村乡还拥有杨梅、五月红桃、猕猴桃、覆盆子、八月瓜、布福纳、樱桃等精品水果品种。
  1.3  土面产业
  土面也称爽面,是丽水本地的一种汉族传统美食。黄村方记土面工厂位于莲都区黄村乡严鸟刘西堂村,一个现代和历史交织的村落,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工厂约700m2,顶部设有阳光棚,光照充足,醒好的土面在三楼通过升降机到四楼晾晒。黄村“方记土面”不仅成为莲都土面的代表,更是一款成功将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地商品的典型案例。该企业已于2017年5月获得了SC认证并正式投产。年土面产
  7.5万kg。产值达157万元。辐射带动就业人数30人,员工年均增收万元。同时“方阿婆”也被授予浙江省首批“名特优食品作坊”称号。
  2  存在问题
  2.1  优势产业缺乏竞争力
  茶叶、水果、蔬菜等优势产业品质与规模在全区范围内缺乏核心竞争力。一方面是由于农户仍停留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种植管理意愿不强,一些茶园果园年久失管,导致出产农产品口感品质远远下降。另一方面是留守老人劳动力有限,引进外来资本进驻发展难度大,使优势产业发展规模化成为空谈。
  2.2  产业结构单一
  由于客观因素,导致黄村乡农业产业结构存在单一、不合理的现象。黄村乡属优质饮用水源保护地,严格把控各类农业面源污染。目前产业主要集中在茶叶、水果、蔬菜上,规模化畜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发展受阻。此外,设施农用地审批较为严格,休闲农业、农业观光等产业未得到良好发展。
  2.3  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
  受传统观念影响,黄村乡年轻人多是外出务工、经商,劳动力流失严重。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中坚力量是由种植大户、小家庭农场、小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组成,规模较小,缺乏大型农业企业起带头作用,取得经济效益有限,年轻劳动力回乡发展农业的意愿进一步降低。
  3  展望
  3.1  大力发展重点产业
  重点扶持高山白茶产业、高山水果产业、高山蔬菜产业。对接上级农业部门,争取政策资金支持,激发散户种植热情。重点培育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产业发展带头作用。由乡举办“白茶节”、“水果采摘节”等活动,鼓励合作社参加各地的农博会,拓宽销售渠道,提升黄村农产品品牌影响力。以乡农业公共服务中心为平台,以市校合作为契机,积极争取浙大等高校在农业技术等方面的智力技术支持,引进优良品种、加大对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指导,提升黄村乡农产品品质和核心竞争力。
  3.2  实现产业多元化
  发展“田园风光+休闲旅游”“水果基地+采摘体验”“茶叶基地+采茶体验”为重点的农旅融合模式。积极挖掘黄村乡民俗文化,做好“休闲、生态、田园”文化品牌,推进茶叶、水果休闲农业观光体验园建设,提高休闲农业吸引力和休闲观光率。打造观光休憩、农耕体验、度假养生等于一体的休闲农业示范区,实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以保护水资源环境为基础,探索性发展低污染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低污染的水产养殖业,以实现产业多元化。
  3.3  大力落实“双招双引”
  大力落实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以推动农业产业发展。黄村乡将着眼于的自身生态优势,盘活土地资源,为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铺好道路,有的放矢,吸引一批优质、环保外来企业来乡投资。积极联系农业、科技等部门,通过“科技下乡”、“三服务”等渠道,让农业科技人才深入“一线”助力农业发展。组织召开“乡贤”大会,邀请一批有能力有威望的“乡贤”回乡共商农业发展,发挥“乡贤”领头雁作用,鼓励更多年轻劳动力回乡创业。
  参考文献
  [1] 王开周,高雪.开州区金峰镇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J].南方农业,2019,13(S1):94-96.
其他文献
摘要:夏玉米是大部分农产业种植地区进行种植的主要农作物类型,夏玉米的种植为农户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收益,就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情况来看,想提升区域发展质量,需要加强对于各类农作物栽培的综合管理,夏玉米栽培管理中需要加强对于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以及推进,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需要对各类高产栽培工作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本文主要针对夏玉米高产栽培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以及完善处理。  关键词:夏玉
摘要:在水稻生产中使用缓控释一次性施肥技术,操作简单方便、节能环保、省时省工、减少劳动强度,经济效益提升显著。缓控释肥料能较好地满足水稻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是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的重要措施。但由于缓控释肥料价格偏高,致使水稻增产显著而增效不佳,通过田间肥效试验掌握缓控释肥料合理使用量,为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水稻;缓控释肥;用量  1 试验目的  通过开展水稻缓控释肥料田间肥效试验,
摘要:以法库县黑土区为评价单元,依据《耕地质量等级》国家标准,对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后耕地质量等级变化情况开展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法库县黑土区耕地质量等级由实施前的5.79等提高到4.95等,提升0.84等,表明项目实施成效明显。  关键词:黑土地;耕地质量;评价  由于长期高强度利用,黑土有机质含量下降,理化性状与生态功能有所退化。为保护利用好黑土地,2015~2017年,法庫县利用中央财政资
摘要:为了做好农业生产建设工作,开展设施农业是一件不错的选择。农业建设过程中的农耕行为将会或多或少对生态环境造成伤害,为此就需要采取一定能够措施进行妥善处理。本文就此进行相应研究。  关键词:设施农业;农业生态环境  0 引言  本文首先就设施农业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介绍,探讨了设施农业与生态环境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从现实情况出发,给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够为农业生产可持续做出贡献。  
摘要:在进行项目管理的时候,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任何一个工作人员或是部门,都要能够系统地贯彻质量控制的要求,致力于提升在施工过程当中的质量水准。基于此,本文主要讨论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控制;策略  0 引言  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的时候,耗费时间往往过长,使用多种不同材料,也会受到一些外在因素影响,因此工程质量往往会因为干扰而产
摘要: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开展机械化生产模式。水稻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占粮食种植面积的35.6%。因此提升其机械化的种植水平十分重要。尽管在水稻种植的机械化进程中,有着许多的发展优势,并为农民种植水稻提供了便利,但其中仍有许多问题存在,影响着农业现代化生产的进程,因此,本文从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出发,进而探讨解决问题的合理对策。  关键词:水稻种植;机械化;现状  
摘要:本文就高寒山区高产燕麦推广种植从生态角度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当地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寒山区;高产燕麦;生态价值  1 高寒山区农业发展背景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提到:“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推动农业有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国务院批准实施的《乌蒙山片区区域发
摘要:水稻是需硅量较多的一种作物,硅是水稻所需氮、磷、钾三大元素之后的第四大元素。我区拥有水田面积  5.6万hm2,而且是老稻区,大部分田块缺硅,为了稳步提高我区水稻单产,验证硅钙肥的增产作用,我站特采用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中心和黑龙江硅源肥业有限公司共同合作生产的“硅源”牌硅钙肥,进行该项试验,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关键词:水稻;硅钙肥;增产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1.1 示范材料 
摘要:就当前农业发展以及农村建设为基础进行特色鲜明地域产业品牌的打造,是促进乡村振兴发展以及乡村经济水平进步的重要基础,本文主要从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分析了当前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所受到的阻碍,并就实际情况提出了部分干预措施,以期能够在未来农产品品牌推广创新建设方面提升品牌意识,来进行优质自我品牌的打造,进而促进整体乡村农产品品牌在各个市场中的竞争力以及优势。  关键词:乡村振兴;色
摘要:高半山区地理条件差,作物种植效益产量低。但是,通过地膜覆盖的方式,能起到改善光照条件、增强植株抗逆性、提升土壤肥力、改良土壤团粒结构、蓄水保墒等作用,对实现作物高产意义显著。文章由此分析高半山区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的优势,概述高半山区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为高半山区地膜玉米栽培实现高产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借鉴。  关键词:地膜;玉米;高产  1 高半山区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的优势  1.1 改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