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2月7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内,十二届全国青联副主席施荣忻在等待着一个重要的时刻:香港全国青联委员协进会成立仪式即将拉开帷幕。
作为香港菁英会和百仁基金的创始人,施荣忻团结香港社会的精英力量,特别是诸如李家杰、霍启刚等香港富豪的第二三代人物,积极推展国情教育,弘扬仁爱精神,以身作则,为香港的发展不遗余力。他扮演着香港“青年领袖”的角色,无论在任何场合,都给人以儒雅俊朗、谦和宽厚的印象。
此次,作为香港全国青联委员协进会联席创会主席,施荣忻发言掷地有声:“全国青联委员的基本职责需要我们不断传承、推广、发展。作为全国青联的一份子,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香港的新老委员联合起来共同一展抱负、一展所长,把个人的力量、理想与国家和香港的前途紧密结合、共谋发展,贡献力量!”
汇聚精英力量
香港全国青联委员协进会成立仪式的参与主体是历届全国青联港区委员,嘉宾则由特区政府、中联办、外交部特派员公署等人员构成。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主礼成立典礼并致辞表示:“期望香港全国青联委员协进会与特区政府保持紧密联系,携手合作,一同为香港培育更多优秀的青年人才!”
从2005年至今,施荣忻与全国青联结缘已经有10年的光阴了。2015年7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二届委员会全体会议顺利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全国青联领导班子。其中,施荣忻与郑志刚等被选举担任全国青联副主席。
新生代青年领袖
施荣忻出身名门,父亲是香港著名儒商施子清。施子清不仅是一位成就卓著、享誉香港商界的企业家,而且是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1993年被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1994年被国务院港澳办公室、新华社香港分社聘为香港事务顾问;1996年荣任香港特别行政区首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此外,他还担任特区太平绅士等多项职务。
施家是由纺织业发展起来的家族,或许这在香港众多豪门望族中不是最耀眼的,但是他们有一个特殊的名号—“委员世家”:施子清是全国政协委员,长子施荣怡,河南省政协常委会委员;次子施荣怀,北京市政协常委会委员;三子施荣恒,上海市政协委员;幼子施荣忻则是深圳市政协委员。目前他们各自掌管着家族中的地产、投资、贸易等支柱产业。
“我们从父辈传承下来的,不仅是家族事业,更重要的是爱国家、爱香港的责任与使命。”施荣忻说。
前路漫漫,香港社会需要重新砥砺“狮子山精神”,担子在新一代身上。作为爱国爱港的中坚力量,施荣忻的任务之一就是团结香港各界青年,为香港社会和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施荣忻是香港菁英会创会主席。作为香港凝聚青年的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青年组织,菁英会旨在联络感情及推展国情教育,并会在适当的时候对经济及政治发表意见,协助开展国情交流及培训工作,弘扬青年一代自强不息、热爱祖国的精神。
施荣忻另外一个标志性的身份是香港“百仁基金”主要负责人之一,致力于将“仁爱的种子撒播在每个人的心里”。施荣忻说,该会之所以成立,全基于一帮香港年轻人达成了一种共识,那就是应当切切实实为社会做点事情,而不是只顾埋头经商、工作或娱乐。“百仁基金最根本的目的是希望秉承父辈传统,齐心建设香港,弘扬爱国爱港精神。因此我们这一班青年人只希望保持低调,同心合力为社会贡献一点力量。”近年来,百仁基金定期下社区向有需要的基层家庭进行探访,举办了包括“百仁基金慈善跑”、“百仁导航计划”,“青年发展资助计划”等100多项慈善公益活动。
施荣忻扮演着香港新生代青年领袖的角色,在各个场合总是积极发声。 2015年“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后,施荣忻联合香港青年领袖第一时间向天津市发去慰问信,为遇难者祈福。9月3日,他受邀来北京参加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之后在港媒发表文章,感慨中国展现的大国之风。此外,自2009年的第一届起,施荣忻便组织了博鳌青年论坛(香港),这是香港菁英会一年一度工作中的重头戏,仅仅“博鳌”二字的影响力足以将这个活动从一开始就推上广受关注的位置
施荣忻跳出了父辈的光环。通过一系列的青年工作,他有机会参加了全国青联,同时还是香港理工大学校董事会成员、香港各界青少年活动委员会常务兼执行副主席、深圳市政协委员等职务。2014年,尚未40岁的施荣忻被委任为“太平绅士”。这也是施家继父亲施子清、二哥施荣怀之后的第三位太平绅士。
对于身上的光环和荣誉,施荣忻只是谦虚地说:“这是特区政府对我的认可和肯定,我将会继续以自己的力量更好地回报社会。”
“名门之后”的人生哲学
渣甸山位于香港岛跑马地区,景色优美,施家的祖屋就坐落于此。
施荣忻祖籍福建晋江,祖父是菲律宾华侨。在闯南洋的热潮中,他的祖父离开福建,踏上了菲律宾的土地,开始经营一些粮油贸易。在他的父亲9岁那年,祖父去世了。父亲白手起家,一步一个脚印地打造了家族企业—恒通资源集团。
那么,如何强化香港青年对祖国的认同感,施荣忻建议,中央有关部门联合特区政府,大力推动建设一批以中国特色命名,并具世界一流设备高质量的社会公共设施,以建设社会公共设施改善民生感动香港同胞。
“在国家层面曾给予香港诸如CEPA(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即《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英文简称)、沪港通、深港通,自由行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使得香港社会能够得以更好地发展。”施荣忻说,然而,现在香港面临人口老化、老百姓的医疗费用及孩子读书的成本上涨,高昂的房价让青年人难以承受等诸多问题。他希望国家和特区政府能够在诸如医疗、学校、住房、公共娱乐设施等方面出台一些优惠政策,使香港市民包括不投资股市、不做生意的老百姓都能普遍受益。香港年轻一代应放开怀抱,去认识国家和今日中国的精神面貌,积极在香港经济社会发展繁荣中成就事业、贡献青春和力量。
施荣忻说,香港青年的命运是和香港的命运、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维护香港来之不易的“一国两制”和稳定繁荣,维护祖国的和平崛起与和平统一,是香港青年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香港青年的发展也不应该局限于香港,应放眼内地和海外的庞大市场,把握好世界发展、国家发展,特别是“一带一路”、“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等政策带来的新机遇,发挥所长。
作为香港菁英会和百仁基金的创始人,施荣忻团结香港社会的精英力量,特别是诸如李家杰、霍启刚等香港富豪的第二三代人物,积极推展国情教育,弘扬仁爱精神,以身作则,为香港的发展不遗余力。他扮演着香港“青年领袖”的角色,无论在任何场合,都给人以儒雅俊朗、谦和宽厚的印象。
此次,作为香港全国青联委员协进会联席创会主席,施荣忻发言掷地有声:“全国青联委员的基本职责需要我们不断传承、推广、发展。作为全国青联的一份子,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香港的新老委员联合起来共同一展抱负、一展所长,把个人的力量、理想与国家和香港的前途紧密结合、共谋发展,贡献力量!”
汇聚精英力量
香港全国青联委员协进会成立仪式的参与主体是历届全国青联港区委员,嘉宾则由特区政府、中联办、外交部特派员公署等人员构成。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主礼成立典礼并致辞表示:“期望香港全国青联委员协进会与特区政府保持紧密联系,携手合作,一同为香港培育更多优秀的青年人才!”
从2005年至今,施荣忻与全国青联结缘已经有10年的光阴了。2015年7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二届委员会全体会议顺利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全国青联领导班子。其中,施荣忻与郑志刚等被选举担任全国青联副主席。

新生代青年领袖
施荣忻出身名门,父亲是香港著名儒商施子清。施子清不仅是一位成就卓著、享誉香港商界的企业家,而且是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1993年被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1994年被国务院港澳办公室、新华社香港分社聘为香港事务顾问;1996年荣任香港特别行政区首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此外,他还担任特区太平绅士等多项职务。
施家是由纺织业发展起来的家族,或许这在香港众多豪门望族中不是最耀眼的,但是他们有一个特殊的名号—“委员世家”:施子清是全国政协委员,长子施荣怡,河南省政协常委会委员;次子施荣怀,北京市政协常委会委员;三子施荣恒,上海市政协委员;幼子施荣忻则是深圳市政协委员。目前他们各自掌管着家族中的地产、投资、贸易等支柱产业。
“我们从父辈传承下来的,不仅是家族事业,更重要的是爱国家、爱香港的责任与使命。”施荣忻说。
前路漫漫,香港社会需要重新砥砺“狮子山精神”,担子在新一代身上。作为爱国爱港的中坚力量,施荣忻的任务之一就是团结香港各界青年,为香港社会和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施荣忻是香港菁英会创会主席。作为香港凝聚青年的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青年组织,菁英会旨在联络感情及推展国情教育,并会在适当的时候对经济及政治发表意见,协助开展国情交流及培训工作,弘扬青年一代自强不息、热爱祖国的精神。
施荣忻另外一个标志性的身份是香港“百仁基金”主要负责人之一,致力于将“仁爱的种子撒播在每个人的心里”。施荣忻说,该会之所以成立,全基于一帮香港年轻人达成了一种共识,那就是应当切切实实为社会做点事情,而不是只顾埋头经商、工作或娱乐。“百仁基金最根本的目的是希望秉承父辈传统,齐心建设香港,弘扬爱国爱港精神。因此我们这一班青年人只希望保持低调,同心合力为社会贡献一点力量。”近年来,百仁基金定期下社区向有需要的基层家庭进行探访,举办了包括“百仁基金慈善跑”、“百仁导航计划”,“青年发展资助计划”等100多项慈善公益活动。
施荣忻扮演着香港新生代青年领袖的角色,在各个场合总是积极发声。 2015年“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后,施荣忻联合香港青年领袖第一时间向天津市发去慰问信,为遇难者祈福。9月3日,他受邀来北京参加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之后在港媒发表文章,感慨中国展现的大国之风。此外,自2009年的第一届起,施荣忻便组织了博鳌青年论坛(香港),这是香港菁英会一年一度工作中的重头戏,仅仅“博鳌”二字的影响力足以将这个活动从一开始就推上广受关注的位置
施荣忻跳出了父辈的光环。通过一系列的青年工作,他有机会参加了全国青联,同时还是香港理工大学校董事会成员、香港各界青少年活动委员会常务兼执行副主席、深圳市政协委员等职务。2014年,尚未40岁的施荣忻被委任为“太平绅士”。这也是施家继父亲施子清、二哥施荣怀之后的第三位太平绅士。
对于身上的光环和荣誉,施荣忻只是谦虚地说:“这是特区政府对我的认可和肯定,我将会继续以自己的力量更好地回报社会。”
“名门之后”的人生哲学
渣甸山位于香港岛跑马地区,景色优美,施家的祖屋就坐落于此。
施荣忻祖籍福建晋江,祖父是菲律宾华侨。在闯南洋的热潮中,他的祖父离开福建,踏上了菲律宾的土地,开始经营一些粮油贸易。在他的父亲9岁那年,祖父去世了。父亲白手起家,一步一个脚印地打造了家族企业—恒通资源集团。

那么,如何强化香港青年对祖国的认同感,施荣忻建议,中央有关部门联合特区政府,大力推动建设一批以中国特色命名,并具世界一流设备高质量的社会公共设施,以建设社会公共设施改善民生感动香港同胞。
“在国家层面曾给予香港诸如CEPA(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即《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英文简称)、沪港通、深港通,自由行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使得香港社会能够得以更好地发展。”施荣忻说,然而,现在香港面临人口老化、老百姓的医疗费用及孩子读书的成本上涨,高昂的房价让青年人难以承受等诸多问题。他希望国家和特区政府能够在诸如医疗、学校、住房、公共娱乐设施等方面出台一些优惠政策,使香港市民包括不投资股市、不做生意的老百姓都能普遍受益。香港年轻一代应放开怀抱,去认识国家和今日中国的精神面貌,积极在香港经济社会发展繁荣中成就事业、贡献青春和力量。
施荣忻说,香港青年的命运是和香港的命运、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维护香港来之不易的“一国两制”和稳定繁荣,维护祖国的和平崛起与和平统一,是香港青年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香港青年的发展也不应该局限于香港,应放眼内地和海外的庞大市场,把握好世界发展、国家发展,特别是“一带一路”、“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等政策带来的新机遇,发挥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