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转移性钙化危险因素的探索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aoxian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索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发生血管转移性钙化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2.07——2013.07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即MHD)患者的临床资料,双手X线片、拍摄骨盆,并计算血管钙化的评分,测量其血压指标,检测其临、钙等血生化的指标及全段甲状旁腺素(即iPTH)的水平,并对血管钙化的相关危险因素予以分析。结果 80例MHD患者中,发生血管钙化的患者有53例,发生率是66.25%。其中有33例患者为中重度血管钙化,所占比例是41.25%。大于60岁者、糖尿病、男性以及最长透析间期24小时尿量小于200ml的患者出现中重度血管钙化的危险明显较高。中重度血管钙化的患者每天服用的钙剂剂量、钙磷乘积水平以及校正血钙明显较高,其P<0.05有统计学意义。将血管钙化作为因变量,多元线性回归研究结果发现,高水平的碱性磷酸酶、钙磷乘积和血管钙化的形成存在正相关关系,血管钙化与透析频率为负相关关系。结论 MHD患者普遍具有血管钙化,其中高龄、糖尿病、男性、钙磷乘积、残余肾功能的丧失、透析频率低以及碱性磷酸酶等均是形成血管钙化的重要危险因素。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血管钙化;危险因素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13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254-02
  血管钙化是一种慢性肾脏病(即CKD),特别是终末期肾脏病(即ESRD)中MHD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是引起患者心血管疾病(即CVD)发生或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其血管钙化的程度越重,致死率就越高[1]。因此,可以将血管钙化作为MHD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致死率或全因病死率的一项预测因子。现阶段,临床发现多种可以检测血管钙化的手段,如X线平片法,操作简捷、易于普及,且有大量临床试验依据。本组研究目的在于拍摄双手和骨盆正位片,予以研究MHD患者的小动脉钙化的情况,探索分析其存在的危险因素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07——2013.07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即MHD)患者,透析时间均超过6个月。其中包括女性患者34例,男性患者36例。将恶性肾脏肿瘤、感染、肝功能异常以及急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排除。全部患者均采取规律的血液透析,每周进行2.5-4次,每次时间为4小时,每分钟血流量是250-350ml,每分钟透析液流量为500ml。透析液选用碳酸氢盐溶液,镁离子的浓度为0.5mmol/L,钙离子的浓度为1.4mmol/L。
  1.2 方法 取患者空腹状态下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对患者血鳞(即P)、血钙(即Ca)以及碱性磷酸酶(即ALP)等有关生化指标予以检测,采用氰化血红蛋白法对血红蛋白(即Hb)予以测定,全段甲状旁腺激素的测定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C反应蛋白采用速率比浊法进行测定。校正血钙的计算公式是校正血钙等于[40-血白蛋白]加测定血钙乘0.025。钙磷乘积的计算公式是钙磷乘积等于校正血钙乘血鳞之积。
  1.2.1 肱动脉的血压 患者静息15分钟后,使用标准水银柱的血压计取患者右侧胳膊肱动脉血压进行测定,每隔2分钟予以重复测量。连续1周内,在患者每次透析前和透析后分别测定其肱动脉的血压值,并取其平均值[2]。
  1.2.2 血管钙化的检测 采用双板DRX线机检查患者的双手正位片、骨盆正位片的X线片,评价股动脉、髂动脉、手指动脉以及桡动脉的钙化程度。
  1.3 钙化评分标准 X线片血管钙化的评分标准为两条线把骨盆X线片分割成四个部分,垂直线在脊柱位置,水平线在股骨头切面。正位片总共分成四个部分,先是对双手分别作为一部分,然后在掌骨上方用水平线予以分隔。总计八个部分,计数各个部分的钙化,无计标记0,有计标记1,最终的钙化评分结果为0-8分。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数据表示用均数±平均数(χ±s),资料数值使用独立样本t予以检验,最终行卡方检验。血管钙化评分和各个指标间的相关性应用非参数检验。
  2 结 果
  通过回顾分析80例MHD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试验证明得出,发生血管钙化的患者有53例,发生率是66.25%。其中有33例患者为中重度血管钙化,所占比例是41.25%。大于60岁者、糖尿病、男性以及最长透析间期24小时尿量小于200ml的患者出现中重度血管钙化的危险明显较高。中重度血管钙化的患者每天服用的钙剂剂量、钙磷乘积水平以及校正血钙明显较高,其P<0.05有统计学意义。将血管钙化作为因变量,多元线性回归研究结果发现,高水平的碱性磷酸酶、钙磷乘积和血管钙化的形成存在正相关关系,血管钙化与透析频率为负相关关系。
  3 讨 论
  血管钙化多发于慢性肾脏疾病,特别是MHD患者的发病率很高。通过对患者双手和骨盆平片检测观察小动脉钙化的情况,并在随访3年中发现钙化大于3分者的病死率远远高于小于3分的患者。X线片检查已被确定为临床检测及评价血管钙化的可靠简捷的方法。血管钙化的产生是发生于血管平滑肌内和骨形成比较相似的主动调节的过程[3]。MHD患者普遍具有血管钙化,其中高龄、糖尿病、男性、钙磷乘积、残余肾功能的丧失、透析频率低以及碱性磷酸酶等均是形成血管钙化的重要危险因素。ALP通常被作为钙化的一种分子标志。改善骨代谢异常,控制ALP水平是减少MHD患者发生血管钙化的关键。钙磷代谢紊乱会通过不同机制引起钙盐沉积,是造成血管钙化的主要原因。本组研究中证明血管钙化与钙磷乘积为正相关的关系,中重度血管钙化患者每天使用钙剂剂量和校正血钙水平较高,说明应对钙磷代谢紊乱予以控制,应使用无钙的磷结合剂,对血鳞及血钙统筹控制。有效保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残余肾功能可以显著减少血管钙化的发生和发展,也是临床实践中的重点工作内容。
  参考文献
  [1] 王刚,张东亮,刘文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转移性钙化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8(12):564-566.
  [2] 徐利鸳,刘毅,吴秀娟,郑尘非.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钙化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医学研究杂志,2012,4(41):95-96.
  [3] 姚国乾,韩志武.血液透析相关性心血管疾病的原因与对策[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8,(6):128-129.
其他文献
【摘要】在引起鸡发病的疾病中,鸡病毒性疾病的危害最为严重。尽管病毒性疾病以预防为主,然而一旦鸡发病,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针对该类疾病的治疗,本文主要从治疗时机、混合感染、药物使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同类养殖企业的养殖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鸡病毒性疾病;防控;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236文章编号:1004-7
【摘 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同期不变换体位胸腔镜下双侧肺大泡切除患者运行效果。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实施常规护理20例患者和采用优质护理20例患者的护理资料,实施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实施优质护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拔管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肺不张和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肺不张和肺部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
【摘要】 目的 探讨研究对社交恐怖症患者给予行为疗法治疗的方法和效果,以更好地治疗社交恐怖症。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社交恐怖症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氯硝西泮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行为疗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社交回避苦恼量表结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其社交回避苦恼量表得分为(8.05±4.55)分,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
【摘要】目的分析肘关节内侧副韧带断裂实施急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1名肘内侧副韧带不完全断裂患者行保守治疗,24名肘内侧副韧带完全断裂者行急诊手术治疗。结果所有病例手术后肘关节功能均有恢复,保守治疗患者疗效优良率为8182%,手术治疗患者疗效优良率为9583%,伤情较重的手术患者其肘关节功能恢复显著好于伤情较轻的保守治疗患者。结论肘关节内侧副韧带断裂经急诊手术治疗可有效地修复受损组织,极大地促进肘
【摘 要】目的:分析重症烧伤患者的急救期营养与输液路径护理方法。方法:66例住院重症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则予以输液与营养路径护理。结果:观察组在重复建立通道、发生休克以及静脉炎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在营养状况和氮平衡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