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金代诸宫调代表作品《董西厢》中的程度副词进行了系统的考察。从语料中确定的43个程度副词,根据语法意义分为绝对程度副词和相对程度副词两大类。通过对这些程度副词的层次分析,认为近代汉语时期产生的程度副词略占优势是有原因的。
关键词:《董西厢》 程度副词 诸宫调
宋金时期是汉语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诸宫调是这一时期非常流行的一种说唱体文学样式。“诸宫调是由许多不同宫调的歌唱单位而构成的一个艺术整体,杂以说白,以敷衍长篇故事的大型讲唱文学。”[1]作为一种重要的民间艺术,诸宫调体现了前人在文学艺术上取得的突出成就,其作品叙事性强,语言通俗,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汉语在当时的发展变化情况。
《西厢记诸宫调》(以下简称《董西厢》),为金代董解元著,是诸宫调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其保存完整,艺术、思想价值也最高。它是我们了解宋金南北对峙时期北方语言的宝贵资料。本文拟对书中的程度副词进行专门研究。
一、《董西厢》程度副词概貌
程度副词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谓语,表示动作或行为所达到的程度。通过对语料的整理分析,我们得出《董西厢》共有程度副词43个,分别是:
(一)绝对程度副词
1.表极量:极、绝、至、过
(1)多娇女,映月来,结束得极如法。(卷五)
(2)夫人泣曰:“母礼至爱,母情至亲。汝若从贼,我生何益?”(卷二宾白)
2.表高量:甚、良、深、多、苦、酷、颇、殊、怪、煞()、好、生、畅、忒、可、可来、可煞、几般来、十分、分外、大、大来、倒大、大段、大小大、多大小
由于此类副词数目太多,前代习用者,兹不一一列举。下面就近代汉语时期开始使用的副词举例说明。
【好、生、怪、畅】表示程度深,“很、特别”义。
(3)清宵夜好难捱,一天愁闷怎安排?(卷六)
(4)花憔月悴罗衣褪,生怕旁人问。寂寥书舍掩重门,手卷珠帘,双目送行云。(卷一)
(5)莺莺何曾改,怪娇痴似要人润纵,丁香笑吐舌尖儿送。(卷五)
(6)青衫忒离俗,裁得畅可体。(卷七)
“好”本指女子貌美,后引申出“优良、美好”义,在宋代开始虚化出程度副词用法。“生”作程度副词产生于唐代,仅限于与心理动词搭配,如“生怕”“生疼”,在书中只与“怕”连用。“怪”“畅”都是宋金时期新产生的副词。
【十分、分外】表示程度很高。
(7)赶上落便宜,输他方便。斜挑金镫,那身十分陡健。(卷二)
(8)新愁与旧恨,睹此景,分外增。(卷六)
杨荣祥(2005)认为“分外”本为偏正词组,表示“本分之外”“一定标准之外”的意思,其凝固为表示程度高的副词,大约是在唐代。王秀玲(2007)的观点与之一致。武振玉(2004)认为,“十分”由范围副词引申出程度副词的用法至迟在宋代。
【忒、煞()、忒、可煞】表示程度甚高,“太、多么”之义。
(9)忒昏沉,忒粗鲁;没掂三,没思虑,可来慕古。(卷一)
(10)相国夫人煞年老,虔心岂避辞劳!(卷一)
(11)红娘不觉泪偷落:“相国夫人端的左,酷毒害的心肠忒↑过!”(卷四)
(12)思量可煞作怪,夜静也离了书斋,走到寡妇人家里,是别人早做贼捉败。……”(卷四)
“忒”是近代汉语时期新产生的副词,产生于宋代。“煞”也常记作“”,在唐代已经产生,袁宾(2003)做过专门考证[2]。“忒煞”“可煞”是随之出现的双音节程度副词,在宋金至元明清时期使用较多。
【大来、倒大、大段、大小大、多大小】表示程度高,“十分、多么”之义。
(13)那作怪的书生,坐间俏一似风魔颠倒。大来没寻思,所为没些儿斟酌,到来一地的乱道。(卷一)
(14)火把临窗外,一片地叫开门,倒大惊骇。(卷六)
(15)适来琴内排唤着,即自家大段不晓。自心思忖,怕咱做夫妻后不好!(卷四)
(16)闷答孩地倚着窗台儿盹,你寻思大小大郁闷!(卷一)
(17)张兄淫滥如猪狗,若夫人知道,多大小出丑。(卷四)
随着词汇复音节趋势的发展,程度副词“大”衍生出多种同义复音形式“大来”“倒大”“大段”。同时,也出现多音节的口语化形式“大小大”“多大小”。这五个副词在宋金元一度流行之后逐渐消失,现代汉语普通话中让位于“多么”。
【可、可来、几般来】表示程度很深。
(18)着一万个文君,怎比莺莺?多慧多娇性灵变,平生可喜琴筝。(卷三)
(19)夫人可来积世,瞧破张生深意。(卷三)
(20)一个走不迭和尚,被小校活拿,得脸儿浑如蜡滓,几般来害怕。(卷二)
3.表微量:少
(21)师笑许之,曰:“先生少待,小僧径往。”(卷三宾白)
(二)相对程度副词
1.表极量:最
(22)最苦是离别,彼此心头难弃舍。(卷六)
2.表高量:更、越、愈、偏、转、稍1
(23)且与他捱,下梢知他看。怎奈闷愁越大!(卷七)
(24)酒入愁肠闷转多,百计千方没奈何,都为那人呵!(卷三)
(25)秦楼谢馆鸳鸯幄,风流稍是有身价;教惺惺的浪儿每都服咱,不曾胡来,俏倬是生涯。(卷一)
前三者表程度加深,是“更、越加”的意思。后三者表“很是”之义。
3.表中量:较
(26)曲匝了半响,收身强起,伤自家来得较迟。(卷七)
“较”由先秦的“比较、较量”义,在唐代引申出程度副词用法,宋代用例已经很多。
4.表低量:稍2、略、微、微微
(27)倚着栏杆凝望时节,寺宇周围,贼军间列稍宁贴。(卷三)
(28)不是咱家口大,略使权术,立退干戈。(卷二)
(29)嚭嚭地心惊,微微地气喘,方过回廊。(卷四)
二、《董西厢》程度副词的特点
(一)程度副词的历史层次
词汇系统是不同时期语言要素的累积,其间伴随着旧有语言成分的消失、新语言成分的进入和一些语言成分的发展演变。《董西厢》中的程度副词系统也是不同历史时期副词的组合体。下面将其按产生时间进行分类。
1.产生于上古、中古的有:极、至、甚、良、深、多、大、最、稍1、更、愈、转、略、稍2、少、微、殊、颇、酷、过、绝。
2.产生于近代汉语时期的有:好、忒、生、较、十分、分外、煞()、忒、可煞、苦、大来、倒大、大段、大小大、多大小、怪、畅、可、可来、几般来、越、微微。
产生于上古、中古时期的程度副词一共21个,占总数的49%,均为单音节词语。产生于近代汉语时期的22个,占总数的51%,这一时期产生了大量的复音节词语。
(二)程度副词使用特点
通过以上考察可以看出,《董西厢》程度副词的使用数量上,近代出现的程度副词略占优势地位,这与大多数其他语料的情况有别。通常语料反映的是词汇的继承较多,发展较少。但这种例外情况的出现不是没有原因的。宋代都市极度繁荣,歌楼舞榭盛极一时,各种表演技艺场所空前繁荣,俗文学兴盛,使得宋代成为文学史上由雅到俗的重要变革时期。由此推动了语言的巨大发展,新的口语词汇大量涌现。诸宫调作为市井技艺的一种,其作品的叙事性和通俗性使得所记录语言十分贴近当时的口语实际,充分反映了该时期语言的发展变革。
此外,也应注意到,语料中的新生程度副词在现代汉语的继承发展中,一大部分生命力不够强大,没有得到长久地使用。许多程度副词在宋金元时期流行后,便逐渐趋于消失。如:煞、忒、可煞、苦、畅、可、可来、大来、倒大、大段、大小大、多大小、几般来等。可见,语言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系统,新词语不断产生,部分词语又会在时间的检验中被淘汰,语言以此保证其基本的稳定性。
注 释:
[1]龙建国.诸宫调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P1.
[2]袁宾.唐宋“煞”字考[J].中国语文,2003,(2),P101.
参考文献:
[1]朱平楚.西厢记诸宫调注译[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
[2]龙建国.诸宫调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
[3]杨荣祥.近代汉语副词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王秀玲.程度副词“分外”的来源及其发展[J].古汉语研究,2007,
(4).
[5]武振玉.程度副词“十分”的产生与发展[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4,(6).
(李慧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315211)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关键词:《董西厢》 程度副词 诸宫调
宋金时期是汉语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诸宫调是这一时期非常流行的一种说唱体文学样式。“诸宫调是由许多不同宫调的歌唱单位而构成的一个艺术整体,杂以说白,以敷衍长篇故事的大型讲唱文学。”[1]作为一种重要的民间艺术,诸宫调体现了前人在文学艺术上取得的突出成就,其作品叙事性强,语言通俗,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汉语在当时的发展变化情况。
《西厢记诸宫调》(以下简称《董西厢》),为金代董解元著,是诸宫调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其保存完整,艺术、思想价值也最高。它是我们了解宋金南北对峙时期北方语言的宝贵资料。本文拟对书中的程度副词进行专门研究。
一、《董西厢》程度副词概貌
程度副词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谓语,表示动作或行为所达到的程度。通过对语料的整理分析,我们得出《董西厢》共有程度副词43个,分别是:
(一)绝对程度副词
1.表极量:极、绝、至、过
(1)多娇女,映月来,结束得极如法。(卷五)
(2)夫人泣曰:“母礼至爱,母情至亲。汝若从贼,我生何益?”(卷二宾白)
2.表高量:甚、良、深、多、苦、酷、颇、殊、怪、煞()、好、生、畅、忒、可、可来、可煞、几般来、十分、分外、大、大来、倒大、大段、大小大、多大小
由于此类副词数目太多,前代习用者,兹不一一列举。下面就近代汉语时期开始使用的副词举例说明。
【好、生、怪、畅】表示程度深,“很、特别”义。
(3)清宵夜好难捱,一天愁闷怎安排?(卷六)
(4)花憔月悴罗衣褪,生怕旁人问。寂寥书舍掩重门,手卷珠帘,双目送行云。(卷一)
(5)莺莺何曾改,怪娇痴似要人润纵,丁香笑吐舌尖儿送。(卷五)
(6)青衫忒离俗,裁得畅可体。(卷七)
“好”本指女子貌美,后引申出“优良、美好”义,在宋代开始虚化出程度副词用法。“生”作程度副词产生于唐代,仅限于与心理动词搭配,如“生怕”“生疼”,在书中只与“怕”连用。“怪”“畅”都是宋金时期新产生的副词。
【十分、分外】表示程度很高。
(7)赶上落便宜,输他方便。斜挑金镫,那身十分陡健。(卷二)
(8)新愁与旧恨,睹此景,分外增。(卷六)
杨荣祥(2005)认为“分外”本为偏正词组,表示“本分之外”“一定标准之外”的意思,其凝固为表示程度高的副词,大约是在唐代。王秀玲(2007)的观点与之一致。武振玉(2004)认为,“十分”由范围副词引申出程度副词的用法至迟在宋代。
【忒、煞()、忒、可煞】表示程度甚高,“太、多么”之义。
(9)忒昏沉,忒粗鲁;没掂三,没思虑,可来慕古。(卷一)
(10)相国夫人煞年老,虔心岂避辞劳!(卷一)
(11)红娘不觉泪偷落:“相国夫人端的左,酷毒害的心肠忒↑过!”(卷四)
(12)思量可煞作怪,夜静也离了书斋,走到寡妇人家里,是别人早做贼捉败。……”(卷四)
“忒”是近代汉语时期新产生的副词,产生于宋代。“煞”也常记作“”,在唐代已经产生,袁宾(2003)做过专门考证[2]。“忒煞”“可煞”是随之出现的双音节程度副词,在宋金至元明清时期使用较多。
【大来、倒大、大段、大小大、多大小】表示程度高,“十分、多么”之义。
(13)那作怪的书生,坐间俏一似风魔颠倒。大来没寻思,所为没些儿斟酌,到来一地的乱道。(卷一)
(14)火把临窗外,一片地叫开门,倒大惊骇。(卷六)
(15)适来琴内排唤着,即自家大段不晓。自心思忖,怕咱做夫妻后不好!(卷四)
(16)闷答孩地倚着窗台儿盹,你寻思大小大郁闷!(卷一)
(17)张兄淫滥如猪狗,若夫人知道,多大小出丑。(卷四)
随着词汇复音节趋势的发展,程度副词“大”衍生出多种同义复音形式“大来”“倒大”“大段”。同时,也出现多音节的口语化形式“大小大”“多大小”。这五个副词在宋金元一度流行之后逐渐消失,现代汉语普通话中让位于“多么”。
【可、可来、几般来】表示程度很深。
(18)着一万个文君,怎比莺莺?多慧多娇性灵变,平生可喜琴筝。(卷三)
(19)夫人可来积世,瞧破张生深意。(卷三)
(20)一个走不迭和尚,被小校活拿,得脸儿浑如蜡滓,几般来害怕。(卷二)
3.表微量:少
(21)师笑许之,曰:“先生少待,小僧径往。”(卷三宾白)
(二)相对程度副词
1.表极量:最
(22)最苦是离别,彼此心头难弃舍。(卷六)
2.表高量:更、越、愈、偏、转、稍1
(23)且与他捱,下梢知他看。怎奈闷愁越大!(卷七)
(24)酒入愁肠闷转多,百计千方没奈何,都为那人呵!(卷三)
(25)秦楼谢馆鸳鸯幄,风流稍是有身价;教惺惺的浪儿每都服咱,不曾胡来,俏倬是生涯。(卷一)
前三者表程度加深,是“更、越加”的意思。后三者表“很是”之义。
3.表中量:较
(26)曲匝了半响,收身强起,伤自家来得较迟。(卷七)
“较”由先秦的“比较、较量”义,在唐代引申出程度副词用法,宋代用例已经很多。
4.表低量:稍2、略、微、微微
(27)倚着栏杆凝望时节,寺宇周围,贼军间列稍宁贴。(卷三)
(28)不是咱家口大,略使权术,立退干戈。(卷二)
(29)嚭嚭地心惊,微微地气喘,方过回廊。(卷四)
二、《董西厢》程度副词的特点
(一)程度副词的历史层次
词汇系统是不同时期语言要素的累积,其间伴随着旧有语言成分的消失、新语言成分的进入和一些语言成分的发展演变。《董西厢》中的程度副词系统也是不同历史时期副词的组合体。下面将其按产生时间进行分类。
1.产生于上古、中古的有:极、至、甚、良、深、多、大、最、稍1、更、愈、转、略、稍2、少、微、殊、颇、酷、过、绝。
2.产生于近代汉语时期的有:好、忒、生、较、十分、分外、煞()、忒、可煞、苦、大来、倒大、大段、大小大、多大小、怪、畅、可、可来、几般来、越、微微。
产生于上古、中古时期的程度副词一共21个,占总数的49%,均为单音节词语。产生于近代汉语时期的22个,占总数的51%,这一时期产生了大量的复音节词语。
(二)程度副词使用特点
通过以上考察可以看出,《董西厢》程度副词的使用数量上,近代出现的程度副词略占优势地位,这与大多数其他语料的情况有别。通常语料反映的是词汇的继承较多,发展较少。但这种例外情况的出现不是没有原因的。宋代都市极度繁荣,歌楼舞榭盛极一时,各种表演技艺场所空前繁荣,俗文学兴盛,使得宋代成为文学史上由雅到俗的重要变革时期。由此推动了语言的巨大发展,新的口语词汇大量涌现。诸宫调作为市井技艺的一种,其作品的叙事性和通俗性使得所记录语言十分贴近当时的口语实际,充分反映了该时期语言的发展变革。
此外,也应注意到,语料中的新生程度副词在现代汉语的继承发展中,一大部分生命力不够强大,没有得到长久地使用。许多程度副词在宋金元时期流行后,便逐渐趋于消失。如:煞、忒、可煞、苦、畅、可、可来、大来、倒大、大段、大小大、多大小、几般来等。可见,语言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系统,新词语不断产生,部分词语又会在时间的检验中被淘汰,语言以此保证其基本的稳定性。
注 释:
[1]龙建国.诸宫调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P1.
[2]袁宾.唐宋“煞”字考[J].中国语文,2003,(2),P101.
参考文献:
[1]朱平楚.西厢记诸宫调注译[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
[2]龙建国.诸宫调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
[3]杨荣祥.近代汉语副词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王秀玲.程度副词“分外”的来源及其发展[J].古汉语研究,2007,
(4).
[5]武振玉.程度副词“十分”的产生与发展[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4,(6).
(李慧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315211)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