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使用手记
这次360扫地机器人S7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智能”和“强力”,便利性和无干预性得到非常明显的体现。从实际使用来看,拖地和清扫的执行力都很强,整体路径规划很有特点,APP的统筹和操作方面是它的另一处吸引力。客观来说,2000元以内价位的机型它可谓是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选择。
从企业的调性来讲,360本来就是一个善于消化和利用新技术并加入自身理解的品牌,所以在多个领域它都能把产品做出让人印象深刻的特性。比如,360做扫地机器人的历史并不长,不过这并不妨碍它对于“出色产品”这个概念的自我诠释。实际上,2017年年底360就推出旗下首款扫地机器人S6,引入激光雷达技术,让清扫更精准、更干净,大大缩短工作时间,避免重复或遗漏的清扫。之后的S5虽然不具备拖地模式,但专注吸尘的它也依旧有着鲜明的技术特长。至于今日这台S7,则可以看作是360在2019年进一步塑造自身在扫地机器人领域品牌力的重点产品,因为它不仅兼备了全面的“拖”和“扫”模式,在智能路径规划方面也有着更独到的处理方案。
智慧是件大事情
严格来说,扫地机器人本身的竞争力差异的重点,在现阶段就一个方向:如何更智能化和无干预化地把屋子地面打扫干净。这里所提到的智能化和无干预化,说到底就是如何规划好自身的工作路径与区域,这其中也涵盖有提前预定和实时判定两方面的技术要求。
360扫地机器人S7对此的解决方案,是直接植入360人工智能研究院的无人驾驶技术,也就是我们所了解的“激光雷达传感器配合SLAM算法”方案,在之前S5扫地机器人上,这个方案已经初露峥嵘。在机身前方顶部的圆形凸起,就是LDS激光测距传感器,它能以5x360°/s的速度扫描房间以获取数据。从原理来看,其实LDS激光测距传感器在首次工作时会创建家庭地图,搭载360的无人驾驶导航技术,来规划清洁路径,最后是结合SLAM视觉算法,进行辅助补漏,让扫地机可以在复杂的家居环境下灵活应对,智能规划清洁路径,这一点对大户型家庭尤其有用。
在数据提前预知和规划下,S7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主要体现在有序工作状态和感知执行区域等方面。比如,我们可以快捷设置拖地禁区,让S7在拖地模式下自动绕行,保护地毯地垫不被打湿(有意思的是,摘掉水箱后S7会自动切换清扫模式,可继续对地毯地垫进行深度吸尘清洁,这是题外话);又比如,它配备了智能学习功能,扫地机可以根据过以往使用数据自动判断清扫禁区,并主动提醒我们设置禁区;再比如,通过传感器的提前扫描,能智能判断前方路径的高度和宽度,确保自己不会被卡住的同时,顺利清扫屋内那些狭窄区域,清扫不留死角(我们发现,这个死角区域的前提是高度不低于S7本身,且宽度要大于机器人2cm);还比如,能够主动判断前方障碍物,自动减速防止碰撞损坏家具。可以说,这些模式都基于智能化数据分析,这恰恰是360所擅长的东西。
另外,诸如扫地机能实时记忆自己的清扫进度(因为缺电而自动回充后可以继续之前未完成的清扫任务)和“识别地毯自动切换大吸力”等模式也有周到考虑。
当然,这一切的实现,必须要借助APPt这更是360的专长。很“常规”地,在S7的说明书上有二维码可以扫描下载,我们也可以直接去各应用市场下载。整个APP的界面还是比较易懂易用,第一次使用需要注册,并选择好对应的产品型号,如S7。绑定的过程很简单,需要长按主机上的开机键和回充键3s,进入配网模式,然后在无线局域网中,找到对应的设备连接。在“耗材
这次360扫地机器人S7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智能”和“强力”,便利性和无干预性得到非常明显的体现。从实际使用来看,拖地和清扫的执行力都很强,整体路径规划很有特点,APP的统筹和操作方面是它的另一处吸引力。客观来说,2000元以内价位的机型它可谓是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选择。
从企业的调性来讲,360本来就是一个善于消化和利用新技术并加入自身理解的品牌,所以在多个领域它都能把产品做出让人印象深刻的特性。比如,360做扫地机器人的历史并不长,不过这并不妨碍它对于“出色产品”这个概念的自我诠释。实际上,2017年年底360就推出旗下首款扫地机器人S6,引入激光雷达技术,让清扫更精准、更干净,大大缩短工作时间,避免重复或遗漏的清扫。之后的S5虽然不具备拖地模式,但专注吸尘的它也依旧有着鲜明的技术特长。至于今日这台S7,则可以看作是360在2019年进一步塑造自身在扫地机器人领域品牌力的重点产品,因为它不仅兼备了全面的“拖”和“扫”模式,在智能路径规划方面也有着更独到的处理方案。
智慧是件大事情
严格来说,扫地机器人本身的竞争力差异的重点,在现阶段就一个方向:如何更智能化和无干预化地把屋子地面打扫干净。这里所提到的智能化和无干预化,说到底就是如何规划好自身的工作路径与区域,这其中也涵盖有提前预定和实时判定两方面的技术要求。
360扫地机器人S7对此的解决方案,是直接植入360人工智能研究院的无人驾驶技术,也就是我们所了解的“激光雷达传感器配合SLAM算法”方案,在之前S5扫地机器人上,这个方案已经初露峥嵘。在机身前方顶部的圆形凸起,就是LDS激光测距传感器,它能以5x360°/s的速度扫描房间以获取数据。从原理来看,其实LDS激光测距传感器在首次工作时会创建家庭地图,搭载360的无人驾驶导航技术,来规划清洁路径,最后是结合SLAM视觉算法,进行辅助补漏,让扫地机可以在复杂的家居环境下灵活应对,智能规划清洁路径,这一点对大户型家庭尤其有用。
在数据提前预知和规划下,S7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主要体现在有序工作状态和感知执行区域等方面。比如,我们可以快捷设置拖地禁区,让S7在拖地模式下自动绕行,保护地毯地垫不被打湿(有意思的是,摘掉水箱后S7会自动切换清扫模式,可继续对地毯地垫进行深度吸尘清洁,这是题外话);又比如,它配备了智能学习功能,扫地机可以根据过以往使用数据自动判断清扫禁区,并主动提醒我们设置禁区;再比如,通过传感器的提前扫描,能智能判断前方路径的高度和宽度,确保自己不会被卡住的同时,顺利清扫屋内那些狭窄区域,清扫不留死角(我们发现,这个死角区域的前提是高度不低于S7本身,且宽度要大于机器人2cm);还比如,能够主动判断前方障碍物,自动减速防止碰撞损坏家具。可以说,这些模式都基于智能化数据分析,这恰恰是360所擅长的东西。
另外,诸如扫地机能实时记忆自己的清扫进度(因为缺电而自动回充后可以继续之前未完成的清扫任务)和“识别地毯自动切换大吸力”等模式也有周到考虑。
当然,这一切的实现,必须要借助APPt这更是360的专长。很“常规”地,在S7的说明书上有二维码可以扫描下载,我们也可以直接去各应用市场下载。整个APP的界面还是比较易懂易用,第一次使用需要注册,并选择好对应的产品型号,如S7。绑定的过程很简单,需要长按主机上的开机键和回充键3s,进入配网模式,然后在无线局域网中,找到对应的设备连接。在“耗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