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平血嗜酸粒细胞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特征

来源 :国际呼吸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onw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不同水平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特征。

方法

纳入在山西白求恩医院住院的984例COPD急性加重患者,依据入院时外周血EOS计数分为2组,EOS组(EOS≥150 cell/μl,329例)及非EOS组(EOS<150 cell/μl,655例),比较2组基线资料、感染指标、血气分析、并发症、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及住院天数。

结果

(1)基线资料:2组间性别、年龄、合并症、吸烟总量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感染指标:EOS组中性粒细胞计数[4.44×109/L(2.52×109/L)]、C-反应蛋白[10.7(32.79) mg/L]及D-二聚体[191(179) μg/L]均低于非EOS组[5.12×109/L(3.71×109/L),16.2(48.09) mg/L,286(482) μg/L],淋巴细胞计数[1.46×109/L(0.76×109/L)]显著高于非EOS组[1.09×109/L(0.78×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4.193、2.311、4.354、9.979,P值均<0.05)。(3)动脉血气分析:EOS组Ⅱ型呼吸衰竭发生率(31.3%)显著低于非EOS组(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88,P<0.01)。(4)并发症:EOS组并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49.8%)低于非EOS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0,P<0.05)。(5)静脉用抗菌药物比例:EOS组(68.9%)显著低于非EOS组(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095,P<0.01)。(6)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EOS组静脉使用人数比例、静脉用总剂量、及吸入型总剂量[7.3%,140(135)mg,21(25)mg]显著低于非EOS组[12.8%,160(175)mg,24(30)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53,U=2.672、2.325,P值均<0.05)。(7)住院天数:EOS组[9(5)d]明显低于非EOS组[1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986,P<0.05)。

结论

以血EOS增多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特征。其急性加重可能多因非感染因素引起,对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更加敏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较少且住院时间更短。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过敏性哮喘与非过敏性哮喘患者气道炎症表型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初诊确诊为哮喘,肺功能、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sIgE)资料完整的423例患者。其中,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诱导痰细胞学分类、血细胞分析检查结果完善的有93例。以有特应性过敏史,同时过敏原sIgE≥1级(0.35 U/ml)定义为过敏性哮喘组(21
即时超声在床旁的应用日益广泛,能对危急重症患者的不同病况做出评价。肺超声征象是由超声伪像(气体-组织界面多重反射)及实际图像(如胸水、肺实变等)构成的,这些征象对辨别主要的肺疾病至关重要。单独的肺超声检查,或结合其他部位的超声检查,对诊断急性呼吸衰竭、循环休克及心脏骤停非常有帮助。此外,肺超声可在床旁进行肺充气的半定量测定,并可用于指导机械通气,评价治疗效果,监测呼吸状态,帮助脱机过程及引导插管定
目的分析吸入一氧化氮(iNO)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早期重症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枣庄市妇幼保健院2016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05例早期重症呼吸衰竭患儿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nCPAP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iNO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数与呼吸功能、相关临床指标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2组
目的探讨合并胃食管反流病(GERD)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和急性加重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且具有完整肺功能和相关临床资料的老年COPD患者(≥65岁)102例。依据是否合并GERD分为2组:GERD组(n=31)和非GERD组(n=71)。比较2组患者的肺功能差异及急性加重风险。结果102例COP
泛素化是蛋白质最常见的翻译后修饰,是蛋白质降解的信号,细胞内80%以上的蛋白质是通过泛素蛋白酶体系统降解的。泛素化广泛参与细胞各种生命过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呼吸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为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机制、氧化应激机制及炎症机制。此外,COPD肺组织中自噬增加。相关研究表明,泛素化参与COPD发病机制的各个环节,E3泛素连接酶是TRIM家族的一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中的常见病,其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咳痰,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因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造成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因此COPD的早诊断早治疗以及开发新的治疗靶点意义重大。溶血磷脂作为重要的信号传递介质,与气道慢性炎症、氧化应激、细胞凋亡、肺组织纤维化等COPD病生理过程密切相关,有望成为COPD临床标志物及治疗靶点。
目的探讨不同通气治疗方案对新生儿窒息复苏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广元市妇幼保健院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发生窒息的86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气管插管正压通气)、对照组43例(复苏囊面罩正压通气)。对比2组患儿的通气时间、起效时间、复苏成功率、5 min Apgar评分以及复苏前后血气指标,以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经两种正压通气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所需通气时间、起效时间
目的综合评估β受体阻滞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心血管疾病(CVD)患者肺功能、急性加重再住院率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制订文献纳入标准及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等外文数据库及中国知网、万方等中文数据库等。收集研究β受体阻滞剂治疗COPD合并CVD患者对于肺功能改变、急性加重再住院率及死亡率等的相关文献,应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索到文献4
目的系统评价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用计算机检索CNKI、PubMed、Cochrane Library、万方、维普、VIP、CBM数据库,检索年限为自建库以来至2019年2月,纳入符合条件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并采用Review Manager 5.3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8篇合格文献,包括2 767例患者,分析结果显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