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公谊服务委员会与中美建交

来源 :公共外交季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m41501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美建交是20世纪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中美建交的成功,依靠的是国家领导人和政府高层的高瞻远瞩和努力,但也离不开很多热爱和平的中美人士在民间外交这条路上的不断前行。人们常把“乒乓外交”作为中美民间交往的标志性事件,但事实上在此之前就有民间机构在为推动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做着不懈的努力,美国公谊服务委员会就是其中一个机构。
  美国公谊服务委员会(公谊会)创立于1917年,这一年对于正在崛起的美国来说有着重要意义。1917年4月6日,美国对德国宣战,正式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的美国一跃成为了世界头号强国。当时的美国在国内实行征兵制,符合条件的人都被强制参军。很多爱好和平反对战争的人们因为拒绝参军而被美国政府关进了监狱。在这种情况下,以倡导和平为宗旨的贵格会组织成立了美国公谊服务委员会,希望美国政府允许反战人士通过其他方式为国效力。于是他们自愿前往战场从事医疗救援等人道主义工作。一战结束后,公谊会的人道主义行动被延续了下来,并且发展到了中国。从1925年到1949年,公谊会应中方邀请派遣了很多医疗和教育专业人士去中国从事援助工作,还在上海建立了公谊会服务中心。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冷战和美国国内麦卡锡主义的盛行,美国政府拒绝承认新中国政府,与中国的关系处于敌对状态。美国政府内部许多支持新中国的人都被扣上了共产党的帽子,并被解除了职务。许多美国公民也因为持对华友好态度而遭受迫害。美国政府也禁止美国公民去往新中国,两国的对话和往来陷于停滞,公谊会人员也不得不离开了中国。但是公谊会并没有停止与中国相关的工作,而是把工作重心从人道主义援助转向以中美关系正常化为目标的外交工作。1950年1月,公谊会向美国总统杜鲁门和参议员塔夫脱递交了正式声明,声明中明确阐述了公谊会对美国对华政策的意见,同时这份声明也转发给了许多组织、媒体和公谊会各个代表处。时任公谊会中国项目负责人的奥斯博恩博士(Ernest Osborne)专门成立了一个特别委员会,要求该委员会为中美关系正常化提供意见建议。委员会的结论是,为了使中美关系正常化,首要的工作是让美国政府承认新中国政府。但随后一年公谊会与美国国会的对话并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国会议员对华态度之强硬,是公谊会在其他工作领域从来没有遇到过的。
  与此同时,公谊会也在积极争取联合国承认新中国政府的合法席位。1955年4月,公谊会出版了一本宣传册,详细介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台湾问题的现状,其他国家对该问题的看法等,认为应该承认新中国政府的合法地位。
  1964年,美国参议院富布莱特(Fulbright)发表公开演讲,认为美国应该重新考虑中美关系。类似言论在早些年会遭到当局和民众的强烈批评,然而这一次民众的反应却十分平和。借此良机,公谊会决定进一步试探在美国国内公开讨论中美关系的可行性。公谊会的埃文斯先生(Cecil Evans)在美国西海岸邀请政界、商业和学界人士召开了一系列小型座谈会,发现参会人对公开讨论这一问题十分支持。公谊会随即决定组织一场全国范围的中美关系大会。会议于1965年4月29日和30日在华盛顿举行,由公谊会、佐治敦大学以及美利坚大学共同举办。《华盛顿邮报》在报道中声称“这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关于中美关系的会议”。参会人数超过800人,包括国会议员、国务院官员、美国商会代表和知名学者、以及美国三大电视台和路透社等新闻媒体。一年后,美国对华政策开始出现松动。国会众议员维维安(Weston Vivian)在众议院发表演讲,敦促美国放松去往中国的旅行限制、取消贸易制裁、承认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他在演讲中说道:“我们与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家——7 . 5亿人口的中国的关系不能处于停滞状态。我们必须放眼未来,不能被过去所束缚。”他还提到自己的观念转变是由于参加了公谊会组织的会议。
  一直到1969年尼克松上台,中美关系才迎来新的转机。1971年,公谊会出版了一本宣传册《美国对华政策:新的开始》,号召恢复中国的联合国席位、终止美国对台湾的军事协定和驻军、协商解决台湾地位问题、中美关系正常化、建立外交关系等。同年夏天,受中国政府和当时流亡中国的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的邀请,公谊会的执行秘书长克拉克(Bronson Clark)和新英格兰和平教育秘书约翰逊(Russell Johnson)及他们的夫人一起访问了中国。他们走访了中国很多地方,特别是他们作为医疗小组成员曾经工作过的郑州。随后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1971年10月25日,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代表席位,公谊会联合国代表处在第一时间向周恩来总理发去了贺电。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问中国。面对大好形势,公谊会决定派一支更大的代表团访问中国。
  1972年5月,11位公谊会代表对中国进行了为期三周的友好访问。公谊会此次访问主要希望了解当今的中国,并通过访谈、发表文章、广播等形式将他们的所见所闻与美国人民分享,让他们也能了解中国。公谊会代表团走访了广州、武汉、上海、西安、延安和北京六大城市,同时也走访了几个农村。公谊会在同年出版了名为《前所未有的尝试》的报告,对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做了深刻剖析。该报告在当时美国主流媒体妖魔化中国的情况下,成为为数不多的能让美国民众了解中国真实情况的珍贵资料。
  公谊会还对当时的“中国威胁论”进行了回应:“我们相信美国人民无需担心中国会成为一个军事威胁。中国人民没有领土扩张的野心。中国也没有远程空军、没有驻外军事基地、海军也只有一些巡逻艇和潜艇。”“中国和其他大国,尤其是美国和苏联的区别在于,中国不愿意以武力推销它的方法。中国的方法对美国来说是个挑战,但这是意识形态的挑战,而不是军事挑战。美国崇尚自由竞争,因此应该将此视为激励而不是挑战。当两国关系逐渐缓和的时候,中国人告诉我们他们可以从美国学到东西,就如同美国可以从中国学到东西是一样的。”
  在随后的几年里,公谊会组织了中美关系国家大会,公谊会14名前医疗小组成员造访中国,并邀请了中国医疗代表团造访美国学习医疗技术。这些交流活动一直持续到中美正式建交。在中美民间往来十分频繁的今天,这些活动看起来似乎微不足道,但在当时特殊的国际环境背景下,公谊会的活动成为两国为数不多的了解彼此的窗口,为中美成功建交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中美建交后的几十年里,公谊会在华工作依旧没有停止。随着中国的崛起,公谊会也开始关注中国作为新兴大国在世界和平与发展所发挥的作用。随着奥巴马政府的上台和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提出,中美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也隐藏着冲突的风险。在此背景下,公谊会的工作重心也转移到以“共享安全”为主旨的新战略,旨在推动美国对华政策向更多当面的双边合作迈进,而不是寻求军事化的手段来解决两国之间存在的问题。
  孔?喆:美国公谊服务委员会研究员。
其他文献
全球供应链越来越成为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即便有些企业自称不是全球化企业,但对全球供应链的依赖程度恐怕他们自己再清楚不过,他们从中获取配件、原材料、能源或者成品。从某种程度来讲,互联网本身就是供应链。供应链一旦受损,很多东西都无法正常运行。多条供应链出现问题时,常常引发人们对各种现代经济体能力的怀疑,在发达国家尤其如此。这种对供应链的依赖或者低承受力成为现代相互依赖的世界体系的一个主要特征。  
期刊
公共外交作为构建国家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有效手段,在西方国家对外政策中起到重要作用。21世纪以来,中国和俄罗斯开始发展其公共外交工具。回顾两国公共外交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两国的公共外交具有不少共同特征,并且体现出了不同于西方公共外交的“东方路径”。  过去的十年间,公共外交成为了中国学界和俄罗斯学界的热门话题之一。公共外交作为构建国家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有效手段,在对外政策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期刊
《天堂与权力——世界新秩序中的美国与欧洲》(刘坤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以下简称《天堂与权力》)一书作者是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罗伯特·卡根(Robert Kagan),他多次被著名的《外交政策》杂志评为“全球顶级百位思想家”。《天堂与权力》主要围绕美国在国际格局中所扮演的角色、如何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打交道、美国的单极地位是否会衰弱以及衰弱后的世界秩序将会朝何方发展等主要论题所展
期刊
在维护和平与发展这一当今时代主题的过程中,宗教和平活动作为一种公共外交实践,在化解冲突、走向和谐等领域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的跨国佛教交流历史悠久,中韩两国在佛教传播与发展上可谓一脉相承,两国佛教文化交流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最近两年来,察哈尔学会开始将以中韩佛教交流为主要内容的宗教和平活动作为公共外交实践的重要形式来推动。韩国佛教太古宗是韩国佛教宗派之一,目前教团的规模仅次于曹溪宗。岛山法
期刊
2015年6月26-28日,由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察哈尔学会共同主办,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承办,中国公共外交协会支持的第二届公共外交地校论坛在广西南宁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为民族(地方)文化的国际转播。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他们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等全国知名院校的公共外交研究学者和上海、广州、天津、杭州、西宁
期刊
近年来,我国佛教界对外交流事业风生水起。无论是派遣代表团出国交流,举办国际佛教文化节,还是翻译佛教经典等,都是我国佛教界进行的有益尝试。其中,广东六祖寺方丈释大愿法师是重要人物之一。本刊编辑部专访了释大愿法师,希望中国佛教界对外交流所积累的成功经验能对我们进一步做好各领域的公共外交工作有所启发。  矢志推动佛教全球化  柯银斌:大愿法师,您好。我们了解到,您及六祖寺在佛教文化国际交流方面做了很多事
期刊
摘要:文章将根据道路桥梁的施工要点,并参照其基本特征,对如何对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及质量的控制进行控制进行阐述。  关键词: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迅速发展加速了城市进程,这同时也给城市交通,道路桥梁以及一些市政道路的建设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市政道路桥梁的建设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高质量的市政道路和桥梁不仅仅影响着道路运行的安全,同时这些
期刊
摘 要:在我国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城市的基础设施也开始得到逐步得到完善,尤其是市政道路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此同时,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质量问题,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所以相关的工程主体应该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加强对施工的监督和管理,从而确保施工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  关键词:市政;路橋工程;质量  0 前言  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交通事业也
期刊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成立日本工农学校,教育并转化了数百名日本俘虏。这些人成为抗战时期中共对日军事宣传的重要力量。他们在反战与和平思想的指导下,成立反战同盟等组织,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对日宣传、瓦解日军的工作。这段历史中反战与和平思想对当前的军事公共外交和中日关系依然有现实意义。  2014年9月,民政部公布了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300名著名抗战英烈中,有我们熟悉的张自忠、项英等英雄
期刊
佛教在对外交流交往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佛教可以发挥民间外交、公共外交、人文外交的作用。2014年10月16日至18日,由世界佛教徒联谊会(下称世佛联)主办,中国佛教协会、陕西省组委会和宝鸡市组委会共同承办的第27届世佛联大会在陕西宝鸡成功召开。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佛教代表、高僧大德、宗门领袖以及中外嘉宾4000多人云集供奉佛指舍利的佛门圣地法门寺,围绕“佛教与公益慈善”主题,交流思想、分享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