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2-000-01
摘 要 现代的啦啦操已不是单纯的体育运动,而是体育与表演艺术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形式,讲究舞台舞蹈艺术、服饰、总体效果及观众效应等,如果引入高校课程体系中,不仅利于大学生身体锻炼,还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必将成为素质教育实施的一个有效方法。基于这样的考虑,本文从啦啦操运动功能、发展前景两方面着手,扼要论述了高校设立啦啦操课程的可行性。
关键词 啦啦操 高校 课程
啦啦操是一项集体的体育项目,强调整体效果,注重团队合作和队员之间的交流和磨合,无论是比赛或表演,队员们都穿着艳丽的服装,拿着缤纷的道具,配以动感的音乐,潇洒利落的动作以及极具个性的口号和欢快的笑容和观众交流,激起观众的热情,最终和观众达到情感的统一。这就有助于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情感能力,对人的个性发展也具独特的作用。另外,啦啦操队员是团队或组织的形象代表,在为自己的队伍加油时,应当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要积极并具有体育精神,这可以促进队员树立公正、竞争、协作、团结、友爱、谦虚的道德观念,提高道德修养。
一、啦啦操运动的功能
(一)啦啦操运动的教育价值
啦啦操运动是一项体现青春活力、健康向上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的项目,它强调整体效果,注重团队之间的合作,因此能有效地培养人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尤其是啦啦操动作中的托举和抛接等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有重要的作用。该运动的开展不仅可以丰富素质教育的内容,又有利于体育健康课程的开展,对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和爱国主义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我国学校教育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啦啦操运动的健身价值
啦啦操运动是由多种形式组成的综合艺术形式,是一种独特的健身操,它把舞蹈、艺术体操、技巧以及其他一些具有特点的项目动作融合为一体,经过再创造形成一种新型更高层次的身体练习,其中的主体部分是身体运动,而身体运动又是由各种不同的运动类型构成,有舞蹈、体操、跳跃、技巧等动作类型,啦啦操也因此具备了所有这些运动具有的综合锻炼价值和功能,广泛地影响人们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参加啦啦操运动能全面锻炼身体素质,提高各种运动能力。正因为啦啦操具有全面提高人体的各种身体素质功能,以至啦啦队的运动员通常具有良好的运动能力。在美国,62%的啦啦操成员参加了第二种运动,美国学者Thomas,D.Q和Seegmiller,J.G.等人对啦啦操运动员的身体力量、肺活量、体脂等素质和机能作了测试和评定,结果表明,啦啦操运动员拥有高水平的身体素质和得分,和其他竞技运动员不相上下。
(三)啦啦队项目的观赏价值
啦啦操是一项集各种美于一身的运动,如舞蹈动作的优美,体操的壮美,技巧动作的惊险、崇高,音乐与动作的和谐美,运动员的健康美、服饰美、道具美、形体美、道德美等。这种多维的美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心灵。目前,观赏啦啦操比赛已经成为美国市民的一种习惯,日本啦啦队全国锦标赛的决赛那天,可以容纳4000多人的体育馆几乎爆满,对他们来说观看啦啦操比赛不仅可以让他们忘记工作学习中的压力,精神得到放松和鼓舞,而且可以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
二、啦啦操运动发展前景分析
啦啦操运动是一种集身体律动与音乐表现、观赏与锻炼、教育与文化、经济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一项的运动,由于具有很高的娱乐性、观赏性,自诞生以来就受到广大青年人的喜爱。随着这项运动的广泛普及发展,啦啦操运动逐步向多元化、社会化、生活化方向发展,形式日益多样,功能日益拓展,不仅有极大的教育、锻炼、观赏等价值,更有着巨大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这些价值的传播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重大影响。近年来,由于啦啦操运动发展日益多元化、社会化、生活化,与大学生的生活更加贴近。在高校中设立啦啦操课程,丰富校园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终生受益。而且,经过长时间发展,啦啦操运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为在高校设立啦啦操课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由此知道,在高校中设立啦啦操课程有着较好的理论基础和群众基础。随着啦啦操运动的多元化与国际化发展,通过这一运动大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国际文化,促进个人成长。
三、结论
(一)啦啦操运动在身体锻炼、素质教育及观赏上有着很大的作用,这些有益于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在啦啦操的表演和竞赛中,大学生都可以从中得到许多美的享受,美的熏陶,美的训练,美的体验。同时,还可以培养团队精神,养成了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所以,从啦啦操运动的功能性看,可以在高校中设立啦啦操课程。
(二)啦啦操在我国高校作为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随着该项目人口的逐渐增多,比赛规模逐年增大,高校对啦啦操运动的认识程度也逐步提高,为了丰富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我国高校广泛开展该项目具有可行性。因此,从啦啦操运动发展前景看,在高校中设立啦啦操课程也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李惠娟.对我国啦啦队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05(5).
[2] 马洪涛.啦啦操运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摘 要 现代的啦啦操已不是单纯的体育运动,而是体育与表演艺术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形式,讲究舞台舞蹈艺术、服饰、总体效果及观众效应等,如果引入高校课程体系中,不仅利于大学生身体锻炼,还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必将成为素质教育实施的一个有效方法。基于这样的考虑,本文从啦啦操运动功能、发展前景两方面着手,扼要论述了高校设立啦啦操课程的可行性。
关键词 啦啦操 高校 课程
啦啦操是一项集体的体育项目,强调整体效果,注重团队合作和队员之间的交流和磨合,无论是比赛或表演,队员们都穿着艳丽的服装,拿着缤纷的道具,配以动感的音乐,潇洒利落的动作以及极具个性的口号和欢快的笑容和观众交流,激起观众的热情,最终和观众达到情感的统一。这就有助于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情感能力,对人的个性发展也具独特的作用。另外,啦啦操队员是团队或组织的形象代表,在为自己的队伍加油时,应当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要积极并具有体育精神,这可以促进队员树立公正、竞争、协作、团结、友爱、谦虚的道德观念,提高道德修养。
一、啦啦操运动的功能
(一)啦啦操运动的教育价值
啦啦操运动是一项体现青春活力、健康向上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的项目,它强调整体效果,注重团队之间的合作,因此能有效地培养人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尤其是啦啦操动作中的托举和抛接等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有重要的作用。该运动的开展不仅可以丰富素质教育的内容,又有利于体育健康课程的开展,对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和爱国主义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我国学校教育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啦啦操运动的健身价值
啦啦操运动是由多种形式组成的综合艺术形式,是一种独特的健身操,它把舞蹈、艺术体操、技巧以及其他一些具有特点的项目动作融合为一体,经过再创造形成一种新型更高层次的身体练习,其中的主体部分是身体运动,而身体运动又是由各种不同的运动类型构成,有舞蹈、体操、跳跃、技巧等动作类型,啦啦操也因此具备了所有这些运动具有的综合锻炼价值和功能,广泛地影响人们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参加啦啦操运动能全面锻炼身体素质,提高各种运动能力。正因为啦啦操具有全面提高人体的各种身体素质功能,以至啦啦队的运动员通常具有良好的运动能力。在美国,62%的啦啦操成员参加了第二种运动,美国学者Thomas,D.Q和Seegmiller,J.G.等人对啦啦操运动员的身体力量、肺活量、体脂等素质和机能作了测试和评定,结果表明,啦啦操运动员拥有高水平的身体素质和得分,和其他竞技运动员不相上下。
(三)啦啦队项目的观赏价值
啦啦操是一项集各种美于一身的运动,如舞蹈动作的优美,体操的壮美,技巧动作的惊险、崇高,音乐与动作的和谐美,运动员的健康美、服饰美、道具美、形体美、道德美等。这种多维的美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心灵。目前,观赏啦啦操比赛已经成为美国市民的一种习惯,日本啦啦队全国锦标赛的决赛那天,可以容纳4000多人的体育馆几乎爆满,对他们来说观看啦啦操比赛不仅可以让他们忘记工作学习中的压力,精神得到放松和鼓舞,而且可以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
二、啦啦操运动发展前景分析
啦啦操运动是一种集身体律动与音乐表现、观赏与锻炼、教育与文化、经济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一项的运动,由于具有很高的娱乐性、观赏性,自诞生以来就受到广大青年人的喜爱。随着这项运动的广泛普及发展,啦啦操运动逐步向多元化、社会化、生活化方向发展,形式日益多样,功能日益拓展,不仅有极大的教育、锻炼、观赏等价值,更有着巨大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这些价值的传播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重大影响。近年来,由于啦啦操运动发展日益多元化、社会化、生活化,与大学生的生活更加贴近。在高校中设立啦啦操课程,丰富校园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终生受益。而且,经过长时间发展,啦啦操运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为在高校设立啦啦操课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由此知道,在高校中设立啦啦操课程有着较好的理论基础和群众基础。随着啦啦操运动的多元化与国际化发展,通过这一运动大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国际文化,促进个人成长。
三、结论
(一)啦啦操运动在身体锻炼、素质教育及观赏上有着很大的作用,这些有益于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在啦啦操的表演和竞赛中,大学生都可以从中得到许多美的享受,美的熏陶,美的训练,美的体验。同时,还可以培养团队精神,养成了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所以,从啦啦操运动的功能性看,可以在高校中设立啦啦操课程。
(二)啦啦操在我国高校作为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随着该项目人口的逐渐增多,比赛规模逐年增大,高校对啦啦操运动的认识程度也逐步提高,为了丰富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我国高校广泛开展该项目具有可行性。因此,从啦啦操运动发展前景看,在高校中设立啦啦操课程也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李惠娟.对我国啦啦队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05(5).
[2] 马洪涛.啦啦操运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