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资源融合开放式军转培训基地的思考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chor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军转安置工作形势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进程,军转培训基地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军队到地方,从军转部门到全社会参与的改革发展之路。当前,需要以资源融合为切入点,构建开发式军转培训基地建设。
  【关键词】资源融合;开发式;军转培训基地;建设
  一、军转培训基地建设现状和主要问题
  1.军转培训基地建设概况
  1986年百万大裁军开始,在国家和军队的支持下,全国陆续筹建一批军转培训中心,专门负责军队转业干部培训和服务职责。一些省、市的大中专院校、党校和行政学院、军事院校也承担了部分军转培训任务,初步形成了以军转培训中心为主,大中专院校、党校和行政学院以及军事院校共同参与的军转培训基地雏形,并逐步呈现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优势互补、层次清晰”特征。从1986年至今,共有200多万名军转干部通过培训走向了地方工作岗位。
  2008年,国务院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关于进一步加强军队转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国转联〔2008〕5号)出台,标志着军转教育培训工作进入了全新的历史阶段。近年来,在国转联〔2008〕5号文件指导下,各地不断加强对基地的整合和利用,社会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及企业也积极参与其中。截至2013年底,全国各类军转教育培训及实训基地共804家,其中:军转培训中心187家,高等院校等社会教育培训基地346家,企业实训实习基地271家。据统计,同期全国军转教育培训管理人员1151人,后勤保障人员1453人,聘用教师数量3474人。
  2.军转培训基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军转培训工作定位问题。在安置和维稳等工作面前,处于屈从位置,对军转教育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二是体制障碍带来的影响。军队和地方在体制上的分割,导致无法对退役军官的教育培训进行统筹规划、统一设计。三是服务工作机制不完善。服务机构零碎、分散,性质不一;培训基地体系整合利用不充分。四是队伍专业化水平不够。人员配备不足,且缺乏稳定性;从业队伍专业化程度低,缺乏相应的职业资格。五是方式创新不够,工作立意不深。目前的前移培训、适应性培训、专业培训和自主择业就业创业培训还无法满足退役军官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六是经费增长缺乏制度化。经费来源单一,没有形成自然增长机制。
  二、军转教育培训工作以及基地建设面临的形势
  1.国际退役军官人力资源开发经验的借鉴。加强退役军官的教育培训与就业促进服务,将其作为人才开发的重要内容,是当今世界主要國家的共识和工作目标。
  2.干部教育培训发展趋势的驱动。中央发布的《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构建开放的干部教育培训格局已经成为主流趋势。从国内环境而言,教育培训在人才资源开发、增值、配置中的作用越为明显。现有的军转教育培训工作,已经滞后于国民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军转教育培训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适应国家教育培训大趋势,跟上干部教育培训发展快节奏,对教育培训基地格局进行统筹规划,对各类教育资源进行合理整合布局,尽快加入到国家教育培训事业的大循环中。
  3.军转安置主管单位有决心。在2014年全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电视电话会上,马凯副总理讲话指出: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有关部门统一组织、中央财政和军队共同保障、各类资源优势互补、军地密切配合的军转教育培训工作格局。国务院军转安置工作小组组长、中组部副部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提出:要努力构建更加开放、更有活力、更具服务功能的军转教育培训体系。
  三、关于构建资源融合军转教育培训基地体系的考虑
  围绕军转干部转型期对教育培训的实际需要,广泛充分利用社会优质教育培训资源,建设广覆盖、多层次、优势互补、布局合理的军队转业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体系。
  1.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引进国民教育、社会培训机构等优质教育培训资源。国转联〔2008〕5号文件规定,军队转业干部培训机构与培训基地优势互补、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教育培训格局,充分利用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以及高等院校、军队院校、行业教育培训机构等教育培训资源,建设广覆盖、多层次、优势互补、布局合理的军队转业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体系。因此,在充分发挥军队转业干部培训机构的主阵地作用的同时,要广泛利用国民教育、社会培训机构等优质教育培训资源基地,统筹规划好社会教育资源参与军转培训的工作,适度扩大利用优质教育培训范围,坚持走军转教育培训社会化的道路。
  2.坚持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理念,分类建立形成分区域、分行业的军转培训基地。一是合理布局,跨行政区域,在全国划片区重点建设示范性军转培训基地,注重软硬件建设规范,地点就近就便,形成便捷、有效的基地网络。二是根据各类培训机构的特长,形成分工明确、特色鲜明的培训基地格局。发挥自身优势,分别开展素质能力提升类、创新创业孵化类、职后跟踪服务类培训,利用核心竞争力,始终保持最优质资源为军转教育培训服务。
  3.强化评估考核,实现进出有序,动态良心循环。军转安置主管部门要统筹规划好、利用好各类教育培训资源,择优选取,强化军队转业干部教育培训基地资质评估、资格准入和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制度,实现进出有序,动态良性循环,全面提高培训基地的服务水平,避免军转教育培训资源低水平重复建设。
  参考文献:
  [1]韦钦云,军转中心:如何发挥培训主渠道作用,《中国人才》, 2009(22):32-33.
  [2]徐艳华,推进军转培训工作的对策探析——以吉林省为例,《行政与法》, 2013(7):62-65.
  作者简介:
  丁凡,男,武汉市军队转业干部培训中心,经济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开发,干部培训。
其他文献
据新华社电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月11日上午在澳门出席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佛得角总理席尔瓦、几内亚比绍总理巴西罗·贾、
【摘 要】边境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贸易主要有边民互市、边境小额贸易等形式, 本文以边境贸易为研究对象,选择云南一个较为典型的国家口岸—云南腾冲猴桥口岸,采用实地调查、访谈、问卷调查及文献资料收集等方法,结合实地调研,从基本情况,发展历程,地位和作用,发展战略等方面,对边境贸易进行了分析及研究。  【关键词】腾冲边境地区;边境贸易;经济发展  对缅边境贸易主要是指云南周边市县对缅甸的
我国的资源型城市随着重工业的不断发展而迅速壮大,为国民生产和社会快速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经济新常态的到来,这些资源型城市也大都面·临资源迅速枯竭,环境持
【摘 要】搞好国有企业改革是现今一切改革工作的核心和关键,改革的成败将制约甚至决定整个社会乃至整个民族的命运发展。本文通过分析中小国有企业的改制整合中面临的问题,探讨改制后企业的发展目标及方向。  【关键词】中小国有企业;改制整合问题;发展目标方向  自2008年以来,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及国家经济发展新理念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推进,大批中小国有企业进入改制行列。在地方政府部门主导下中小国有企业不
【摘 要】为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本文在详细分析改革背景、进展和内容的基础上,探究存在的困难和挑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思考  1991年,以国务院《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为标志,国家拉开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帷幕。近年来,随着关闭破产企业,被征地农民,城乡居民等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