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正确看待中职写作学习的作用,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穿插写作训练,避免把文章学习与写作训练切分开,有机融合在一起。帮助学生提升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养成善于思考,积极表达的习惯,增強自己就业从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中职写作;阅读教学;写作训练
近几年,社会各界对中职生专业技能各种吹捧,很多中职生心中出现了专业科要认真学习,基础科可学可不学的观念。曾经听过一个学生说,只要把专业技能学好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学习语文,写作就更不必了,一点用处都没有。这种观念本身就是大错特错,但更让人悲哀的是不仅在中职生中普遍流行,就在当今教育工作者中也存在不少这样的人。
我们应当认识到,学习是不能持功利性态度的,学习写作也并非毫无用处。学习写作并不是为了考试能得高分,更重要的是可以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培养人的逻辑和分析能力,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抒发,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处理人际关系有很大的帮助。
当前,中职生的写作能力普遍较弱。他们虽有过小学、初中的写作训练,但对很多文体特点和写作结构安排掌握得不是很好。很多学生还停留在模糊概念、想到什么写什么的毫无章法之中,对写作结构没有一个清晰的构建意识。加上大部分学生基本遗忘初中写作知识,所以中职教师需要花费一些心思,重新拯救学生的写作能力。那么,如何利用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提升中职生的写作能力呢?
传统的语文教学经常把文章学习与写作训练切开,这是有弊端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对阅读目标的要求是“精读文章,能理清作者思路,辨析文章结构,概括文章主旨,了解写作特点”;关于写作的要求是“篇章写作,做到观点正确,中心明确,思想健康;内容具体,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简洁,文字通顺;格式标准,文面整洁”。 看起来两者关系好像不大,实则连为一体。阅读所理清的作者思路也是学生写作的思路,做到观点正确,中心明确,思想健康。文章的结构也是学生学习写作需要达到的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能够把二者结合起来,有目的地在阅读教学中穿插写作训练,将会事半功倍。
一、在阅读教学中要先明确文章体裁,有助学生掌握体裁特点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最常见有三种体裁,分别是散文、小说、议论文。教师在开始一篇文章之前,必须给学生明确一下文章体裁,这是非常关键的。很多老师可能会忽略这一环节。这个步骤有助于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对各种体裁的基本认识。每种体裁的特点必须介绍清楚。然后在分析文章时,要点明其体裁特色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让学生形成一个映像认识。方便下一步写作训练的开展。比如,中职二年级课文《文学的趣味》,教师在教学开头就应指出这是一篇议论文,讲解议论文的概念、三要素、一般的写作顺序和常见的论证方法。然后在学习文章内容时,有意识地分析文章是如何体现这些方面的。
二、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务必要分析文章结构
一篇文章的中心够不够突出,表达够不够流畅,结构够不够紧凑,逻辑性够不够强,这是衡量一篇文章好坏的四个标准,与文章的谋篇布局有很大关系。在阅读教学时,分析文章的结构是至关重要的。以《文学的趣味》为例,这是一篇议论文。首先可以让学生自行阅读,然后请学生自己来复述本文是怎么写的。分别切成三个部分来回想——开头、中间、结尾。教师在这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找到相关的点。比如开头,文章用孔子的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引出本文的主题——趣味;中间列举了三种毛病分别是“根本不知”“知得不正确”“知得不周全”,提出诊治这三种毛病的唯一方剂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最后以自己为例,说明要想获得一种新趣味,往往须战胜一种很顽强的抵抗力,勉励读者努力形成新趣味,创造生生不息的活的趣味。同时向学生明确,本文就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步骤进行的。
三、分析清楚文章的结构后,教师应依据文体特点和结构形式,给出一个恰当的话题给学生在课堂进行讨论,即学即练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要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应了解学生学习水平与心理特点,关注他们的学习困难,重视他们的学习需求,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加强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以及专业课程的联系,创设与职业工作相近的情境,帮助他们认识语文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激发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与热情,使他们在参与中掌握学习方法,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所以,教师在选题时,应尽量选择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不然学生会感到艰难无趣而不愿意配合。针对《文学的趣味》这篇课文,教师可以抛出一个话题——时间。让学生按照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方式,试着构思一篇写作提纲。本环节即是推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激发学生的思考,提供思想碰撞的平台,才能增进彼此的写作能力。过程可安排如下: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如何用名言名句引出主题,让学生想想有哪些关于“时间”的名言名句,学生可以挑选出一两句自己备用。接着,谈谈现在中职生对时间的看法,可以有多个不同见解。让学生自行讨论发言,以身边的学生为主,分析中职生如何看待时间,总结对待时间不正确的一些观念和作法。然后,解决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最后,以自己为例,说说在形成正确的时间观念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自己应如何克服。
在全班一起构思《时间》写作提纲时,教师要边引导边进行板书记录,同时要引导学生紧跟《文学的趣味》的文章结构进行思考构思,学习文章的结构形式,便于学生形成写作思维习惯。当训练到一定程度时,学生便可以脱离现有的议论文写作结构,随心所欲地构思,其写出的文章也将是一篇美文。
四、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构建写作成长档案
收集每个学生每次训练的作品,每个学生单独成册。详细记录学生每次完成的情况,以便进行前后比照,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在学期末的时候可以发还学生,让学生感受中职生活的精彩瞬间和自己的学习进步,发现自己的不足,激励学生继续学习写作。
五、写作训练形成的成品可以多样化,既可以写也可以说
可以是一张思维导图,或者是一些小卡片,也可以是一个现场的口语表达等。教师应根据自己所教的阅读内容和设置的话题,灵活变动作品模式。让学生可以在多种形式中激发学习兴趣,训练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善于写作的人,会思考问题,会分辨是非,会反思自己,会沟通、会表达、会纾解自己情绪,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中职语文教师和中职学生要正确看待语文写作。写作不是仅仅为了考试,更是为了运用到生活中、就业中和表达交际中,使写作成为就业生涯的加分项。
参考文献:
[1]肖红.中职语文现代文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探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154-155.
[2]滑雪.浅析提高中职校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策略[J].才智,2019.
[3]苏雅.浅谈中职语文写作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
[4]潘悦.中职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及相应对策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84-85.
[5]丁玮韡.中职作文教学贵在抓好五个环节[J].职业,2018:116-117.
【关键词】中职写作;阅读教学;写作训练
近几年,社会各界对中职生专业技能各种吹捧,很多中职生心中出现了专业科要认真学习,基础科可学可不学的观念。曾经听过一个学生说,只要把专业技能学好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学习语文,写作就更不必了,一点用处都没有。这种观念本身就是大错特错,但更让人悲哀的是不仅在中职生中普遍流行,就在当今教育工作者中也存在不少这样的人。
我们应当认识到,学习是不能持功利性态度的,学习写作也并非毫无用处。学习写作并不是为了考试能得高分,更重要的是可以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培养人的逻辑和分析能力,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抒发,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处理人际关系有很大的帮助。
当前,中职生的写作能力普遍较弱。他们虽有过小学、初中的写作训练,但对很多文体特点和写作结构安排掌握得不是很好。很多学生还停留在模糊概念、想到什么写什么的毫无章法之中,对写作结构没有一个清晰的构建意识。加上大部分学生基本遗忘初中写作知识,所以中职教师需要花费一些心思,重新拯救学生的写作能力。那么,如何利用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提升中职生的写作能力呢?
传统的语文教学经常把文章学习与写作训练切开,这是有弊端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对阅读目标的要求是“精读文章,能理清作者思路,辨析文章结构,概括文章主旨,了解写作特点”;关于写作的要求是“篇章写作,做到观点正确,中心明确,思想健康;内容具体,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简洁,文字通顺;格式标准,文面整洁”。 看起来两者关系好像不大,实则连为一体。阅读所理清的作者思路也是学生写作的思路,做到观点正确,中心明确,思想健康。文章的结构也是学生学习写作需要达到的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能够把二者结合起来,有目的地在阅读教学中穿插写作训练,将会事半功倍。
一、在阅读教学中要先明确文章体裁,有助学生掌握体裁特点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最常见有三种体裁,分别是散文、小说、议论文。教师在开始一篇文章之前,必须给学生明确一下文章体裁,这是非常关键的。很多老师可能会忽略这一环节。这个步骤有助于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对各种体裁的基本认识。每种体裁的特点必须介绍清楚。然后在分析文章时,要点明其体裁特色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让学生形成一个映像认识。方便下一步写作训练的开展。比如,中职二年级课文《文学的趣味》,教师在教学开头就应指出这是一篇议论文,讲解议论文的概念、三要素、一般的写作顺序和常见的论证方法。然后在学习文章内容时,有意识地分析文章是如何体现这些方面的。
二、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务必要分析文章结构
一篇文章的中心够不够突出,表达够不够流畅,结构够不够紧凑,逻辑性够不够强,这是衡量一篇文章好坏的四个标准,与文章的谋篇布局有很大关系。在阅读教学时,分析文章的结构是至关重要的。以《文学的趣味》为例,这是一篇议论文。首先可以让学生自行阅读,然后请学生自己来复述本文是怎么写的。分别切成三个部分来回想——开头、中间、结尾。教师在这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找到相关的点。比如开头,文章用孔子的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引出本文的主题——趣味;中间列举了三种毛病分别是“根本不知”“知得不正确”“知得不周全”,提出诊治这三种毛病的唯一方剂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最后以自己为例,说明要想获得一种新趣味,往往须战胜一种很顽强的抵抗力,勉励读者努力形成新趣味,创造生生不息的活的趣味。同时向学生明确,本文就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步骤进行的。
三、分析清楚文章的结构后,教师应依据文体特点和结构形式,给出一个恰当的话题给学生在课堂进行讨论,即学即练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要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应了解学生学习水平与心理特点,关注他们的学习困难,重视他们的学习需求,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加强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以及专业课程的联系,创设与职业工作相近的情境,帮助他们认识语文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激发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与热情,使他们在参与中掌握学习方法,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所以,教师在选题时,应尽量选择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不然学生会感到艰难无趣而不愿意配合。针对《文学的趣味》这篇课文,教师可以抛出一个话题——时间。让学生按照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方式,试着构思一篇写作提纲。本环节即是推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激发学生的思考,提供思想碰撞的平台,才能增进彼此的写作能力。过程可安排如下: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如何用名言名句引出主题,让学生想想有哪些关于“时间”的名言名句,学生可以挑选出一两句自己备用。接着,谈谈现在中职生对时间的看法,可以有多个不同见解。让学生自行讨论发言,以身边的学生为主,分析中职生如何看待时间,总结对待时间不正确的一些观念和作法。然后,解决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最后,以自己为例,说说在形成正确的时间观念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自己应如何克服。
在全班一起构思《时间》写作提纲时,教师要边引导边进行板书记录,同时要引导学生紧跟《文学的趣味》的文章结构进行思考构思,学习文章的结构形式,便于学生形成写作思维习惯。当训练到一定程度时,学生便可以脱离现有的议论文写作结构,随心所欲地构思,其写出的文章也将是一篇美文。
四、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构建写作成长档案
收集每个学生每次训练的作品,每个学生单独成册。详细记录学生每次完成的情况,以便进行前后比照,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在学期末的时候可以发还学生,让学生感受中职生活的精彩瞬间和自己的学习进步,发现自己的不足,激励学生继续学习写作。
五、写作训练形成的成品可以多样化,既可以写也可以说
可以是一张思维导图,或者是一些小卡片,也可以是一个现场的口语表达等。教师应根据自己所教的阅读内容和设置的话题,灵活变动作品模式。让学生可以在多种形式中激发学习兴趣,训练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善于写作的人,会思考问题,会分辨是非,会反思自己,会沟通、会表达、会纾解自己情绪,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中职语文教师和中职学生要正确看待语文写作。写作不是仅仅为了考试,更是为了运用到生活中、就业中和表达交际中,使写作成为就业生涯的加分项。
参考文献:
[1]肖红.中职语文现代文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探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154-155.
[2]滑雪.浅析提高中职校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策略[J].才智,2019.
[3]苏雅.浅谈中职语文写作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
[4]潘悦.中职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及相应对策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84-85.
[5]丁玮韡.中职作文教学贵在抓好五个环节[J].职业,2018: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