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群众路线活动的开展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herway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也是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目前,互联网时代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新阵地。正确认识和理性分析网上群众路线活动开展对于促进党群关系的和谐、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群众路线 互联网 背景 挑战 策略
  当前,社会已进入网络时代,《第三十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网民数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达42.1%,同时网民在信息获取使用搜索引擎的达到80%。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通过互联网关注社会热点,针砭时弊,参与政治民主生活。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重视网民呼声,重视网上群众路线的开展,应是共产党人与时俱进,从网民中来,到网民中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创新工作。
  开展网上群众路线的时代背景
  信息公开已成为群众参政议政的新途径。进入互联网时代后,政府垄断信息发布的局面被迅速打破。政府行为出现了透明化的趋势,特别是自2008年5月1日正式实施《信息公开条例》以来,我国各级政府都严格按照条例精神,进行了主动信息公开或依申请公开。中国政府网每年也及时发布了信息公开年度报告汇总。通过信息公开,充分发挥政府公开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尤其是近年来,无论是汶川地震、芦山地震等一些特大自然灾害事件发生后,还是贵州瓮安事件、云南孟连事件等一些社会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发生后,政府都能第一时间发布大家所关注的信息,公布事件真相,迅速疏导网民情绪和凝聚人心,及时消除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广大群众参政议政、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和重大决策制定的有效平台。中国共产党在互联网时代重视网上群众路线开展,依法保障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
  网络交流已成为群众互动政府的新平台。近年来,随着自媒体软件的盛行,广大群众非常乐于通过网络倾吐心声、关注社会。据统计,当前我国微博、微信用户都已突破三亿。如此庞大的一个群体,我党必须高度重视。毫无疑问,网络时代的到来使贯彻和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有了更好的技术条件,更使党在做到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集中广大人民群众集体智慧上具有可操作性。这个可操作性就是网络互动。各级政府通过开设微博与广大群众通过网络互相交流,充分了解社情民意,最大限度地实施了党的群众路线。截至2013年6月,新浪认证的政务微博总数达到79372个,政务微博发博总数达到6063万余条,所发微博被网友转发总量近2亿次,被评论总量约1.6亿条。尤其是近期山东环保厅通过微博与拥有390多万粉丝的网络大V邓飞的网络激辩事件,官与民从最初的针锋相对到最终的握手言和,真实地为我党网上群众路线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典型样本。
  网络举报已成为群众监督政府的新方式。2013年9月,合署办公的中央纪委和监察部官方网站正式开通,它将中央纪委举报网站、监察部网站和国家预防腐败局网站等5个网站整合在一起,成为中央纪检部门的主要对外窗口。网站刚运行就发挥了积极作用。中纪委和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发出《关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刹住中秋国庆期间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的通知》全文第一时间在新开通的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上发布。党的十八大后,随着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强,多名部省级官员被人通过网络实名举报而落马。以往的群众监督政府的形式只有信访等简单形式,监督效果也不甚理想。当前,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就必须给予人民群众最充分的监督权。因此,广大群众在互联网时代通过网络举报,尤其是网络实名举报方式,能有效保障教育实践活动的扎实开展。
  开展网上群众路线面临的挑战
  部分网络大V辜负粉丝信任。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特殊时期,一方面社会发展在转型中,矛盾较多;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发展唤醒了广大群众的公民意识,越来越多的群众通过网络参与民主政治生活。其中部分民众的网络粉丝量巨大,成为网络大V。据统计,目前主流微博中,拥有10万以上、100万以上和1000万以上粉丝的大V分别超过1.9万个、3300个与200个。而《人民日报》的发行量仅为300万份。网络大V与主流纸媒的影响力孰强孰弱可见一斑。尽管大多数网络大V们都积极从事公益事业,传播社会正能量,但仍有部分网络大V在参与政治时辜负了广大粉丝对其的信任,如近期被抓获的立二拆四、周禄宝等人,未坚守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引发网民对政府的不信任,造成政治认同危机,破坏了社会稳定。
  部分政府官员缺乏网络素养。一方面,部分党员干部注册了网络账号,但长期不更新或长期不互动,走形式主义,最后成为僵尸账号;部分党员干部面对网络突发事件时,不是以公众利益优先发布真相,而是选择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回复网民,最终成为“神回复”,激化矛盾,严重损害了政府形象,影响了群众路线的推进。另一方面,部分党员干部长期不深入基层一线调研工作,与群众缺乏沟通。有的群众办事找不到干部,或者只能听见干部的“雷语”,群众马上上网发帖或者媒体曝光,大量能在现实工作生活中解决的矛盾在网络开始发酵,引发更多的社会矛盾。
  部分网站建设缺乏群众基础。当前,各级政府都已建成官方网站,实施信息公开,推广电子政务平台,走无纸化办公路线。广大群众也多了一条与政府沟通的渠道。但政府网站建设过程中,部分网站并未“以人为本”,出现了“四无”情况:无跳转(只有一级界面)、无内涵(网站内容基本上全部转载)、无更新(网站内容较为陈旧)、无美工(网站设计没有美感),造成群众在浏览网站内容时十分不方便,不能及时获取信息,造成办事不便。
  强化网上群众路线开展的策略
  重视网络平台建设。开展网上群众路线活动,不仅是阵地转移问题,更重要的是开拓了一个新领域。网上群众路线怎样才能开展得更好,迫切需要各级党员干部去探索和丰富工作方式和方法并用于实践。一是加强网站建设。一方面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Wifi环境的不断完善,手机上网已经为广大群众直接获取信息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与条件。因此,PC版的网站已经不能满足年轻网民的需要,WAP版的网站建设应纳入网站建设的议事日程。另一方面要扭转以往政府网站建设时重硬件轻软件的局面,强化网站的内涵式建设,增加网站信息点击率。二是加强政务平台建设。当前各级政府基本上都开通了政务微博,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随着微信、易信又一批新兴软件的普及,大有取代微博的势头。各级政府理应一鼓作气继续占领网络高地,同时强化政务平台的管理和信息发布,多与网民互动,重视网民意见和建议,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三是加强信息公开。近年来,广大群众对各级政府网站公布的信息并不太满意,尤其“三公”经费等重大信息,需政府严格按照《信息公开条例》要求,及时公开。
  重视网络素养培养。推进网上群众路线活动开展,党员干部提升网络素养是关键。一是强化网络学习能力。党员干部尤其是年龄较大的党员都应学会上网。上网并不是单纯点击Internet图标浏览网页,而是要了解互联网的前世今生,掌握信息检索的方法,尤其是今天,干部在线学习平台已经开始在各地盛行,学会用网络来学习要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必备技能,尤其是要学习互联网时代舆情分析和处理的能力。二是强化网络交流能力。党员干部要了解当下网络用语,在网络交流工具中打官腔、行文八股是非常让网民反感的,短微博一般要求不超过140个字,所以学会“说人话”,偶尔卖萌,甚至吐槽,让群众在网络世界感受一个更真实的党员干部形象是非常有必要的。令人欣喜的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党员都已开通了实名认证微博,“在玻璃房办公”,让干群关系更加和谐。
  重视长效机制建设。开展网上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不应只是一阵风,而是需要建章立制,形成长效机制来保障活动的扎实开展,确保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一是保障群众与政府沟通渠道的畅通化。近年来,社会群体性事件频发,且大多数以“有图有真相”的方式,甚至以上传视频的方式进行了网络直播,造成事件影响升级。目前,各级政府网站都设置了一把手信箱或热线,也做到了及时回复,但是否广大群众都知道有这样一个渠道来反映问题以及是否真的解决了群众反映的问题是值得管理者思考的问题。其实解决群体性事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群众能有正常的渠道去沟通和申诉。二是保障群众参政议政权利的合法化。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执政党需要接受群众正确监督,虚心接纳群众意见。群众在网络对政府的意见和监督也必须是合法、合理、真实的。但目前网络谣言滋生,近期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倡导网络应遵守“法律法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利益、公民合法权益、社会公共秩序、道德风尚、信息真实性”这“七条底线”,但毕竟只是公约。对网络活动立法,群众依法从事网络活动应是政府需要思考的问题。
  总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中国共产党要与时俱进,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无论时代如何变化,都能照好镜子,正好衣冠,真正成为群众的代言人和发言人。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责编/许国荣(实习)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在十六大、十七大的基础上,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进一步将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与改善民生融为一体.没有公平正义,人民的利益就得不到保障
【摘要】廉租住房供给是一种典型的行政给付行为。作为这一公共产品的供给方,行政机关在给付设定阶段享有一定的裁量权,如果使用不当就有可能造成权力滥用,甚至损害低收入群体的切身利益。文章结合行政给付相关理论对廉租住房给付设定的决策过程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引入公众参与机制对公权力的行使进行事前监督,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廉租住房 行政给付 决策 程序  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转型,我国政府
【摘要】随着世界范围内价值观之间的相互激荡,西方思潮在我国大众生活领域已形成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必需大力弘扬主流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唯一性。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需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进行,要不断汲取民族文化精髓,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关键词】社会主义 价值体系 精神旗帜    警惕西方政治价值观的渗透    社会思潮是促
【摘要】我国的成品油价格政策制定中,公众参与不足,参与方式和渠道有限,参与成本过高。公众参与油价政策的制定,是公众利益的表达,有助于约束政府权力,促进公众与政府部门良性互动,减少社会矛盾。为了保障成品油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建议允许公民依法成立协会,作好油价政策的信息公开,保障公民知情权等。  【关键词】油价政策公共政策公众参与成品油  成品油价格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众参与问题    由于成品油价格
【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体系具有内在逻辑。其中,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石;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谐社会理论提出的目标任务及保障条件,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径和手段。  【关键词】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理论体系 内在逻辑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
保持和发展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要求和本质属性,文章从大学生党员纯洁性的内涵及具体表现出发,阐述了保持大学生党员纯洁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议通过坚持学习机制、丰
社会发展是我们的实践主题和核心话语.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动力论认为:人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人的需要对社会发展具有双重功能,我们要保持需要
【摘要】禁忌是一种民俗文化,它具有自我保护、促进社会稳定、心理麻痹、社会教育等主要功能。从本质上讲禁忌是一种迷信,但其中也有一定科学的成分。我国各民族、各地域因风俗习惯、古代文化、民俗风情不同,其禁忌也不同。中原地区民间禁忌极为丰富,该地区的民间美术中,如年画、泥塑、剪纸、纸扎等,都有表现禁忌文化的内容。  【关键词】禁忌文化 禁忌功能 民间美术 体现  禁忌文化的内涵  禁忌文化伴随人类从远古发
【摘要】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重要内容。流动人口的政治参与是我国政治管理民主化和政治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求,因此必须重视流动人口的政治参与问题。提高我国流动人口政治参与质量,必须在消除歧视观念、保障流动人口经济权利、提高流动人口素质以及培育政治文化等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社会主义民主流动人口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重要内容    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民
【摘要】当前社会阶层的分化、社会文化的多元化、网络化的新境遇、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和民族分裂主义等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了一定冲击,影响了社会和谐,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梳理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问题,对于我们今天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更好地进行意识形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意识形态 建设 问题      意识形态关乎人们的理想和信念,包括了人们精神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一般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