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通读布劳的《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由灰色技能的喝酒联想到中国酒文化是否存在交换与权力,以此进行探讨。酒桌礼仪是中国传统社会权利地位的体现、人们相互之间的宴请是一种微观层面的交换,得出酒桌文化对中国社会结构具有中介功能。
关键词酒桌文化 权力 交换 传统社会
中图分类号:D41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有句俗语:“民以食为天”,以酒文化为主导的酒桌文化在中国有着特殊的地位,在中国有很多事情,诸如商业谈判等都是在酒桌上完成的。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说,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讲,中国的酒桌更多的是一种安全上需求和情感与归属的需求。人们相互之间的宴请体现的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交换,而餐桌礼仪更多的体现的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权利。受到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影响,本文试图在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范式展开,探究社会交换论是否也在有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中发挥作用。
一、酒桌礼仪:中国传统社会权利地位的体现
中国的酒桌礼仪一般按照以下规范来进行:入席时,席位按“尚左尊东”或“面朝大门为尊”安排。主人应该提前到达,客人听从主人安排入座。点菜时,主人应等大多数客人到齐之后,将菜单供客人传阅,请他们点菜。主人应避免在客人点菜时询问菜价。点菜时,应问客人“不能吃什么”或用二选一的形式询问客人。用餐时,上菜后应待主人举杯示意才能开始用餐,要注意“吃相”。关于敬酒,敬酒应先主人敬主宾,再是陪客敬主宾;而后主宾回敬,最后才是陪客互敬。如果就餐时间长,客人要提前离席应向主人说明致歉。
布劳认为,社会交换的过程始于社会吸引。要使对方承认自己,愿意与自己交往,就必须向对方证明自己是一个有吸引力的人,表明与自己交往也能从中得到报酬。如果双方都从交往中得到了期望的报酬,则会进一步加强双方的相互吸引。由于人们拥有的资源在数量、质量、种类、稀缺程度等方面是不一样的,那些拥有丰富资源或稀缺资源的人在群体中会获得较高的交换地位,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交换对象。而那些没有多少资源的成员,没有或很少有自由选择其他交换对象的余地。当社会地位差距较大的双方进行社会交换时,处于弱势的一方会选择尊敬服从作为回报,这使另一方获得了权力,从而出现权力分化。为了获得利益,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会认可权力。
齐美尔在他的饮食社会学中说,“进食原本只是单纯生理意义上的,是外在的......餐桌礼仪的规则与其依据美学原则进行的标准化过程是饮食社会化的结果。”①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国的酒桌礼仪,也是社会化的结果。从“尚左尊东”、或“面朝大门为尊”安排、敬酒顺序、我们不难看出,在中国的酒桌上,特别是正式酒桌,人们有着明显的权力区别。往往每一桌就餐中,都会有一个权利中心,相对于其他人来说他具有更多的社会吸引,在整个聚餐过程中拥有比较多的话语权。
二、人们相互之间的宴请:微观层面的交换
布劳认为社会交换只是人类行为的一部分,人类要完成社会交换要具备两个条件:首先该行为的最终目标只有通过与他人互动才能达到,其次该行为必须采取有助于实现这些目的的手段。布劳认为社会交换是当别人作出报答性反应就发生、当别人不再作出报答性反应就停止的一种自愿性行为,它是个体之间的关系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权力分化与伙伴群体关系、对抗力量之间的冲突与合作、社区成员之间间接的联系与亲密关系等的基础。社会交换活动的参与者同“经济人”有很大的区别,第一,经济交换是根据明文规定的契约合同进行的,社会交换不作任何具体的规定和明文的承诺。第二,经济交换不会引起个人的责任、感激和信任感,而社会交换则反之。第三,从经济交换中得到的利益可以精确计算和预测,而从社会交换中得到的利益则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报酬的价值具有相对性和模糊性。
布劳认为社会报酬分为内在性报酬和外在性报酬两种。据此,布劳把社会交换分为三种形式:内在性报酬的社会交换、外在性报酬的社会交换和混合型的社会交换。布劳认为一个人期望与别人的交往会带来报酬,不论这些报酬是内在性的还是外在性的,他会受到能提供报酬的人的吸引。
人们之间的宴请一般有两种,第一种以交流感情为目的宴请,即情感导向的宴请;第二种以有求于人、带着功利性的宴请,即目的导向的宴请。在以情感导向的宴请下,主人其实想通过宴请来获得一种感情的回报,即布劳所说的内在性的报酬,内在性的报酬在加强社会整合,维系群体内部,维系人们之间情感的联系有着很大的作用。目的导向的宴请,主人宴请他人,相当于向他人提供了一种有报酬性的服务,这样就使得他人负有了义务为了偿还这种义务,他人一定要反过来向主人提供利益,否则,就会受到人们的或者自己内心的谴责。
三、酒桌文化对于中国社会结构的中介功能
文化价值是对社会会结构的定义,同时维护现存的社会结构。酒桌文化对于中国社会结构的中介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酒桌文化,尤其是以感情导向为目的的宴请,是促进社会整合和团结的媒介。一个群体对一个人的吸引力激起他成为其成员的愿望,但只有当他证明了自己对群体的其他成员具有吸引力时候,他才能实现这种愿望并获得社会认可。②
2、酒桌文化是联系更为广泛的社会范围内的交换的纽带。文化价值合法化了社会秩序及维持社会支持的各种安排。合法化导致了对社会共识的认可,社会共识赋予了现存的或者预期的社会条件以价值,因此稳定或促进了社会共识。□
(作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专业10届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社会学)
注释:
①齐美尔.时尚的哲学.前引书,31页.
②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 前引书,第73页.
关键词酒桌文化 权力 交换 传统社会
中图分类号:D41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有句俗语:“民以食为天”,以酒文化为主导的酒桌文化在中国有着特殊的地位,在中国有很多事情,诸如商业谈判等都是在酒桌上完成的。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说,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讲,中国的酒桌更多的是一种安全上需求和情感与归属的需求。人们相互之间的宴请体现的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交换,而餐桌礼仪更多的体现的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权利。受到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影响,本文试图在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范式展开,探究社会交换论是否也在有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中发挥作用。
一、酒桌礼仪:中国传统社会权利地位的体现
中国的酒桌礼仪一般按照以下规范来进行:入席时,席位按“尚左尊东”或“面朝大门为尊”安排。主人应该提前到达,客人听从主人安排入座。点菜时,主人应等大多数客人到齐之后,将菜单供客人传阅,请他们点菜。主人应避免在客人点菜时询问菜价。点菜时,应问客人“不能吃什么”或用二选一的形式询问客人。用餐时,上菜后应待主人举杯示意才能开始用餐,要注意“吃相”。关于敬酒,敬酒应先主人敬主宾,再是陪客敬主宾;而后主宾回敬,最后才是陪客互敬。如果就餐时间长,客人要提前离席应向主人说明致歉。
布劳认为,社会交换的过程始于社会吸引。要使对方承认自己,愿意与自己交往,就必须向对方证明自己是一个有吸引力的人,表明与自己交往也能从中得到报酬。如果双方都从交往中得到了期望的报酬,则会进一步加强双方的相互吸引。由于人们拥有的资源在数量、质量、种类、稀缺程度等方面是不一样的,那些拥有丰富资源或稀缺资源的人在群体中会获得较高的交换地位,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交换对象。而那些没有多少资源的成员,没有或很少有自由选择其他交换对象的余地。当社会地位差距较大的双方进行社会交换时,处于弱势的一方会选择尊敬服从作为回报,这使另一方获得了权力,从而出现权力分化。为了获得利益,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会认可权力。
齐美尔在他的饮食社会学中说,“进食原本只是单纯生理意义上的,是外在的......餐桌礼仪的规则与其依据美学原则进行的标准化过程是饮食社会化的结果。”①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国的酒桌礼仪,也是社会化的结果。从“尚左尊东”、或“面朝大门为尊”安排、敬酒顺序、我们不难看出,在中国的酒桌上,特别是正式酒桌,人们有着明显的权力区别。往往每一桌就餐中,都会有一个权利中心,相对于其他人来说他具有更多的社会吸引,在整个聚餐过程中拥有比较多的话语权。
二、人们相互之间的宴请:微观层面的交换
布劳认为社会交换只是人类行为的一部分,人类要完成社会交换要具备两个条件:首先该行为的最终目标只有通过与他人互动才能达到,其次该行为必须采取有助于实现这些目的的手段。布劳认为社会交换是当别人作出报答性反应就发生、当别人不再作出报答性反应就停止的一种自愿性行为,它是个体之间的关系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权力分化与伙伴群体关系、对抗力量之间的冲突与合作、社区成员之间间接的联系与亲密关系等的基础。社会交换活动的参与者同“经济人”有很大的区别,第一,经济交换是根据明文规定的契约合同进行的,社会交换不作任何具体的规定和明文的承诺。第二,经济交换不会引起个人的责任、感激和信任感,而社会交换则反之。第三,从经济交换中得到的利益可以精确计算和预测,而从社会交换中得到的利益则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报酬的价值具有相对性和模糊性。
布劳认为社会报酬分为内在性报酬和外在性报酬两种。据此,布劳把社会交换分为三种形式:内在性报酬的社会交换、外在性报酬的社会交换和混合型的社会交换。布劳认为一个人期望与别人的交往会带来报酬,不论这些报酬是内在性的还是外在性的,他会受到能提供报酬的人的吸引。
人们之间的宴请一般有两种,第一种以交流感情为目的宴请,即情感导向的宴请;第二种以有求于人、带着功利性的宴请,即目的导向的宴请。在以情感导向的宴请下,主人其实想通过宴请来获得一种感情的回报,即布劳所说的内在性的报酬,内在性的报酬在加强社会整合,维系群体内部,维系人们之间情感的联系有着很大的作用。目的导向的宴请,主人宴请他人,相当于向他人提供了一种有报酬性的服务,这样就使得他人负有了义务为了偿还这种义务,他人一定要反过来向主人提供利益,否则,就会受到人们的或者自己内心的谴责。
三、酒桌文化对于中国社会结构的中介功能
文化价值是对社会会结构的定义,同时维护现存的社会结构。酒桌文化对于中国社会结构的中介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酒桌文化,尤其是以感情导向为目的的宴请,是促进社会整合和团结的媒介。一个群体对一个人的吸引力激起他成为其成员的愿望,但只有当他证明了自己对群体的其他成员具有吸引力时候,他才能实现这种愿望并获得社会认可。②
2、酒桌文化是联系更为广泛的社会范围内的交换的纽带。文化价值合法化了社会秩序及维持社会支持的各种安排。合法化导致了对社会共识的认可,社会共识赋予了现存的或者预期的社会条件以价值,因此稳定或促进了社会共识。□
(作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专业10届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社会学)
注释:
①齐美尔.时尚的哲学.前引书,31页.
②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 前引书,第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