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微课对一流本科教学的促进作用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bgs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分析微课的发展和应用现状,从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及课程建设等几方面探讨微课对一流本科教学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微课;本科教学;双一流
  [基金项目] 2018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随机而动,积微成著——基于微课移动学习的公共数学辅助教学研究与实践”(2018JGA109)
  [作者简介] 黄敢基(1972—),男,广西钦州人,博士,广西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数学教育和系统控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6-0018-02    [收稿日期] 2020-03-10
   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此后,“双一流”成为国内各高校新时代建设和发展的主要目标。一流的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也是一流学科的根本保障[1]。诚然,一流本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建设的范畴和评价标准包括诸多方面和要素,但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及课程建设无疑是其中的关键要素。同时,一流本科建设的方式和方法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微课是近年来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催生的一种全新的网络课程资源,由于其小而精的特点在教学中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本文将从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角度出发,探讨微课对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及课程建设等方面的促进作用。
  一、微课的概念、特点和现状
  (一)微课的概念和特点
  微课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David Penrose提出。此后,微课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我国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微课进行了定义,如胡铁生认为微课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2];黎加厚认为微课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3]。虽然不同专家对微课的理解和定义不尽相同,但都认同微课短小精齐、类型多样和易作易用等共同特点。短小精齐是指微课程时间短、内容少、教学内容和环节精心设计;类型多样是指微课表现形式多样,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类型的微课;易作易用则是指微课程易于制作,也易于集成扩展建设成为慕课和用于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二)微课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2010年以来,微课的建设和应用得到了广泛的发展。2011年广东佛山市建立了初中优秀微课作品展播平台;2012年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了首届全国高校微课程教学竞赛;2014年,中国职业教育微课程联盟成立等。系列微课平台建设和赛事的举办极大地推动了国内各类学校微课建设和应用。而在理论研究方面,截止到2020年4月,在知网上搜索关键词“微课”,可查到相关文献20834篇,大多数文献主要是研究微课设计和制作或利用微课开展混合教学改革研究。搜索关键词“微课+人才培养”,只找到25篇文献,而搜索关键词“微课+本科教学”,也只找到62篇文献。由此可知,虽然目前微课的研究成果众多,但对微课在促进一流本科教学方面的综合研究还有待完善,在当前“双一流”建设和“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更是值得进一步深入和系统研究。
  二、微课对一流本科教学的促进作用
  (一)对师资队伍的促进作用
  1.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变革。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教学资源,既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也能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符合时代发展和现代化教育的需求。因此,微课的产生和广泛应用,对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带来一定的挑战,这有助于教师增加危机感,及时转变教学理念,主动接受和学习现代化教学技术,不断革新教学模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首先,微课能有效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微课制作前期需要通过网络查找和收集相关课程资料,中期拍摄时需要掌握一定的多媒体技术,而在后期教学应用时则需熟悉相关网络教学平台的操作方法。因此,通过微课的制作和应用,可以提高教师信息化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能力,更好地适应现代化教育对教师职业技能的要求。其次,微课能有效提高教師的教学设计水平。微课虽短小,但各教学环节完整。如何在短时间内展现教学主要内容和重难点、如何选择和组织素材、能力培养和课程思政如何融入、采用什么形式的教学方法等,均需要认真考虑。所以,微课的设计过程也是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反复训练和不断提升的过程。
  3.促进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和使命,而要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需要教师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微课的制作常常要挖掘蕴含在课程中的文化元素和科学精神,对这些素材的整理和应用过程也是教师思想品德再学习和提升的过程,能不断提醒和影响教师克服重业务轻思想、重教书轻育人的倾向,增强责任心和爱心,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4.促进教师专业和科研发展。制作微课要考虑适宜学生自主学习和泛在学习的需求,故太难和太容易的知识点不宜制作微课。制作微课前需要清楚各章节知识点结构、关联和重难点分布,再选择合适的知识点制作微课。教师通过对课程知识的梳理,对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有更清楚的掌握,也对课程的性质、地位、学科文化和应用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提高对课程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筑牢专业基础。此外,在制作案例教学微课时,通过了解课程知识和方法在相关交叉学科中的应用,有利于拓展科研方向和思路,促进教研结合。
  (二)对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1.有助于开展课程思政,实现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微课的特点非常适合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可以将课程相关的历史文化、著名科学家的故事或者工匠精神等素材制作成微课,教育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树立爱国情怀和不畏艰苦的奋斗精神。   2.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研究表明,人类大脑短时间内没法处理太多的信息,微课短小的特点符合人类大脑的学习认知规律。此外,微课的展现方式多样,可以是影片、动画或操作演示等,这使得微课符合现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能充分发挥碎片化学习和移动学习的优势,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3.以学生为中心,有利于个性化培养。利用微课可以开展翻转课堂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这些新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采用微课教学既可以克服传统课堂教学活动不能重现的缺点,更重要的是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学习难度,在微课设计的指引下进行拓展学习,利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和个性化发展。
  (三)微课对课程建设的促进作用
  1.有利于推动在线课程建设。微课制作方式灵活,可以采用专业拍摄或简单录屏的方式制作,教师制作微课的初衷也许仅是为了展示某种解题方法或介绍某个历史典故,但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后,随着教师信息技能的提升和制作微课数量的增多,很容易将微课资源进行整合完善,建设为一门完整的在线课程。
  2.有利于推动教材改革和建设。大多数传统教材只注重知识的介绍,而忽视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在新时代背景下,教材的改革也需适应时代发展并充分体现育人功能。因此,可以制作具有知识传授、能力拓展和素质培养功能的微课,并在教材中设计二维码链接相应微课,学生在阅读教材时可通过扫瞄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或动画材料,让教材活起来。
  3.有利于促进课程团队建设。课程团队建设的好坏是课程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关键。在教研实践中,可以开展赏评微课的集体教研活动,通过对优秀微课作品的学习研究,借鉴好的教学理念和设计方法,并结合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教学总结、反思、改进或创新开发。另一方面,可以开展微课设计和教学竞赛,通过竞赛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促进课程团队整体教学能力提高和发展,以一流课程团队推动一流课程建设。
  三、結语和展望
  本文基于微课的制作和应用探讨了微课对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和课程建设的促进作用。虽然目前微课也还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如微课的质量参差不齐、知识碎片化与系统化的矛盾等,但随着微课不断的创新发展及普及应用,微课在服务和提升一流本科教育建设方面的作用必将会得到进一步体现。
  参考文献
  [1]林惠青.一流大学要办好一流本科教育[N].光明日报,2016-05-17(13).
  [2]岑健林,胡铁生.微课:数字化教学资源新形式[J].教育信息技术,2013(4):19-21.
  [3]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2013(4):10-12.
其他文献
双光径免疫浊度分析仪IMMARE具有两套光路系统的优势,它将速率散射浊度在精密度和准确度方面的长处与速率透射浊度法的近红外波长检测和颗粒包被技术相结合,使得该仪器的检测精
与普通的教学模式不同,针对声乐工作室教学模式来说,其具有很多的优势以及特点,包括真实项目导入教学、开放式教学等。依照这一模式,科学的对高职院校声乐艺术实践教学平台进
[摘 要] 在社会传播视域中,教育主体是以基础教育的服务性和先导性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保障,以不同教育阶段和思想教育环节的共育合力为纽带,构建教育过程为整体式基础的大基础观教育,其涵盖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和社会培训教育阶段的全过程,在终身学习中发挥着基础性教育作用和决定性教育价值的育人本源。教育主体的整体式基础体现为三个层次结构,即通识性教育结构的基础观筑牢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知识获取和道德认知的一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妇产科患者92例作为样本,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个组别。对照组采用常规方
收集了太原市不同功能区的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样品,经超声波提取分离得到正构烷烃、多环芳烃,经色谱-质谱分析表明,太原市大气颗粒物中正构烷烃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少量
痛风是由于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异质性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的发病率显著增高,已成为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质量的常见
利用“5E”教学模式对“细胞的衰老和凋亡”进行教学设计,以“细胞的衰老与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为主线,应用“参与、探究、解释、精致和评价”五个环节,使学生在探究性学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是以高血浆醛固酮水平和低血浆肾素活性所致高血压、低血钾为特征的综合征.共有七个亚型,分别为肾上腺醛固酮瘤(aldosterone-producing adeno
根灌技术直接把水分灌溉到一定深度的植物根系土壤层,是一项新的节水灌溉技术;在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带灌溉中,首次开展了根灌对土壤水分作用与影响的节水试验研究,并与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