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P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语阅读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力的强弱关系着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本文将从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养成、阅读技能训练及阅读时空拓展等方面阐述如何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关键词:注重阅读 注重自主 训练指导 运用语言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6(c)-0154-01
  1 精选阅读材料,激发阅读兴趣
  发展学生英语阅读能力,重要的条件是有合适的英语阅读材料。小学阶段,考虑到学生年龄小,尚处于形象直观思维等特点,选择阅读的题材和体裁都应该是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材料的难度不应太大,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会阅读,热爱阅读。
  1.1 趣味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材料应该内容生动,并且贴近生活,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生年龄小,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比较有限,英语又是一门外语,在阅读中存在一定的语言障碍,不熟悉的主题给学生的阅读带来很大的困难,打击学生的阅读信心。熟悉的童话故事、日常生活情景、各地区各国生活文化介绍等内容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语料。如《小学综合英语》5B Unit 2 The Same World,介绍Hong Kong,Macau,Taiwan风土人情,虽然文中出现比较多的专有名词,但三地方都是学生旅游参观过的或期待向往的旅游胜地,因此学起来特有劲,还积极上网查阅资料,查字典自学,扮演小导游向全班展示学习成果。5B Unit Seven The Olympic Games,2008年中国北京很荣幸地承办了这享誉世界的体育盛事,因此,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于英语阅读中,就事半功倍。
  2.2 适度性
  指阅读材料的难易要适度。在选择阅读材料时,既要防止语言过难,又要避免只考虑语言简单,导致内容过于幼稚。如果阅读材料的生词太多,学生不能够读懂阅读材料,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并且还会对阅读产生畏惧心理而放弃阅读,给进一步的阅读教学造成障碍。过易的阅读材料不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失去培养阅读能力的实效,浪费时间。因此,材料的选择要难易适度,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结合,循序渐进。即如果学生现有的外语水平为i,那么教学中所提供的输入信息则应该是i+1的水平,而不该停留在原有的水平i上,也不能是i+2超出学生能力范围的水平。一般情况下,生词与阅读材料的比例应控制在3%~5%左右,老师要推荐在题材、体裁、词汇难度等方面适合教学实际、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及最高发展水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体会“跳一跳摘桃子”的乐趣。如《小学综合英语》5A Unit 6 Music Lesson 3 Music Style,原文阅读难度较大,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了改编加工。缩短篇幅,便于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阅读,毕竟多数学生难于接受篇幅过长的阅读语料。调整句式和语言结构。对过于艰深的语言表达,可将其简化,如将长句改为短句,将复合句改为简单句,将深奥的习语和惯用法,替换为浅显的、学生熟悉的表达方式。经过课堂实践,学生还是能很好地完成阅读,并将枯燥的文字阅读赋予甜美的声音演唱出来。
  
  2 注重阅读的功能性,提高阅读效率
  小学英语阅读,应该让学生阅读贴近真实的生活的材料。英语学科属于基础学科,所以,就其作为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而言,语篇总是涉及各类学科、种种话题,又与现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应紧紧围绕英语新课程解读中的功能话题来教学,如:社会交往、态度、情感、时间等。
  英语阅读包括了朗读和默读,但主要是借助视觉进行默读。默读是最符合实际需要的方式。默读要求把注意点放在理解语言单位上,速度较快。一味或过多强调朗读会导致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的不良后果。在遇到较长文章时可指导孩子把文章分解为若干个段落,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识别其隐含语意。
  
  3 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能力的训练,明确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地位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弱化教师“教”而强化学生自主“学”,针对文章进行有效提问。
  3.1 从提问的对象和内容入手,进行分层提问
  (1)分层设问。提问的效果好坏取决于问题的设计,英语阅读的课堂教学旨在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沿着教学思路积极思维。问题的提出应当体现知识的严密性、科学性、条理性,有清晰的层次感。
  (2)分层施问。施问就是指提出问题的方式。问题要本着有层次,有坡度,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环环紧扣的原则。
  (3)分层评问。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分层次评价指导,允许不同水平的学生回答问题的深浅有所差别。
  3.2 从整体出发,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
  要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把握文章主旨大意及结构,掌握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从提问的方式入手,进行趣问、巧问、精问,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
  
  4 重视语言文化训练,渗透中英文化的不同
  (1)精心挑选阅读材料,讲究题材的多样性。阅读材料可以是名人轶事、历史传说、民间故事、寓言、幽默小品,也可以是新闻报道、史地常识、科普文章,时尚话题,灵活多样、生动有趣、内涵丰富。
  (2)重视文化训练,让英语阅读做到“原汁原味”。英语短语、句型体现了英语的特点,我们不能片面、孤立地去理解单词,应将单词与句型结构整个有机结合起来,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see a wolf”字面意义是“看见一只狼”,可有时候要译为“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又如:“wash one’s hands of”字面意义是“洗某人的手”,实际意指“不过问,洗手不干”。在日常教学时,应注重积累。
  (3)难句拆分,重点句子举一反三。阅读教学中,有的难点句子可以使用逐字标义的方法帮助能使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更容易弄懂句义,如: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多少 人 有 在 你的 家庭?
  但如果是较为复杂的句子,通过这种教学法会导致的句子结构混乱及整体功能领会的缺失。如:
  The length of a sperm whale’s tooth is 20cm.
   长度 的一 抹香鲸的 牙齿 是 20厘米。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把句型:The length of ____ ’s ____is ____cm.板书出来,加强例句中关键词语的替换操练,多换一些词进行比较,学生通过这种比较能更自然地领会句意,同时又有利于句型结构的实际运用。
  英语阅读是一个多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阅读能力的培养一定要以大量的阅读实践活动为依据,不仅需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较高阅读技巧,更要持之以恒,坚持了解。
其他文献
物理学是建立在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许多物理理论的得出,物理公式的得来,都是通过发生在身边的物理现象,通过观察思考总结,透过现象得到本质,做好物理实验,会做物理
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尊重数学题目的客体性。涉及到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学生和数学教学的关系,教师和数学教学的关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这一系列的关系处理
2010年3月5日,李书福心情不错,走进位于北京知春路吉利北京总部的小会议厅,见到已等待多时的众记者,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来了这么多的领导啊”。在汽车江湖摸爬滚打十几年,作为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偶尔仍会表现出他的草根式幽默。   坐下来之后,李书福就开始跟旁边的汽车界专家说着什么。专家问:“谈了多久?”李书福答:“10分钟。”专家频频点头说:“10分钟够了。”几乎所有的记者都立即知道了李书福和专家
本文介绍了维果茨基,及其"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高校专业英语教学的与其他英语教学方式的共性及其特点:培养专业英语方向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旨在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对高校专
摘 要:语文是基础学科,也是内容最为丰富的学科。可是有些学生却不喜欢语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学模式的枯燥,是语文课堂失去的色彩,阻碍了学生思维的腾飞。为此笔者尝试 “四环导学”这种不新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四环导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c)-0000-00    一直以来我就在琢磨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学生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