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介绍了凤翔木版年画的艺术性、凤翔木版年画的起源以及相关的工艺技术,分析了其目前的发展现状。通过对凤翔木版年画的传承发展进行分析,对其生存的现状进行了考察,并对不同地区的一些版画之间的区别作了粗略比较,试图为凤翔木版年画的发展以及保护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资料。
关键词:凤翔木版年画 传承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在中国国务院于2006年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当中,凤翔木版年画名列其中,这为凤翔年画的保护问题迈出了至为关键和重要的一步,为进一步保护凤翔木版年画提供了更为充分的条件。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凤翔木版年画目前的发展情况,并对凤翔木版年画的相关制作方面的技巧、艺术等进行了研究。
一 凤翔木版年画的艺术性
凤翔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里独有的民间风俗习惯,而这里特有的风俗习惯形成了及其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凤翔的民间工艺美术品也保留着自己独特的民间习俗。每一件工艺品的颜色、造型、图案、表现形态都生动地展现出了一段段历史传说与民间故事,是人类情感表达的最真实的记录。
由于建国前后,凤翔在政治经济地位上的变迁和衰落,凤翔民俗文化和经济的滞后,信息的闭塞,使得这里的民间文化和思想观念基本保持原始的状态,并没有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凤翔木版年画内容乡土气息浓郁,风格粗犷豪放,形成了关中地区特有的版画风格。由于凤翔年画种类繁多,图案不同,刻板的工艺复杂,要达到需求费时费力,一张画的完成需要好几个模板套色才能够完成,每一个步骤从学习到刻板到印刷成图都需要几十年的功力,这就要手工艺人从小学起,才能够制作出优秀的作品,所以木板年画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克莱德·克鲁克洪认为,所谓文化,也就是人类社会在具体的生存过程中所创造的那些方面,这些文化包括了有形的文化,同时还包括了无形的文化。其认为,木板年画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有形的方式而存在的,但是,它的加工技艺却是以“无形”的方式存在,主要是通过人们的手艺来进行表现的,所以,我们要对木板年画进行保护是相对简单和容易的,可要保护它的技艺就要困难得多,因为这些手工工艺的传承性,容易因为传承人的手艺没有后来人去进行继承而导致从世界上永久地消失。所以,对于这些即将消失的手工工艺的保护是不能局限于保护木板年画本身,而是同时要保护木板年画的制作技艺及其传承人,切实加大对于原生态环境的保护。
二 凤翔木版年画的起源
根据民间的相传和部分少数典籍的记载,在我国明朝的洪武年间,有一个在当地十分著名的享有崇高声望的民间专门从事壁画的姓邰的壁画师,其所画壁画生动而传神,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得到了当地人的喜爱。所以,这名画师经常被当地的一些楼观、庙宇请去为他们画壁画。这个家族的人经过了好几代之后,都是以画壁画作为自己的专门职业,在画壁画的同时还画一些墙画、门画和中堂条幅等相关的美术作品。以至于当时的壁画和其他的相关绘画一时在当地流行起来,之后需要门画的人越来越多,使壁画、年画的数量产量逐步增多,之后,人们通过画师一个人的手工绘画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绘画的需求,所以之后进行了木雕因素的大胆试验,这也就是木板年画拓印的开端。相处,这个地方进行木版年画的拓印距今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了。
三 凤翔木版年画的发展和目前现状
“世兴画局”是专门从事凤翔木版年画的企业,其创立之后,凤翔的木版年画得到了逐渐的繁荣昌盛。在凤翔木版年画最为兴盛的时期,专门从事年画制作的机构多达100多人,有“画局”10多家,其敬业的业务从起先的设计到雕刻,再到印刷和销售,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形成了较大的规模。中国一直到了1964年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社教”活动,之后的1965年又开始了“坡四旧”活动,以及之后的“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对于凤翔木版年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导致凤翔当地传统的木版年画遭受到了巨大的破坏,许多珍贵的古代木版年画被销毁一空,留下了较大的遗憾。
在目前的状况来看,现在虽然也有凤翔木版年画通过承传之后的制作者,但是凤翔木版年画的市场发展并不十分景气,在较大的程度上受到了胶印年画的冲击,因为胶印的年画成本低廉,并且有的质量还比较好。目前的主要制作者是陕西宝鸡市凤翔县的传承人邰立平,以及该县文化馆的邰瑜,还有该县南小里村的邰江平等,这几位承传人的木版年画制作水平较好,多年以来都一直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和好评。除了上述几位传承人以外,目前还没有比较优秀的传承人能够制作出精美的具有一定艺术造诣的木版年画,现代人还没有能够很好地学到上几辈老人精湛的制作手艺,也就是说上述几位老人一旦去世,那么我国这些具有悠久历史的凤翔木版年画艺术品恐怕就要灭绝了。
只有民族的东西才是世界的,才是永久的,才是具有生命力的,为此,现在的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必须对传统的文化进行保护,有更多的人追求文化的本土化、多样化,这表现了人们对自己文化意识的觉醒。这些艺术品是经过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传承发展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具有深厚内涵的珍贵文化,其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创造性。但是,当今世界是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时代,文明的同化力非常强大,现代文明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席卷,一天之内都有许多传统的、土生土长的文化现象在消失,这些文化现象消失之后,再也无法进行还原,给本土文化、民族文化的生存带来了严重的生存危机。如果许多民族性的文化消失,这就代表了我们的文化在年代上的断裂以及民族精神文化的“空档”,保护便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四 凤翔木版年画的制作技艺和特性
1 凤翔木版年画在邰氏家族中的传承脉络
家庭或者家族的传承、群体之间的传承、社会的传统以及单纯个人之间的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4种传承方式。凤翔的木版年画在制作方面的技术是比较复杂的,其技艺非经长期的学习是难以掌握,并且其内容十分丰富,一个人难以甚至是不可能独立完成的,在年画最为兴盛的时期,该地兴起了许多家族式的多人合作的年画制作的机构,家族式的作坊有利于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学习、交流、互动,有利于提高年画制作水平和提升其艺术造诣,更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既有利于其统一性的发展,也有利于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丰富性发展。现在,凤翔木板年画已经失去了当日的风采,日渐衰退,那些家族式的作坊也不复存在,被现代文化所覆盖。所以,目前的传承方式也就是单纯个人之间的传承,由于年画无法带来客观的经济利益,所以这样的传承日渐减少,具有诸多弊端,因为随着承传人的年龄一天天变老,而新的承传人又无法跟上,老的承传人之间也无法进行交流、互动、共同提高,一旦他们去世,其制作技艺就有可能失传。 2 木版年画的内容
凤翔木版年画的内容十分丰富多彩,其来源非常广泛,不管是神仙道人、达官显贵,还是一般的平民百姓,都是其表现的内容;不论是落花、流水、车船、城堡,还是桥梁、官室,也都是其表现的内容,这些都是木版年画的取材范围。按照题材来进行划分,一般可以分为祭祀画、风俗画、春牛图、戏文画、谷雨画、吉祥画六种。祭祀画表现的是人们对神灵进行祭祀的具体内容,而在谷雨时节人们张贴的是谷雨画、春牛图,人们根据在当地流传的深化故事作为题材制作而成的年版画也就是故事画,而吉祥画就是东北人希望丰收、多子多孙、生活幸福的真切体现,取材于当地风俗习惯的年画也就是风俗画。
3 制作技艺
(1)制作的工具
制作凤翔木版年画的工具主要有如下几种:
制板器具:锉、锯子、刨子、凿子以及大小刻刀。
印刷器具:刷子、印床、印推以及盛颜料的盘子。
染色器具:包括各种大小毛笔。
(2)制作技艺
凤翔木版年画的制作是比较复杂的,要求其制作的工艺比较精美,并且最为重要的是要通过工艺的制作体现出制作者的文化艺术积累,要将自己的艺术构思及其复杂的思维过程体现到木板年画当中。因此,制作凤翔木版年画的第一步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也就是画稿,画稿这个环节甚至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版画的质量和艺术水准。在画稿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选择好的题材、内容,认真做好构图、描画等,每一个步骤都要认真对待。最好是每次进行创作之前都对要进行创作的内容进行认真研究,对于内容的表现方式进行精心思考,做好画面的布局,然后做出版画的初稿,初稿可以是比较粗糙的,但是要对初稿进行不断的完善,直到感觉比较良好的时候为止,这时,还要对初稿进行整体的修改,最后进行审定。作品经过审定后画上墨线,便于进行刻板。当然,在划墨线的时候要注重墨线的清晰、干净,不能让墨线的墨汁弄脏版面,也不能出现过多的空白,过多的空白容易导致纸张塌陷。
当地作为画版的板材取自于山上的梨树,要进行创作之前,先要去买原木,由木匠进行加工处理,对木匠进行加工也必须掌握特定的技巧,按照通常的情况,梨木最好的位置是在其中心,所以最好将梨木中心单独作为版画的材料,以梨木中心的木质进行刻板创作是最佳的。
将中间的木板作为主要材料处理完毕之后,剩下的木板也并非是完全无用的,按照其木板的具体情况裁成大小不等的板块,在通风处放置3年,梨木就自然定型了,此时,可以把木板打平,以备使用。之后,进行落墨,认真做好记号,把画稿从木板上拿起来,均匀地在板子上抹一层浆糊,直到这些浆糊当中的一部分侵入到梨木里边,将画样按照原来的样子画面朝下扣在板子上并从内到外拍匀称,并且一定要做到充分贴实,在有七成干的时候,撕掉画样的纸胎,此时,整个画面都看得到了。之后,再进行刻墨线板,全部的刻板都是要按照从里向外、先横后竖的顺利进行站完之后,以站斜角将画面细小的部分斜站细致完毕,以偏刀平口起刀将中间没有墨线的空块扣掉,将有墨线的粗线留下。
上述过程完成了之后要进行浸版,此过程的目的就是因为木板的硬度过高,如果不进行浸版的话是难以进行刻画的,只有在经过了浸版之后才会比较容易进行刻画,并且需要浸3次,每次之间需要6-12小时的相隔时间,在第3次的时候,菜籽油全部浸入版里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刻板了。在刻板的过程中,要按照头、手、身子的顺序进行。
之后,把刻好的版清洗干净,在通风处使其自然阴干,之后就可以进行墨线的印刷,这样,一次就能够印若干张。进行分色之后,按照定位的线对贴在版子上拍平贴实。将墨线版和套色版全部刻完毕以后,要进行洗刷干净,开始进行印刷的环节。
在印刷的过程中,需要专门的印刷床、纸夹,印画工具、推子、颜色盆等,把印好的年画夹在中间并用绳子拴牢,把木版放置在床面上用棉纸条沾水垫在版下,用手拉纸摸版,压实将版定好之后就开始刷版印刷。
五 凤翔木版年画和其它木版年画的比较
我国比较著名的木版年画当中,不同地区的年画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风格。例如,杨柳青的年画和桃花坞的年画是城市市民欣赏艺术的代表;又如,武强的年画以及凤翔的年画来自农村,是典型的民间艺术、农民艺术,所以具有淳朴的乡土气息。在制作的工艺技术上,凤翔木版年画主要是使用套色来进行的,在进行套色的时候每一种颜色都要进行单独的刻板,也就是要做到一色一版,所以,凤翔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比其他地区的木板更为复杂,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同时,又因为难以精确到每一种颜色印在一张板上可以完全印合,所以之间是美誉缝隙的,导致了画面的不够细致、精致,显示出了其粗狂的风格特色。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自觉》,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作者简介:叶青,女,1984—,甘肃金昌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关键词:凤翔木版年画 传承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在中国国务院于2006年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当中,凤翔木版年画名列其中,这为凤翔年画的保护问题迈出了至为关键和重要的一步,为进一步保护凤翔木版年画提供了更为充分的条件。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凤翔木版年画目前的发展情况,并对凤翔木版年画的相关制作方面的技巧、艺术等进行了研究。
一 凤翔木版年画的艺术性
凤翔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里独有的民间风俗习惯,而这里特有的风俗习惯形成了及其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凤翔的民间工艺美术品也保留着自己独特的民间习俗。每一件工艺品的颜色、造型、图案、表现形态都生动地展现出了一段段历史传说与民间故事,是人类情感表达的最真实的记录。
由于建国前后,凤翔在政治经济地位上的变迁和衰落,凤翔民俗文化和经济的滞后,信息的闭塞,使得这里的民间文化和思想观念基本保持原始的状态,并没有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凤翔木版年画内容乡土气息浓郁,风格粗犷豪放,形成了关中地区特有的版画风格。由于凤翔年画种类繁多,图案不同,刻板的工艺复杂,要达到需求费时费力,一张画的完成需要好几个模板套色才能够完成,每一个步骤从学习到刻板到印刷成图都需要几十年的功力,这就要手工艺人从小学起,才能够制作出优秀的作品,所以木板年画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克莱德·克鲁克洪认为,所谓文化,也就是人类社会在具体的生存过程中所创造的那些方面,这些文化包括了有形的文化,同时还包括了无形的文化。其认为,木板年画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有形的方式而存在的,但是,它的加工技艺却是以“无形”的方式存在,主要是通过人们的手艺来进行表现的,所以,我们要对木板年画进行保护是相对简单和容易的,可要保护它的技艺就要困难得多,因为这些手工工艺的传承性,容易因为传承人的手艺没有后来人去进行继承而导致从世界上永久地消失。所以,对于这些即将消失的手工工艺的保护是不能局限于保护木板年画本身,而是同时要保护木板年画的制作技艺及其传承人,切实加大对于原生态环境的保护。
二 凤翔木版年画的起源
根据民间的相传和部分少数典籍的记载,在我国明朝的洪武年间,有一个在当地十分著名的享有崇高声望的民间专门从事壁画的姓邰的壁画师,其所画壁画生动而传神,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得到了当地人的喜爱。所以,这名画师经常被当地的一些楼观、庙宇请去为他们画壁画。这个家族的人经过了好几代之后,都是以画壁画作为自己的专门职业,在画壁画的同时还画一些墙画、门画和中堂条幅等相关的美术作品。以至于当时的壁画和其他的相关绘画一时在当地流行起来,之后需要门画的人越来越多,使壁画、年画的数量产量逐步增多,之后,人们通过画师一个人的手工绘画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绘画的需求,所以之后进行了木雕因素的大胆试验,这也就是木板年画拓印的开端。相处,这个地方进行木版年画的拓印距今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了。
三 凤翔木版年画的发展和目前现状
“世兴画局”是专门从事凤翔木版年画的企业,其创立之后,凤翔的木版年画得到了逐渐的繁荣昌盛。在凤翔木版年画最为兴盛的时期,专门从事年画制作的机构多达100多人,有“画局”10多家,其敬业的业务从起先的设计到雕刻,再到印刷和销售,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形成了较大的规模。中国一直到了1964年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社教”活动,之后的1965年又开始了“坡四旧”活动,以及之后的“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对于凤翔木版年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导致凤翔当地传统的木版年画遭受到了巨大的破坏,许多珍贵的古代木版年画被销毁一空,留下了较大的遗憾。
在目前的状况来看,现在虽然也有凤翔木版年画通过承传之后的制作者,但是凤翔木版年画的市场发展并不十分景气,在较大的程度上受到了胶印年画的冲击,因为胶印的年画成本低廉,并且有的质量还比较好。目前的主要制作者是陕西宝鸡市凤翔县的传承人邰立平,以及该县文化馆的邰瑜,还有该县南小里村的邰江平等,这几位承传人的木版年画制作水平较好,多年以来都一直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和好评。除了上述几位传承人以外,目前还没有比较优秀的传承人能够制作出精美的具有一定艺术造诣的木版年画,现代人还没有能够很好地学到上几辈老人精湛的制作手艺,也就是说上述几位老人一旦去世,那么我国这些具有悠久历史的凤翔木版年画艺术品恐怕就要灭绝了。
只有民族的东西才是世界的,才是永久的,才是具有生命力的,为此,现在的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必须对传统的文化进行保护,有更多的人追求文化的本土化、多样化,这表现了人们对自己文化意识的觉醒。这些艺术品是经过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传承发展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具有深厚内涵的珍贵文化,其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创造性。但是,当今世界是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时代,文明的同化力非常强大,现代文明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席卷,一天之内都有许多传统的、土生土长的文化现象在消失,这些文化现象消失之后,再也无法进行还原,给本土文化、民族文化的生存带来了严重的生存危机。如果许多民族性的文化消失,这就代表了我们的文化在年代上的断裂以及民族精神文化的“空档”,保护便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四 凤翔木版年画的制作技艺和特性
1 凤翔木版年画在邰氏家族中的传承脉络
家庭或者家族的传承、群体之间的传承、社会的传统以及单纯个人之间的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4种传承方式。凤翔的木版年画在制作方面的技术是比较复杂的,其技艺非经长期的学习是难以掌握,并且其内容十分丰富,一个人难以甚至是不可能独立完成的,在年画最为兴盛的时期,该地兴起了许多家族式的多人合作的年画制作的机构,家族式的作坊有利于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学习、交流、互动,有利于提高年画制作水平和提升其艺术造诣,更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既有利于其统一性的发展,也有利于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丰富性发展。现在,凤翔木板年画已经失去了当日的风采,日渐衰退,那些家族式的作坊也不复存在,被现代文化所覆盖。所以,目前的传承方式也就是单纯个人之间的传承,由于年画无法带来客观的经济利益,所以这样的传承日渐减少,具有诸多弊端,因为随着承传人的年龄一天天变老,而新的承传人又无法跟上,老的承传人之间也无法进行交流、互动、共同提高,一旦他们去世,其制作技艺就有可能失传。 2 木版年画的内容
凤翔木版年画的内容十分丰富多彩,其来源非常广泛,不管是神仙道人、达官显贵,还是一般的平民百姓,都是其表现的内容;不论是落花、流水、车船、城堡,还是桥梁、官室,也都是其表现的内容,这些都是木版年画的取材范围。按照题材来进行划分,一般可以分为祭祀画、风俗画、春牛图、戏文画、谷雨画、吉祥画六种。祭祀画表现的是人们对神灵进行祭祀的具体内容,而在谷雨时节人们张贴的是谷雨画、春牛图,人们根据在当地流传的深化故事作为题材制作而成的年版画也就是故事画,而吉祥画就是东北人希望丰收、多子多孙、生活幸福的真切体现,取材于当地风俗习惯的年画也就是风俗画。
3 制作技艺
(1)制作的工具
制作凤翔木版年画的工具主要有如下几种:
制板器具:锉、锯子、刨子、凿子以及大小刻刀。
印刷器具:刷子、印床、印推以及盛颜料的盘子。
染色器具:包括各种大小毛笔。
(2)制作技艺
凤翔木版年画的制作是比较复杂的,要求其制作的工艺比较精美,并且最为重要的是要通过工艺的制作体现出制作者的文化艺术积累,要将自己的艺术构思及其复杂的思维过程体现到木板年画当中。因此,制作凤翔木版年画的第一步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也就是画稿,画稿这个环节甚至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版画的质量和艺术水准。在画稿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选择好的题材、内容,认真做好构图、描画等,每一个步骤都要认真对待。最好是每次进行创作之前都对要进行创作的内容进行认真研究,对于内容的表现方式进行精心思考,做好画面的布局,然后做出版画的初稿,初稿可以是比较粗糙的,但是要对初稿进行不断的完善,直到感觉比较良好的时候为止,这时,还要对初稿进行整体的修改,最后进行审定。作品经过审定后画上墨线,便于进行刻板。当然,在划墨线的时候要注重墨线的清晰、干净,不能让墨线的墨汁弄脏版面,也不能出现过多的空白,过多的空白容易导致纸张塌陷。
当地作为画版的板材取自于山上的梨树,要进行创作之前,先要去买原木,由木匠进行加工处理,对木匠进行加工也必须掌握特定的技巧,按照通常的情况,梨木最好的位置是在其中心,所以最好将梨木中心单独作为版画的材料,以梨木中心的木质进行刻板创作是最佳的。
将中间的木板作为主要材料处理完毕之后,剩下的木板也并非是完全无用的,按照其木板的具体情况裁成大小不等的板块,在通风处放置3年,梨木就自然定型了,此时,可以把木板打平,以备使用。之后,进行落墨,认真做好记号,把画稿从木板上拿起来,均匀地在板子上抹一层浆糊,直到这些浆糊当中的一部分侵入到梨木里边,将画样按照原来的样子画面朝下扣在板子上并从内到外拍匀称,并且一定要做到充分贴实,在有七成干的时候,撕掉画样的纸胎,此时,整个画面都看得到了。之后,再进行刻墨线板,全部的刻板都是要按照从里向外、先横后竖的顺利进行站完之后,以站斜角将画面细小的部分斜站细致完毕,以偏刀平口起刀将中间没有墨线的空块扣掉,将有墨线的粗线留下。
上述过程完成了之后要进行浸版,此过程的目的就是因为木板的硬度过高,如果不进行浸版的话是难以进行刻画的,只有在经过了浸版之后才会比较容易进行刻画,并且需要浸3次,每次之间需要6-12小时的相隔时间,在第3次的时候,菜籽油全部浸入版里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刻板了。在刻板的过程中,要按照头、手、身子的顺序进行。
之后,把刻好的版清洗干净,在通风处使其自然阴干,之后就可以进行墨线的印刷,这样,一次就能够印若干张。进行分色之后,按照定位的线对贴在版子上拍平贴实。将墨线版和套色版全部刻完毕以后,要进行洗刷干净,开始进行印刷的环节。
在印刷的过程中,需要专门的印刷床、纸夹,印画工具、推子、颜色盆等,把印好的年画夹在中间并用绳子拴牢,把木版放置在床面上用棉纸条沾水垫在版下,用手拉纸摸版,压实将版定好之后就开始刷版印刷。
五 凤翔木版年画和其它木版年画的比较
我国比较著名的木版年画当中,不同地区的年画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风格。例如,杨柳青的年画和桃花坞的年画是城市市民欣赏艺术的代表;又如,武强的年画以及凤翔的年画来自农村,是典型的民间艺术、农民艺术,所以具有淳朴的乡土气息。在制作的工艺技术上,凤翔木版年画主要是使用套色来进行的,在进行套色的时候每一种颜色都要进行单独的刻板,也就是要做到一色一版,所以,凤翔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比其他地区的木板更为复杂,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同时,又因为难以精确到每一种颜色印在一张板上可以完全印合,所以之间是美誉缝隙的,导致了画面的不够细致、精致,显示出了其粗狂的风格特色。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自觉》,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作者简介:叶青,女,1984—,甘肃金昌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