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p53蛋白、鼠双微染色体(MDM2)及E-钙黏蛋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上述指标预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价值,旨在为临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预测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19年10月该院收治的40例(共40份子宫组织内膜标本)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纳入A组;选取同时期44份在位子宫内膜组织标本纳入B组,另选取同时期在该院正常体检的志愿者贡献的30份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标本纳入对照组(C组).对比3组受试者p53、MDM2及E-钙黏蛋白水平,采用双变量Pearson相关性分析p53、MDM2及E-钙黏蛋白水平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曲线(ROC)分析上述指标预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价值.结果 3组p53蛋白水平对比,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MDM2、E-钙黏蛋白对比,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双变量Pearson分析检验显示,p53蛋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呈负相关(r=-0.069,P<0.05);MDM2、E-钙黏蛋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呈正相关(r=0.445、0.499,均P<0.05);经受试者ROC曲线图显示,MDM2预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曲线下面积(AUC) =0.934 [95%CI (0.845~1.000)];E-钙黏蛋白预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AUC=0.929 [95%CI (0.882~0.976)];p53蛋白预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AUC=0.952 [95%CI(0.888~1.000)].结论 p53、MDM2、E-钙黏蛋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密切相关,临床可根据检测p53、MDM2、E-钙黏蛋白水平预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